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老百姓會接觸哪些金融活動

老百姓會接觸哪些金融活動

發布時間: 2022-06-21 06:14:37

❶ 金融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金融,顧名思義就是資金融通,辭典里一般解釋為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有關的一切活動,如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吸存與放貸;有價證券的發行和交易;金銀、外匯的買賣;支付結算;保險、信託、租賃,等等。提起金融,我們頭腦里可能會浮現出宏偉的銀行大樓,聯想起「要購房找銀行」、「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等廣告詞。在現代社會,金融好比一個虛擬錢袋,時時處處為人們提供各種資金便利,與人們的生活亦步亦趨、形影不離。無論是辦理儲蓄還是購買國債,無論是換購外匯還是代發工資,人們都會和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打交道,會接觸到匯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金融工具。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找銀行貸款買房買車、超前消費漸成時尚,人們對金融的功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金融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老百姓的生活離不開金融,企業就更不用說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般要與金融機構間建立諸如資金借貸、擔保、貼現、支付、保險、證券發行和承銷等金融關系。沒有金融的生活,簡直難以想像。 金融的本質屬性是什麼?不同的主體站在不同的角度,對事物或現象的描述常常各不相同、各有側重。對金融的認識也是如此。比如,一國從經濟發展總體出發看待金融,會得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的結論,所謂「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許多國家的政府首腦認識到金融對於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性意義,指出金融是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一種重要資源,發展金融的目的在於為國民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在經濟學家眼裡,金融是一種資源配置手段,是以償還為前提的、購買力在餘缺單位之間的有償讓渡;在法學家眼裡,金融是社會高效運行不可或缺的游戲規則,金融發達與否是社會文明程度和法制健全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如前所述,金融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從通俗意義上說,金融是什麼呢?通俗地講,金融就是金融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的一種有償的資金服務。筆者對金融這一意義的深刻感受,來自一位從美國回來的金融學者。該學者曾談起他在美國印象最深的兩件事:一件是在發生在兩個信貸員之間的一場爭論,爭論銀行的信貸工作該朝南坐還是該朝北坐。一人主張信貸工作應朝南坐,認為「晴天送傘、雨天收傘」是藏在信貸人員心靈深處的經營秘訣。另一人則反對,並列舉出不少反例加以辯駁,指出「站著放款一瞬間,跪著討債一輩子」。其實,信貸工作朝南坐還是朝北坐的問題,實質就是信貸工作的主動和被動地位的問題。另一件事是關於一組雕塑的對話:該學者曾去美國第一芝加哥銀行辦事,在跨進銀行大廳時被大廳里一組流光異彩的塑像所吸引:一位紳士站著,左手拿著禮帽,右手持著手杖,一身豪氣,滿面風光;而面對他的另一位,雙膝跪地,一雙手伸向空中,哀求的目光中充滿著施捨的期待……。學者暗自思忖,半信半疑地問一位銀行職員:「你看我對這組塑像的理解是否正確?銀行家是資金擁有者,客戶是資金需求者和使用者的代表。在商品經濟的市場里,有錢萬事亨通,因此站著的應是銀行家;客戶為了借錢,無論是多大的老闆,在銀行家面前有時也只能苦苦乞求,也就是說跪著的人代表客戶。誰知那位銀行職員聽罷哈哈一笑說:「正好相反。跪著的是銀行家,站著的是客戶,銀行家正在哀求客戶償還債務。」隨後他解釋說,銀行的信貸工作是風險和利益共存的,沒有永遠的主動,雖然在被動情況下可以尋求法律的保護,但訴諸法律往往是萬般無奈的事,於是銀行家便成了一個乞討者。由此我們可以感悟到金融的服務屬性。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從事的營生無非是向廣大的客戶提供一種資金服務。金融業賴以生存的基本收益就是存貸利差,而奉養銀行的正是向銀行提供存款和借取貸款的各類客戶。換句話說,客戶是享用服務的上帝。既然金融是服務,那麼效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就仰仗於服務的質量,取決於享用服務的消費者的評價,不得不看消費者的臉色。從這一意義上說,我國金融從業人員如果不明確自身定位、不及時調整心態,還懷揣計劃經濟時代的上帝夢消極經營,而不代之以市場經濟環境下求生存、求發展的危機感,主動出擊,積極創新,勢必被真正的上帝——老百姓所拋棄或遺忘。如果說長期以來我國金融業的危機感只是紙上談兵、理論上存在(在現實生活中更多時候顯示出的是優越感),那麼我國加入WTO後,這種危機感就因近在咫尺、無可迴避的殘酷競爭而深入人心了。這里提到WTO。WTO是什麼?其與金融有什麼關系?加入WTO對我國的金融業及老百姓的生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為老百姓所普遍關心但又不甚明了。以下筆者就此作一點解釋。WTO是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簡稱,是當今世界上全面規范、調整各國貿易政策與貿易關系的全球性貿易組織,以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促進貿易自由化為宗旨。WTO法則是規范成員國政府對外貿易政策、制度和行為的規則體系。WTO法所調整和規制的國際貿易不僅包括我們熟悉的有形貨物的跨國交易,而且包括以無形技術和服務為對象的跨國交易。由此建立起WTO與金融間的聯系,即:金融被作為一種服務(稱為「金融服務」)納入WTO法的管轄范圍。換言之,WTO的管轄范圍已經涉及長期以來由國家壟斷經營的敏感行業——金融服務業。WTO體制下的金融服務是指一成員的金融服務提供者(諸如銀行等中介金融機構和證券公司等直接金融機構)提供的任何金融性質的服務,服務內容廣泛涉及銀行、保險、證券、金融信息服務等金融領域的各個方面。WTO法規制的金融服務主要有四種提供方式:跨境提供、國外消費、商業存在和人員流動。金融服務的跨境提供是指從一成員方境內向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金融服務,如一國銀行向另一國客戶提供貸款或吸收另一國客戶的存款;金融服務的國外消費是指在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它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如一國銀行對外國人提供信用卡服務等;金融服務的商業存在是指服務提供者通過在消費者所在國設立機構包括設立辦事處、分行、子行等提供服務。這是目前國際金融服務中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種,通過此種方式提供的金融服務佔到整個國際金融服務貿易量的70%以上;金融服務的人員流動指一成員方的金融服務提供者在其它締約方境內提供服務,此種服務的提供者來自另一個國家,但在接受國境內無商業存在,如金融咨詢服務的提供、風險評估、跨國銀行內部高級管理人員的移動等。由於金融服務問題的主權敏感性及其在一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長期以來金融服務一直屬於各國國內法的排他管轄范圍,各國有權自主地決定是否向他國開放本國的金融服務市場以及如何開放。如今,WTO通過《服務貿易總協定》、《金融服務附錄》、《關於金融服務承諾的諒解》等多邊條約及其補充性文件,建立起金融服務貿易的多邊體制,要求成員國逐步開放金融服務市場,並履行給予外國金融服務提供者及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務以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公開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政措施等條約義務。眾所周知,我國加入WTO已經兩年有餘,加入WTO對我國的金融業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狼來了」,意味著到2006年必須「與狼共舞」。因為作為WTO的成員國,我國必須履行WTO條約義務,遵循WTO關於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游戲規則,逐步對外開放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服務市場,兌現我國在金融市場准入、給予外資金融機構以國民待遇等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具體承諾。這些承諾如:在加入WTO後兩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從事中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五年內對外資銀行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和客戶限制;五年內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以及對其分支機構和許可證發放進行限制的非審慎措施,等等。有的承諾目前正在兌現之中,有的承諾也只剩下短短的兩三年過渡期,即將兌現。以銀行業為例,隨著金融服務市場的逐步開啟,近兩年搶灘我國的外資銀行的數目不斷上升,涉足的地域范圍、客戶范圍、業務范圍不斷擴展。內外資銀行間的全面競爭不可避免。且不說進駐我國的外資銀行大多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豐富的金融產品、先進的技術設備、成熟的管理經驗和良好的服務意識,以及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業務擴張能力,就中資銀行業自身現狀看,高額的不良資產已使中資銀行業暴露在巨大的信用風險下,直接威脅著中資銀行業的生存和發展。例如:國際大銀行的平均不良資產率一般僅為3%上下,而中資銀行的不良資產是凈資產的數倍,2000年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高達40%,是當年財政收入的2.2倍。在這樣的內憂基礎上再加上來自外資銀行的外患,中資銀行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可想而知。所以,加入WTO對我國金融業而言,可謂急流險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國金融業除了積極備戰和應戰外,別無選擇。當然,辨證地看,這也並非壞事,不是有句話叫「置之死地而後生」嗎?加入WTO對我國金融業意味著嚴峻的挑戰,對老百姓則相反,意味著利好消息,意味著將有更多更好的金融產品可供選擇,有更優更廉的金融服務可以享受。君不見,這兩年參與市場競爭的金融企業越來越多,有國有的,有民營的,有中資的,有外資的;各類金融企業都在努力強化管理、提高效率、優化服務、爭創特色,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於是市場上供應的金融產品日益多元化,提供的金融服務日益個性化。外匯寶、網路銀行、自動取款機、金融超市等等新產品、新服務,以往聞所未聞,現在則已不再稀罕,和居民社區一樣普遍和普通,帶給你我看得見的方便。此外,伴隨加入WTO所帶來的開放效應,老百姓所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務的地域范圍勢必也越來越寬。這是因為,加入WTO可以獲得雙贏的結果:一方面,獲准進入我國的外資金融機構越來越多,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其海外的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各種資源和網路越來越多地向我國消費者開放;另一方面,加入WTO也有利於我國金融機構的海外拓展。作為WTO的成員國,根據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我國在履行WTO規則所規定的義務時,也可以享受WTO規則所賦予的權利和待遇。我國在對外開放金融市場的同時,也得以享受WTO其他成員給予我國金融業的市場准入、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等利益,從而有利於我國金融機構向海外滲透,在海外設立機構、拓展業務,打造我國的國際大銀行、大券商,進而為我國企業的跨國發展創造條件,為我國老百姓的金融消費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這已經不是未來不是夢。前幾日的一則報道便證實了這一事實。據報道:某著名交響樂指揮家於2004年2月4日成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信用卡的首位用戶。這是2003年底經過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各家監管部門審批、我國內地首張由外資銀行(即全球規模最大的花旗集團)參與管理和技術合作的雙幣種信用卡。該卡以人民幣和美元分別結算,包括金卡和普通卡,可在我國30萬家、全球逾2000萬家商戶通用,將提供廣泛的功能和優惠項目,例如首次引進我國的由保險機構負責提供的「購物保障」和「旅遊不便保障」,金卡持卡人還可享受由花旗集團提供的全球最大用卡優惠計劃,在全球逾1.5萬家商戶簽賬消費時獲得特許、折扣和優惠。[i]可見,加入WTO為我國的金融業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打了一扇「世界之窗」,有力地促進了百姓金融福利的最大化。其深遠影響還將在我們的生活中繼續,讓我們拭目以待。

❷ 老百姓常見的投資理財方式有哪些

P2P理財由於操作簡單、門檻低、收益較高,得到越來越多人的熱愛。老百姓想通過P2P理財獲取收益,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家有銀行存管、規范運營、穩健發展的P2P平台,如今隨著銀監會介入行業的整改,相信P2P理財以後會越來越規范!

股票

許多人都聽過這么個段子,說股市一跌,天台上就站滿了人——這雖然是個段子,但是也說明了股市的高

創業

如今正是國家鼓勵大眾創業的時代,隨著普惠金融概念的推廣,創業不失為投資理財的另3

余額寶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幾種方式風險太大,不靠譜,那麼不妨試試余。

❸ 個人投資理財有哪些方式

個人投資理財的方式有不少的!
比如:
風險較大,收益較高的,股票、基金,它們是收益較高的,但是同時也是伴隨著較大的風險,利潤的話要看它們的漲跌。

風險較小,收益相對可觀的,銀行理財,全民外貿、國債。銀行理財的話就是風險比較低的了,當然收益也不會太高,一年百分之五左右。全民外貿的話也是風險低的,三十天的周期,收益百分之一點二。國債的話安全指數高,收益的話會比銀行存款高,不過勝在安全上。

❹ 老百姓如何參與互聯網金融

支付寶里的余額寶和招財寶就是互聯網金融的先導者。試試!

❺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有哪些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有:

理財方式之一,定期存款

風險極小,收益極小。存款很簡單,人們也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如果,你每月存五百塊在銀行,五年下來,也是不小的一筆存款哦。雖然,年利率才三點多,但風險為零。當然,簡單的存款,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說,十二期存單理財法,能夠將利息最大化。

理財方式之二,理財產品和信託

風險小,收益比定存要高。理財產品是目前銀行短期集資的方式,只要在銀行開通理財帳戶,就可以購買到年利率在四到六個點左右的產品,對於有閑錢又不太想動腦筋理財的人,是不錯的選擇,但這個理財產品的起點是五萬塊,門檻還是有點高。理財產品有六個月到一年的,一般是根據加息的情況判斷,如果國家加息就買短,如果降息就買長。信託起點就高了,一般在一百萬以上,是有專門的信託人負責管理,收益還是不錯。

理財方式之三,基金

基金分很多類,有貨幣基金,股票基金等等,一般來說,貨幣基金低風險,基本上不虧,而且流動性高,隨時可以贖回,一般較受老百姓喜歡,但收益不高。年利率在三至五個點之間。股票基金收益高些,但風險也大,但如果拿的時間足夠長,一般來說風險也為零。

理財方式之四,國債

國債是一種中長期的投資方式,有由國家托底,絕對的安全。收益也不錯,不過一年國債和三年國債不建議去購買和存銀行差不多,一般來說購買五年國債是比較劃算的。不過,購買國債要注意一點的是,如果,國家加息了,你買就虧了,所以,你也要有個一判斷,不過,五年國債也不好買,基本上一上市就賣光了。

理財方式之五,保險

這是一種長期有效的,以防範風險為主,不強調收益的一種理財方式。其實,這個東西真的是很好。保險的種類也多,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甚至還有分紅保險,但如果你要投保險,最好是研究好,因為,現在的業務員往往口吐蓮花,太會忽悠人了。

理財方式之六,股票

炒股風險與收益並存,收益高,有些人一年可以賺一倍,但風險也大有的人可能把本錢都虧沒了。雖然,進入的門檻很低,但技術要求挺高,所以,如果選擇這種理財方式,一定要去學會分析相關的知識,不要盲目購買。

注意:每種理財方式各有特點,需要好好研究,而且理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有一夜暴富的念頭。

❻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還有哪些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有:

理財方式之一,定期存款

風險極小,收益極小。存款很簡單,人們也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如果,你每月存五百塊在銀行,五年下來,也是不小的一筆存款哦。雖然,年利率才三點多,但風險為零。當然,簡單的存款,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說,十二期存單理財法,能夠將利息最大化。

理財方式之二,理財產品和信託

風險小,收益比定存要高。理財產品是目前銀行短期集資的方式,只要在銀行開通理財帳戶,就可以購買到年利率在四到六個點左右的產品,對於有閑錢又不太想動腦筋理財的人,是不錯的選擇,但這個理財產品的起點是五萬塊,門檻還是有點高。理財產品有六個月到一年的,一般是根據加息的情況判斷,如果國家加息就買短,如果降息就買長。信託起點就高了,一般在一百萬以上,是有專門的信託人負責管理,收益還是不錯。

理財方式之三,基金

基金分很多類,有貨幣基金,股票基金等等,一般來說,貨幣基金低風險,基本上不虧,而且流動性高,隨時可以贖回,一般較受老百姓喜歡,但收益不高。年利率在三至五個點之間。股票基金收益高些,但風險也大,但如果拿的時間足夠長,一般來說風險也為零。

理財方式之四,國債

國債是一種中長期的投資方式,有由國家托底,絕對的安全。收益也不錯,不過一年國債和三年國債不建議去購買和存銀行差不多,一般來說購買五年國債是比較劃算的。不過,購買國債要注意一點的是,如果,國家加息了,你買就虧了,所以,你也要有個一判斷,不過,五年國債也不好買,基本上一上市就賣光了。

理財方式之五,保險

這是一種長期有效的,以防範風險為主,不強調收益的一種理財方式。其實,這個東西真的是很好。保險的種類也多,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甚至還有分紅保險,但如果你要投保險,最好是研究好,因為,現在的業務員往往口吐蓮花,太會忽悠人了。

理財方式之六,股票

炒股風險與收益並存,收益高,有些人一年可以賺一倍,但風險也大有的人可能把本錢都虧沒了。雖然,進入的門檻很低,但技術要求挺高,所以,如果選擇這種理財方式,一定要去學會分析相關的知識,不要盲目購買。

注意:每種理財方式各有特點,需要好好研究,而且理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有一夜暴富的念頭。

❼ 普通老百姓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迅速席捲全球,各國的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在美國金融危機向更深層次、向全球演進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國內一些實體企業處於風聲鶴唳之中,而企業與個人的連帶效應,將不可避免的沖擊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金融危機的影響有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想要打好這場持久戰,個人必須要對現有財產、定期收入、生活開支等方面做一個長期有效的規劃。 1.科學理財 理財的時候要注意分配,例如將全部資產的三分之一作為定期存款,三分之一用於有效投資,三分之一作為活期存款,這樣既分散了風險又保持了流動性,盡量避免風險投資,切記不要沾上股票,一旦被套住,活命都成問題。在當前經濟蕭條的環境下,有雄心壯志是好事,所謂老驥伏礪,志在千里,不妨收斂兩年,待金融危機陰霾散去,再站江湖也為時不晚。 2.平穩就業 普通老百姓多數是企業員工,即便心高氣傲,也不要輕易跳槽,而且要盡一切能力努力工作,保住目前手上的飯碗,讓老闆覺得你是他企業里的核心人員,是可以依靠的員工.若有更好的就業條件,也需要謹慎,結合自身實力,各方面考慮周全。很多人以為經濟危機跟自己沒有關系,但這跟你的就業環境有著裙帶關系,經濟危機一旦影響到就業單位的經濟收入,企業在資金壓力下,有可能面臨精減部門員工,一旦個人工作態度消極或是一如常態,很有可能成為公司裁員的標靶而導致失業。 3.節約開支 在經濟危機期間,更應注重開源節流,除了必不可少的生活開支外,其它方面盡量節省,減少出遊次數,避免沒必要的娛樂花費,將空閑的時間放在看書學習上。有車族盡量少開車,盡量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或者適當步行,這樣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想買車的,如果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充裕,可以觀望一陣再做決定,首先養車過於耗錢,而且車價浮動大,貶值快.減少逛街次數,少添新衣,少下館子,朋友之間請客吃飯避免鋪張浪費,走親戚送禮,多買些實惠的,做到物超所值,禮輕情意重。把手頭多餘的信用卡取消掉,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過度超支。 4.身體健康 5.關愛他人 在單位上班,多關心身邊的同事,特別是外地同事,很多人為了夢想,不遠千里跑到他鄉謀求發展,遭遇金融危機,生活肯定是很不容易。在朋友圈裡交際,關心身邊的朋友,面對朋友的求助,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盡量慷慨解囊,也許你的幫助,能解朋友的燃眉之急,況且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幫助朋友,對於朋友來說,也是意義非凡,相信人家更加銘記於心。 當然,經濟危機也許並沒有上述的那麼可怕,但金融危機會產生如此大的社會效應,並非空穴來風。總之,洞悉危機,防範於未然,方能全身而退。

❽ 老百姓常見的投資理財方式有哪些

中國早期普通老百姓投資理財的方式並不是很多,儲蓄——曾經是早期中國老百姓唯一的投資理財方式。一張又皺又黃存摺,記錄著一串簡單的數字,這就是當時一家人全部的財富。當時的那句口號——「存款儲蓄,利國利民」,還時常在我的耳邊回盪,記載著那段並不算太遙遠的歷史。
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老百姓才有了一個新的投資理財方式——國債(也包括早期的國庫券)。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國經濟駛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各種類型的國債也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而老百姓對待國債的態度,也由原先的消極購買,發展到現在的積極搶購。眼下的各種類型的國債,早已成為中國老百姓投資理財的「寵兒」。
當歷史的車輪行進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又一種新的投資理財方式呈現在中國老百姓的面前——股票。雖說,股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出現了,可是真正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還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老百姓,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從排隊購買股票認購證、搖號抽簽、認購股票,到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股票交易。由此,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完成了從平民到股東的轉變。從那時起,普通的老百姓便和一家家上市公司,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中國股市的沉浮,在給中國老百姓帶來無數喜怒哀樂的同時,也為中國老百姓灌輸了強烈的「市場意識」、「投資意識」和「風險意識」。
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從2005年到2007年,中國股市開始了為期兩年大幅上漲,從2005年6月的1000餘點(上證綜指),上漲到2007年10月的6000餘點(上證綜指)。中國股市史無前例的大漲,不僅讓眾多的股民欣喜若狂,也使得一種新的投資理財方式——證券投資基金,進入了千家萬戶。現如今,以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各類基金,獲得了老百姓的青睞。因此,很多老百姓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基民」。
黃金市場作為全球四大投資市場之一,在國外有著眾多的投資者。可是,在中國的起步比較晚,所以,中國的老百姓還不是很了解,因此投資黃金的老百姓,還不是很多。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作為各個國家「大管家」的各國央行和「扶危救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有大量儲備黃金。因此,我們中國老百姓適時、適當地為自己增加一些「黃金儲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金投資必將成為,繼儲蓄、國債、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之後,中國老百姓投資理財的新熱點。我也相信,用不了多久,黃金投資就將成為中國老百姓投資理財的「第三條腿」;同時,黃金投資也將幫助中國老百姓打開多元化投資理財的大門,帶領中國老百姓走向投資理財的金光大道。

❾ 現在的金融熱點有哪些

2011年,關乎老百姓生活的金融理財熱點:
1、加息。2011年,央行還有3-5次加息空間。對老百姓存款心理影響很大。
2、通貨膨脹。這個是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的威脅。一斤普通的白菜從原來的幾毛錢漲到幾塊錢,一斤雞蛋從3元錢漲到9塊,國際糧價已經連漲8個多月。.通脹兇猛,這個無需再說。2011年,高通脹已無法避免。錢不值錢已成常態。如何讓手中前保值增值不貶值
3、糧食歉收。去年冬天至今,北方冬小麥種植區遭遇了大范圍的旱災,影響面達到了4成左右,這將影響中國今年糧食收成,減產很可能在2011年發生。而近期國務院也出台措施保農業,尤其明確提高稻穀收購價格。糧價上漲也成必然。糧農價格難降,CPI必然難以回落!
4、 房地產。2011年,一定是嚴調之年,在重壓之下,房地產難有大作為。市場的需求基礎依然強勁。但限購將嚴重影響成交量,沒有成交,價格也難保持升勢。限購期間,也許就是首套房最佳購買時機,至少,在這段限購期內,房價不會再瘋漲,反而還有可能微跌!
......................

熱點內容
基金跌停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7 19:58:40 瀏覽:138
江鈴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7 19:42:42 瀏覽:257
金太陽怎麼查股票歷史 發布:2025-05-17 19:41:32 瀏覽:535
貨幣計量是什麼價值 發布:2025-05-17 19:31:42 瀏覽:390
股票交易軟體里籌 發布:2025-05-17 19:24:07 瀏覽:222
期貨倉庫存儲增加是什麼意義 發布:2025-05-17 19:16:50 瀏覽:79
公司制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5-17 19:01:05 瀏覽:809
怎麼看股市往日成交量 發布:2025-05-17 19:01:00 瀏覽:563
地方國企基金公司筆試考什麼 發布:2025-05-17 18:58:45 瀏覽:609
馬上金融逾期1年如何協商還款 發布:2025-05-17 18:58:07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