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要是我有一千萬怎麼理財

要是我有一千萬怎麼理財

發布時間: 2025-07-11 00:18:39

『壹』 如果有1000萬以後不再有收入,夠花一輩子嗎

答案:如果要求不高的話,或許可以維持一個基本的生活。原因:

第一,如果把這1000萬存到銀行,那你每年的利息可能大概有百分之2-3%左右,當然有的利息可能更高,也就是一年下來大概有幾十萬的利息,或是能夠維持一個基本的生活。

第二,如果把這些錢拿去投資的話,有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收益,但是有的投資可能會有很大的風險,這里不做具體的討論。

第三,當然這么大的資金如果只是存銀行吃利息,實際上本金沒有什麼增長,本金的購買力可能會下降,每年拿到的幾十萬的利息的實際購買力可能也會降低,生活水平也可能會不斷降低,所以更可能要拿一部分資金做一些理財或者投資方面的操作。

第四,如果是投資理財,可能要做一些風險很低的投資理財,能夠跑贏基本的通貨膨脹的水平,或許風險就比較低一點。

第五,或許可以把一小部分的資金投資在真正好的房產,當然房產可能需要選擇真正好的投資標的,最關鍵的可能還是要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品種,另外可能也需要做一個長線的投資,好的房產或許有可能比較容易跑贏通貨膨脹的水平。

總之,上面只是個人的看法,僅供討論,不能作為具體的投資的建議,本人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切記!

大家可以留言或討論,我會盡量回復大家,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會給大家帶來更多 財經 的獨特的解讀,謝謝大家!

當然不夠。

1、

首先,信誓旦旦的通過拆解年利息,說什麼"一年只靠四五十萬利息過一輩子中產生活"的答案,都是耍流氓,抖機靈,對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一點完全無視。

大多數人都在用現有物質生活的價值水準衡量這1000萬的價值,並且自動假設"未來永遠不會變化",可以說是異想天開。

這就叫群體性短視。

如果現在時光倒流到1980年,人均年收入762元,你去大街上問一個人,如果給你10萬元,以後不再有收入,夠花一輩子,你願意嗎?大多數人會說願意,因為在他當時的認知里,10萬元是一筆自己這輩子都可能攢不下的巨款,存到銀行,年利率3.96%,一年利息3960元,等於每個月330元生活費,夠花嗎?當然夠。每個月100元生活費養一家三口都沒有問題。每個月330元?夠他瀟瀟灑灑過一年了。

這才40年,人均收入翻了將近100倍,10萬夠花一輩子嗎?夠花個JB。

2、

其次,不說經濟,單說"人"這個概念。把人類個體想像為一個"幾十年的時間里慾望體系都會一成不變的意識體",簡直對人性一無所知,簡直對"人"是什麼也一無所知。

那些以為自己現在想要的某種生活,就是未來自己幾十年都想要的生活的人,都是缺乏常識的臆想症患者。

想想你十年前的未來理想生活是什麼。

我初中時設想的未來理想生活是一間房子+吃不完的泡麵火腿+一台電腦+一屋子書,覺得要是一輩子能這樣就太幸福了。

這就叫想像力的干癟。

現在四五十萬能過上的什麼吃喝玩樂精神充電的小資生活,只是換了一層物質外殼而已。

人是什麼?人是一個隨著外界變化而不斷變化的相對意識體。尤其是人的慾望體系,是在你的整體認知系統里第一個會跟著變化的東西。

3、

最後,外界是什麼?外界是 科技 樹不斷在進化的信息時代,是有著潛在戰爭因素的政治格局,是人與人關系不斷在迭代的人類 社會 ,是變數越來越多的地球文明。

現在是什麼時代?

未來20年後會是什麼時代?

很難想像如果幾十年後我們的文明進入類似《上載新生》這樣的生態,你拿著1000萬的年利息能在2G樓層一直活著。

很難想像當自動駕駛成為交通體系根基、紙幣退出 歷史 舞台、腦機介面成為常態、手機界面已經植入體內、 科技 劇變隨時在發生的那個時代,1000萬的價值還能像現在一樣兌付你想要的生活,還能兌付到你死亡為止。

如今"一輩子"這個概念,已經不是我們下意識理解的那個生命只有七八十年、物質價值幾十年不變的"一輩子"了。

那就看你怎麼花,甚至你現在多少歲數了。

如果你還是一個普通人的正常開銷,那麼1000萬是足夠你一輩子吃穿不愁了。

但是如果你要買一套一線城市的豪宅,那麼1000萬,也許還不夠。

甚至,如果你想要和王思聰那樣消費,那1000萬,也是遠遠不足的。

所以,當你的慾望大於你的財富,你就是貧窮的。

但是,當你的財富大於你的慾望,你的1000萬是足夠花的。

不過,對於1000萬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大中華區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201萬 ,比上年增加15萬,增長率達8.1%;其中大陸數量達到161萬,比上年增加14萬,增長率達9%。

可以說,擁有1000萬資產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可以說是有錢人的標准了,並且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可是!

貨幣從1987年到2019年6月,累計貶值了77.4%!每年4.5%。假設4%通貨膨脹率計算,現在的現金, 在未來20年還會貶值56%。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未來的20年後,1000萬僅僅相當於現在440萬!

所以,有錢還是把它換成一些每年獲得回報的核心資產,這樣才真的是吃穿不愁了。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1000萬怎麼可能夠一個人花一輩子呢

人這一輩子要花的錢不少,如果有了1000萬以後不再有收入,相信生活在幾十年後就會陷入困窘。

大家收入在提高,實際上人們的生產生活消費也在不斷提高。1991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01元,2019年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增加了23.9倍。如果按照同比例計算, 1000萬在28年後,相當於現在的40萬元

一千萬經歷了28年的花費,又能剩下多少錢?剩下的錢又能堅持多少年?真的不是很樂觀。按照這樣的比例計算,1000萬差不多也就能夠花40年,而且還是平常消費生活水平。

所以,如果我們只看錢,真的很容易出問題。如果有資產一定要有綜合配置。國85%的億萬富翁是企業家,千萬富翁中也有65%,所以要真正有錢,還是要靠有作為的企業。

對於個人來講,1000萬現在也就在一線城市中心地區買套房子,普通的地區買兩套。二線城市買三套,三線城市買5套,五線城市買10套。如果是在五線城市買上10套房,出租9套,考慮到中間轉租或其他情況,每月也能夠收入個八九千元。這種情況下,生活就非常愜意了。

房租可以根據大家收入水平上漲。一般房租佔一個人工資收入的30%左右就很合理,9套房子可以領三個人的工資。這方式可以生活一輩子的。

有一千萬之後,不再有收入(是不是理財的收益也沒有呢?),那肯定是不夠的。一千萬真的太少了。

假設你今年四十歲,您的壽命是七十歲(低於平均壽命),也就是說你用一千萬元活三十年。下面,我就給你計算一下:

一、為了省錢,你不買房,租房生活,每月房租4000元(含物業、取暖費),全年4.8萬元,三十年就是144萬元。

二、每年水電、燃氣、網路電視等費用合計4000元,三十年就是12萬元;鍋碗瓢盆和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三十年按2萬元來計算。

三、服裝鞋帽等支出,每年3000元,三十年也就是9萬元。日常吃飯(個人、家庭在飯館小聚),每月支出3000元,全年是3.6萬元,三十年就是108萬元。

四、參與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之類的活動,每年花費10000元,三十年也就是30萬元。

五、子女扶養教育。按照一個子女,每年支出4萬元,管到大學畢業,也就是20歲,那就需要80萬元。

六、贍養老人。每個老人每年支出10000元,雙方四位老人就是4萬元,假如同樣是照顧20年,支出80萬元。

七、交通出行,每個月1000元,全年1.2萬元,三十年就是36萬元。

八、生病治療,在沒有醫保的情況下,費用是很貴的。三十年一家人醫葯費用花費200萬應該是不算多吧!

九、其它費用。生活 娛樂 ,比如 旅遊 、看電影支出等等,花費也是非常高的。

這些東西加起來,就快到一千萬元了,再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一千萬元肯定不夠。

看你怎麼花這筆錢。1000萬純銀行保本理財一年40萬左右。也就是一個月3萬。還說考慮物價上漲。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只要不亂開銷,買豪車這種賠錢貨,你如果只是吃吃喝喝,這輩子餓不死你。知不知道現在大米多少一斤?蔬菜多少一斤,肉和魚和蝦多少一斤?一天伙食100吃死你。一個月才開銷3000,其他開銷加上2000,一個月的開銷在5000一年六萬,剩下四萬隨機開銷。也就是一年還能存下30萬。這還是一線城市的生活。去三線四線城市的生活成本更低。給你1000萬你說我立馬要去買法拉利,勞斯萊斯,那的確你離餓死不遠了。

我覺得1000萬肯定是不夠的。首先,如果以後沒有收入的話,就是坐吃山空,有多少錢也會花光的,剛開始的時候生活質量會高,但也不會長久,要想一直有高質量的生活品質,必須有後續的進項。其次,個人消費觀念不同,1000萬對於有些人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但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也就是買一套別墅或者是的錢,說是1000萬夠用的,格局未免也太小了。最最重要的是,人一輩子不能為錢所困,更重要的是要實現人生的價值,可以用這1000萬做投資、做理財都是不錯的選擇,當你的財富源源不斷的進入你的口袋的時候,也就是實現財務自由的時候,那才是人生大贏家,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如果有1000萬元,今後不再有收入,是夠花一輩子的。


雖然全國人均工資逐年上漲,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當下還有6億人月入不過1000多元的現實。如果從中位數來看,工資水平3000元更能體現多數人的收入狀況。


即便是算上養老金,一個人一生有收入的時間也不過60年。考慮到多數人養老金水平很低,40歲後收入就呈現下降趨勢,平均下來每月3000元都是高估的。如此一來,60年也不過是

216萬元的收入,跟1000萬有著遙遠的距離。


不要說1000萬元去理財了,即便是不理財,也足夠一個人一輩子花銷了。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發生惡性通貨膨脹,不沾染黃賭毒惡習,也不上當受騙。


就當下而言,1000萬元選擇最保守的理財方式,一年也能有超過30萬元的利息收益。雖然跑不贏通脹,但是僅利息都能跑贏多數一線城市市民年收入。利息是一直有的,哪怕下降到2%的年利率,一年還能有20萬元,普通家庭足夠花銷了。


國內私人銀行的門檻是600萬元,理財收益能達到6%以上,有專人負責,還能有很多高端服務。如果個人很懂理財,就可以將資金分散,部分資金投入股市和基金市場,博取更高收益。


有1000萬夠花一輩子,這一點已經確認,問題是,怎麼才能有1000萬元。


對於普通人來說,賺取1000萬的機會渺茫,不外乎:

1、彩票中大獎;

2、一線城市拆遷分幾套房;

3、創業成功;

4、做夢;

說來說去,也就第四點最容易實現了。


不工作,只靠1000萬存款生活,當然可以,只是要做好心理准備,你可能過不上存款千萬的人應該有的富豪生活。

有工作有存款,你會怎麼對待存款?那就是提高生活水平花存款。那個時候你不怕存款花完,因為你還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可沒有工作只有存款,情況就不一樣了,你不敢花存款,只能花存款產生的利息。因為你怕有一天這些存款被花完。本金越來越少產生的利息也越來越少,最終不得不工作。

再說說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M2增速—GDP增速。以2019年為例,M2增速為8.7%,GDP增速為6.1%。也就是說我國通貨膨脹率為2.6%。

把錢存銀行也好,買國債也罷,這種低風險的資金,利率也就4%上下。算上通貨膨脹率的話,1000萬每年的實際收益是在1000萬*(4%—2.6%)=14萬。

一年14萬的實際購買力也就剛剛夠一家三口吃喝拉撒。當然,不同的城市,生活水平不同,在某些城市還是能過得很滋潤。

只是一年僅有這14萬的花銷額度,似乎配不上1000萬的身家。這就好比, 你明明有皇上的身份,卻不得不每天過著地主的生活。地主是不錯,但配不上皇上的水平。

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里,通貨膨脹進一步上升,利率進一步下降似乎在所難免。可能連14萬都沒有了,你不得不花本金。這樣潘多拉魔盒就打開了,一發不可收拾,你的1000萬本金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少,內心也會越來越焦慮。

想要財務自由,是不能單靠銀行存款的,因為財務自由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確保資產的保值,而銀行存款卻經不起通貨膨脹的侵襲。

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一部分資金換成能夠抵禦通貨膨脹的資產。這種資產的價值是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通貨膨脹讓物價上升,它的價值也能水漲船高。與此同時這種資產還能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每月或每年都能領到一筆錢。

符合這種條件的資產,主要有房產,股票等。說到這,肯定有很多人該噴我了,這幾種資產都爛大街了。事實上無論是回溯過去,還是預測未來,這幾種資產都是老百姓能夠得著,也能實際獲得收益的資產,只是你沒有感受到長線持有的威力。

這里需要對資產的選擇進行強調:

總結:

想要財務自由,靠資產獲得收入,維持一家老小生活開支,這是一個美好的想法。很少人能真正付諸實踐,主要問題就在於投資品類的選擇有問題。

既然不想勞力去工作,那就要勞心去投資。在投資的時候要盡可能選擇,能保值,且有穩定收益的品類。我推薦優質房產,優質公司的股票。

不夠花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速度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像。30年前每個月40元工資還能有剩餘,現在40元一頓飯都不夠。

其次,擁有一千萬的富人的消費水準可能也會超出我們的想像。拿我們的消費水平去對標、計算,並不會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一夜暴富,莫如細水長流。還是不要夢想著哪天發大財後不工作,凈享受吧。每天都須勞作,每天都有收獲,方能「內寧外安,氣定神閑」。

『貳』 身為普通工人,如何理財投資,如何讓自己的財富不貶值

大家一直很好奇,日本科技那麼發達,平常人的工資能有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日本是一個發達成熟的工業社會,日本人工資相比中國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除了個別高薪行業,比如投行,咨詢等,其它各行各亞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起薪基本差不多,然後隨著工作年限逐年增長。另一個就是高薪行業和一般行業之間,收入水平差距不是特別大。

日本實行12年義務教育。正式職工約5成(正社員,有退休金,政府的年金)法律規定的,正式職工最低工資。高中畢業生最低工資15萬。大學畢業生最低19萬。研究生畢業最低21萬。博士按研究生算。東京圈,京都大阪等物價高得城市另外追加2萬~1萬補貼。加入勞動組合的公司,工資會在此之上增加1-2萬。合同工佔3成(契約社員,有政府的年金)工資不定。基本和社員相同,但是沒有單位的退休金。有國家的退休金。正式社員是雙份退休金。打工佔2成(バイト(學生,短期)、パート(物業遊民,長期))按小時算錢。幾乎沒有社會保障。小泉政權以來從5%增長到了15%(2年前的報道)正式工和合同工一般靠加班費,年2次的紅利養活自己。加班費每個月10萬左右。紅利每次0萬-1000萬+不等。加入勞動組合的公司一般下限40萬。補充解釋[跳跳飛行熊]的部分。正如[跳跳飛行熊]所說,根據公司大小,效益,工資上面會動很多手腳。小公司一般沒有勞動組合,加班很可能是義務的(沒加班費),紅利很可能因為公司效益不佳而變成0。扣除各種費用5萬,本科生19+2(東京補貼)-5=16萬。我所在公司有勞動組合。效益還湊合。基礎工資22萬(研究生)。各種補貼2.5萬,國民年金單位負擔一半(1.5萬)。22+2.5-3.5=21萬。拿到手裡21萬。因為是新人,還沒拿過紅利,沒太多的工作,想加班不太容易。加班一個小時有1800多。打工是打不出來的。

對於日本的工資您怎麼看,可以回復評論一起討論

『叄』 有100萬如何理財,100萬理財方案

很多人都說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這也說明了理財對我們的重要性。

對於每一位投資者,都需要在明確自己的投資屬性和偏好之後,先確定自己的目標,再適配相應的投資方式和產品,最後完成合理的資產搭配。

理財不只是對錢的打理,更是對自我的管理和貫穿整個人生的規劃。每個人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財務狀況的改變,因此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也需要對理財規劃不斷進行調整。

一般來說,我們通常會經歷5個家庭生命周期:單身期,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老期。

資產配置具體的話,舉個栗子。

1.余額寶,靈活隨取,一定要留一部分資金(特別是對錢要求流動性大的!必備余額寶)

2.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恆生國企指數,各市場間指數相關性較低比較好,可以避免同漲同跌,低谷時多買就好。

3.P2P:目前沒在投了,風向不太穩太,緩緩再說

4.P2B:推薦無界財富,這種企業項目還款能力比較有強,圖個安心。(一句話,用了3年,沒有逾期過。)

最近他們有注冊投資送500元京東卡的活動,推薦家人和朋友參加過,覺得不錯,你們感興趣也可以看(ps:此頁面才有獎勵)

100紅包+500京東卡

純屬良心推薦,不喜勿噴。建議對理財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體驗一下專業的論壇和服務,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5.股票:我個人是建議不要炒股,這個和經濟形式太相關了,比如地產類的,現在綠的讓人有點慌了.....要是有精力就去研究,沒有就算了。

6.保險:我覺得這種東西花點錢買個心安吧,畢竟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特別是給家裡的小孩和老人買一個,挺有必要的,我一般都是買重疾保險,那些「分紅險」我是不買的。

以上這就是我個人總結的資產配置方案,是比較適合我目前的情況的,當然後續還需要不斷調整,不過分散投資的理念是不會過時的。

『肆』 如果有一百萬,應該怎麼合理理財

如果手上有100萬資金需要理財,有很多選擇。

私募基金

如果手中的可理財資金達到100萬,家庭的日常支持可以通過收入或者其他資金有充裕的補足,可以選擇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也並不是每個投資者可以投資的,首先要合格的私募產品的投資者才行,滿足的條件要金融資產300萬或者近三年的年收入50萬,合格投資者需要具備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

風險承擔能力是指具有一定的資金量的人群,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和需要能夠承擔所買私募的投資風險的承擔能力。一般都會有風險問卷需要填寫,如果達到了風險標准就可以購買私募基金。

但是一定要記住2個原則,一個就是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要好,在熊市的時候的基金凈值回撤要小,因為你不敢保證你目前投資這些股票類的基金一定能賺錢,但是熊市回撤少的基金經理的水平就體現在熊市的時候虧錢少,牛市的時候賺錢多。

剩下的20萬資金可以選擇買指數基金,目前上陣指數和深成指數屬於較低的點位,買入指數基金在未來一段時間來說,賺錢的可能性非常大,虧錢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的方案即使在出現了股票基金短期被套的情況基本上對於整個資金來說也偏安全。這樣一來你整個100萬的閑散資金就有了合理的規劃,可進可退,整個一年下來收益比存銀行定期要高,也比單純買理財產品要高,而且兼顧了日常資金流動性的需求。

『伍』 我有一千萬,每年利息4萬,想投資又害怕失敗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千個人回答,就有一千個答案!今天我要給你一個最准確最靠譜的答案:最核心的是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超出你自己能力的任何建議,不論看上去多好,最後都會得不償失!

首先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你這個1000萬是完全沒有理財好!得到的收益一點也不高,但對於你自己來說,這也是一個合理的結果,因為你不太懂這方面!

『陸』 家庭收入要怎麼理財

你好,該怎麼選擇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其實也就是做好日常投資理財規劃,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理財的知識和能力,這樣才能分辨出合適自己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自己要主動學習理財知識。通過閱讀相關理財的書籍,或者網路渠道了解銀行存款、基金、股票等不同理財產品的不同特點。積累理財知識,培養理財的意識。

二.學會自己來記賬。可以用筆記本或者是電子記賬方式,記錄自己每月的收入開銷和結余情況。以便於制定更好的理財計劃。

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理性消費,不沖動,不跟風,不盲目,更不能攀比,不做月光族。

四.正確認識收益和風險的關系。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五.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如果手頭有不用的閑置資金可以存到銀行定期存款里,剩下的部分活動資金,可放入各類貨幣基金里,使用方便還能有收益。

六.在工作或者學習之餘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嘗試各種副業或者兼職來提高收入,以便於更好的投資理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實達集團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11 09:10:10 瀏覽:476
黃金投資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7-11 09:08:04 瀏覽:375
股市打板怎麼選股 發布:2025-07-11 09:05:13 瀏覽:537
天然氣基金代碼是什麼 發布:2025-07-11 08:30:50 瀏覽:657
貨幣基金怎麼火起來的 發布:2025-07-11 08:29:30 瀏覽:221
支付寶基金怎麼刪除賣出的 發布:2025-07-11 08:02:11 瀏覽:903
基金分析師每天干什麼的 發布:2025-07-11 07:53:07 瀏覽:515
如何看基金有無分紅 發布:2025-07-11 07:42:06 瀏覽:752
美國股市成交量是a股多少 發布:2025-07-11 07:36:20 瀏覽:333
股市緣起性空是什麼 發布:2025-07-11 07:35:42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