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開金融
㈠ 金融投資具體有哪些風險有無辦法避免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如果你不懂理財,讓財富增值,資產就會慢慢縮水。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越來越認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但投資並不是無風險的。追求高收益,購買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可能意味著更大的虧損。
一、投資理財的風險有哪些?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投資理財的風險主要風險主要分為兩類: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
1、系統性風險主要是由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等宏觀因素造成的,對整個股票市場或絕大多數股票普遍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比如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的美國次貸危機。在這樣的系統性風險下,全球股市都在下跌,不管你買什麼樣的權益類基金都很難取得正收益。
第三步:對投資組合進行監控和調整。構建好基金組合以後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要根據基金的表現,基金經理的調整、市場風格的變化等因素對投資組合進行監控,定期或者不定期進行調整。
我們理財不是為了投機,保持財富穩健增長才是更優先的目標。做好大類資產配置、構建可以讓我們在投資中降低投資理財風險,避免資產大幅波動。
㈡ 投資理財產品爆雷了怎麼辦如何避免買到爆雷的金融產品
在投資之前,最好對投資公司做一個調查,如果僅僅是因為注冊公司或者注冊資本很高是不夠的。我認為,投資者可以通過工信部的地址和域名信息,查詢公司是否備案,在管理系統中是否可以查到,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這些看似很小的細節,基本可以判斷公司是否合法,這是最基本的信任。
要認准上市的公司。
有一些投資平台為了吸引大眾,很多人的平台都開出了投資的高年化率,有的甚至開出了30%左右的年化率。不能說非上市公司不安全,但是相對來說,上市公司是透明的,不敢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因為很多投資的人都在關注非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這是不可思議的。
總而言之,投資者還要明白一點,即使是正規的金融公司,依然也是避免不了爆雷的情況。投資者切莫只看到預期收益,卻沒有看到實際風險,這樣做就會讓投資者忽略了投資的風險。
㈢ 金融投資需要注意哪些陷阱
第一條,別迷信抄底。一談起抄底,很多小夥伴就激情澎湃,躍躍欲試,彷彿自己已經抓住了鯉魚躍龍門的機會,就等著觸底反彈、一日千金了,殊不知最後往往都是為他人兜了底。
抄底這事吧,只適合那些股價低於股票價值的公司。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公司沒什麼事,運營良好,但可能因為市場的非理性行為,比如有人暗中操作,突然股價下跌,不過仍然可以預見公司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股價會升回來,那再考慮抄底。
第二條,熱點不可靠。不要因一時的熱點大量賣出或買入,除非你只是想投機。比如很多公司上市日股價創新高,但之後股價就升不起來了,純粹是因為上市日被炒得太厲害,之後逐漸回落到應有的水平。又或者因為某些事件,公司一時股價回落,若不是能產生久遠的事件,也沒必要搶著出倉。
第三條,小道消息,聽聽則矣。這資本市場上的小道消息特別多,真真實實,虛虛假假。一些人因為之前錯過真的,就容易輕信假的。其實真的假的,在落實之前,都不好把握。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所謂的小道消息,就是未經公認的消息。雖說也有真的,但十條里或者一百條里可能才有一條真的,普通的投資者根本無從判斷,最好還是相信自身的能力和判斷,而不是被小道消息套住。
第四條,別栽進績差股炒作的擊鼓傳花游戲中。如果垃圾股的股價與基本面嚴重背離,那麼就要小心了。績差股股價下跌才正常,如果突然上漲,甚至漲停,千萬要遠離,不要跟風炒作,否則最後極有可能被套住。
只要投資,風險就難以完全規避,但避開這些常見陷阱,起碼能提高投資的安全系數。
㈣ 2018-09-25
1、金融的三大定理是什麼?
新余 夏侯瑋
第一,時間的價值。
第二,資金的聚集。
第三,風險共擔
萍鄉市 朱述梅
金融的三大定五理是:
1、時間的價值(幫助我們加工時間)。
2、資金的聚集(快速的籌集資金)。
3、風險共擔(幫助我們分散風險)。
吉安 羅雪琴
金融的三大定理:
1.時間價值。即金融決策其實是一種未來的決策,通過金融對時間進行定價,不同時的決策最後都會被時間量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數字,繼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2.資金的聚集。金融工具將散落的、點狀的資金累積起來,投入到最需要資金的地方。個人、企業、戰爭、一個城市的興衰,背後其實都是金融的力量,它幫助我們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進行快速有效的資金積聚、從而實現了目標。
3.風險共擔。正如風險對每一個個體來講,發生與否帶有極大的偶然性,但對總體來講,其發生卻是必然的。保險進行風險分散的基本原理,就是建立在風險的偶然性與必然性這對矛盾對立統一的基礎之上的。保險將眾多可能遭受相同風險的被保險人集合起來,通過收取的保費建立保險基金,以分攤少數不幸的被保險人遭受的損失,從而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2、復習金融的三大定理,對於業務你有什麼啟發和思考?(通過今天的學習再結合3大定理)
新余 夏侯瑋
今天學習的是構建金融的世界觀,這個世界的事物都有兩面性,一個健康完整的世界觀也具有兩面性,金融世界觀也是如此,金融不僅僅有它的優點金融的三大定律,給我們帶來巨大收益,但也有嚴重的負面問題,就是馬太效應和道德風險,這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優秀的金融公司和金融產品就是可以把這些問題降到最低,學習了完整金融世界觀,對我們選擇金融產品有巨大幫助,也使得自身更加的專業,能給客戶一種專業的體驗,能量身定製理財產品,讓客戶享受專業,享受優質服務。
吉安 周素娟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讓我體會到今天我們處在一個金融無處不在的時代,然而很多人對金融還是保持敬畏之心,覺得要有很多閑散資金才玩起的少數富人游戲,其實只要你活在時間的河流里,你一定會和金融發生關系,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斷的深入和完善,越來越多的金融工具運用而深,認識金融的力量,學會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投資決策,認識金融的負面效應避免金融的雷區,所以要我們學習更多的金融基礎知識,在享受時間和金融帶來收益的同時,人生中也面臨著不可避免的風險,家庭理財普爾圖告訴我們,資金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分散風險就是保護資產。
萍鄉 馬超
每個人都需要對金融的三大定律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綜合三大定理讓金融為我們創造利益和價值。同時,科學的金融觀念也非常有必要逐漸的灌輸給我們的客戶,逐漸的讓我們的一些客戶逐漸蛻變為合格投資者,這對於我們的業務轉型及綜合金融業務的開展也會有巨大的幫助。
萍鄉 孫婉
開展業務時,可試著用拉家常的方式跟客戶交流,感慨萍鄉的房價在這20年間飛速飆升!1998年,萍鄉房價普遍在每平米一千元左右,而現在已經上漲到6~7千元上下,這中間的差價就是時間的價值!每每想到這事我就捶胸頓足、悔不當初!20年前曾有同學讓我購買新大陸小區的房子,我手頭的現金剛好夠我一次性付清全款。但我考慮到自己單身未婚,找對象必定找個有房一族,自己的私房錢必須留著,結婚到現在那筆錢也無形之中慢慢縮水貶值了。再比如說20年前的1千元可以買好多東西,但是將20年前的1千元存到現在,假設通貨膨脹率是4%,那麼只值360元,通貨膨脹率是5%,只值277元,通貨膨脹率是6%,那麼只值213元,這就是時間的價值!人一輩子那麼長,一定有些時間點上是需要大筆資金聚集的時候,如結婚、買房、孩子上大學、不幸罹患重病等等,要臨時籌集大筆資金,光靠工資收入不夠!只有銀行儲蓄也是杯水車薪!那就要靠自己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調整理財觀念,好好利用金融工具,科學理財、合理投資,讓自己的個人和家庭穩定增長,追求利益最大化!聊到保險,社保保而不包,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國家政府年年都在鼓勵老百姓購買商業保險,以補充社保的不足!有道是:社保➕商保、規劃要盡早、支柱不會倒、幸福生活好!保險從法律上講,完全受法律保護!從金融角度來看,是一種轉嫁風險的方式!從經濟學角度解釋,體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幫互助、風險共擔的原則!這里有個小故事要分享:從前有個小山村風調雨順,村民安居樂業,但村長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他想萬一什麼時候遇上天災,顆粒無收呢?或者某戶人家出現意外或者罹患大病怎麼辦呢?雖然他很想幫助別人,但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出現大的困難和危機的時候,旁人難免有心無力、愛莫能助!於是他就召集全體村民開會(一千人左右)發出倡議:每人每年拿出100元成立互助金,匯集起來就是10萬元,如果當年有5人出了意外或患有重病,就每人補償2萬元,共支付10萬,這錢從這筆互助金里拿,不會額外增加哪個人的經濟負擔,如果當年只有2個人出險,共支出補償金4萬元,節余的6萬元就留存至下一年度,全體村民雙手贊成、大力擁護!這就是保險的風險共擔原理。選擇國商的理財和保險產品,既能穩健投資、科學理財,讓家庭資產保值增值!又能有效轉嫁風險,規劃幸福生活!
萍鄉 朱述梅
通過今天的學習了解了要構築完整的金融世界觀,充分了解金融的力量和金融的負面效應。時間的價值指的是金融就是為時間定價,而我們這些為購買金融產品作出金融決策的人就是購買了不同的未來價值。資金的聚集指的是身處這個世界就需要用到資金,將資金聚集在一起,聚沙成塔。風險共擔指的是人生處處是風險,我們無法預測風險,無法逃避風險,只能在遇到風險時將風險降低,所以選擇正確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尤為重要。只有我們學好這些金融基礎知識,那麼在展業的過程中我們非常的專業,就可以為客戶配置適合他的多元化的公司金融產品,或者替客戶分析他接觸到的金融產品,然後給他合理化的資產配置,令客戶深信國商信聯公司員工都是最好的投資理財顧問。
萍鄉 羅柳萍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認為對於我們個人來講想要在金融行業長久的做下去。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金融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對於客戶而言,現在社會上所謂的理財公司猶如雨後春筍很多客戶不知如何分辨導致步入理財的陷阱。使我們這樣正牌的理財平台也被她們混為一談不被認可。若是她們的資產能交到一個專業的理財規劃師手上,能幫她們合理的做好資產配置的同時又能幫她們規避風險,這樣才能夠長期的鎖定客戶。
中山 李慧周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我明白了人不僅要有人生觀、世界觀,還要有金融世界觀。一直以來,我想我的角色僅僅是一個業務員、一個銷售員的角色——把產品銷售出去並獲得相應的回報。但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對金融這個詞有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我必須有金融的世界觀:1. 金融是把雙刃劍。從正面效應來說,它有巨大的能量——它能讓人們的資產保值升值、能讓企業起死回生、能讓國家興旺發達!那是因為它能讓時間變得有價值,能快速籌集到資金,同時能幫助人們分散風險;從負面效應來說,它易於造成社會人群嚴重的兩極分化,導致「窮者越窮,富者越富」,極易引發階級對立。其次,因為利益而讓人性的貪婪和慾望會被無限的放大,其損毀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把握好這把雙刃劍是我們這些金融從業者的必備技能。2. 要有扎實的金融基礎知識。能理解金融的本質,能清楚知曉金融工具及如何運用金融工具為客戶服務:提供有價值的、專業的意見,為客戶創造價值。
吉安 羅雪琴
首先對不同客戶的投資性格,選擇不同的投資工具,合理推薦產品:國商易貸、商業保理、金交所產品、基金、信託、保險等。要想達到理財的最終目標,將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合理進行資產配置,把錢放到對的地方,在能接受的風險范圍內獲取最高的投資收益。同時要認識正確完整的金融世界觀,一方面認識到金融的力量,學會在合適的時間裡面選擇合適的金融市場,作出有利於自己的投融資決策;也要認識到金融的負面效果,避開金融的雷區,避免陷入到馬太效應的坑裡。引導客戶不但應該在投資上做一個價值投資者,而且更要在人生上做一個價值投資者,成為真正的大贏家。
瑞昌 董玉潔
1.時間的價值 記得很早的時候,就聽說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當時有些擔心不敢去理財,以為是騙人的,放在銀行多好不會擔心沒有。自從15年進了國商,學習的金融知識才知道我這些年真的是損失了不止一點點,而現在我恨不得把卡的一分錢都要放到我們公司來。所以我們一定要跟客戶講行業,講我們公司的發展以及公司的轉型和產品,讓客戶對這些有一定的了解,不要因為現在的某些原因,繼續犯我當初的錯誤而後悔。
2.資金的聚集 大家都知道人多力量大,錢多好辦事這個道理。像以前家裡如果有什麼事資金不夠,第一時間就想著找親戚朋友借,可是誰家也沒有那麼多閑錢放在手上,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用利用金融工具,現在買房買車很多人都是貸款,都是靠金融工具來實現的。所以銀行、債券、股票,所有的金融工具都與我們切身相關。
3.風險的分擔 風險無處不在!所以必須要拿出適當的收益來對沖可預見的風險。比如說我們昨天學的保險,如果在年輕時買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可以早買早受益,真的不要認為自己現在還年輕健康不需要,等到年紀大了再來買的時候,不但保費高了,還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被保險公司拒保,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風險對沖意識。 4.最後,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業務員一定要有扎實的金融知識來服務我們的客戶,讓我們的客戶也要了解這些知識,只有客戶對金融和風險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了風險和理財意識,客戶會有一定的收益,而我們的工作也會更好做更輕松。
新余 嚴細根
通過復習金融三大定律,更深層次明白金融的力量,金融的作用,也更加明白金融已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接不接受,金融已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大或小,金融因人而動,深入學習剖析金融的三定律,作為第三方財富管理平台專業的理財顧問,第一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金融技能,公司已轉型第三方財富管理平台,再也不是拿個pos機掃大街做單一產品的時候了,所以需要業務員有更多的金融專業知識,在客戶面前,凸顯我們就是專家,把話說出氣,把單簽回來,做到把單簽回來,首先我們自己對公司的金融產品要理解透徹,自己的金融技能一定要提升,學習金融三大定律很有必要,對我們的業務開展也很有意義!!!
㈤ 國家如何避免金融危機,以及金融危機發生的必然條件有哪些
這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金融危機不可避免 條件∶股市動盪,銀行危機,工人罷工,商品過剩等。
㈥ 如何避開金融陷阱
消費者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時,不可盲信明星代言,應理性對待「明星代言」的產品或服務,做到「三看一防止」。
一看機構是否取得相應資質。金融行業屬於特許經營行業,不得無證經營或超范圍經營金融業務。消費者應選擇有相應金融業務資質的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可以登錄金融監管部門網站、行業協會網站查詢機構有關信息,或者向當地金融監管單位核實機構資質。
二看產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消費者購買金融產品時,要了解產品類型、條款、風險等級、告知警示等重要信息,根據自身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要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不宜一味追求賺「快錢」,更要摒棄一夜暴富觀念。
三看收益是否合理。投資理財風險和收益並存,消費者面對營銷宣傳時,要重點關注是否如實地披露了風險和收益,以防被誤導或欺詐。對承諾高於平均收益率的金融產品要小心謹慎,不要輕信高回報無風險等虛假宣傳。
四要防止過度借貸。理性看待借貸消費、理財投資等廣告宣傳,保持理性金融觀念,不盲目跟風消費、借貸和投資。青少年尤其要對粉絲應援、借貸追星、集資追星等行為保持理智,謹防陷入非法集資等金融陷阱。
明星是否要為代言的P2P產品負責的法律責任情況
近年來,隨著P2P頻繁暴雷,眾多曾為P2P產品代言的明星也成為輿論焦點,朗朗、唐嫣、汪涵、杜海濤等明星都曾「踩雷」P2P代言。關於明星要不要為其代言的P2P產品負責、要不要參與賠償的問題亦爭論不休。
據多家媒體此前報道,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宋一欣律師表示,從法律責任層面上,有兩個方面。其一,受害人購買或消費的產品(包括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金融服務),本身若存在欺詐,受害者無疑應從刑事制裁,行政監管,民事索賠三方面追責,本身若不存在欺詐,則依據去剛性兌付的原則,只能清算該公司既有資產乃至破產。
其二,相關產品有明星代言的,依據廣告法等法律法規,看一看有無虛假廣告宣傳,有無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在其能力所及范圍而言,如代理的產品是否是合法批準的產品等),如果無,則明星代言後並不承擔責任,如果有,則要看虛假廣告的侵權程度,決定其是否應承擔退出代言費等責任。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政府網-關於警惕明星代言金融產品風險的提示
㈦ 金融市場的風險有哪些如何規避
巴塞爾委員會對金融風險的認定有: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
1、信用風險。
交易對手違約的風險。當交易對手方信用狀況發生問題,就會違反交易合約。
規避信用風險,可以進行信用評價、增加擔保、引入信用保險等。
2、市場風險
市場要素變動帶來的風險。
有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價格風險等。
可以用期貨、期權等工具規避風險。
3、操作風險
由於內部程序、人員和系統的不完備或失效,或由於外部事件造成損失的風險。按照發生的頻率和損失大小,巴塞爾委員會將操作風險分為七類:
(1)內部欺詐。有機構內部人員參與的詐騙、盜用資產、違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規章制度的行為。
(2)外部欺詐。第三方的詐騙、盜用資產、違犯法律的行為。
(3)僱用合同以及工作狀況帶來的風險事件。由於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勞動健康、安全法規所引起的賠償要求。
(4)客戶、產品以及商業行為引起的風險事件。有意或無意造成的無法滿足某一顧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於產品的性質、設計問題造成的失誤。
(5)有形資產的損失。由於災難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資產的損壞或損失。
(6)經營中斷和系統出錯。例如,軟體或者硬體錯誤、通信問題以及設備老化。
(7)涉及執行、交割以及交易過程管理的風險事件。例如,交易失敗、與合作夥伴的合作失敗、交易數據輸入錯誤、不完備的法律文件、未經批准訪問客戶賬戶,以及賣方糾紛等。
規避操作風險:加強內控,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完善提升系統。
㈧ 商業銀行如何規避金融風險
最快都要明年年底才穩定下來啊。
中國經濟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難
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
經濟下行難以逆轉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
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 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0.9個點。 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 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
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
國內9月份CPI上漲4.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脹形勢如何?
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本回答屬◇蓶чī℡ 版權,謝絕粘貼}
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 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 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 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
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1.4%。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 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
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
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92%。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 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 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 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國製造業很脆弱 (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わ蓶yiわ版權)
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 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 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
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
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 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わ蓶yiわ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