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理財業務專業性
1. 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財技能
做出什麼樣的理財決定,就會對應什麼樣的理財結果。如果你在生活中,保證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卻又能做到最節省;選定投資的目標准確而合適;投資組合完美而受益又大;付出最少得到的回報最大……,那麼你就是一個合格的理財高手,你也充分利用了自己,把自己這個財富最大化利用了。
可是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這不僅要看自己的聰明程度還要看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自己的心理素質等等因素。
首先就要學會更多地賺錢,對於一般的個人或者家庭來說,主要的收入來自於工資,工資是你房子、結婚、車子、孩子……的保證。沒有更多的錢,就沒有大投資的錢,所能拿出來的理財資金也很有限。如果自己能夠首先賺了足夠的錢,那麼你就會有更多的資本在投資上,就可以做更冒險的投資,得到更多的回報。
第二就是要學會更多的理財知識,理財的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方式裡面又存在著不同的方向,基本知識就像一個大學的課程。不了解自己的專業,不明白基礎知識怎麼去做理財?例如一個簡單的買保險,保險的種類,保險的手續,你需要的是哪種保險,買保險的時候你要注意什麼,面對推銷員的花言巧語你能不能夠理智地對待?很多的問題都是要考慮的。
再例如你想買股票,股票開戶的程序是什麼你知道嗎?K線圖是什麼意思,怎麼去分析你又知道嗎?怎麼在眾多的股票裡面挑選一個合適?這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理財不是簡單地把錢存在銀行就可以了,而是要運用知識與技巧科學分析,合理選擇。
股神巴菲特並不是一開始就會購買翻番十多倍的可口可樂股票。他最初的投資經歷和所有沒有取得成功的投資者一樣:打聽內幕消息,泡在交易所看走勢圖表和找小道消息。但是如果巴菲特一直這樣做下去,或許現在還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散戶,或者早已破產。巴菲特始終沒有忘記向已成功人士求取真經。他先是跟隨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學習,後又向知名投資專家費雪求教,並且在好友芒格的幫助下,開始形成了自己投資風格,經過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終於成為一代投資大師和世界巨富。
第三就是認識自己的心理素質。明確自己的心理素質如何,能不能承受大的打擊與失敗,再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並且逐漸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簡單來說,要想把自己這個財富利用得更好,就要提高自己,讓自己可用的資源更多。
自己是自己的財富,如果自己都不存在了,那財富還怎麼存在呢?即使賺了很多的實際財富,又能有什麼作用呢?我們說過,理財就是要讓生活過得更好,生活更加幸福,快樂。當你的身體財富因為不恰當的賺錢而消耗過量的時候,再也不是幸福的生活了,這是和我們理財的原則相違背的。
看見過很多的人,隨意地墮落自己的靈魂,不好好想怎麼去提高自己或者家庭的生活質量,就知道享受,空耗父母給的智慧和身體。等到最後,信息跟不上時代了,身外錢財也沒有了,身體也不好了才後悔自己沒有好好利用自己年輕的時候,這已經晚了。
還有一類人就是所謂的「工作狂」型的人物,就知道掙錢,從不知道休息是何物,也不知道生活質量是什麼,反正只要工作就是了,一天到晚都埋在文件裡面出不來,吃飯也沒有規律,周末也沒有休息。這樣的人,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健康。
現在,這樣的人到處都是,工作狂很容易就患上一大堆的毛病,不管是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他們的健康總是得不到保證。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年輕的富翁擁有無數的金錢,有著高不可攀的地位,生活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由於積累財富的時候患上不可救治的毛病,雖然支付了昂貴的醫療費用,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保住人命。生命沒了,健康沒了,一切都沒有了,以前的財富都變成了肥皂沫。
有人形象地比喻過,假設你的金錢是一個零,友情是一個零,你的公司是一個零,你的家人是一個零……只剩下健康是最前面的一,那你將擁有全世界,擁有很多很多的財富。但是,假設這個健康不存在了,那麼你將擁有的就是一長串的零,沒有意義了。
不管是上面的哪一種,都對你是不利的,明白自己就是自己最大財富的人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充分利用自己來理財、來賺錢。他們會不斷地提升自己,最大化自己的個人財富,讓自己這個財富創造更多的實際財富。
同時,他們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就不會虧待自己,明白自己的存在才是最好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是這樣的意思。
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優勢和條件,同時也要善待自己。
自己,一個公平存在的財富,每個人都擁有的財富,讓我們每個人都以健康、飽滿的狀態去尋找你身邊的財富吧。
2. 理財業務的建議
銀行理財業務經營發展過程實質應該是從過去的依靠物理網點資源轉變為依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實現規模、質量、效益三方面動態協調和優化平衡的過程。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用創新思維構建銀行的核心業務模式,因此,建議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經營觀念,樹立營銷意識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體制的變革,傳統的金融結構在不斷改變,金融服務的對象和內容已發生質的變化。過去那種銀行與客戶之間單純的債務人與債權人的關系已不適應新的金融形勢。為此,商業銀行必須轉變經營觀念,努力開拓理財服務業務。
(二)科學設計理財產品,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理財業務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投資的信託產品的資金運用風險。對銀行來說,產品出現任何問題,商業信譽都將受到嚴重的損害。無論是產品的設計研發階段,還是產品存續期間的託管階段,都應加強內控建設和風險管理。這就要扎扎實實地提高自身的資產管理能力和投資盈利能力,進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風險管理能力。
(三)理財業務應該向集成化、專業化發展
集成化是指一個理財產品通過對多種金融工具和技術的組合,構造復雜的結構性產品。專業化是指理財產品的開發基於專業的人才和技術平台,這就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商業銀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轉變觀念,從尋求政策保護過渡到建立核心的市場競爭能力,從中間商轉變為生產商。
(四)加大創新力度,拓展理財業務品種,避免重復性產品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同質性很強,且真正適合理財服務的品種不多。所以筆者認為,首先,商業銀行可以在不違反現有政策的前提下創新業務。這方面銀行應是有潛力可挖的一是加強理財產品和服務的整合。近幾年中資銀行在零售產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點仍是把信用卡構建成銀行零售業務各子系統融會貫通,集存貸匯、消費、繳費、理財於一扒神稿身的理財產品。二是加快理財新產品的創新。重點是適應資本市場的發展,條件具備時創新更多的投資型理財品種。三是拓展 「網路理財」。
(五)提高服務質量,分層次細化服務
分層次服務是指針對不同顧客的金融需求,結合他們對銀行的利潤瞎歷貢獻度 ,為不同層次的顧客提供有區別的服務,它有利於個人金融業務的開拓和銀行收益水平的提高。雖然我國的優質客戶層還沒有完全形成,但是現在已經涌現出很大的一批人,他們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有較先進的理財理念,對資產安全的保值、增值有著尤為迫切的需求。我國的商業銀行應該在這個方面進行嘗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根據客戶評價標准,採取分級別服務的形式,不同等級的客戶由相應級別的理財機構和理財師提供服務,由他們根據不同客戶的偏好和需要,進行最有成效的營銷。
(六)營造正確的監管引導和良好的外部環境。監管部門應該鼓勵和支持銀行的產品創新,規范業務管理,從市場准入、信息披露、關聯交易和稅收春孝政策等方面進行規范,為理財業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金融理財師
具備這些,你就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理財師
對於高凈值人群而言,做好財富管理顯得愈發重要。在這種大趨勢下,對於在理財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理財師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幫助用戶做好家庭資產的配置,才能真正實現用戶的財務目標呢?
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
「術業有專攻」,想要成為理財師,首先你得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最基礎的就是考取相關證書,如理財規劃師、金融理財師、證券等行業的相關證書,只有擁有了這類證書之後,你才有了踏進理財師這一行業的「敲門磚」。
當然,當你有了證書之後,並不意味著你就是理財師了,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理財師,必要的實操才是關鍵。只有真正進入到金融市場裡面摸爬滾打、不斷學習,才能更加快速地提高你在面對不同用戶時的應變能力,進而提升你的專業素養。
良好的職業道德
用戶想要做財富管理,必然會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想法都告知給理財師,作為理財師而言,必須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於客戶告知的相關信息都要做到概不外泄,不能利用客戶對自己的信任為自己謀私利。
雖然利益面前經受住誘惑很難,但如果我們只關注自己的業績考核,完全忽視用戶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向其推薦一些並不合適的產品,久而久之,我們和用戶之間的「距離」就變遠了。
精準的宣傳和營銷能力
想要用戶買我們的產品,首先得學會營銷,讓用戶先產生興趣。互聯網時代,理財師可以藉助多種渠道和平台,向目標用戶推廣我們的產品。如利用科發布文章的自媒體平台和當下用戶更青睞的短視頻平台,把自己的觀點更為廣泛的傳播給更多用戶。
始終保持學習
對於我們的用戶尤其是高凈值用戶而言,他們本身對理財投資市場就比較關注,除了關注市場動態之外,他們私下也會閱讀很多專業書籍來豐富自己。作為理財師,我們更應該保持學習,不斷更新自己對於行業的認知,以提高自己的專業度。試想一下,如果客戶想要與你探討某一業務,你作為理財師卻接不上話,只留下客戶自己在那侃侃而談,可想而知,你的專業度在用戶面前將大打折扣。
優秀的表達能力
作為一名理財師,除了要有一定的專業度,還要「能說會道」,通過條理清晰的邏輯讓客戶能真正聽懂你所傳達的理財觀念和方法,如果你說了半天,客戶聽得卻是雲里霧里,你就有必要好好練練,提高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了。
配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