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銀行代購理財產品哪個比較好
『壹』 四大銀行理財產品哪個比較好
四大銀行理財產品哪個比較好?
總體來看,以國有四大行為代表的國有大型銀行,他們銀行理財產品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一般不是很高,而且還多以保本型理財產品為主。在眾多的銀行理財產產品中屬於是風險非常低,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非常穩定的產品種類。
因為國有四大行他們呢網點數量在國內是非常有優勢的。也就是說,因為用戶多,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利用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產品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因此在理財產品的策略上選擇了穩,一方面盡量發行保本型的產品,另一方面也選擇了走量的策略。因此理財產品的整體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在市場中不高。
因為這個特點,所以建議,對於那些不是很喜歡承擔風險,或者是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弱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購買國有大行理財產品。
四大行的理財產品還是比較規范的,基本上不會有問題的。
但是具體來說,還是有差距的,中行和農銀業內沒什麼地位,所以比較激進一些,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高點,要不怎麼和工行、建行去競爭,同類等級的產品話,建議還是選擇農行和中行,因為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相對高一些,其實風險都差不多的。工行、建行有地位,不愁賣,自然想賺得更多,所以一般投資者為了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還是選擇一些小銀行。股份制也可以考慮一下的,畢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差距擺在那的。
『貳』 買理財產品哪個銀行好
銀行理財產品各有其特點,需要投資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銀行理財產品。
以下是五大行理財業務的介紹:
1、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大致分為:中銀創富、中銀穩富、中銀集富和中銀債富等四個系列產品,其中數中銀集富系列產品投資門檻最低,5萬元起投,投資期限不同,收益率也是不一樣的。中銀穩富和中銀債富系列理財產品起投門檻均是10萬元。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只能算中等,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不適合此類理財產品。
2、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相對較多,主流產品是非保本的乾元系列,投資門檻最低5萬元,收益率相對較高,並且對1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也有更高收益的產品選擇。對於手裡閑置資金較多或是喜歡冒險投資的人來說,建設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中國工商銀行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大致分為工銀靈通快線、保本穩利、個人增利等產品,三種類型理財產品均是5萬元起購,其主流產品只工銀財富系列會額推出只針對某些地區客戶的理財產品,因此選擇工商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必須認真分析其投資門檻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的特點。
4、中國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安心得利、本利豐、匯利豐、安心快等四個系列,一般為5萬元起購,其產品預期收益率較低,其中安心得利系列理財產品根據地區不同,所售產品不同。而且農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同投資途徑收益率差異不大,適合對流資金需求不大的穩健投資者。
5、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分為交銀添利系列、沃德添利系列、私銀優享系列,起購門檻各不一樣,交銀添利系列產品5萬元起購,沃德添利系列10萬元起購,私銀優享系列50萬元起購,預期年化收益在4.25%-4.8%之間,收益率適中,適合有大量閑置資金的投資者。
但交通銀行也有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非常適合高端的人群進行理財投資。
『叄』 目前買哪家銀行的什麼理財產品好
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較好。
現在各大銀行紛紛推出理財產品,各有各的特色,不知你的意願偏重於哪方面,有短期類的,長期類的,總的來說風險大的收益率就高,有些注重穩,有些想炒股一樣炒進一點,所以說我只能提供幾個銀行,麻煩你自己找他們的理財顧問,(這些銀行專門設有理財顧問,針對你的資金情況,給你設計一套最穩,收益相對高的理財方案)
不知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廣東發展銀行,光大銀行。
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好?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
一、光大銀行
比如投資股票、基金的類基金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比較有優勢。早些年光大證券跟光大銀行在理財業務方面曾合作較多,奠定了光大銀行研發類基金產品的基礎。近幾年光大銀行跟其他機構合作開始增多,總體而言,光大銀行開發類基金理財產品方面花了不少心血,也產生了一些效果。比如2009年,光大銀行發行陽光資產配置計劃時,聘請了兩家大型基金公司擔任投資顧問。
在類基金產品創新方面,光大銀行在行業內比較超前。只是近兩年股市低迷,類基金理財產品的關注度顯著降低,其他銀行也不太愛發行此類產品。本來中信銀行在發行類基金產品方面也有集團背景的優勢,但中信銀行的類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相對保守。
二、中信銀行
如果門檻降低還不能作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對抗」貨幣市場基金的利器的話,那麼目前中信銀行的3個月理財產品,第一個解決了以往人民幣理財產品流動性差的毛病,其收益比同期儲蓄稅後收益要多出許多,可以迎合儲戶短期資金的投資需求。招商銀行推出的產品則讓客戶擁有提前終止的權利,也解決了流動性的問題。
三、工商銀行
工行是另一家花了較大力氣研發投資於資本市場理財產品的銀行。它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較有特色,這可能跟工行較早成立金融市場部,以及近年在海外擴張步伐加快有關。了解海外市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工行發行了較多的在香港H股市場打新的理財產品。工銀亞洲多年來經營香港市場的經驗,為工行推出此類產品提供了支持。
四、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在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雖然有的城商行也有高收益的開放式理財產品,但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水平在股份制銀行中算比較高。能做到保持4%左右的收益、並提供每個工作日開放的高流動性—這可能跟興業銀行擅長同業業務有關。
五、民生銀行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沒有別的,主要是收益率高。民生銀行花了很大精力研發了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比如通過投資債權、股票收益權等方式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以前為了推出高收益產品,民生銀行還推出了一些投資藝術品以及直接投資黃金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非常可觀,但風險也相對較大。
六、招商銀行
如果投資理財時追求的是相對穩健收益的話,招行的產品往往是不錯的選擇。近兩年,招行對發行類基金產品非常謹慎,前兩年推了一款投資陽光私募基金的理財產品還是保本的。現在推出的跟股票相關的產品主要是結構化證券投資類產品,設置的預警線和止損線也比一般銀行的相應產品高。總之,招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格比較穩健,不過,穩健的同時也意味著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降。
在四大行中,工行、建行偶爾會推出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產品,而農行和中行的產品則相對四平八穩。但總的來說,四大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較低,原因是四大行最不缺存款—不需要通過發行理財產品來曲線攬儲。
有人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總結為:城商行的產品最高,股份制銀行的產品其次,國有大行最低。不過,該規律主要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而且比較籠統。事實上,不同銀行有各自擅長的理財類型。因此,投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可選擇擅長相應類型理財領域的銀行。
由於新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通常具有老的理財產品所不具有的特點,因此很多投資人認為: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越到最後購買越劃算。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經過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就會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銀行新近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與先前的相比,收益率都有所下降。盡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樣的下降幅度是不明顯的,幾乎看不到,但這依然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銀行理財也需要看其背後投資的是什麼標的。
『肆』 四大銀行哪個最安全利息又高
四大銀行的的利率是差不多的, 差距不大。都很安全。
中國四大銀行是工行,農行,中行,建行。
四大銀行的定期年利息都是一樣的,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執行的。 存款利率根據地域不同可能略有差異,不是一樣的,但是差距很小。定期存款,是指存款人將現金存入在銀行機構開設的定期儲蓄賬戶內,事先約定以固定期限為儲蓄時間,以高於活期存款的利息獲得回報,期滿後可領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儲蓄形式。
目前四大行存款利率總體「有升有降」,一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普遍下調,半年及以內的短期利率則有小幅上升。調整後,定存利率最高3.25%,大額存單利率最高3.35%。
以農業銀行為例:農行5000元起售的「銀利多」人民幣定存產品,3年期利率為3.25%,2年期為2.6%,1年期為2.0%,6個月為1.8%,3個月為1.6%;
另外農業銀行2年期、3年期、5年期都為2.75%,1年期為1.75%,6個月為1.55%,3個月為1.35%,比起存金額5000元的「銀利多」低不少。
以中國銀行為例:中行整存整取利率,是50元起存,3年期為2.75%,2年期為2.25%,1年期為1.75%,6個月為1.55%,3個月為1.35%,除了3年期低0.5個百分點,其餘期限利率都與農行一致。其實現在銀行的安全性基本都是差不多,所以大家不必過度擔心。但是,如果是長期存錢的話,大家可以考慮這四大銀行,安全性也是比較高。另外,對於銀行存款利息,其實每個銀行存款的利率是不一樣,大家可以去當地銀行咨詢清楚。
『伍』 四大銀行理財哪個比較高
四大行中建設銀行的理財較高,但是其他的也是有一定優勢的。四大行中工商銀行雖然是國有的第一大行,但是它理財產品的優勢並不大,建設行和農業行的理財種類豐富,收益率也不錯,都可以選擇。如果你需要贖回靈活、低風險的理財就可以考慮中國銀行的中行樂享天天,如果是追求高收益,能承受一定風險的話,就可以選擇建行和農行這類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但是如果你的資金不算多,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這些門檻較低的理財產品會很適合你。
投資有風險,這個是咱們都明白的事。投資市場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所以我們買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不過就是風險等級的高低罷了。理財產品的風險來源主要是面臨兌付風險、政策風險、人為風險以及不可抗力風險等等。另外,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嚴重影響理財產品正常進行。在面臨風險時有顆平常心也是很重要的。
理財是個很大的概念,它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這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而這個保本理財分「保證本金保證收益」及「保證本金浮動收益」兩類,都屬於低風險理財,保證和浮動說明了平台承擔的風險不同。
拓展資料:
基金理財入門必備小知識。
1.弄清該種基金的品種。它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投資標,它基金是投資股票、投資債券、還是投資股票與債券,抑或是貨幣市場基金。剛才說的那些它們的報酬與風險從高到低排序下來依次是股票型、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基金。
2.學會去了解風險系數。風險系數它是評估基金風險的指標,通常用「標准差」,「貝塔系數」與「夏普系數」三項來表示風險系數。其中標准差越小,波動風險越小;貝塔系數小於1,風險越小。夏普指數越高越好,該指數越高,就表示基金在考慮風險因素後的回報情況越高,對投資人就越有利。
3.針對初選的基金,要主動的去拜訪基金管理公司,去調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和投資決策機制,去接觸主要影響決策的人員、基金經理、研究人員,了解投資組合狀況、將來投資傾向性等。這些都是有利於你的理財的。
『陸』 四大銀行理財產品哪個比較好
四大銀行理財產品的話最豐富的就是工行了。而且相對來說利率會比其他銀行的高。不過還有一種產品收益相對銀行高,風險也比較小。也可以考慮考慮。
『柒』 2020年四大銀行哪個理財最好銀行理財年化收益有多少
投資理財的坑太多,那些打著高收益旗號的P2P平台頻頻暴雷,期貨交易「套路深」,網路詐騙層出不窮很多人這些年把網上理財的坑踩遍之後,發現還是銀行最安全,於是又重回銀行理財的懷抱。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是國內用戶最多網點最多知名度也最高的四大國有銀行,也是身邊最受大家信賴的銀行。那麼,2020年四大銀行哪個理財最好呢?銀行理財年化收益大概是多少?工商銀行又被稱為「宇宙第一行」,是國有四大銀行之首。現在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在手機銀行購買,打開工行手機銀行的理財欄,我發現工行理財產品種類很多,但是整體頁面不夠簡潔。工行大多數產品有起購金額,起購金額1萬、5萬、10萬等。工商銀行熱門的理財產品有工銀靈通快線、保本穩利、個人增利等等,風險級別PR2,屬於低風險產品。靈通快線5萬起購,無固定期限,預計年收益保本穩利35天1萬起購,最短投資35天,預估年收益2%個人增利360天5萬起購,最短持有期限360天,預估收益率風險等級PR3的理財,風險高於靈通快線這些低風險理財,如個人高凈值客戶掛鉤滬深300指數,10萬起購,最短投資91天,預估年利率建設銀行
建行的理財大致分為非凈值型產品、凈值型產品和建信理財產品,建行的理財也都有起購門檻,起購門檻一般為1萬、5萬、10萬、50萬和100萬,其中10萬起購的理財較多。以建行非凈值產品的「乾元」系列為例,「乾元」系列理財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預估年化率左右。建行的凈值型產品無固定期限,預估年化率在之間。建信理財產品基本是代銷類,低風險產品的預估收益在中風險的理財累計年化收益率一般都高於4%,其中累計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代銷建信理財睿鑫最低持有270天開放第一期高達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有很多1元起購、1萬起購的理財產品,購買門檻比工行和建行低。中行手機銀行上能看到的理財產品數量也不多,但是沒有工行「眼花繚亂」的感覺,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在2%-5%之間,收益不算高,但是很多1元和1萬起購的低風險理財年化在3%以上,整體看來比工行低風險理財的收益好一點。中行樂享天天起購金額1元,每日5萬內快速贖回,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比工行同類型理財靈通快線的收益高,而且收益高於現在大多數貨幣基金。
農業銀行
農行手機銀行的理財超市中有活期、定期、結構化、外幣、農銀理財和私募六種理財產品,而且除了活期、部分定期和外幣,其他種類的理財普遍收益都不低。農銀理財這個分類下有8個理財產品,起購金額1元、5000元、1萬不等,門檻比較低,但是預估收益很好,最低的農銀安心每月開放有最高的農銀同心炙熱價值精選第7期有工行雖然是國有第一大行,但是理財產品的優勢並不大,建行和農行的理財種類豐富,收益率也不錯,都可以選擇。如果需要贖回靈活、低風險的理財可以考慮中國銀行的中行樂享天天,如果追求高收益,能承受一定風險,可以選擇建行和農行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如果資金不算多,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門檻較低的理財產品會很適合你。
『捌』 理財選哪一款產品好
1、貨幣基金
想必大家對余額寶應該都不陌生,是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現金理財產品,在支付寶上購買,平台是靠譜的。在風險上,基本風險,七日年化收益率4%左右這就是貨幣基金,主要是購買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支付寶、微信和網路理財分別都推出了自身的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一般都在4%左右,BAT這類的大公司金融都有很大的保障,是可以放心購買的。
注意,貨幣基金是由公募基金公司發行的,主要投資於銀行存款等,基金公司都是在證監會備案過的,不會跑路,是靠譜的。余額寶就屬於貨幣基金,基本無風險。
可以在基金市場上購買貨幣基金,這類的好處是品種多,可挑選的餘地大,可以購買自己心儀的貨幣基金,一般來說天天基金和螞蟻財富是大多數人都在用的基金APP。
另外,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一種債券,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分為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和(電子)儲蓄式國債三種,去銀行購買,也有封閉期,時間越長,收益越高,3年期的3.9%左右。
所以對於不會理財的朋友來說,可以選擇從貨幣型基金入手,慢慢積累經驗。而支付寶就是一個比較好的理財平台,上面貨幣型基金眾多。
2、銀行和金融公司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分為短期理財產品和中長期理財產品,一般來說理財產品購買的時間越長獲得收益越高。這類的理財產品可以在銀行和實力強大的金融公司購買,一般情況下還是有保障的,實在是對金融公司不放心的話,可以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一般櫃台人員會有詳細的解答。
對於穩健型的投資者,貨幣基金和理財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這兩者還是更傾向於貨幣基金,雖然收益相比於長期理財產品較低,但是隨存隨取的方便性也是不可替代的。
這款基金主要特點是申購贖回0費用,屬於定期理財產品,期限60天,1000元起購,中低風險。購買需要預約,建議大家通過余額寶購買,這樣在基金確認份額時還能享受余額寶收益。
『玖』 各大銀行理財產品對比哪家好
隨著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新增了p2p等多樣化的理財方式,銀行理財仍是最為基礎的一種,那你知道各大銀行理財產品對比哪家好?
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高嗎? 2017年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12家銀行:
五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四家股份制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
三家城市商業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和北京銀行。
分別從投資期限、風險級別和投資途徑三方面對包括12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做了評估,分享給題主,希望能幫到你。
12家銀行理財產品對比分析:
1. 隨時贖回型:
這些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是不固定的,投資者隨時可以贖回,其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與持有時間成正比。有短期閑置資金且對流動性有較高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購買此類理財產品。
2.固定期限不可贖回型:
這些理財產品一般是銀行的主流理財產品,其投資期限是固定的,投資者在封閉期期內不可贖回,只能到產品到期後得到本金和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由於其封閉性的特性,有閑置暫時不用的資金、並願意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較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購買此類理財產品。
3.循環投資型:
這些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一般是固定的,但是由於產品一直在持續運作,所以銀行一般會在每周內的一定時間內進行開放,這段時間內投資者都可以購買;如果投資者不按時贖回視為自動再投資。這類理財產品省去了用戶頻繁購買的程序,建議工作比較繁忙、喜歡持續在一家銀行購買一種理財產品的用戶可以選擇購買此類理財產品。
(二)從風險級別來看:
1.保證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
這些理財產品是保本保利型,投資者會在產品到期日得到本金和按照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計算的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這些產品的風險級別一般是最低級,投資領域一般是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貨幣市場工具、較高信用等級的信用債等。這類理財產品風險最低,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追求本金的安全和穩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資者購買。
2.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
這些理財產品是保本不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有些產品是按照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計算可能得到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有些產品是有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區間或者是上下限;這些產品的風險級別也一般是最低級,投資領域一般是銀行間信用級別較高、流動性較好的金融工具等。這類理財產品由於保證本金安全,所以風險也相對較低,適合風險承受能力適中但追求較高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是一些與黃金、匯率掛鉤的理財產品,其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上限比較高,比較適合追求有較大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波動的投資者。
3.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
這些理財產品是既不保證本金也不保證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一般在各個銀行都會有此種產品類型;其風險級別顯著高於前兩類,一般是較高級,不同產品的風險級別也不同,投資領域一般是高信用級別的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貨幣市場工具等金融工具,不同產品其投資領域差別會比較大。這類理財產品的差別是最大的,所以購買此類產品一定要仔細閱讀其產品說明書,了解其具體的投資領域;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願意承擔較高風險、追求較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資者購買。
(三)從投資途徑來看:
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的途徑大致有櫃台、網銀和手機銀行;有些銀行會不定時地一些網銀專享或手機專享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在銀行櫃台是買不到的;由此導致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差別因具體產品也會不同;根據的調研情況,以下銀行是在了網銀專享或者是手機專享的產品的: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上海銀行。
現在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可以在網上購買,還有一些銀行網銀專享或手機銀行專享的理財產品,其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相對較高,建議不喜歡去銀行排隊、不需要列印認購書的投資者可以在銀行官網查看產品行情後購買,因為需要列印認購書的話還得去銀行辦理。
(作者:理財小強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