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讓孩子學會理財

如何讓孩子學會理財

發布時間: 2022-04-08 20:30:27

㈠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理財好習慣有什麼辦法呢

引言: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小孩子的手上也會有一些錢,可能來自於日常的零花錢,也可能是來自於壓歲錢。孩子手上有了錢之後,家長也非常的擔心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以前的好習慣呢?有哪些方法呢?

㈡ 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理財

教育孩子理財,看似復雜,然而,只要抓好「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這項原則,子女學習理財則會變得十分自然。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出關於理財的人性
任何人做亊,心中總會有自己的一盤賬,無論是成人,還是小孩都會自然去衡量效益與利害。以下四句金句,就很清晰的把人們心中的"小算盤"破解
一個人,
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既講節約,又講效果;
花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只講節約,不講效果;
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只講效果,不講節約;
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既不講效果,又不講節約
以上金句是出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是父母的錯
我們現在從生活案例,去理解弗里德曼這4句話的意義:
2016年,我國某報刊做了一次關於青少年消費觀念的調查。調查中發現,有6成受訪中學生,在買東西時,並不怎樣考慮價格,喜歡就會買。
這就是典型的「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只講效果,不講節約。」
4 句中,最糟的情況是"既不講效果,又不講節約"。各位家長思考一下,在哪些場景下,你的孩子會變成"既不講效果,又不講節約"?
典型案例:強逼孩子去學習。孩子覺得學習是在花父母的錢,辦父母想做的事。
讓孩子」花自己的錢「的神奇效果
唯有做到讓孩子覺得"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才可能事半功倍。
有一位家長,上過我們的《零花錢管理課程》後,增加了孩子的零花錢,並與孩子定下了《零花錢管理協議》。協議其中一條規則是,以後買早餐孩子要自己付錢。
結果,孩子由原來每天都到街上買早餐吃,現在每天主動要求父母煮早餐給她吃,還說,"原來爸爸媽媽煮癿早餐是那麼好吃的啊!"
由花父母的錢變花自己的錢,理財的態度就會自然得調整了。
"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亊"在猶太式教育的「有償生活機制」上發揮到極致。猶太父母鼓勵子女靠勞動與經商去賺生活費:
錢自已賺的,肯定是在"花自己的錢";
餐費住宿費學費都要用自己賺的錢支付,"辦自己的事"的意識也會建立起來。
要讓孩子"花自己的錢",首先得讓孩子擁有歸屬於他的錢
要讓孩子擁有歸屬於自己的錢,不一定得讓他自己去賺,錢的來源可以來自於父母的給予,但"明確所有權"才是關鍵問題。
中國家庭普遍對"明確所有權"做得不到位,這是財商培養難以有效進行的原因之一。"明確所有權"是財商教育的根,沒做好"明確所有權"而想透過其他方式去實施所謂的財商教育,那就等於蓋房子不打地基。
要做到"明確所有權",第一個標志性的行動,就是到銀行幫孩子開辦一個屬於他的銀行賬號。
順從人性,引導孩子做正確的事
在那四句金句中的這個"錢"字,我們可以用更寬廣的含 意去理解,把"錢"換成"資源","時間","智慧"等有價值的東西,同樣適用。
例如,很多父母都會為孩子做事情拖拉而感到煩惱。但是,如果你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呢,孩子是在"花自己的時間,辦自己的事",那拖拉情況是否就有所改善了呢?
所以,各位父母反思一下,很多時,並不是我們的孩子不懂事,而是我們不理解人性。
富豪們是這樣教孩子們理財的,你做到了嗎?
在我國,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與錢打交道,只要學習好、身體好就行,殊不知,這樣會導致孩子對於金錢完全沒有概念,更別提說理財了。
正是由於很多家長在兒童理財方面存在教育誤區,才容易造成孩子們虛榮、攀比的心態,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很不利。今天我們來看看各路富豪是怎樣教育孩子理財的吧!我相信總有一款get到你!

㈢ 怎麼教孩子正確理財

1、讓孩子對錢有概念。
2、讓他們懂得儲蓄的概念。
小朋友有了錢以後就會亂買亂花么這個時家應該積極的教他要學會儲蓄,要延遲幸福的獲得感。
3、告訴他們掙錢的途徑。
小孩對並不是那麼的了解,他們不知道錢從哪裡來,所以要告訴他們,比如說工作呀,兼職啊,這些才能夠賺到錢才能養活自己。
4、告訴他們要學會取捨。
因為很多東西並不是用金錢都可以購買的,很多像感情啊,友誼啊,這些都是用金錢買不來的,所以說要讓他們在感情和金錢中學會取捨。
5、讓他們付出勞動獲得報酬。
很多小孩以為只要他說一句話就有能夠有錢或者說都不用幹活,這個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而是要讓他們付出勞動才給他們收獲或者報酬。

㈣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理財呢

  大多數父母認為,賺錢花錢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只要長好身體,好好讀書,其他的不用操心。但擺在我們面前的現象是,一方面,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備受寵愛,每年一個孩子得到的壓歲錢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這很容易使孩子養成不勞而獲、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和意識,等到長大走向社會,便特別容易感到生活的拮據和失落;另一方面,在經濟社會,經濟報酬不僅是一個人財富的象徵,更是一個人成功的體現,一個善於理財的人就能在社會競爭中體驗到成功感和富足感,否則就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失去生活的幸福感。難怪有人這樣感嘆:「我哪一點比別人差,論學歷比人家高,論資歷比人家深,做的也比人家多,可憑什麼人家買了房子又買車,可我什麼都買不起。」

3.正確的培養理念應該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每個月或每周給孩子固定數額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支配。


如果她想要買一個對她來說比較貴重的物品,她就會學會如果攢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她提前花光了這個月的零花錢,買不到需要的東西,下個月的時候她便會吸取上個月的教訓,採取更好的方式支配零花錢了,這樣久而久之,才能起培養孩子投資理財的觀念。

㈤ 該如何培養小孩擁有良好的理財方法呢

該如何才能夠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能有很多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平時花錢總是大手大腳的,而且也不明白一些精彩的重要性。小編覺得這可能是因為家長平時並沒有讓孩子認識到錢的重要,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一些金錢,讓他們自由的去進行分配。

三、總結。

我們要告訴孩子可以去買一些東西,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一個記賬的好習慣,我們可以選擇把這個錢給存起來,等到以後買更加重要的東西,這樣的話,孩子也是能夠明白一些道理的。就比如說孩子喜歡的一個玩具,非常的貴,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平時你不隨便花錢的話,是不是就能夠買得起這個玩具了呢?

㈥ 教孩子理財的時候,應當用哪些措施

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首先就是教孩子「識錢」,認識錢,認識錢的作用,認識錢的有限性。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給孩子做說明,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孩子如何有計劃地「花錢」。現在孩子覺得父母的錢好像花不完似的,尤其是哭鬧著要買東西的時候,要讓孩子認識到錢來的不易。

錢的常識和品德教育擁有密切的聯絡,孩子明白錢應當根據工作獲得,因此很容易造成愛護金錢的心理狀態,而且可以有相對的存款個人行為。現階段國內有很多的孩子針對錢是一點也不愛惜的,乃至許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她們也隨意放縱消耗,關鍵因素或是她們欠缺理財教育。

㈦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理財

如何教會孩子理財:
1、培養理財意識
很多十六七歲的孩子不太會「一分錢,一分打算」,心理專家指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生存壓力,不容易理解經濟環境的影響。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庭未來規劃,在具體的事務中給他有直觀的感受。比如為上大學、度假、房屋貸款而必須的儲蓄。要學會提前做打算,節約並不等於小氣。
2、有節制的花錢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亂花錢,給孩子的零用錢比較少,這樣做的弊端是,孩子養成要花錢就伸手要,一有錢就花光的習慣心理專家建議,以一周或半個月為周期,讓孩子自己安排零花錢的開銷。一開始孩子可能管理不善,很快把錢花光。但長久下來,他會意識到用錢必須有度,就能養成規劃財務的習慣。等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規劃習慣後,還可以給他申請銀行賬號,讓他自由支配存取。
3、不要隨意透支消費
需要時使用信用卡已經是當今理財概念中的一部分,但不能讓孩子有「有信用卡,缺錢可以先透支」的印象。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申請信用卡沒問題,但透支必須按時償還,如果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去透支,會遇到麻煩。讓孩子明白,在財務上必須遵守信用。
4、獎勵制度
使孩子有儲蓄意識的一個最好方法就是為孩子建立個「小銀行」,使他擁有一張儲蓄卡。為孩子辦了儲蓄卡後可耐心地誘導他把口袋裡的零錢存進去,並告訴他堅持下去,要為他的儲蓄卡負責任,在沒有必要花費時不要隨便動用卡里的錢。為了使孩子堅持下去,你可以採取鼓勵方式,如允許他把家長給的零花錢的1/3用於買零食等消費,其他則必須存入。孩子在有「甜頭」的情況下會去儲蓄的,長期堅持下去,儲蓄意識將紮根在孩子腦中。

㈧ 如何讓孩子學會理財的學習心得

認識錢幣
教孩子理財,首先要教孩子認識錢幣,這是教孩子學理財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為了教棉花糖認識錢幣,雲朵媽媽特意准備了各種面額的紙幣和硬幣,給孩子講述錢幣的由來,教給孩子通過大小、顏色的不同區分錢幣面額。另外,雲朵媽媽還准備了幾個好玩的小游戲幫助棉花糖記住錢幣的面額。
讓孩子去買單
認識錢幣以後,就要讓孩子學會花錢。家裡需要買鹽、醬油等日用品的時候,雲朵媽媽總是把錢給棉花糖,讓她去付錢。在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自己支付的機會,孩子才能在實踐中加深對錢幣使用的理解和記憶。
學會積累和儲蓄
棉花糖會付錢和知道找零後,雲朵媽媽就會定期給棉花糖一定數量可自行支配的零花錢。另外,雲朵媽媽還給棉花糖准備了一個小豬形狀的存錢罐,鼓勵她將一部分零花錢放進存錢罐。如今,棉花糖每天都會把零花錢放入存錢罐,准備存夠錢買一輛漂亮的滑板車。
讓孩子學習記賬
記賬對於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很有幫助,同時也能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消費情況。雲朵媽媽給棉花糖准備了一個記錄收支情況的理財賬本,讓孩子在記賬和管理金錢的同時,養成從小理財的好習慣。
等棉花糖熟練記賬後,雲朵媽媽還准備讓棉花糖參與家庭的理財和日常消費計劃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記錄家庭生活收支,並定期評價理財計劃的結果。
辦理獨立賬戶
有了存錢罐的基礎,孩子會比較容易理解銀行存在的意義。這時候,就可以帶孩子走進銀行,進行投資啟蒙。

㈨ 如何讓孩子學會理財

春節最讓寶貝開心的除了禮物外,最讓寶貝開心的應該是紅包了,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將紅包幫孩子收起來,想等孩子大點再給他使用,但是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嗎?

一味的把孩子紅包收起來只會讓孩子失去認知理財的能力,還有缺乏對財商的培養!對於3歲的孩子,財商能力就開始隨著年齡升級了,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段給孩子一些「小權利」管理壓歲錢。什麼是財商?財商就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理財的智慧,它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二是正確應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讓我們來看看3-6歲的孩子財商能力:

3歲:辨認錢幣。逐步教會孩子認識紙幣、硬幣的幣值,甚至可以教孩子認識不同幣種。

4歲:可以學會用零錢購買簡單的用品,例如如畫筆、小零食等。

5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並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除了財商教育,父母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讓孩子懂得其無權支配父母的金錢

三歲的寶貝已經很喜歡自主地從琳琅滿目的商品架上,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放在購物車內,如果不給其購買,他會以哭鬧威脅,很多家長因此妥協,家裡的玩具也就越來越多!父母應該告知孩子這是父母辛苦賺的錢,寶貝無權支配他,堅持不需要的東西不該買,無論孩子如何哭鬧!久而久之,孩子會逐漸養成好的習慣,買東西之前總要徵得大人的同意,而且每次只能買一定數量的東西。

2、使用現金消費

和孩子外出購物時,盡量用現金消費!如果每次消費你只使用信用卡等其他卡片,孩子肯定會對這種東西產生困惑,因為大部分7歲以下的孩子,都不會把信用卡和它裡面的錢聯系在一起,他們會認為信用卡有魔力,能買無窮無盡的東西。

3、讓孩子懂得支配自己的零用錢

學會用錢和賺錢一樣重要,既然是教孩子理財,就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要不然她永遠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錢,只要把握住大原則,既不可以透支,糖果和可樂等碳酸飲料要盡量少買,之後所要做的就是相信他的能力,同時在心理上接受她可能會亂花錢的風險。既然是讓他決定,在生活中必定要遭遇取捨的問題,尤其是面對多項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消費習慣被不斷挑戰著,像看電影和書,想看的卡通電影永遠都很多,依他手裡可支配的那點錢,她只得有所取捨地進行選擇。這裡面的教育遠比只盯著他具體花多少要有幫助。

4、不要欺騙孩子

有這樣一個母親,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孩子把紅包給媽媽,媽媽幫你存在銀行,等你長大了自己去取出來,寶貝小心翼翼的保存的媽媽給他的「存單」,等到他10歲的時候,他把存單交給媽媽,想取出紅包錢時,媽媽大笑,這些是發票,無法領錢的!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從此開始亂花媽媽的錢!欺騙孩子加上將孩子的金錢沒收,這樣會讓孩子有巨大的挫敗感,同時,孩子也會失去對別人的信任。

5、給孩子一個儲蓄罐

給孩子一個儲蓄罐,讓他把自己的錢都放進去,定期拿來出數一數,這樣做可以教孩子數數,帶著對自己錢的興趣去數數,肯定學得很快,也能讓孩子懂得積少成多的道理,同時讓孩子懂得付出的勞動越多,得到的報酬也越多,當然孩子的耐心也在這其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6、讓孩子學會理財

等孩子長大有越來越多的零花錢時,就要讓孩子學會理財觀念,給孩子一張儲蓄卡,讓孩子參與存錢定投等銀行活動,讓孩子從「給孩子錢」向「讓孩子去賺錢」轉變,讓孩子早早明白,學會將積累的財富去創造更多的財富。讓孩子自主學會賺錢的方法,比如自己推薦自己的作品,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討價還價,打折處理、會員價等一些商業運作方法。通過這樣的教育,孩子心裡有了盈虧的權量,懂得了計算得失,知道了付出與勞動報酬的關系,對「錢」的意識有了根本性的轉變。

7、不要給太多的零花錢

有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每次都大手大腳的給孩子零花錢,孩子表面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對他以後的人生埋下了很多隱患。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經商的父親從小給孩子的零花錢比一個正常的工人工資都多,加上從小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孩子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孩子16歲時,父親經商失敗,家道中落,而孩子已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最後走上了搶劫殺人的道路,並且在殺了多個無辜受害者後,他沒有任何的悔意,他最後的微笑讓人膽寒!

「理財從娃娃抓起」,但是基於中國社會的傳統,大多數的父母不願意過早讓孩子接觸錢,認為孩子會變得勢利。很多父母失去了對孩子最好的財商教育時間,其實不然,隨著近幾年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經商、賺錢開始變得地位重要起來。在越來越商業化的社會里生存,「財商」顯得越來越重要。

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你的孩子是小財神,還是殺人犯?家長的教育尤其關鍵,讓我們學之改之,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小財神吧!

熱點內容
晉中市金融業空調板塊股票有哪些 發布:2025-05-20 02:37:40 瀏覽:847
歷年315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20 02:34:47 瀏覽:520
軍工要起飛配置哪個軍工基金 發布:2025-05-20 02:25:10 瀏覽:783
股票交易收入要交增值稅嗎 發布:2025-05-20 02:12:55 瀏覽:693
社保卡金融賬戶怎麼在網上查詢 發布:2025-05-20 01:49:17 瀏覽:163
為什麼美國政府提升貨幣供給量能 發布:2025-05-20 01:11:38 瀏覽:801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沒了怎麼理財 發布:2025-05-20 00:33:39 瀏覽:978
三星堆怎麼看貨幣 發布:2025-05-20 00:16:03 瀏覽:149
上海理財保險工資怎麼樣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651
股票做空就會退市嗎 發布:2025-05-19 23:18:03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