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華有哪些金融機構
㈠ 在華外資銀行有哪些
目前我國共有238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 銀監會已批准20家外國銀行將其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其中12家外資法人銀行已完成改制並開業,從事全面外匯和人民幣業務,包括對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 匯豐銀行、 渣打銀行、 東亞銀行、 花旗銀行、 恆生銀行、 日本瑞穗實業銀行、 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新加坡星展銀行、 荷蘭銀行、 永亨銀行、 新加坡華僑銀行、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
㈡ 美國在華企業有哪些
1、蘋果
蘋果是美國在華最大的「撈金王」。蘋果2019財年全球總營收2590.42美元,中國營收436.78美元,佔比近17%。
作為智能手機的先行者,蘋果手機自從在華推出以來一直備受追捧。截至2017年,中國成為iPhone全球最大的市場,擁有2.43億用戶,佔全球總銷量的1/3,「賣腎買iPhone」一時間成為網路流行語。
2、英特爾
CPU是高端技術,不是誰都能造的。英爾特的CPU主要在美國本土生產,在中國有開設工廠,進行一些封裝測試工作。
中國一直是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市場。2019年,英特爾預計營收超過700億美金,中國市場營預估收達170億美金。
如英特爾這樣的科技巨頭,自己賺錢的同時還為戴爾和惠普兩家美國計算機公司提供CPU,這兩家公司每年也會從中國賺取幾十億美金的收入。
3、高通
英特爾是PC端CPU的霸主,高通稱霸的則是手機端商用CPU領域。市面上的安卓機除了華為的麒麟CPU和三星自主CPU,大部分採用高通CPU,包括oppo、vivo、小米等。
但高通並沒有自己生產CPU的能力,其產能主要靠台灣的台積電和韓國的三星完成,這兩家企業均有美資背景。
高通2019財年營收242.73億美元,按中國市場份額佔比65%計算的話,中國市場營收約158億美金。
4、沃爾瑪
名副其實的全球零售業巨頭,世界500強NO.1(營收排名),2019全球營收5144億美金。
2019年沃爾瑪中國營收預計超過100億美金,占其海外收入的10%,增長6.3% 。近日沃爾瑪宣布,將於未來5-7年計劃在中國新開設500家門店和雲倉。
目前,沃爾瑪在中國180多個城市開設了443家商場,和騰訊、京東達成深度合作,其電商業務登錄了京東。
5、美光
美光是全球半導體存儲巨頭,份額僅次於三星和海力士,位列第三。前幾年,借著手機等電子設備內存需求的急速增加的東風,內存市場狠狠的撈了一筆金,美光著實風光了幾年,在2017的中國收入排名中名列前茅營收達104億美金。
㈢ 美國在中國的公司有哪些
IBM是改革開放後最早進入中國投資的跨國公司之一。目前,它在中國成立了包括研發、產品、服務在內的全線業務,已經建立了50家分公司,擁有員工3萬多人,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北京市政府等眾多中國政府部門都有著深入的戰略合作。
戴爾公司1995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設有3個工廠、2個服務中心等,中國的工廠及合作夥伴每年生產供應戴爾全球產品的73%。
美國安費諾集團目前控制著中國通信設備及伺服器行業的高速連接器市場80%的份額。根據安費諾的年報數據計算,2008年至2017年的十年間,安費諾全球營收總額的年均增速為9%,而其在中國的營收從5.6億美元增長到21億美元,年均增速高達16%,中國市場占其全球市場的營收比重也從十年前的17%增長到2017年的30%。
㈣ 華爾街五大投行是什麼
華爾街五大投行是高盛、摩根、美林、雷曼兄弟、貝爾斯登。
1、高盛:高盛公司是由德國移民馬庫斯·戈德曼於1869年創立的,在19世紀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投資銀行業務開始形成。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
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
2、摩根:摩根斯坦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設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人。
3、美林: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響叮當的名字里佔有一席之地。
4、雷曼兄弟: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
5、貝爾斯登: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是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系全球500強企業之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全世界的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服務。
拓展資料: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
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
它控制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
在工礦企業方面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面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㈤ 美國有哪些重要的金融機構和公司
美林、雷曼兄弟、JP摩根、摩根大通、房地美、房利美、美聯儲……
㈥ 美國哪些城市有中國銀行
美國開立的中國銀行有紐約分行、紐約華埠分行、洛杉磯分行、芝加哥分行。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㈦ 美國各地有哪些華資銀行
最大的,華美銀行
國泰銀行,匯豐銀行,花旗銀行(不知道是不是華資的)
中國城還有些小的華資銀行,叫不上名字了
前幾天,在洛杉磯居然看見了中國工商銀行
㈧ 美國出名的金融機構都有什麼
1、 聯邦儲備系統(中央銀行體系)
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建立的,該系統由三級金融機構所組成:
聯邦儲備委員會。它是聯邦儲備系統的最高決策機構,有權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美聯儲由七名理事組成。在聯邦這一級的機構中,美聯儲系統還設立「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其構成是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委員加上五名各區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由12家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為常任成員)共12人組成,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負責進行公開市場買賣證券業務的最高決策機構。此外,還設立顧問委員會。
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將全國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在每一個儲備區內設立一家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該儲備區的中央銀行。
會員銀行。根據《聯邦儲備法》的規定,所有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即國民銀行)必須參加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向州政府注冊的州銀行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聯邦儲備系統。
2、商業銀行
美國的商業銀行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國民銀行,即根據1863年《國民銀行法》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而言這類銀行都是規模較大,資金實力雄厚的銀行;第二類是根據各州的銀行立法向各州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稱之為州立銀行。這類銀行一般規模不大。
a、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私人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儲蓄信貸機構,他們主要是通過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來獲取資金,並將其運用於較長期的私人住宅抵押貸款上。具體而言,這類金融機構包括: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及人壽保險公司。
b、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有銷售金融公司、商業金融公司、投資銀行、商業票據所、證券經紀人、證券交易所和信託機構等。其中,銷售金融公司主要是對消費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發放貸款。商業金融公司則是按一定的折扣購買企業的應收帳款。投資銀行主要是包銷公司及政府證券。商業票據所負責推銷企業的短期證券。證券交易所主要是為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流通提供一個場所。
3、 其他金融機構
主要是指養老金基金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其中,養老金基金的資產主要是公司股票。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又稱為共同基金),他們將小額儲蓄者與投資者的資金匯集起來在貨幣市場上購買各種收益較高的金融資產,如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以獲取較高的收益,然後將盈利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基金入股者。
4、 政府專業信貸機構
美國的政府專業信貸機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向住宅購買者提供信貸的機構;一類是向農民和小企業提供信貸的機構。具體而言有:
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成立於1965年,主要是通過其所監督的下列三個機構向住宅購買者提供資金: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也不直接發放貸款,而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其他專業金融機構發放的住宅抵押貸款。
農業信貸機構。農業信貸管理署負責監督與協調以下三個為農民提供信貸的銀行系統:12家聯邦土地銀行、12家合作社銀行及其中央銀行、12家中期信貸銀行。美國現在的農業金融機構已構成農業信貸銀行基金。1987年又成立了聯邦農業抵押貸款公司。
小企業信貸。根據1958年《小企業投資法》建立了一筆2.5億美元的基金,以資助小企業投資公司,促進他們對小企業進行融資。
此外,美國還建立了美國進出口銀行,主要為美國對外貿易提供資金。
美國金融機構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商業銀行的雙軌注冊制度。 美國商業銀行可以任意選擇是向聯邦政府還是向州政府注冊。其中,向前者注冊的就稱為國民銀行,向後者注冊的就稱為州立銀行。
2、獨特的單一銀行制度。美國的國民銀行不得跨州設立分支行。大約有1/3的州允許州立銀行在其境內設立分支機構;有1/3的州只允許州立銀行在其所在的州內設立分支銀行;其餘的1/3的州根本不允許銀行設立分支銀行。這一單一銀行體制在各國金融業中是獨具特色的。
3、銀行持股公司的大量存在。銀行持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或兩家以上銀行的公司。銀行持股公司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克服美國不允許開設分支行的規定所造成的不利。
4、金融監管機構的多元化。美國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監管是通過很多機構來進行的。對銀行監管機構而言就有三個:財政部貨幣監理官(專門負責國民銀行的立案注冊並對它們進行監管)、聯邦儲備系統(主要是對州立會員銀行及銀行持股公司進行監管)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參加存款保險制度的銀行進行監管)。1989年以後又將對銀行存款保險的監管職責轉交給銀行保險基金。此外,州立銀行主要受各州銀行監理官的監管,銀行在從事證券交易過程中還要受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管理。在銀行系統之外,在住宅抵押貸款與農業貸款上還存在於聯邦儲備系統相似的兩個平行的系統,它們各自有本系統內的最高監管機構。
㈨ 美國有哪些金融機構
1、 聯邦儲備系統(中央銀行體系)
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建立的,該系統由三級金融機構所組成:
聯邦儲備委員會。它是聯邦儲備系統的最高決策機構,有權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美聯儲由七名理事組成。在聯邦這一級的機構中,美聯儲系統還設立「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其構成是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委員加上五名各區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由12家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為常任成員)共12人組成,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負責進行公開市場買賣證券業務的最高決策機構。此外,還設立顧問委員會。
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將全國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在每一個儲備區內設立一家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該儲備區的中央銀行。
會員銀行。根據《聯邦儲備法》的規定,所有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即國民銀行)必須參加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向州政府注冊的州銀行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聯邦儲備系統。
2、商業銀行
美國的商業銀行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國民銀行,即根據1863年《國民銀行法》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而言這類銀行都是規模較大,資金實力雄厚的銀行;第二類是根據各州的銀行立法向各州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稱之為州立銀行。這類銀行一般規模不大。
a、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私人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儲蓄信貸機構,他們主要是通過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來獲取資金,並將其運用於較長期的私人住宅抵押貸款上。具體而言,這類金融機構包括: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及人壽保險公司。
b、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有銷售金融公司、商業金融公司、投資銀行、商業票據所、證券經紀人、證券交易所和信託機構等。其中,銷售金融公司主要是對消費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發放貸款。商業金融公司則是按一定的折扣購買企業的應收帳款。投資銀行主要是包銷公司及政府證券。商業票據所負責推銷企業的短期證券。證券交易所主要是為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流通提供一個場所。
3、 其他金融機構
主要是指養老金基金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其中,養老金基金的資產主要是公司股票。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又稱為共同基金),他們將小額儲蓄者與投資者的資金匯集起來在貨幣市場上購買各種收益較高的金融資產,如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以獲取較高的收益,然後將盈利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基金入股者。
4、 政府專業信貸機構
美國的政府專業信貸機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向住宅購買者提供信貸的機構;一類是向農民和小企業提供信貸的機構。具體而言有:
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成立於1965年,主要是通過其所監督的下列三個機構向住宅購買者提供資金: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也不直接發放貸款,而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其他專業金融機構發放的住宅抵押貸款。
農業信貸機構。農業信貸管理署負責監督與協調以下三個為農民提供信貸的銀行系統:12家聯邦土地銀行、12家合作社銀行及其中央銀行、12家中期信貸銀行。美國現在的農業金融機構已構成農業信貸銀行基金。1987年又成立了聯邦農業抵押貸款公司。
小企業信貸。根據1958年《小企業投資法》建立了一筆2.5億美元的基金,以資助小企業投資公司,促進他們對小企業進行融資。
此外,美國還建立了美國進出口銀行,主要為美國對外貿易提供資金。
美國金融機構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商業銀行的雙軌注冊制度。 美國商業銀行可以任意選擇是向聯邦政府還是向州政府注冊。其中,向前者注冊的就稱為國民銀行,向後者注冊的就稱為州立銀行。
2、獨特的單一銀行制度。美國的國民銀行不得跨州設立分支行。大約有1/3的州允許州立銀行在其境內設立分支機構;有1/3的州只允許州立銀行在其所在的州內設立分支銀行;其餘的1/3的州根本不允許銀行設立分支銀行。這一單一銀行體制在各國金融業中是獨具特色的。
3、銀行持股公司的大量存在。銀行持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或兩家以上銀行的公司。銀行持股公司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克服美國不允許開設分支行的規定所造成的不利。
4、金融監管機構的多元化。美國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監管是通過很多機構來進行的。對銀行監管機構而言就有三個:財政部貨幣監理官(專門負責國民銀行的立案注冊並對它們進行監管)、聯邦儲備系統(主要是對州立會員銀行及銀行持股公司進行監管)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參加存款保險制度的銀行進行監管)。1989年以後又將對銀行存款保險的監管職責轉交給銀行保險基金。此外,州立銀行主要受各州銀行監理官的監管,銀行在從事證券交易過程中還要受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管理。在銀行系統之外,在住宅抵押貸款與農業貸款上還存在於聯邦儲備系統相似的兩個平行的系統,它們各自有本系統內的最高監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