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控如何把控
『壹』 金融消費信貸的大數據風控如何做
金融的本質是風控,金融科技的關鍵在於追求效率與風險的平衡。那麼金融消費信貸的大數據風控如何做?從目前市場需求來看,一體化解決方案成為大勢所趨。華策數科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基於自身科技能力,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服務,涵蓋獲客、運營、風控、客服和貸後管理等多個業務環節。
華策數科智能信貸風控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分析、Smart Engine智能決策引擎、智能評分建模、風控策略、風險制度等多項技術,為企業制定精準高效的定製化風控管理方案。該方案從客戶需求出發,結合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實現客群精準分類及管理,通過制定反欺詐規則防範金融消費信貸業務的風險。除此之外,華策數科提供全面風險診斷和策略優化建議,構建風險模型並持續監控,定製化輸出全流程高效風控管理方案,節約風控成本,實現風控方案快速落地。
華策數科智能信貸風控解決方案能有效提升金融機構自動化審批水平及風險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應對日趨復雜的市場環境挑戰。
『貳』 都說金融的本質是風控,那麼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是如何實現的
在傳統金融時代,金融機構藉助徵信機構+內部風控來完成風險控制,降低借貸風險。而進入互聯網時代後,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普及後,大數據+科技的結合,則成為了金融機構進行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以大智金科為例,大智金科的智能風控決策引擎,運用大數據進行智能風控,精準反欺詐,毫秒級響應速度,快速識別欺詐因子。引擎通過風控規則模塊化,可自由配置定製策略,匹配不同客戶風控需求,機制安全滿足各類場景。金融機構可以和大智金科這類的服務商合作,實現風險控制。
『叄』 怎麼進行 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就是使風險降低到企業可以接受的程度,當風險發生時,不至於影響企業的正常業務運作。
1.選擇安全控制措施
為了降低或消除信息安全體系范圍內所涉及到的被評估的風險,企業應該識別和選擇合適的安全控制措施。選擇安全控制措施應該以風險評估的結果作為依據,判斷與威脅相關的薄弱點,決定什麼地方需要保護,採取何種保護手段。
安全控制選擇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費用因素。如果實施和維持這些控制措施的費用比資產遭受威脅所造成的損失預期值還要高,那麼所建議的控制措施就是不合適的。如果控制措施的費用比企業的安全預算還要高,則也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預算不足以提供足夠數量和質量的控制措施,從而導致不必要的風險,則應該對其進行關注。
通常,一個控制措施能夠實現多個功能,功能越多越好。當考慮總體安全性時,應該考慮盡可能地保持各個功能之間地平衡,這有助於總體安全有效性和效率。
2.風險控制
根據控制措施的費用應當與風險相平衡的原則,企業應該對所選擇的安全控制措施應該嚴格實施以及應用,達到降低風險的途徑有很多種,下面是常用的集中手段:
1)避免風險:比如將重要的計算機系統與網際網路進行物理隔離
2)轉移風險:比如將重要的數據進行異地網路備份
3)減少威脅:比如組織具有惡意的軟體的執行,避免遭到攻擊
4)減少薄弱點:比如對員工進行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5)進行安全監控:比如及時探測對信息處理設施有害的行為,並及時作出響應
3.可接受風險
信息系統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風險,絕對的安全是不存在的。當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構,完成實施所選擇的控制措施後,會有殘余的風險。殘余風險可能是企業可以接受的風險,也可能是遺漏了某些信息資產,使其未受保護。為確保企業的信息安全,殘余風險應該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殘余風險Rr = 原有風險Ro - 控制風險Rx
殘余風險Rr < = 可接受風險 Rt
風險接受是對殘余風險進行確認和評價的過程。在實施了安全控制措施後,企業應該對安全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審,即對所選擇的控制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風險做出判斷。對於殘留的仍然無法容忍的風險,應該考慮增加投資。
風險是隨時間而變化的,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這就要求企業實施動態的風險評估與風險控制,即企業要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一般而言,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該重新進行風險評估:
◇ 當企業新增信息資產時
◇ 當系統發生重大變更時
◇ 發生嚴重信息安全事故時
◇ 企業認為非常必要時
『肆』 融慧金科在金融行業中的風控怎麼設置
1、需要將風險防控落實在每個環節,貸前嚴格審核,最大程度避免欺詐風險;
貸中有效監控,對還款狀態進行實時監測跟蹤,避免貸後風險;
貸後跟蹤管理,通過及時提醒還款、專業催收及相關法律手段應對逾期。
2、風險信息網數據信息涵蓋了各級法院的立案信息、開庭信息、裁判文書、執行信息、送達公告、失信名單等司法信息;全國各級稅務局、工商局、海關、環保等行政管理部門的有關處罰信息數據。以及利用獨特的商業模式---覆蓋全國的律師網路和自有欠款催欠平台貢獻的獨有的數據信息。
『伍』 銀行的風險控制有哪些手段
銀行的風險控制有:風險識別、內險分析與評價、風險控制和風險決策四個方面。
1、風險識別是在商業銀行周圍紛繁復雜的宏、微觀風險環境和內部經營環境中識別出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意外損失或額外收益的風險因素。
2、風險分析與評價是預計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可能給銀行造成的損失或收益的大小,進而確定銀行的受險程度。
3、風險控制是在風險發生之前或已經發生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減少風險損失、增加風險收益所進行的經濟活動。
4、風險決策是在綜合考慮風險和盈利的前提下,銀行經營者根據其風險偏好,選擇風險承擔的決策過程。風險管理是現代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5)金融風控如何把控擴展閱讀:
銀行的風控需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設計:
健全客戶准入標准、信用評級建設及產品要素(比如房貸的首付款),完善風險定價機制;
2、調整資產結構:
平衡資產分布,實現風險分散;
3、風險建模:
對宏觀經濟、中觀行業數據及微觀經濟做實時監測,定期匯總;
4、人才培養:
目前銀行最缺的就是盡職調查人員!
『陸』 互聯網金融如何做風控
互聯網如何做好風控:
(1)先要了解風控體系的建立是打算以哪種形態存在;線上審核、線下審核還是線上線下結合模式。
不建議純線上風控審核,基本目前市場還是要以線上評分機制與線下風控結合為主,如果純線上風控審核,對於風控而言難度還是相當大的,那麼真實性、道德風險、合規性等都需要防範的,一旦投資者的資金出現問題,止損難度和費用都會相應增加,純服務平台,是否承墊付投資人損失,那麼對平台會有相當大的預期風險,如果不承諾墊付,那麼市場投資者的粘合度、信任度等問題就需要解決,對於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勢必會受阻,需要承受的是長期的市場適應能力,當然也不排除有些:非結構化產品特殊可行性模式;
(2)互聯網金融也是一種傳統模式的顛覆,傳統的金融模式:投資者、服務平台(P2P)、融資者,對於一端的投資來分析,互聯網金融公司,是一個快捷有效的一個投資方式,操作的安全性、可控性、穩定性比較重要了;對於另一端借款分析,是否會有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出現,對於一個金融企業來說就至關重要,還是一個『風控點』的問題。
(3)互聯網金融公司應考慮進入市場方向、目標客戶群體,打算以金融產品為市場導向,再去考慮風控掌握方向,先要把戰略目標確定了,才能去確定有效的風控體系建立、市場推廣方向等,現在就有很多家互聯網背景的公司,他們的風控方向,目標人群是明確的,當然他們的互聯網背景,也為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優勢,就是多年的用戶和商戶的數據累計,可以明確的進行數據分析、軌跡消費習慣測算,O2O供應鏈環節把控、產業鏈上下游控制等等的防範措施,這就是他們的風控把握明確方向。
擴展閱讀: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項目或者企業在一定的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它的基本程序包括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效果評價等環節。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所以其實風險控制是風險管理中的一個環節。
『柒』 汽車金融風控應該怎麼做
對於汽車融資租賃公司來說風控最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軟硬體結合實現智能的「反欺詐」。
1、車貸徵信風控:車貸徵信風控分為對人的徵信和對車的徵信,對人的徵信除了弓|用央行徵信數據以外,還需收集個人職業、收入、住所、資產以及親屬等數據維度,從而生成極具參考性的個人信用評估報告,在此基礎上判定貸款人是都具備貸款資格,預防因個人徵信不足,貸款者無還款誠信,所造成的車貸風險;對車的徵信則需引用和建立車輛黑白名單資料庫,在此基礎上決定車輛是否具備貸款資格,預防黑名單車輛抵押、一車多貸等風險。
『捌』 金融投資要怎麼把控風險啊,求教
風控在金融投資里可算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或學問,並不是一兩句簡單說清的,各大金融機構尤其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券商,基金公司也都是把風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不差於投研的地位,原因是做投資,在追求收益的同時,能計算出自己所承擔的風險是很重要的。具體到個人投資來說,技術上無非就是一個投資盈虧比的問題,風險與收益永遠對等,(當然我指的這里只是傳統投資工具,不涉及如期權,互換等一些衍生品投資,那個風險與收益可能在某一單一投資者那裡是不對等的,但對整個衍生品全市場,其實只是將風險進行不對等轉移,並沒有真的消失,這里不過多展開)。你想把控風險,首先要想清楚你自己能擔負的起多大的風險,說通俗了,就是你一單交易自己能夠承受多大的虧損?這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一般都是一個百分比,比如,你建倉了一支股票,對於它的波動性,盈利能力,行業等等做完研究後,你自己應該知道對於它在多大的波動下,是你自己可承受的,比如10%,在這個范圍內,即使出現虧損,也應當做是風控之內的,而一旦接近甚至突破10%這一臨界點時,應該特別關注是否應該按照之前既定的投資策略進行控制了。
『玖』 在金融公司工作的人來說說風控怎麼做。
風控並不是個新職業,不過近幾年它的發展勢頭變得越來越好。無論在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領域,它都成了一個緊俏的職業。這跟近幾年金融領域形態的多樣化有關,用戶對於風險控制變得越來越關注。
總體來說,風控崗位涉及到的工作包括業務審查(業務發生前的審核,通常未通過審核,業務不能執行)、風險監測(業務發生後的持續風險監測,包括預警及應對等)以及業務綜合管理(數據的統計分析等)。
一、工作內容(在銀行、保險、信託、期貨、P2P互聯網金融平台內部,風控的工作側重不盡相同。)
1.銀行
相比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更為成熟。「巴塞爾委員會」1988年7月制定的《巴塞爾協議》里為全球商業銀行確立了明確的風險管理標准,確定了管理哪幾類風險。尤其對怎麼管控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說得非常清晰。
貸款業務是占銀行風控日常工作比重最高的一類業務。處於中端的風控部門往往在客戶閱讀貸款細則時就開始進入風險審核,看貸款對象的個人風險評估是否符合要求,經過風險評估後的業務才會被提交到更高管理處審批—也就是說,風控的工作存在於交易的過程中。
銀行風控的這種運作方式也成為許多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母本。比如保險行業大多是參照銀行的做法。
2.期貨、信託、小額貸款、融資租賃企業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說,期貨、信託、小額貸款、融資租賃企業都算是比較新興的類型。它們的風險管理以風險為核心,側重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交易對手風險等等。
這些行業的新興之處還體現在業務的復雜和創新需求上。比如信託,以房地產作為信託產品和以汽車作為信託產品是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每個項目都需要開發一套創新的金融產品。當一個創新產品出來的時候,這個產品是不是能變成一隻基金,或者變成某一種產品推到市場上去,它們的風險管理部就要進行審核。這種情況下,風險管理部需要判斷這個新產品的風險是否可控?風控敞口有多大?萬一出現問題,項目坍塌了,儲戶或者是投資者來向公司要錢時,剛性兌付的資金壓力有多大?有多少可能性這個項目就有多少可能收不回來錢?
風險管理部對於新產品的審批意見非常重要,如果風險管理部或風險管理委員會不批的話,這個新業務真的可能會被否掉。這是一個權力很大的部門。
3.網上個人信貸(P2P)
相對傳統金融領域來說,P2P還處於初期階段,因此風險管理工作可能並不是很完善。有一些企業在做這類金融產品的時候,可能只是從金融企業挖一兩個人來就開始管理風險,他們的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風險審核。
二、崗位要求(論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風控都算是一個硬性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崗位,但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對公司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傳統金融領域及P2P中,金融行業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是很重要的。
對於畢業生來說,盡管大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都抱著一種「反正都是白紙,我可以用我們的體系來培養」的觀念,但如果是金融專業同時具備一些比如FRM金融風險管理師、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等專業證書會更有競爭力。
對於社會招聘來說,風控人才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個是從其他類似機構找人;另一個則來自於大會計事務所或咨詢公司,後者出來的公司人往往有一些金融企業審批或企業風控的外部服務經驗。
三、工作狀態及挑戰
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及企業的風控因為其職能的不同,所呈現出的工作狀態會有所不同。
通常,一些大型銀行的風控部門由於業務穩定,規模較大,人員充足,因此工作負荷不大,屬於行業中工作壓力較小的部門。不過一些跨國銀行的風控職能往往集中在國外總部或區域中心,中國的風控部門更多地扮演執行的角色,個人的能力體現和成長空間都會受到一定的局限。
在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風控的工作重點在於如何將領導的風險偏好轉化為合理的風控工作指標,凸顯自身價值。
一些中小型金融企業,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控,由於業務類型復雜、創新性高、變化大,原本就不夠充沛的風控人員,往往需要承擔更大的工作負荷。這類風控人員的職能壓力往往來自於不僅要控制風險,同時還要提高工作效率,即:不錯殺好項目,不漏殺壞項目,同時也不能延誤業務時機。這種時候還有可能受到來自業務部門的壓力,如何在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壓力下,堅持風控的專業判斷,都是一個好的風控人需要考慮的。相對來說,這類企業的風控人員壓力更大,能力的提升也更快。
不管是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都面臨著不斷發展和迭代的挑戰,這使得風控人員必須保持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好奇心。
四、職業發展方向
在大部分金融機構里,風控崗位的職業晉升往往通向首席風險官,最終可能成為銀行的副行長,或是其他金融機構的副總經理,主要還是偏重風險管理和控制類的工作。
五、薪酬狀況
根據統計數據表明,在金融行業各職能部門的薪酬漲幅里,盡管中後台部門仍然沒有前台部門的15%高,大約在5%至10%之間,不過風控在中後台其他職能部門中算是漲幅比較高的。
之所以能有這樣比較有優勢的漲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原因之一在於人才貯備不足。過去很多人都沒能認識到風控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大家不太願意入行,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因此整體而言從業者不多。原因之二是因為這兩年互聯網金融發展非常迅速,大大小小的P2P平台的出現催生了風險控制人才的需求。加上銀行、保險、期貨、信貸、小貸、小微貸、PE、VC這些行業本身也都有很大的風控人才需求,所以使得這類人才出現缺口。這些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也把風控人員的收入拉到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從具體行業來說,銀行業風控的薪資漲幅平均在5%至10%之間;保險業相對平穩,因為保險業圈子狹窄,風控流動率較小,薪資漲幅不大。證券基金業內中資外資風控的薪資漲幅有非常大的差異,所以沒法得出一個明確的參考標准。P2P行業的風控人員大多是來自銀行或是同行業。在跳槽的過程中,他們的薪資會得到一個比較大的提升,增長幅度可達30%至50%。
從區域上來說,風控人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需求量雖大,但薪酬偏低。
一線城市有5年到10年經驗的銀行風控人員平均年薪在30萬到60萬元之間;保險業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風控在外企的薪資約為70萬元,在本土企業為60萬元;證券基金業有5年至8年工作經驗的風控經理在本土企業的年薪一般在30萬至80萬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