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資本主義貨幣金融體系如何破除

資本主義貨幣金融體系如何破除

發布時間: 2022-05-05 16:07:13

㈠ 如何評價二戰後初期的資本主義世界金融體系

馬歇爾計劃(英語: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借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為幫助其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萊頓和喬治·凱南。
重建計劃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東歐的衛星國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范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較難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拒絕了該援助計劃,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范圍之外。
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1948年開始標志於援助包裝上的的標簽,用於標示這些運往歐洲的物資是依據馬歇爾計劃所援助的。標簽以美國國旗為基礎,設計成如同盾牌狀紋章一般,而上面以受援助國家的當地語言,寫有「為了歐洲的復興,由美國所提供」一語。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國[注 1]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餘年時間里,整個西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系。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系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歷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納稅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布雷頓森林協定(英語:Bretton Woods Agreement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定。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該協定對各國就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則、採取的措施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

該協定源自1944年7月,44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和盟國貨幣金融會議,稱為「布雷頓森林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協議最後決議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
[編輯]核心內容
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國際間就貨幣事務進行共同商議,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信貸支持;
美元與黃金掛鉤,成員國貨幣和美元掛鉤,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
取消經常賬戶交易的外匯管制等。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前者負責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借貸,目的為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後者提供中長期信貸來促進成員國經濟復甦。
[編輯]美國作為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責任
基本責任有兩點:
美聯儲保證美元按照官價兌換黃金,維持協定成員國對美元的信心;
提供足夠的美元作為國際清償手段。
內在矛盾:美元供給過多則不能保證全部兌換黃金,供給不足則國際清償手段不足——此即「特里芬之謎」。
[編輯]該體系的優點

建立了以美元和黃金掛鉤和固定匯率制度,結束了混亂的國際金融秩序,為國際貿易的擴大和世界經濟增長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和國際清償手段,彌補了黃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購買力,促進了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
[編輯]該體系的缺陷

美元的清償能力和對美元的信心構成矛盾,表現為美元的國際貨幣儲備地位和國際清償力的矛盾、儲備貨幣發行國與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之間政策協調的不對稱性以及固定匯率制下內外部目標之間的兩難選擇等;
匯率體制僵硬,無法通過匯率浮動自動實現國際收支平衡,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責任主要落在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一方,犧牲了它們的經濟發展目標。
[編輯]該體系的結束

到20世紀60~70年代,爆發多次美元危機,其後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協定》(Smithsonian Agreement)為標志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拒絕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至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幣由於受投機商沖擊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完全崩潰。但直至1976年國際社會間才達成了以浮動匯率合法化、黃金的非貨幣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牙買加協定」。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為重要的國際組織仍得以繼續存在至今,並發揮重要的國際作用。

㈡ 歷史題: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呵呵,人才,就是人才加行政優勢!
這要扯到馬列主義的人的認識、社會模式及分工,外加資本論,人的行為、資本家的本質,最後結合現實再說說當今金融危機不僅在走出去做工夫,還要在產能升級做文章,完成十一五計劃,為十二五做准備,結束時要贊揚該死的那些東西,就這樣

㈢ 二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是什麼

解題關鍵:理解戰後資本主義世界力量對比變化的趨勢。

思路引領:①各國經濟變化②美國戰後的意圖③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的過程

答案要點:二戰後,西歐國家普遍衰落,而美國經濟實力膨脹,美國企圖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主要經過了如下步驟:

①1944年夏,美、英、中等戰時盟國的代表召開了布雷頓森林會議,美國憑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確定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其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成為戰後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兩大支柱。

②1947年簽署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從而成為戰後支撐世界經貿的又一大支柱。

③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成為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礎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㈣ 二戰後初期,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是怎樣形成的這一體系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有這些特點這一體系的形

形成:(1)1944年,美、英、中等44個國家在美國召開了布雷頓森林會議,會議最終在美國方案的影響下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後議定書》及附件,決定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總稱布雷頓森林體系。
(2)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正式成立。
(3)1947年,美、中等23個國家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形成了國際貿易體系。至此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成為戰後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戰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
特點:(1)體現美國意志。
(2)以美元為中心。
(3)制度化、體系化、自由化。
(4)協調與合作。
原因:(1)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企圖按照自己的意志控制世界經濟。
(2)歐洲傳統的中心地位喪失,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
(3)經濟危機使人們認識到建立國際組織的重要性,促使各國適當放棄一部分利益達到協調與合作的目的。
(4)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召開的盟國會議為戰後國際組織的制度化、體系化創造了條件。
意義:(1)有利於美國對外經濟擴張。
(2)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3)順應了全球化的歷史趨勢,反映了二戰後世界經濟向著體系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㈤ 二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是如何形成的

1944年 在美國召開布雷頓森林會議
接著開始建立以美元為主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45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正式成立
然後 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47年 美國 中國等23個國家簽署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簡稱關貿總協定
它確立了國際自由貿易體制 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下面影響
確立了美國在戰後初期的經濟霸主地位 有利於美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進行經濟擴張
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趨勢 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向著體系化 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㈥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怎樣體現制度化,體系化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怎樣體現制度化,體系化?

答: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貿易體系,即關貿總協定。

發展趨勢:世界經濟向全球化方向發展。

㈦ 二戰後,資本主義的貨幣體系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膨脹,英國卻遭到重創.。維護各自的利益,英、美分別提出了「凱恩斯計劃」和「懷特計劃」。但迫於美國強大的國力,英國基本上接受了美國的方案。

根據美國的方案,1944年7月,美、英、法、蘇、中等44國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1945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並分別於1947年3月、1946年6月開始營業,至此,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建立起來了,這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

另:1945年12月27日,參加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國中的22國代表在《布雷頓森林協定》上簽字,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兩機構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為聯合國的常設專門機構。從此,開始了國際貨幣體系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可以兌換黃金和各國實行可調節的釘住匯率制,是構成這一貨幣體系的兩大支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是維持這一體系正常運轉的中心機構,它有監督國際匯率、提供國際信貸、協調國際貨幣關系三大職能。

㈧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部分構成

世界經濟格局演變(二戰後至今)

第一階段(1945-20世紀60年代末)
特徵:美國建立了以它為首的資本主義 世界經濟體系。
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末)
特徵:世界經濟格局開始向多極化方向 發展,經濟區域集團化也是經濟格局多 極化的一個表現。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
特徵:經濟全球化發展迅速

19世紀中至一戰前,倫敦是唯一金融中心,英鎊居獨霸地位;「二戰」期間,倫敦是金融中心之一,英鎊地位動搖;「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形成。

一、布雷頓森林會議——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1、背景:
①必要性:吸收大危機貿易保護主義教訓,防止戰爭重演;戰後世界經濟發展需要建立有效機制以規劃秩序;
②可能性:戰後國際經濟格局發生變化;西歐遭受重創,美國實力空前膨脹,積極謀求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2、召開:
1944年44個二戰盟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開會
3、內容:
①決定1945年成立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總稱布雷頓森林體系。
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個旨在穩定國際金融體系的專業機構;
③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初期宗旨致力於戰後歐洲復興,後來轉向全球性的發展援助。

■ 在工業生產領域,美國佔了壓倒優勢;
■ 在國際貿易方面,美國成為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其出口額占資本主義世界出口額的32.5%;
■ 在金融方面,美國擁有的外匯儲備占資本主義世界總儲備的74.6%。

《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每個成員國擁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權,每增加一定數額的任繳資金,就增加一票。戰後初期,美國任繳的資金最多,因此掌握了35% 的表決權。

①對美國:
■標志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
■美國以此建立了國際經濟霸主地位;
■適應了美國經濟擴張的需要;
②對世界:
■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
■促進了戰後經濟的恢復發展與世界貿易發展

二、關貿總協定——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1、原因:
①大危機使人們認識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危害和國際貿易協調合作的必要性;
②美國為了經濟擴張而積極倡導建立國際貿易組織;
2、建立:
1947年美中等23個國家簽署《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3、目的:
各締約國通過談判削減關稅,消除貿易壁壘,實現貿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①美國在體系中擁有特殊地位,有利於其對外經濟擴張 ;
②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體系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反映了二戰後世界經濟向著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㈨ 如何有效控制金融市場風險

第一 時間控制(縮短持倉的時間)
在金融市場中,不管你交易的品種風險的大小,只要你沒進入交易,那麼"空倉"是沒有任何風險.而只要你入場交易,那麼時刻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所以控制你入場交易的時間就變得尤為重要.這里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可以想想,在一分鍾內,黃金價格上升10美元或者下降10美元的概率大不大?答案肯定是:不大!至少在正常的交易中,幾乎很少出現。除非是遇上一些突發事件,概率極低的。那麼我們再想想,如果是在1個小時內,上升10美元或者下降10美元呢?我想這是經常發生的事。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我們的持倉時間越短,面臨的風險就越小;而持倉的時間越長,那麼面臨的風險也就是越大。要減小風險,那麼要縮短持倉的時間,當你持倉時間縮短,隨之你的獲利目標也必須縮短。

第二 倉位控制(1/3資金用來建倉(新手小於20%)
一旦發現方向錯了,要嚴格止損;趨勢已經很明朗,短線重倉以60%-70%的倉位進場,快進快出)經常有人在問:什麼樣的倉位才算是合理的?很多專業人士給出的答案是三分之一。就是假設你的帳戶裡面擁有的總資金量是300萬,那麼則運用100萬的資金建倉,剩下的200萬作為後備資金。特別是在保證金交易中,這是作為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實際的交易中,由於各個投資者的資金量和交易情況各不一樣,如果都按三分之一倉位,墨守成規的話,顯然不太合理。凱裕金銀認為,因為每個人的投資經驗和專業程度不同,所以對倉位的控制也應不同。如果是有豐富交易經驗的人,在趨勢已經很明朗,勝算比較高的時候,那麼短線重倉以60%-70%的倉位進場,問題並不大,而且可能快速獲利很多。但是這個前提是,並且一旦發現方向錯了,要嚴格止損。 (要結合個人情況,很多客戶是玩模擬倉後做實倉的,但實倉與模擬是完全不一樣的,新近投資的客戶建議持倉量不要超過2手)

第三 技術控制(下完單之後一定要養成止損的習慣)
技術的控制指的是運用技術分析工具,對行情進行綜合的研判後,設置科學的止損對風險進行控制。止損的目標,也就是要把每次的最大虧損鎖定在一個能接受的范圍之內。避免產生重大虧損。在交易市場中,任何專業的分析人士都可能會有判斷錯的時候,因為人畢竟不是神,不可能對未來進行百分百精確的預測。所以一旦發現方向判斷錯的時候,那麼就應該及時平掉原來下錯的單,雖然這樣是虧損出局,但是至少不會再繼續虧損,最後導致大幅虧損。這個市場不怕犯錯,最怕拖!斷臂很痛,但是命還在啊!特別是新手,下完單之後一定要養成跟著下止損的習慣。

熱點內容
南極光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16 22:53:19 瀏覽:82
股市成交量反映了什麼 發布:2025-07-16 22:52:39 瀏覽:334
冀東水泥基金持有多少 發布:2025-07-16 22:50:38 瀏覽:49
股票新華基金怎麼買 發布:2025-07-16 22:44:11 瀏覽:812
榮科科技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7-16 22:44:09 瀏覽:231
一般銀行理財多少錢 發布:2025-07-16 22:44:04 瀏覽:256
股票朗進科技什麼時候上市 發布:2025-07-16 22:37:16 瀏覽:713
中綠股票歷史高點 發布:2025-07-16 22:37:15 瀏覽:135
期貨怎麼判斷品種強勢 發布:2025-07-16 22:32:51 瀏覽:296
基金如何把10萬變100萬 發布:2025-07-16 21:38:29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