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學習理財資金怎麼管理
① 怎麼去理財
理財是指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為了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而合理管理自身財務資源的過程。
財富泛指一切有價值的資產,比如房子、車子、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還有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金融資產;以及黃金、珠寶、古董等長期資產。
管理則包含幾個方面的意思,有保值、增長、還有比例的分配。
不同種類的資產,其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須科學管理。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從零開始學習理財只需要關注這三種方法:
一、開源節流
這種方法就是從「量」上入手,分為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
1、收入:開源就是要拓寬收入的來源,大部分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可能都是固定工資,這是遠遠不夠的。
普通的上班族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賺取升職加薪來獲取更高的工資收入,只有收入提高了,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才有多餘的資金來進行打理。
對高收入人群來說,他們的消費水平也很高,可能也會覺得錢不夠花,那麼他們也需要想辦法來增加收入。
2、支出:對高收入人群來說,可以適當的降低消費水平,通過投資理財來實現財富的增值。
對低收入人群來說,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費用於儲蓄。
很多時候一些可買可不買的東西,買了會後悔的東西盡量不要買,花錢容易掙錢難,要管住自己的手。
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積攢下來的資金就可以用於投資理財來賺錢了。
二、資產配置
根據使用的時機不同,我們可以將資產按照優先順序來進行分配:
1、剛需性資產配置,主要是覆蓋用於保障基本生活開支的部分,比如家人的生活費、房貸、車貸等方面的資金需求。
2、應急性資產配置,主要是用於應付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應以收益穩定、流動性好的資產為主,比如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等。
3、投資性資產配置,如果在保證生活無憂之外還有餘錢,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進行投資。
盡量不要採取負債的方式來進行投資,負債本身有成本,而且負債會影響投資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投資決策。
三、投資增值
投資增值的方法主要適用於有投資能力且有投資慾望的人,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收益和風險程度是基本匹配的,具體買哪個要看自己的偏好。
1、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偏低,可以選擇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等收益有保障、安全性好的低風險產品。
2、如果風險承受能力適中,可以選擇指數基金之類的產品,一年也能賺個10%左右。
3、如果願意承受較高風險,且有一定的投資能力,也可以來投資股票,但初期最好以打新、持有業績穩健的白馬股為主。
這里有一套基金實操資料,是針對理財小白的,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點擊領取。
② 普通的上班族如何學會投資理財管理好自己的財產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
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想要在理財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開頭的話,這里有一個靠譜的《理財訓練營》課程先給大家安利一下: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去存款,先攢下自己的首筆錢,然後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這才是理財的正確方式。
我現在帶你了解一種能夠使你一年之內最少存下13780元的方法,它就是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直白的話來講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一直照這樣下去,那麼一年到頭能夠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自然,大家都覺得第一周存下10元的確輕輕鬆鬆,你的初始金額可以是100元,或乾脆從1000元動手。
大家憑自己的情況來存錢,剩餘的多的多存,剩的少的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也許你覺得這樣子省錢太辛苦,你可以每個月從這部分存款中拿一個適合的金額,滿足自己的一個略奢侈的願望,做到輕松、快樂地理財。
如若擔憂自己的存錢計劃沒有辦法堅持,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懂得,投資銀行存款或者基金定投,通常最好是使用閑錢,可以避免在真正需要這筆錢的時候,這筆錢拿不出來,那就會很尷尬。
可如果你的經濟非常拮據,手裡沒有閑錢,該要怎麼理財呢?
別急,當你學會了一個投資方法,你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那就是十二投資法。
「十二投資法」詮釋一下,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以獲得利益最大化,並開始每月固定投入。
這樣子堅持下去,而且在你每個月都強制性存一筆錢,這筆錢都能夠正確的理財,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如果你要用大量的錢,都可以通過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解決你的問題。
要是沒有必要事情需要花錢,本金、利息和本月投資金額都可以拿來繼續投資。
這種方式對投資基金定投和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有效的。
三、應該怎麼理財?
雖然說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形式的理財產品,但在原則和技巧方面卻是有共同點的,如果小夥伴們的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那麼可以從下面的這幾方面入手。
第一步主要是保證自己生活開銷正常,也就是說要給自己留出一部分周轉資金,作為生活開銷上的備用金。一般情況下都是留下3個月的生活開銷比較保險。
這筆錢可以放在貨幣基金等,比如支付寶的余額寶或者騰訊的零錢通。
在保證基本開支夠用的情況下,結余的資金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雖然不同人群每月能拿出的理財成本會有差異,但實際上工薪階層選擇相差無幾。在理財方式上人們更傾向於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每個人抗風險能力的不同會影響每種理財方式的具體配置,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都無法跟這些固收類的理財產品在同一個維度上去比較,基金定投在風險上卻更低一些。
黃金這類比較穩定的理財產品可以用來規避風險,而想要博取收益,股票和股權投資這類的高風險理財產品是很好的選擇。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以上是我對《普通的上班族如何學會投資理財管理好自己的財產?》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③ 本人才開始工作,想開始學習理財,希望有朋友能夠指點下迷津,不知如何開始學理財
怎麼理財的話題大家一直都有在關注,在市面上你能搜到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是非常復雜的,今天我們就不用那麼復雜了,我直接把我認為還不錯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給你們!
這門基金課程十分不錯,我推薦給大家看看,大神們專注基金投資多年,年化收益可達15%:僅限50人!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跟投高收益基金!
下面進入正題
1. 股票--具有高回報的理財產品
券商那裡開個戶,本金也不用准備太多,就可以投身股市了。股票本身的刺激性就很大,如果投入資金超出總資產的20%那就不太好了,炒股的風險太高了,所以理財新手不太建議接觸,想要系統的學習整套流程需要花太長時間和精力了,不懂的話又只能被當韭菜。
2. 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兼備的理財產品
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基金的資金都是存放在銀行的。比起股市的自由投資,高風險,基金的方便,穩定和有專人管理,明顯更受人們青睞。基金10元起賣,價格非常親民,投資種類也不會集中在一個品種上面,風險很低。投資基金的時候,人們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基金流動性強,贖回很方便,不用擔心錢被套牢。
大部分人都挑選到了比較菜的基金,所以收益不多,跟投投資大神的選擇,一般來說可以獲得長遠的收益:限時福利!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高收益基金已流出。速度跟投收益可達15%!
3. 國債——門檻低,安全性高,流動性較差的理財產品
國債的優點有很多,首先它只要100元就能買;國債不僅有著高安全性,而且還是由國家發行;還能帶來大約4%的年收益。國債是屬於長期投資,但是在提現的時候有0.1%的手續費。所以不建議提前兌取。
結合以上分析,理財最合適的產品還是基金,普通人理財在投資過程中有三個不好的地方:不專業、沒時間、資金不夠。而投到的基金能夠給力,就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想投資高質量基金,就來看看基金訓練營: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基金投資能躺贏!
以上是我對《本人才開始工作,想開始學習理財,希望有朋友能夠指點下迷津,不知如何開始學理財?》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④ 如何學習理財理財方面什麼都不懂,但是想學習理財該從何做起!
怎麼理財比較好大家一直都比較關心,在市面上你能搜到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是非常復雜的,今天我們就簡單點,把我覺得最好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分享給大家!
目前有一門基金課程我覺得非常不錯,推薦給大家,大神們專注基金投資多年,年化收益可達15%:僅限50人!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跟投高收益基金!
下面進入正題
1. 股票--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
僅僅去券商那裡開個戶就可投身股市,本金都不需要准備太多。股票的刺激大家都有所耳聞,所以要將投入資金控制在總資產的20%以內,因為風險太高的緣故,所以不建議理財新手炒股,且系統地學習太耗費時間和精力,不懂行情就只能當韭菜。
2. 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兼備的理財產品
由於基金的資金是放在銀行保管的,因此非常安全。相比於股市來說,基金的優點在於:有專人管理,方便,穩定。基金10元起賣,價格非常親民,投資種類也不會集中在一個品種上面,風險很低。投資基金的時候,人們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基金流動性強,贖回很方便,不用擔心錢被套牢。
很多人會說投資基金收益不高,那是因為你挑選的基金太菜了,跟投投資大神的選擇,一般來說可以獲得長遠的收益:限時福利!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高收益基金已流出。速度跟投收益可達15%!
3. 國債——門檻低,安全性高,流動性較差的理財產品
國債的優點有很多,首先它只要100元就能買;而且是國家發行的,安全性會更高;年收益能達到4%左右。國債是屬於長期投資,非必要不建議提前兌取,因為在提現時需要0.1%的手續費。
綜上所述,想要理財產品還是選基金,普通人理財在投資過程中大都存在三個問題:一是不專業,二是沒時間,三是錢不夠。而投到的基金能夠給力,就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想要高質量基金,就來基金訓練營: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基金投資能躺贏!
以上是我對《如何學習理財?理財方面什麼都不懂,但是想學習理財該從何做起!》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⑤ 如何學會理財和存錢
華為的CEO任正非曾說:年輕人要存本事不存錢、存人脈不存錢。可是當你的本事和人脈還不足以夠支撐你的生活的時候,存錢還是來的更實際。
理財跟經營感情一樣,你不好好經營,花一點就會少一點,你不想著存進去,總有一天會用光積蓄的。
理財不僅是投資,更是循序漸進地培養「賺錢、存錢、省錢、錢滾錢」的習慣,這些習慣能讓你擁有滾滾財源。
學會理財,不僅是金財的投資,更是對自己未來的投資。
消費有計劃
是不是每當你開始存錢的時候,也會有個聲音對你說:「對自己好點」
你堅決不能聽內心的聲音,這時候理性一定要戰勝感性,想想你喜歡的房子、車子,你想過的生活,你想追求的夢想,哪一個不需要金錢的支持,這些只有現在存錢才可以在未來屬於自己。
話說大文豪蘇軾當年也是採取計劃消費的,他會把自己每個月發的工資取4500文,分成30堆後用繩子串起來,每天取一串。還有我們的魯迅先生,在他的《魯迅日記》也有十分詳細的日常生活各種收入與開支的記錄。
我們也要學學蘇軾和魯迅,對自己收入、支出做個大概的計劃。
首先明確自己的收入是多少,本月需要有哪些支出的項目,大概是多少,除去消費的數額,還剩多少,每個月固定要存多少。你可以用傳統的方式去幾張,如果嫌麻煩也可以用手機,現在很多軟體都有這個功能,最好堅持用一職中支付功能,可以選支付寶,這樣支付寶統計的數據就比較全面、准確。
其次就是養成記賬的好習慣。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嫌記賬麻煩,不願意去記賬,你可以先記一個月、兩個月,因為我們有了消費的計劃,明確收入,有了消費的計劃,你要知道最後實際的消費額,才能對比出實際和計劃差多少,差在什麼地方,根據這個月的消費情況,列出一個月消費的清單,因為我們每個月要買的生活必須品就那麼幾樣,無非就是娛樂、飲食。
買前想一想
閑來沒事、逛逛淘寶,看著一個個的模特穿的衣服,「哇,真好看」,外套好看、裙子好看、鞋子也好看,你也想要一件同款;周末出去逛逛,總會看到「全場五折」「滿三百減二十」覺得他們家搞活動,不能錯過,於是就買了,買回來才發現有些衣服都有了,有些的東西根本用不著,只能當做垃圾一樣放在某個角落,到最後也會被我們扔進垃圾桶
想一想買了這些東西,會不會影響接下來我的生活,天總有不測風雨,凡事都要留個後路。如果你一個人在外地,又月光,是好意思跟父母要,還是跟朋友借,跟父母要實在張不開嘴,跟朋友借只能一兩次。這我都不是長久之計,唯有自己為自己留一部分出來才是最穩妥的。
真的一定要存錢。不然你不知道你開口和低頭的時候的無奈。錢少了我們就少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
盡量用現金
賺錢難,存錢更是難上加難。
「看到喜歡的東西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買了又覺得好心疼,這個月又要吃土了,怎麼辦?」
那就教給你一很笨卻有效的方法,用現金支付。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已經習慣電子消費、手機支付,方便又快捷,就是太方便,讓我們在消費的時候感覺不到花錢的心痛,用現金就會不一樣,拿在手裡的一張張就會真切的讓我們體會到錢的重量,然後在花錢的時候回提醒自己,盡量的去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現金就是讓你拿著能感覺得到,那是實實在在的一塌錢,用一張少一張,會讓人覺得比較珍惜,不會亂消費。
靈活的理財
理財不僅會存錢,還會賺錢,要學會靈活的理財。
我們一般存錢都會用放銀行,總覺得銀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其實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理財,可能有人對理財存在有誤解,覺得理財就是不安全的,騙你錢的,其實不是,理財理財就是幫你管理你的錢的,而且還給你利息。
當然我們要選擇有官方認證的理財軟體,像我用的簡理財,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網上有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存錢,那麼就不要輕易花錢。
試問誰不想花錢呢?肯定沒有,我們只不過是為了生活,在壓抑對金錢的慾望。
那麼你是想要壓抑一時還是一輩子呢?
那麼從現在開始,好好打理、經營你的錢財,盡管在現在看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那也不要介意,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去積累,才能達到質變的飛躍。
⑥ 新手怎樣從零開始學習理財知識
大多數的人在理財時,常常會遇到這些問題:怎麼做才能攢下更多的資金?賬上利息真低,有什麼好主意?有什麼比較實在的理財規劃?……這些問題,處理起來很容易,但看起來很難。一套靠譜的《理財訓練營》就可以幫到你,這個捷徑通道使我從入門變成了有經驗的內行人,所以想在文章開始的時候先推薦給大家:點擊報名《理財訓練營》,提升你業余賺錢的能力。
普通人如何利用理財攢到1000萬元,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講一下!
假設你每年都拿出2.4萬元,即每個月拿出2000元,投資年化率10%的理財產品,10年後,你就能攢到38萬。
如果一直堅持下去,到了第20年,就可以積累出一筆137萬元的資產。
除此之外,復利的魅力還爆發在它突破臨界點的時候,要是你能持續40年,你的財富規模會達到1,062萬元的駭人程度。
這就是復利投資的神奇之處,聽到以後會不會很動心呢?
不過誰也沒辦法保證每一年的收益率都能達到10%,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財,在專業的實操之後,讓自己的投資收益逐漸逼近這個值。
而且大夥的年紀和經歷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起來,每個月的工資都會增長,能存下的錢也不僅僅只是2千塊。
其實上理財收益迅速增加的秘訣在於把握住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收益率,一個是時間
第一,在收益率方面來看,小小的變化也會產生大大的影響。
每個月要還多少錢會受到房貸利率高低的重大影響,還房貸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很多人目前的投資產品就是余額寶,年化率僅為2%多,如果在理財之後,我們可以達到5%多的年化收益率,我們就能夠從年利息中獲得更高的收益。
72法則,是這里給大家推薦的一個法則。72法則是用來計算在復利的作用下,資金翻倍所需的時間的計算方法。
當計算投資本金翻倍的時間時,用72除以年化率即可得到近似的所需年數。
例如: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萬元,你投資的是余額寶,假如年利率為2.5%,那麼這個計算公式得出的結果就是你的資金翻倍時間:2÷2.5(年化率)=28.8。
假如你通過理財的方式使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5%,那麼你僅需要72÷5(年化率)=14.4年就能獲得資金翻倍。
當然,你把收益率提到了10%的情況,那就僅僅需要7.2年就可以實現原始資金的翻倍了。
然而想要能夠合理做好資產配置,還在更穩妥的情況之下,更好地實現理財收益率的提升,理財訓練營能夠把這些知識教授給大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報名聽課,多學習總是不會錯的: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學,不掉隊。
第二點,理財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也就是時間。
舉一個思維題:一片池塘出現了一小塊浮萍,它每天增長一倍,專家預計10天就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多少天能長滿一半水面?
答案:9天。
意思是,第9天為「臨界點」,等到最後1天增長就是翻番。
再舉一個例子:沃倫巴菲特50歲時,僅只有3.76億美元的個人凈資產;在他59歲的那年,這一數字飆升到38億美元。所以可以說59歲對於巴菲特就是一個「臨界點」。
成功完成一件事,第一步就是得有積累一定的資源,而成功往往最需要的是堅持。投資不是一兩年,甚至不是三四年就能看出勝負的。
每年存的錢雖然不是很多,但是收入不是一直不變的,隨著收入增加,你的存款也會得到提升,投資越多越久,投資的收入就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越高。
在理財訓練營裡面,老師首先就提到了如何對第一桶金進行積累,如何對投資收益率進行提高,還有如何對財富積累等方面知識的提高。如果你是月光族,想提醒自己財富的積累能力,歡迎與我成為同學:《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⑦ 新手小白該如何從0基礎開始學習理財呢
作為一個零基礎的小白,想要學習理財,那最開始肯定要先了解基礎的知識,選擇好你要學習的方向。這樣子才能夠為後面的工作做出鋪墊。在做好了第1步之後,那麼就可以開始用小資金來上手練習了。因為不能夠僅僅止步於理論,一定要實踐才會有進步。後面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總結自己的錯誤,不斷的改正自己的錯誤,然後自己的投資水平就會慢慢的越來越高了。
一.了解基礎知識
理財它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你把錢放在銀行,一年吃那2%的利息也能夠算是理財。但是這樣子的收益太低了,幾乎沒有人看得上。所以說我們理財的方式主要就是有兩種,第1種就是買基金,第2種就是買股票。首先你要選擇好其中一條道路,選擇好之後,你就應該要了解一下這方面的一些基礎知識和相關術語。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⑧ 如何從零開始學理財
下面說說簡單快捷地實現一定理財務積蓄:
第一,每月將有限的收入強制儲蓄,比如說,月入4000,那麼每月拿出該部分的百分之十,即400元,強制地存入到理財賬戶或是支付寶之類的有儲蓄功能的App中,並告訴自己這些錢是不能動的,先給自己存到第一筆理財啟動資金。
第二,可以查找一些簡單而保本的理財產品,基本不用理會的那種,比如說銀行有一些余額理財類,支付寶上也有一些保本的理財產品,進入門檻較低,有一百或一千元起步的,別小看這些小額的進賬,用你每月強制儲蓄下來的存款,每天每月下來,也是一筆小小的睡後收入。
第三,可以在積累了半後或一年後,用這筆資金購習一些基金保本的理財產品,我個人比較喜歡購買混合型的基金,它比股票型基金風險小,比債券型風險大,屬於中間位置,並且需要較長線投資,一般是半年到一年左右,看到合適的價位,就可以拋掉了。
不應該以短線投入,因為基金的買賣大多有手續費的,頻密地買賣不僅不能理財,還會因此失掉手續費,達不到理財的效果了。
第四,則是要學會記賬,要知道自己每月的消費在哪裡,哪些是想要的,哪些是必要的,想要的可買可不買,必要的則是一定要消費,充分把握自己的消費方向,適當調整自己的消費方向,理清自己的財務狀況,才能更好的進行理財。
理財,顧名思義指的就是管理財務。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含義:
①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⑨ 開始家庭理財應該怎麼規劃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指資金在各個資產之間進行配置的過程,只有做好合理的資金安排,家庭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險時才能保持穩定,既不影響正常的家庭財務生活,又能不斷地產生收益。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在文章開始前,向大家推薦一門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收入的理財課程,用七天時間感受理財能力的突飛猛進: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在家庭剩餘資金的分配上,每個家庭都有所不同,下文是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
40%的收入可以保證財富的不縮水,比如投資房子、股票基金一類可以保值或增值的資產等等
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保證基本生活;
20%用於銀行存款,防止一些生活中突然出現的支出,也可以投資一些貨幣基金增加收益。
10%可以用來購買各種保險,轉移自己的人生風險。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對於這個賬戶來說,重要的是是能賺得起也能虧得起。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意思就是把投資的錢均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投資於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不妨配置1~2張信用卡用於日常消費,幾乎所以的日常消費可以覆蓋。關於這個賬戶,任何一個小夥伴必然要擁有,但是最輕易發生佔比過高的情況。不少時候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因此缺少資金准備其他賬戶。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是專屬的:不可以隨隨便便取來使用。很多家庭說是要存養老金和教育金,但是經常被買車或者裝修用掉了。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運用基金定投來實現這個賬戶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開始家庭理財應該怎麼規劃》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