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直接金融有哪些國家

直接金融有哪些國家

發布時間: 2022-06-23 23:33:26

⑴ 發達國家為何以證券市場(直接融資方式)為主體發展中國家為何以銀行(間接融資方式)為主體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對應的風險也很大,所以需要銀行這樣的融資中介。
而在發達國家,企業盈利相對穩定,投資風險較小,所以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區別:
通常來講,我們會把銀行提供的融資視為一種典型的間接融資,因為銀行作為中介機構,其將資金從投資人處匯集,再由銀行發放給資產的需求者。
而作為證券市場中的股票市場或者債券市場,則是典型的直接融資場所。在證券市場里,投資人根據其所獲得的信息,自行決定將資金投向於某個具體的項目,決策是由投資人自己做出的,而沒有經過其他的中介機構。
但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區別真的有那麼大嗎?彭冰老師在其所著的《證券法》中,將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最大的區別界定為是否通過中介機構。如果我們接受這個區分標準的話,事實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標准事實上並不是那麼清晰。從典型的直接融資場所——證券市場的角度而言,投資者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投資者是直接拿著自己的錢去投資,可以叫做自有資金投資者。而另外一種投資者則是拿著別人的錢去投資,它們通常是以基金的形式存在,可以叫有資金管理型投資者。
對於第一類投資者,其當然屬於純粹的直接融資,但是對於第二種,實際上投資者的錢並不是直接給到了融資人(暫不考慮二級市場交易,因為交易的過程中錢並沒有給到股票的發行方),而是通過了資金的管理人作出的決策,才給到了融資人。這種時候,資金管理人與銀行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如果僅僅從決策的角度而言,他們都是中間人。如果一定要做一個區分的話,也是可以區分的。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一個是拿著一般投資者的錢,即儲戶的錢。儲戶的錢進入銀行里後,雖然其賬面上會顯示他在銀行里頭存了多少錢,但是實際上卻根本無法確定銀行的賬上哪些錢是他的。因此,儲戶實際上只是銀行的債權人而已。換句話說,儲戶是把錢借給了銀行,存款行為本身就是一個借款行為。銀行把所有儲戶的錢放到一個池子里頭,通過把池子里頭的錢放貸給其他人的方式,獲得利息差。這便是傳統銀行獲得的方式。
銀行將錢放貸出去,銀行,而不是儲戶這些投資人,是債權人。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儲戶的錢進入了銀行以後,這些錢已經成了銀行的錢,銀行對儲戶有負債。事實上,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裡頭,存款確實是放在負債一欄。也就是說,這種傳統的存貸業務屬於表內業務。

⑵ 世界上受金融危機比較嚴重的有哪些國家比較輕的有哪些國家

嚴重的有美國 ,歐洲,韓國 ,冰島,俄羅斯等等 ,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受到的影響比較小 。

⑶ 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是什麼

直接金融是指貨幣資金融通不通過中介人作媒介、供應者與使用者直接融通資金的活動。在資本主義國家,直接金融的方式主要有:賒購賒銷商品;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之間直接進行的貨幣借貸;直接買賣有價證券。目前我國雖也允許直接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融資方式則有所不同,現存的直接金融方式有: 賒銷商品和預付貨款;居民之間的貨幣資金自由借貸;發行股票和債券。

間接金融是指貨幣資金融通通過金融機構作中介的一種資金融通活動。在間接金融活動中,貨幣資金供應者與貨幣資金需求者之間的貨幣資金轉移需要藉助金融機構來進行。其融資過程是: 一方面各種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從資金供應者手中取得貨幣資金,如銀行給各類存款者提供各種形式的存款種類吸收存款、保險公司對投資者提供保險單、投資公司對投資者提供股票、債券等;另一方面各種金融機構把吸收進來的存款、保險金等用於發放各種貸款和用作證券投資。

(3)直接金融有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間接金融優點

①靈活方便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借貸雙方的中介,可以提供數量不同的資金和不同的融通方式,以及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來滿足供需雙方融資選擇要求。

②安全性高。在直接金融中,資金融通的風險主要由債權人獨自承擔,而在間接金融中,由於金融中介機構的資產與負債是多樣化的,某一項融資活動的風險便可由多樣化的資產和負債結構分散承擔。

③證券流動性強。由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譽高,所發行的間接證券,大都具有「准貨幣」的性質,易被人們接受。即使在金融市場欠發達的國家或地區,銀行的間接證券一般也容易變現或轉手。

④作為間接金融活動主體的金融中介機構,一般都有相當大的規模,其資力也十分雄厚。因此,它們可以僱傭各種專業人員對融資活動進行分析,也有能力利用現代化的工具從事金融活動,還有可能在地區、國家、甚至世界范圍內調動資金。據此,間接金融提高了金融的規模經濟。

直接金融優點

①資金供求雙方有較多的選擇自由 直接金融中,資金供求雙方直接接觸,在融資時間、期限、利率、數量、資金用途等方面有較多的選擇自由。而間接金融中的限制條件相對較多,如:銀行為客戶規定貸款額度、期限、資金用途、賬戶管理等限制性條件,使籌資者缺乏主動性和靈活性。

②通過直接金融籌集的資金,使用期限較長債券持有人往往只能在債券的期限到達後才能向發行者兌取本金,股票一經購買則不能向發行者退股,這樣,發行債券和股票的籌資者就可獲得比較穩定的資金來源。而間接金融一般只獲得短期性的資金供給,主要用於解決籌資者的臨時性、周轉性的資金不足。

③直接金融有利於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直接金融主要通過證券市場進行,資金供求雙方都直接受制於市場機制的作用,都按市場確定的價格進行資金交易,由市場機制將資金盈餘者的資金引向效益好、實力強、出價最高的資金需求者。

籌資者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提高其社會知名度和信譽,同時也使自身的經營管理置於廣泛的社會監督之下,有利於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而間接金融中,由金融中介機構將資金供求雙方隔離開,資金流動主要以金融中介機構對客戶信譽的判斷為導向,資金的使用只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對客戶進行監督,缺乏市場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

④直接金融可以使籌資者的資本和生產經營規模迅速擴大 直接金融通過資本市場的資產重組機制可以使籌資者的資本和生產經營規模迅速擴大,進而使其產品經營轉變為資本經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⑷ 哪些國家的金融業比較發達

英國和美國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他們的金融業應該是比較發達的。

⑸ 金融危機中的直接和間接受益者是些什麼國家或者個人呢

金融危機我感覺最受益的是國家,當然外來投資者和那個國家的人民是受害者。不談現狀,我們就談日本廣場協議引起的金融危機吧!日本當時政府大量在外地購美國房產、開設工廠,金融危機導致日本蕭條,但是日本政府之前投資外國的資源卻保留下來,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你們想想日本為什麼之後所有醫療、而且還保障生子有補貼,試問如果真的日本政府沒錢,他憑什麼有這些保障,原因就是那次金融危機的受益者就是日本政府,全世界被日本砍了一次芭蕉)。自己本國人民和外來投資者都成為最大受害者。現在大家好好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我不信金融危機就沒有好處。
主要看一時收益還是長時間收益,長時間收益日本肯定不好,但是瞬間收益日本政府達到了最大,金融危機是機遇也是挑戰。抓好金融危機的瞬間,就可以暴富。(而日本政府作為戳破金融危機的機構,本身就比很多投資者更具有先發優勢,抽離國內資本逃離本國,然後觸發金融危機,然後二十年之內,錢在日本政府手中,慢慢拿來用,這其實是一種更血腥的積累原始資本的方式),所以要問誰是受益者,就是那種提前抽離資本向外逃的機構和投資者。日本利用這次金融危機為自己本國累積了很多財富,大部分人只看到日本國內蕭條,從來忽略政府的行為,是悲哀,一味同情日本所有人成為國際最大的通病。
金融危機最大受益者就是金融危機發生的所在國。

⑹ 人民幣在哪些國家可以直接使用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歐洲央行、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總額約2.3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日本、菲律賓、朝鮮、越南、泰國、柬埔寨、俄羅斯、泰國和新加坡、印尼、韓國、阿根廷、緬甸、寮國等國。另外,還有一個國家也直接放棄美元,改成人民幣,那就是委內瑞拉。當然,上述交易主要是官方交易。對於私人交易,實際上寮國、緬甸、柬埔寨等落後國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

一、人民幣發展歷史?
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是第五套人民幣;流通的紙幣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幣有1分、2分、5分、1角、5角和1元。
1950年,受南漢宸行長的委託,由馬文蔚先生為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等字。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陳列出來的五套人民幣中,與後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橋圖案券外)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與漢字面額的排列均為自右向左,而1952年毛主席審閱票版時,提出人民幣行名排列應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排列一律改為由左向右了。

二、人民幣國際化
2018年10月30日,菲律賓人民幣交易商協會在首都馬尼拉正式簽約成立,這標志著人民幣和菲律賓比索將可實現直接兌換。菲律賓人民幣交易商協會是中國境外第一家人民幣對當地貨幣交易的自律性金融組織。協會將在菲律賓央行的指導和監督下,建設人民幣與菲律賓比索的直接交易市場,實現人民幣與比索直接兌換,結束菲律賓外匯交易必須經美元中轉的歷史。這是人民幣國際化在菲律賓邁出的堅實一步。

⑺ 屬於直接融資方式的有哪些

直接融資方式有商業信用、國家信用、民間信用以及消費信用。其中,商業信用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提供的,和商品交易直接相聯系的資金融通形式。同理,國家信用和民間信用的融資方式和商業信用相似。而民間個人信用指的是民間個人之間的資金融通活動,習慣上稱為民間信用或者個人信用。
簡單來說,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通過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融資形式。直接融資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會游資,直接投資於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從而彌補了間接融資的不足。
【拓展資料】
直接融資是以股票、債券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種融資機制,這種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通過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資金的場所,即為直接融資市場,也稱證券市場,直接融資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會游資,直接投資於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從而彌補了間接融資的不足。
間接融資是指擁有暫時閑置貨幣資金的單位通過存款的形式,或者購買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有價證券,將其暫時閑置的資金先行提供給這些金融中介機構,然後再由這些金融機構以貸款、貼現等形式,或通過購買需要資金的單位發行的有價證券,把資金提供給這些單位使用,從而實現資金融通的過程。
間接融資主要包括銀行信用和消費信用。銀行信用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式向客戶提供的信用,它是以銀行作為中介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資金融通形式。消費信用主要指的是銀行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用於購買住房或者耐用消費品的貸款。間接融資的基本特點是資金融通通過金融中介機構來進行,它由金融機構籌集資金和運用資金兩個環節構成。由金融機構所發行的證券稱為間接證券。

⑻ 請問人民幣在哪些國家和地區可通用,直接交易

除中國大陸外,法定可流通的國家和地區是不存在的。
實際收人民幣的,只是香港,澳門,越南,緬甸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一些店鋪。這些店鋪雖然收人民幣,但匯率總是按照比銀行差很多的匯率來算。
比如澳門,有的店按照1:1收取人民幣。
得到的找零都是外幣。

⑼ 中國對哪個國家直接投資最大

中國商務部6日公布,最大的對華投資國——日本的製造業直接投資額從2005年的65.2977億美元減少到去年的45.9806億美元,幾乎減少了30%。這是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減少。投資項目數量也從3269個減少到2590個。 去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為630.2053億美元,略高於2005年。但增加部分大都是香港投資。日本、韓國、美國等對華投資「三大國」的投資規模則日益縮小。

截至2004年8月底,日本累計對華投資協議金額為630.77億美元,實際投入451.69億美元,項目數為30748項,僅次於香港和維爾京群島,在對華投資前十位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三。

在2003年,美國對華投資排在香港、維爾京群島、日本、韓國之後,居第五位。截至2003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4萬多個,合同投資860多億美元,實際投資440多億美元。

截至2003年底,歐盟成員國累計對華投資16131項,協議投資659.35億美元,實際投資378.72億美元。

2006全年,對中國大陸實際投資金額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香港(202.33億美元)、英屬維爾京群島(112.48億美元)、日本(45.98億美元)、韓國(38.95億美元)、美國(28.65億美元)、新加坡(22.6億美元)、中國台灣(21.36億美元)、開曼群島(20.95億美元)、德國(19.79億美元)、薩摩亞(15.38億美元),其投資金額合計佔中國非金融領域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的83.86%。

中國企業對英屬維爾京群島可謂情有獨鍾。據統計,中國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和美國是外資直接進入中國內地最多的國家和地區。其中,英屬維爾京群島位列第二。某些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實際上並非純粹的「中國牌」,因為其整體或某部分的注冊地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百慕大地
區、開曼群島等地。也就是說,就其屬性而言,它們算是「混血兒」。

有一家在浙江寧波保稅區設有合資生產企業的台資企業就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了一家貿易公司。由於台資企業無法直接在中國內地進行投資,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一家空殼公司,把資本先轉移到那裡,然後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在國內進行投資,這樣就可以繞開政策的障礙。該台資企業是一家從事鋼鐵產品加工的企業,但是在維爾京卻是注冊的一家貿易公司。

原因是,如果不這樣做,直接把在中國內地加工完成後的鋼材(作為兩頭在外的來料來樣加工)返回到海外的母公司還要交納高額的關稅,而如果以該貿易公司為中轉,以銷售的方式把鋼材賣給該貿易公司,然後再以該貿易公司名義去銷售到國際市場,反而可以避免交納大筆關稅。據了解,很多從事實業生產的企業都通過注冊一家這樣的空殼貿易公司的方式來逃避關稅。

通過這種方式,很多內地企業搖身一變而成為外資企業,特別是很多從事信息技術產品開發和生產的企業,由於我國對該行業的優惠政策更為傾斜,他們更願意通過這種方式來享受我國的優惠政策。由於在當地注冊公司的股本構成、董事名單甚至公司營業情況,都可以保密,這使得公司狀況得到高度保密,如果公司在經營期間出現與投資者的法律糾紛,往往可以逃避某些責任。而有些民營企業主由於在內地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只好特意到海外注冊,變身「外商」再回國投資的時候,卻會受到當地政府的禮遇,並得到各種優惠政策,這也是民營企業主對海外注冊趨之若鶩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3年下半年廣州市外經貿部門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廣州番禺區約有50%的民營企業、荔灣區約有60%的民營企業,都採用到香港或者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注冊,再返回內地與自己的工廠合資辦企業的方式(離岸注冊),變身成為「三資企業」,享受「三減一免」的優惠政策,並取得進出口權。據初步測算,這些「三資企業」,每年的出口值約佔全市的二至三成。據統計,目前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內地公司,其中大部分的注冊地都是這些大洋島國,在創業板代碼在8003至8028之間的10家上市公司,只有1家在香港本地注冊,其他9家公司(4家主要經營地在內地)的注冊地全部是開曼群島或百慕大。而新浪、網易、金蝶、聯通等公司無一不是在這些地方注冊。

對於發達國家來說,由於不缺少外來投資,同時作為主要的資本輸出國,企業繳納的稅收是國家財政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如果國內資金紛紛外逃,稅收必然無法保證,因此,美國、英國都紛紛制定政策來限制本國企業在這些避稅港注冊公司。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現階段引進外資是比防止漏稅更重要的事。另外,要把這些企業納入稅收的范圍,對專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要了解各國稅收法律體系,要參加有關的國際組織,國內要有完備的監管機構和法律法規,並且還要有充足的稽查和徵收力量。這些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是不可能的。出於上述兩個主要原因,目前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默許離岸注冊這種逃稅行為,即使是馬來西亞、新加坡這樣完全對外資敞開門戶的國家,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管體系。

目前在全世界所有能夠自由進行公司注冊的避稅港中,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注冊要求最低,監管力度最小。

為發展當地經濟,該島政府1984年通過了《國際商業公司法》,允許外國企業在本地設立「離岸公司」並提供極為優惠的政策:在當地設立的公司除每年交納營業執照續牌費外,免交所有當地稅項;公司無注冊資本最低限制,任何貨幣都可作為資本注冊;注冊公司只需一位股東和董事,公司人員中也不必有當地居民;無需申報管理者資料,賬目和年報也不必公開。在這里設立公司的費用也很便宜。據紐約一家專門提供避稅地公司注冊業務的中介公司「OFFSHOREINC」介紹,在英屬維爾京 群島設立注冊資本在5萬美元以下的公司,最低注冊費為300美元,加上牌照費、手續費,當地政府總共收取980美元,此後每年只要交600美元的營業執照續牌費就可以了。

靠「離岸注冊」避稅是很多企業通常的做法,對中國而言,一面要繼續鼓勵境外投資,一面又要打擊逃稅行為,在這個兩難命題中如何博弈抉擇,將是未來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