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年金融危機什麼是機會
Ⅰ 如果樓市泡沫破滅,房價大跌,會帶來什麼後果
就中國當前來看,樓市泡沫的破滅直接導致房地產市場的崩潰,這點毋庸置疑。由此又聯系的是什麼?銀行!房地產絕大多數都是通過貸款搞起來的,所以房地產市場的破滅將導致銀行發出的貸款收不回來,銀行貨幣存量減少則減少放貸,或者拒絕放貸,其它需要貸款的企業帶不出來錢,建設停頓,企業運作遇到資金瓶頸,生產減緩gdp降低。建設停頓則人民收入減少,失業上升,又加劇了銀行的破產,如果不採取行至有效的措施將導致一國的經濟危機。
當然這種情況的嚴重程度與一國房地產市場占國民經濟的總量有關系,如果房地產規模很小,對銀行影響不大,在加上國家支持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產業規模愈大則越危險。
零八年由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就是從房地產開始的,但是美國的房地產和銀行,期貨都有很大聯系,牽扯到期貨交易則產生的泡沫更大,所以直接導致了美國數個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倒閉,進而影響到全球的經濟,一直從金融蔓延到實體經濟。
看看美國的金融危機,就知道後果了,當前中國的房價之高讓人咋舌,但是國家並不能採取一刀切得手段,比如規定房價必須在多少多少錢以內,因為這樣會讓房地產泡沫瞬間破滅,後果不堪設想,房地產帶動的經濟影響已經滲透進國民經濟的骨子裡了。現在只能一點一點的擠泡沫,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而不是降低房價。
Ⅱ 什麼是Taper
Taper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本義是指用於在燭燈中慢慢燃燒殆盡的細而長的燭芯,在現代被形象地引申為形容美聯儲試圖在盡量不驚擾經濟復甦的前提下,Taper就是縮減購債計劃(減碼QE),也就是美聯儲開始「逐漸縮減」資產購買規模,逐步退出量化寬松的行動。
Taper是相對於QE來說的,QE是指美聯儲在經濟危機中使用的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工具,也就是量化寬松政策。央行直接在市場上買政府債券,每個月投放1200億美元的貨幣流動性,Taper就是聯儲准備踩剎車了,但不會一下子停止寬松,會慢慢減少寬松力度,比如寬松力度下降到每個月購買1000億美元,再下降到800億,400億,直至完全退出寬松政策,這個慢慢踩剎車的動作就叫做taper。
美聯儲2013-2014年的Taper,進展較為迅速,從實施到結束大約10個月,2015年9月FOMC會議釋放加息信號,同年的12月美聯儲也正式啟動了加息模式,雖然2013年的Taper進展迅速,但無疑給經濟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而此次美聯儲已經吸取2013年「Taper恐慌」的教訓,2020年底便開始提及Taper,後續一直在釋放Taper信號,預計此輪Taper將在今年11、12月份的議息會議後迅速進入實施階段。
美聯儲自6月末起開始就進行了縮減購債規模的討論,8-9月釋放縮減購債規模的明確信號,我們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時間表的第一階段已經如期完成,當前為第一、二階段的過渡期,11月議息會議將會進入第二階段,開啟縮減購債,每月縮減購債的規模在150-200億美元,並且在2022年中結束購債。下一次議息會議將會在11月初舉辦,屆時美聯儲可能會推出具體實施縮減購債的措施。
參考文獻
1.0 1.1 1.2 關於美聯儲Taper,你需要知道的一切.新浪財經.2021-09-30
全球關注的Taper是啥,對國內影響幾何?.財通基金.2021-11-15
Ⅲ 記得07到08年那段時間所有股票都在漲,大概是08年下半年的時候股票跌得很猛,想問一下
財務角度來說:
股票價格=下期股票每股盈利/(股權資本成本-每股盈利增長率)
所以簡單來說,影響股價的因素主要有上面公式里提到的三個。
從本質上講,2000-2010的這個周期是房地產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周期。
房地產的拉動本質上是城鎮化進程+1998年住房市場放開導致大量住房需求產生,銀行房貸業務出現使得大量普通人可以透支未來幾十年的收入馬上形成當下的住房購買力,有需求,又有購買力就會出現蓬勃發展的地產市場。進而需要大量鋼材(需求煉鋼設備、鐵礦石、煤炭、電)、水泥(需要煤炭、電、石灰石)、工程機械(需要鋼材、電)、物料運輸(燃油、公路);進而鐵礦石帶動海運、海運帶動造船、造船又反過來帶動鋼鐵,電力帶動煤炭、煤炭帶動礦山採掘機械,形成地產相關產業繁榮。然後,地產相關產業的盈利又拉動了其從業人員的消費支出大增,進而出現高端白酒、汽車、餐飲旅遊的繁榮。
出口拉動是以美國人為首的發達國家通過透支未來購買力大量消費,產生對中國製造的大量需求,進而拉動貿易、物流倉儲、銀行承兌、小商品加工製造、海運等相關產業,同樣又由於相關產業從業人員收入增長打來大量消費需求。
進而一興百興,一旺百旺。對於股票來說,就是每股盈利高並且每股盈利增長率大,大大促進股價上漲。
此外,由於出口實現大量外匯,我國又是強制結匯國家,導致被動印製很多人民幣投放市場進行結匯,結果就是流動性泛濫,還國外資本看到中國資本投資收益率高,大量外國資本換成人民幣成為熱錢進一步流入中國,人民幣漸進升值還強化了這種趨勢,進一步加劇流動性泛濫,由於「錢」一下多了很多,所以股權資本成本就迅速下降,資本成本變得很低,從而又加劇的股價上漲。
2008年,美國信貸消費模式破產,出口沒有了,國內城市化進程也基本到了中後期,地產市場調控開始,外匯占款沒有了,外國資本迴流本國因對金融危機,流動性也變差,「錢」變少。所有的利好股價上漲因素迅速變壞,所以股價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