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危機知多少

金融危機知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13 05:56:18

Ⅰ 近代歷史上發生過幾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有多大

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一共有三次,不過之前在1792年以及1825年出現的兩次也有必要提及一下。

1792年,現代金融業奠基。美國首任財長漢密爾頓希望像英國一樣建立一種金融體系,成立國有的中央銀行(美國第一銀行),發行國債。寬松的借貸條件導致投機盛行,最終泡沫破滅,銀行陷入危機,政府不得不出手。為防範再次發生危機,政客們於1792年4月通過法律,禁止普通投資者進行期貨交易。作為回應,24名交易商在華爾街聚會,決定為私人投資者提供交易平台,這就是紐約證交所。

1929年,大蕭條。這次危機的直接後果是,美國金融業形成了銀行、證券分業經營的模式;美國成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為儲戶提供擔保。這種擔保並非沒有風險,正如最近一次危機所顯示的一樣。

Ⅱ 金融危機是哪一年

金融危機是2007年。

2007-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

早期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個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影響:

2009年4月13日經濟學權威於演講中表示,如果各國政府的做法依然不變,甚至認為金融海嘯已經近尾聲,那麼很快史上最慘烈的大蕭條即將來襲,因為不管股市反彈與否、數據降幅縮小與否、銀行業打消狀況好壞,整體世界經濟下墜中並且工作數量持續下墜是不可扭轉的既定事實。

30年代大蕭條也是先有一段看似好轉期後續第二波的主海嘯卻突然來襲,就算在最佳狀態的假設成立;真的觸底也會陷入日本失落十年重演,到了底部後就從此盤整再也沒有爬起來,而現在與未來的世界情勢卻比當年日本面對的嚴重十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全球經濟危機

Ⅲ 美國歷史上有哪幾次金融危機

到2019年9月為止,美國已經歷了十二次金融危機,具體情況如下:

1、第一次金融危機:經歷一戰發大財之後的經濟調整,主要源於「外需」的減弱,從1920年開始至1921年底結束,大約2年時間(工業下降從1920年7月至1921年4月最低點)。

2、第二次金融危機(大蕭條):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核心時間在1929年10月至1933年,但是一直延續到二次大戰開始,貫徹整個30年代。

3、第三次金融危機,只在1948年產生,工業生產下降10%的小幅調整。

4、第四次金融危機,1954年,由於朝鮮戰爭的結束導致軍事需求下降,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產值分別下降1.3%和5.3%,僅僅持續了9個月,到1955年3月又重新進入高漲時期。然後是汽車與房地產對經濟的大力拉動。

5、第五次金融危機,從1957年3月開始,主要是由於汽車與房地產的需求下降造成的。

6、第六次金融危機,從1960年2月至1961年2月,工業生產下降6.2%。從1961年1月至1969年10月,經濟持續繁榮了106個月,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一直在2.5至6之間。這次繁榮,越南戰爭起了很大的支撐作用。

7、第七次金融危機,從1969年10月開始至1972年3月,經濟沒有大幅下滑,但是處於徘徊狀態。整個70年代,從1973年12月爆發,一直到1982年復甦,總體表現為「滯脹」。

8、第八次金融危機,1973年12月至1975年5月,持續時間長達18個月。

9、第九次金融危機,1979年4月至1982年11月,危機再次光臨,持續時間長達44個月。8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開始復甦,從1982年12月一直持續到1988年底,持續8個年頭,通貨膨脹率得到抑制,就業率增加,國民經濟持續增長。

美國的「自動化生產體系」使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在1984年底,飛機及航空製造業得到較大的發展。



10、第十次金融危機,從1989年至1993年,持續時間長達5年,經歷了為時三個季度的惡化階段,又經歷了約兩年半的危機後期階段,呈現W+W型。進入1993年,美國經濟開始復甦。這次危機中受傷害最大的是日本。

11、第十一次金融危機(互聯網泡沫),從2000年3月開始至2003年3月,持續了3年時間。從納斯達克的調整開始,中間經歷了9.11恐怖襲擊事件,還有安然事件。這個時期的繁榮,是以嚴重透支消費、寅吃卯糧為代價的。

12、第十二次金融危機,次貸危機+金融危機+金融危機。

Ⅳ 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爆發過幾次各是什麼時間

影響全球的較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有六次,分別是:

1、1929年至1939年:大蕭條;

6、2007年至2011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拓展資料:

1、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2、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指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極易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經常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本質就是貪婪。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因此其資產猶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經濟學上稱之為「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經常會由於支撐投機活動的市場預期或者神話的破滅,而導致資產價值迅速下跌,這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泡沫破裂。

3、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全球「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Ⅳ 歷史上的金融危機及特點

自17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發生了九次波及范圍巨大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這些危機發生時都給社會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混亂,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1637年荷蘭鬱金香危機

1593年,荷蘭商人格納從土耳其進口首株鬱金香。

1634年,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到中產階級,更蔓延為全民運動,全民都變成鬱金香的炒家。

1636年,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一朵鬱金香花根售價相當於今天的76000美元。

後來土耳其運來的鬱金香大量抵達,一瞬間鬱金香的價格往下滑,6個星期內竟然下跌了90%。這就是有記錄的歷史上第一次經濟泡沫事件。

歷史上出現的九次金融危機,整個世界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1720年英國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公司表面上是一間專營英國與南美洲等地貿易的特許公司,但實際上是一所協助政府融資的私人機構,分擔政府因戰爭而欠下的債務。

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過賄賂政府,向國會推出以南海股票換取國債的計劃,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價由原本1720年年初約120英鎊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鎊以上,全民瘋狂炒股。

為規管經濟市場,英國國會通過《泡沫法案》,炒股熱潮隨之減退,並連帶觸發南海公司股價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鎊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無歸,連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爵士也蝕本離場。

三、1837年美國金融恐慌

1829年,傑克遜當選為美國總統,傑克遜決定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作為毀掉合眾國銀行的策略的一部分,傑克遜從該銀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轉而存放在州立銀行。

州立銀行增加了存款基礎,不重視授信政策的州立銀行可以發行更多的銀行券,並以房地產作擔保發放了更多的貸款,而房地產是所有投資中最缺乏流動性的一種。這樣一來,最痛恨投機和紙幣的傑克遜總統所實施的政策,意想不到地引發了美國首次由於紙幣而引起的巨大投機泡沫。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四、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大肆舉債,在股市上收購聯合銅業公司股票,但此舉失利,引發了華爾街的大恐慌和關於尼克伯克即將破產的傳言。

銀行要求收回貸款,尼克伯克股價一落千丈。時任摩根財團總裁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聯合其他銀行共同出手,籌集流動資金,同時美國財政部動用3500萬美元資金參加救市。

此次救市導致了1914年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誕生,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得以增強。

五、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

1929年美國紐約市場出現了拋售股票浪潮,股票價格大幅度下跌。舉國上下謠言四起造成金融不穩,被嚇壞了的投資者命令經紀人拋售股票,導致美國股市崩潰。

股指從之前的363最高點驟然下跌了平均40%。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整個世界。

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引發美國股市大崩盤的1929年9-10月,被後來者形容為「屠殺百萬富翁的日子」,並且「把未來都吃掉了」。

在危機發生後的4年內,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30%,投資減少了80%,1500萬人失業。

六、1987年席捲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歷史上出現的九次金融危機,整個世界牽一發而動全身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國股市出現驚人下跌並引發世界其他國家股票市場跟風下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驟跌508點,下跌幅度22%,一天內跌去的股票價值總額令人目瞪口呆--是1929年華爾街大崩潰時跌去價值總額的兩倍。

混亂中,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股票被拋售。紐約股市的震盪也在東京和倫敦造成了混亂。倫敦的FT指數滑落25O點,威脅到政府對英國石油股份公司的私有化的進程。日經指數下跌202.32點,收於9097.56點,跌幅為2.18%。

很多人在股災後感到奇怪,因當日根本沒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聞,因此下跌看似並無實在的原因,令當時很多人懷疑是羊群心理、市場失敗或經濟失衡引致股災,至今仍在爭論。

七、1995-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對外宣布,本國貨幣比索貶值15%。這一決定在市場上引起極大恐慌。外國投資者瘋狂拋售比索,搶購美元,比索匯率急劇下跌。伴隨比索貶值,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走資金,墨西哥外匯儲備在20日至21日兩天銳減近40億美元。墨西哥整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從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時間,墨西哥比索兌換美元的匯價就暴跌了42.17%,這在現代金融史上是極其罕見的。墨西哥吸收的外資,有70%左右是投機性的短期證券投資。資本外流對於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抽薪,墨西哥股市應聲下跌。12月30日,墨西哥股市IPC指數已跌至1500點,比1994年金融危機前最高點2881.17點已累計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過了比索貶值的幅度。這場金融危機震撼全球,危害極大,影響深遠。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歷史上出現的九次金融危機,整個世界牽一發而動全身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

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1999年才結束。

九、2007-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是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

2006年春季開始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

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2007年8月次貸危機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Ⅵ 2000年至2021年有幾次金融危機

摘要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以來,所有國家都無力保護自己,遭受了巨大損失。為了渡過危機,世界主要大國不遺餘力地刺激經濟。回顧當年中國的4萬億,後遺症還沒有消除。

熱點內容
我國金融風險的現狀如何 發布:2025-05-19 21:15:12 瀏覽:275
中國沒有股市的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5-19 21:13:46 瀏覽:194
晨曦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5-19 21:11:29 瀏覽:647
平安證劵股票交易手續費 發布:2025-05-19 20:49:53 瀏覽:203
日本股市什麼時候開始有了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993
股市如何拜師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681
私人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轉讓 發布:2025-05-19 20:27:03 瀏覽:1
除息會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9 19:43:03 瀏覽:792
600030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5-19 19:42:59 瀏覽:541
怎麼買入石油期貨 發布:2025-05-19 19:42:58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