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壹』 對沖基金的對沖操作策略
所謂的「對沖」,就是在交易和投資中,用一定的成本去「沖掉」風險,來獲取風險較低或無風險利潤,即所謂「套利」。而對沖基金,顧名思義就是採用「對沖」的操作策略的基金。
對沖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期現價差對沖,遠近合約對沖,相同產品地域對沖,相關產品對沖,以及對賭協議等等衍生品。狹義來說,對沖僅僅是一種交易的策略,不牽扯什麼金融陰謀論。更多情況下,你聽到的大多數關於這個行業的信息是在妖魔化對沖這個名字。
舉幾個例子(都是各種金融產品和衍生品的例子,交易中一般不牽涉實物交易):
倫敦的銅價是7萬/噸,而上海的銅價是5萬/噸。你知道這個價格是不可能永遠差這么多的:會有很多人去把上海的銅賣給倫敦市場,因此價格會變得一致。
於是你判斷出倫敦和上海的價差會縮小,因此做空倫敦銅期貨,同時買入上海銅期貨,那麼無論最後銅的走勢是漲還是跌,只要倫敦和上海的價差消失,你就可以盈利。這就是所謂相同產品的地域對沖。
你又發現12月份的煤炭期貨價格是1000/噸,而明年1月份的煤炭價格是500/噸。同樣,你知道這個價格差還是會收斂,因為大家都會等到1月份再買煤,而12月的煤就會因此降價。
於是你做空12月煤期貨,做多1月煤期貨,等到月底期貨交割日之前,12月的煤果然回落到850,而一月的煤則上升到600。這是遠近合約對沖。
股票也是一樣。如果假設中國石油和大盤的點數有很高的相關性(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那麼你發現幾天中國石油比大盤漲得慢5%左右,那麼你可以買入中國石油,同時做空股指期貨。這是相關產品對沖。
對沖的套利結果,由於選擇的「配對」不同,是否會減少獲利空間,也是不確定的。在上面的例子里,遠近合約對沖的結果甚至可能超過普通的交易。
另一方面,由於傳統的對沖套利模式需要使用一定成本來沖掉風險,因此一些風格激進的公司會更多採用擇時投機的方式,獲取單側利潤。但這樣也肯定增加了交易風險。總體來說,這個行業交易頻繁,信息源較多,涉獵行業多。
另外就是,對沖基金由於交易頻繁,採取的交易策略或激進或詭異或平凡,但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相對較穩定的出資人,因此不太可能與公募基金和銀行存款搞上關系。募集形式上與封閉型基金類似,而操作形式上類似於信託賬戶和陽光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