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個人理財被騙
Ⅰ 銀行理財如何購買要怎樣才不會上當受騙
1、偷梁換柱
有些銀行理財,明面寫的預期收益很高,但實際暗含了很多限制條款;這個預期收益,實際必須滿足一系列苛刻的條件才有可能達到。
標明的高收益,是理論最高收益,只是為了先把客戶吸引進來,一旦客戶稀里糊塗地買了這份理財,那麼不好意思,封閉期內,是無法單邊終止合同的,就只能等到理財到期這筆資金才能回到客戶手中了。
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肯定是對等的。一款產品,如果既能提供本金保障,同時又有高收益,那麼肯定是哪來不對。承擔風險不可怕,像這種雲里霧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承擔了啥風險的,就比較恐怖了。
購買銀行理財一定要看清條款,分析各檔收益實際能夠達成條件的可能性,不要一廂情願地認為標注的最高收益就肯定能達到,很多時候,那就像天上的一輪明月,看得清清楚楚,彷彿觸手可及,實際上,那就是個景而已。
3、渾水摸魚
理財產品的協議合同,大多是又細致又冗長,一般投資者很難有耐心,從頭到期仔細研讀,所以這里的小坑就更多了。
有募集期超長的,而募集期不能算在理財收益期間,只能得活期利息,基本可以算無收益。
有業績報酬費超高的,比如收益超過預期收益的部分,大頭都會被銀行以業績報酬費的形勢收走,這也變相鼓勵了有些銀行可能會片面追求高收益,拿用戶的資金做激進投資。
還有所有費用都要從預期收益里扣除的,比如實際到手的收益率,是宣傳時的預期收益減去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等等一系列費用後剩餘的部分,當然也就,沒剩多少了。
Ⅱ 江西修水警方破獲了一起微信群理財詐騙案,該如何避免落入騙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於網路,比如在網上購物;比如在網上投資等。當然網路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以前買東西要出門,而如今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過其中的風險也大大的增加了。很多犯罪分子就是鑽著網路的空子,利用網路做違法犯罪之事。江西修水的警方破獲了一起網路詐騙案件,案件的受害者王先生被一個陌生人加為好友。王先生也沒有意識到有問題,就添加了對方。隨後這名陌生的好友把王先生拉入了一個投資理財群。群里有幾十個人,每天發著投資的收益等,不斷的給王先生洗腦,最終王先生被騙六十多萬。調查後才發現,群里的幾十個人,原來是同一個人,這樣做就是為了誘騙王先生。其實防止被騙,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警惕心理。
面對網路上的各種詐騙,只要提高警惕,就能夠從源頭上防止被騙。特別是涉及到網路轉賬的問題,一定要更加謹慎,再三確認後再轉賬。如果遇到騙子,千萬不能忍著,更不要怕威脅,一定要及時報警處理。
Ⅲ 一元學理財被騙近萬元,你認為要如何防止這種騙局呢
一元學理財被騙近萬元,防止這種騙局最好的方式:
1.不要貪婪,不要被高利潤誘惑;
2.拒絕二次交錢才能夠遠離騙局;
3.你要學的是知識而不是享受服務。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過上了好的生活,家裡都有了不少存款,怎樣才能夠讓這些金錢投資利潤最大化,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投資理財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一元學理財被騙近萬元,這種陷阱讓人防不勝防。1塊錢對於現代人基本上沒有壓力,但是這1塊錢其實只是一個誘餌,面對理財培訓一定要謹慎,不要被他們的高收益誘惑失去理智,從而買更高級的過程,二次交錢一定要小心;你的目的是學知識不要被完美的服務而綁架導致自己迷失,從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三、你要學的是知識而不是享受服務
1元理財有一個高明的地方,他們服務非常好,每天都會打電話給你,聯系你,告訴你聽課時間,然後給你PPT,給你材料,給你作業,這一起的服務都是為了後面的騙局做准備,所以這個時候你一定不要被這種服務所迷惑,你要學的是知識而不是享受服務,分清楚這兩種情況你才不會被騙。
Ⅳ 我想投資理財,我該怎麼開始,選擇什麼和如何防止被騙拜求大神
理財本身就有一定很小的風險,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大證券公司的產品靠譜,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同風險級別的產品收益一般差不多。所以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證券公司的產品
總看電視上老人被騙,那麼相信不合理的收益理財,不和老人被騙一樣么?
Ⅳ 湖北女子聽網友推薦理財7天被騙220萬元,如何避免落入這樣的騙局中
要避免落入騙局,就要做到不輕信,不貪財。
不輕信
現在的騙子人手一本心理學,專門突破你的內心防線,而且手段多變,讓人防不勝防。
就好像這個理財項目,一般人在剛開始接觸一個新鮮事物的時候總是有些防備的。所以他們的手段是先讓你花幾千塊錢去嘗點甜頭,逐漸建立信任感,再哄你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投進去。因為有了前車之鑒,你毫不猶豫把錢轉進去了,結果發現不僅沒賺錢,連之前的錢都無法提現了。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Ⅵ 如何正確地理財,才能有效防止被騙
如今來看的話,互聯網算是越來越發達了,當然了,這肯定是能夠給我們生活帶來一定好處的,只不過,凡事都會有兩面性,有好處也自然會帶來壞處,而且很多所謂的壞處,往往都會和我們的金錢掛鉤。
在網上,相信大家時不時會看到一些所謂免費教理財的課程或者說人,很多人在輕易加入之後,非但沒有學到相應的知識,反而有可能被騙了。被騙過來才發現,原來自己想撿個便宜,卻最終付出了一定的錢。
那麼,免費教理財的人,可信度真的高嗎?普通人想要防止被騙,又應該如何操作呢?假如有人說他可以幫你掙到錢,我們又是否真的能夠相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普通人,想要不被騙,最好的方式便是克制住自己貪心的想法。很多時候,被騙的人要麼是貪點小便宜,要麼是想用最少的錢去賺最大的收益,不論是哪一種,最終都是被人騙了,或者說虧錢了。
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做的,是相信用自己的能力去付出,甚至是去換成錢,而不是相信其它人教我們如何賺錢。這種謊言,看得太多之後,必然就會麻木了,不是嗎?
Ⅶ 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如何避免入坑,才能防止存款變保險呢
購買理財產品是一個技術活,需要對理財產品的發行、運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有人卻會藉助這些專業技術欺騙投資者,網上經常看到理財變保險,銀行理財變非法集資的案例,所以理財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那麼如何避免理財被騙,防止存款變保險,理財變非法集資呢?結合我自己的一些認知和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不要相信道聽途說的信息
根據監管要求,正規的理財產品是不允許在公眾媒體進行廣告宣傳的,更不允許通過小道消息進行私下傳播,因此,只要是道聽途說或者有人兜售的理財產品基本都是騙局。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不會在銀行以外的地方銷售的,所以理財還是到正規金融機構。
我身邊一個同學就是這樣被騙的,通過一個朋友的微信介紹,可以投資某個數字科技公司的股權,不但能分紅,可能還要上市,現在投資1000元,幾年後會變成上百萬。這種消息竟然有人相信,不但自己投資,還不遺餘力的向別人介紹,認為被騙也就是1000元,萬一是真的呢?簡直太可笑了。
理財產品就不一樣了,理財產品是沒有任何保障的,有承諾也是非法的,理財公司一旦倒閉,理財資金就會打水漂,所以,即便是銀行理財,也無法保證資金安全。在最終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資產規模大、成立時間長、口碑比較好的大型銀行或資管公司,這對規避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
結論
總之,理財是有風險的,風險不只是來自產品本身,也有可能來自外部,外部的風險主要是防止被騙,防止被「飛單」辦理保險或者高風險理財,防止因為理財單位經營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通過上述五個步驟,相信您能夠對理財詐騙有了一定的識別能力,在投資的時候能夠避免陷入理財陷阱。
Ⅷ 如何防止投資理財被騙
雖然金錢是庸俗的,金錢也不能買到一切,但是沒有錢的日子絕對不好過,所以有很多人會選擇利用手中辛苦積攢出來的錢,去做一些投資理財的事情,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金錢,畢竟不管在哪個年代,有錢比沒錢強對吧?可是近些年來很多人在投資理財的時候遇到了騙子,比如近些日子上海的夏女士在「炒黃金」的時候被騙走了一百多萬,而夏女士所在的「股票微信群」里五十名好友,除了夏女士自己,其餘全是騙子。那麼,我們在投資理財的時候,到底要怎樣做才能避免被騙呢?來吧各位,賺錢不易,別把你的錢拱手送給騙子,趕緊看看這篇指南吧!
01
給自己限制一個最大投資額度
投資理財的時候,你首先要搞清楚,你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或者說你希望投資多少錢,投資的最大額度是多少,並且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你都不要超出那個投資額度,這也是防止你盲目投資的一個方法,並且這樣做的話,如果你在投資理財的時候遇到騙子忽悠你投資較大金額的時候,你也能夠自我約束自己的行為。
02
不偏聽偏信
在做投資理財的時候,你應當適當的聽一聽別人的建議,或者是看一看別人投資理財很成功的經歷,並且虛心的學習一下。但是,這不代表你就要對別人的建議偏聽偏信,這樣一來,你會很容易掉進騙子設計好的陷阱里。
03
了解好再做打算勿跟風
在投資理財之前,一定要了解好你想要投資理財的項目,對那個項目多些個人的觀察,然後自我考量之後再做決定。如果在這期間,有人和你說自己正在做你想要做的那個投資理財項目,很多人都在做之類,這時候你千萬不要跟風,盲目投資理財不是賠本就是被騙。
04
別輕易相信「大師」
總會在一些節目中看到那些所謂的股票分析大師,分析的頭頭是道,可我們誰也不知道,這些所謂的大師,真的去投資他們所「看好」的那些投資理財方式嗎?投資理財是你自己的事情,別人只能給你一些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帶著並不一定適合你,且投資市場瞬息萬變,輕信「大師」的指點,可能也是賠本,甚至是被騙的連吃飯錢都沒了。
05
謹慎網友的「合理建議」
就像是咱們在剛開始提到的上海市的夏女士來說吧,就是因為輕信微信中好友的話,加入了一個股票投資群,看著五十個人的群非常正常,有所謂的指導專家,有所謂的形勢分析師,有所謂的投資人,他們之間的互動也是正常,可後來事實證明,一個群五十個人四十九個騙子。所以說,不管你是現實中投資理財,還是網上進行投資理財,都不要輕易相信你的那些網友,
06
小甜頭不代表真的賺錢
前不久在北京順義,一位姓范的大叔在投資理財的時候被微信好友騙走六十七萬元,當時這位范大叔聽信了別人的建議,先用試水的方式投資了一點點小錢,結果就是這次試水讓范大叔賺錢了,於是范大叔放心的把自己的將近七十萬元全部做了這樣的投資理財,結果全部被騙子騙走。所以說,聽信別人建議投資賺到小錢的時候,千萬不要一時開心立刻投資大金額。
07
別相信投資一次受益一輩子亦或是高額回報
這也是騙子們抓住了人們想要既省心省力還能一直賺錢的心理,於是四處宣揚所謂的投資一次,您將會一輩子都在受益的事情。即所謂的你這次把錢投資進某某裡面,那麼在以後的多少年多少年之內,比如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內,你不用操心任何事情,就等著隔一段時間領取您的收益就好了,亦或是頭次一次會有高額回報等等。這些事情的可能性真的為零,投資理財是最冒險的一件事,也是瞬息萬變的一件事,哪有什麼所謂的一投永受益的說法?
08
網上投資理財時不要輕易加好友
這是網上投資理財上當受騙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這一點很奇怪,恩門對於自己的錢財看得非常重要,可是卻能夠輕易的在網上相信那些所謂的好友,給予自己一些理財建議,甚至是直接委託那些好友幫自己理財。而結果往往是很多人辛苦積攢的錢就那麼沒了。所以說,如果你在網上投資理財的話,不要輕易加好友也不要輕易相信他們,更不要胡亂進一些所謂的理財群之類,有可能就是一場場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