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外部理財如何清償
Ⅰ 海航債券122071怎麼償還
海航債券122071仍由海航控股到期還本付息。現在的問匙是等待海航集團及時返還佔用的數百億資金到賬返還。希望海控抓緊催收大股東占款,按時兌付本息。
海航的歷史
2019年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海航集團列第二位,營收額為6183億。2019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發布,海航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22位。
2020年2月29日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改選了部分董事。改選後的董事七名,陳峰、顧剛、李先華、譚向東、任清華、陳曉峰、何家福。選舉陳峰擔任董事長、顧剛擔任執行董事長、李先華擔任副董事長。同時,董事會決定分別聘任譚向東擔任公司CEO、任清華擔任公司聯席CEO。
2020年3月19日,海航集團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要求全體幹部員工真抓實干,以扎實有效的工作業績為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勇當自貿港建設的排頭兵。
2020年4月11日,海航集團與中國旅遊集團在海口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Ⅱ 海航破產保護究竟保護什麼
正如海航集團所言:「海航破產重整提上日程,對於債權人、理財產品持有人、全體海航員工和整個資本市場來說,卻只是一個新的開始」。由此,可以解讀到的信息是:「不影響航空主業正常生產運行」,「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其也將穩定員工就業,確保員工工資及法定福利按時發放及繳納」,「重整期間停止支付 歷史 欠款債券,不能再實施個別清償」「海航集團體系內的上市公司也將繼續維繫上市資格,消除對資本市場的潛在重大震盪」等。這樣看來似乎像一次「演練」,傳遞的信息讓與海航集團有關的債權人、業主、員工等不必大驚小怪,這次破產重整是在解決財務問題的同時保護公司的資產,保護債權人、業主、員工等人的利益。真是這樣嗎?
海航破產保護究竟保護什麼?這是債權人、業主、員工等人共同關心的話題。
破產保護,是指債權人延長債務償還期限或暫不追究債務人違約責任或債務人按新的計劃償還債務,給債務人再融資的機會。根本目的是維護債權人、業主、員工等人的局部利益。當然,破產保護也「利於防止出現大批失業,對緩解 社會 矛盾、保持 社會 穩定具有積極的意義」。
現實中,破產保護方案必須體現所有的參與方共同承擔風險、分享收益和共同管理。構建協同合作才能雙贏。債權人、業主、員工等人還要有破產保護風險預防意識,防範債務人借破產保護之名拖延時間,轉移資產,加劇債權人的風險。債權人、業主、員工等人擦亮自己的眼睛,理性、審慎、依法行使權力。
Ⅲ 海航理財兌付比例
3%。
1、據記者了解,購買海航理財產品的人數超過5萬人,申報債權規模超過300億,這其中有近兩萬人是海航的員工,這些員工的理財債務如何償還,也事關公司後續經營和運行的穩定。
2、在破產程序中,只有已經申報債權的債權人才享有接受分配財產的權利。如果購買了海航理財產品的債權人沒有趕在財產最後分配前補充申報,那麼自然無法得到任何的分配或兌付。
Ⅳ 海航話費寶理財怎麼處理的
話費中的金額可以消費,也可以到期後提現。
鳳凰網WEMONEY訊 曾被給予厚望的虛擬運營商轉正一周年了,大批民營背景的運營商進入電信領域,有像阿里小號、小米移動等一批明星產品,也有海航科技集團全資子公司海航通信這樣的黑馬選手。
近日,朋友圈一則海航通信「充100元得150,最高能贈送15%。」
類似理財收益的消息引起WEMONEY的注意。
海航通信在2014年末獲得最後一批工信部虛擬運營商牌照,2015年推出「話費寶」,這種不同於其他運營商賺取通信服務附加值的商業模式,曾招致多方質疑,更被傳出「名為話費,實為理財」。
Ⅳ 關於《破產法》,從海航集團的破產重整說起
文 王月/律師助理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團公告海南高院受理了債權人的破產重整申請——海航集團破產重整案,正式開始。
1993年創業初期,海航集團所有資產僅有當時海南省政府給的1000萬元創辦費,而到2017年年底,資產規模已經飆升至12319億元。海航集團通過「買買買」的模式,業務版圖不僅囊括了航空領域,還橫跨 旅遊 、地產、零售、金融、物流、船舶製造、 科技 等眾多產業。繁盛時期,其總資產規模超萬億元人民幣,業務遍布世界各地。
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通過融資進入新的領域,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當企業規模擴大,必然帶來管理半徑變大,管理成本上升。海航集團下屬企業超過2000家,涉足領域眾多,即便付出巨大的管理成本,也很難保證集團高效運行。其次,當資本市場上行時,融資成本低,投資容易獲得高收益,買買買的擴張具有其可行性;但到了資本市場下行周期,投融資收益與成本倒掛、資產價格下降,不斷擴張的版圖將遭遇危機。
一、什麼是破產重整?
破產法中的破產是指廣義的破產,包括破產清算、破產重整、破產和解三個程序。
破產重整是企業破產法新引入的一項制度,是指專門針對可能或已經具備破產原因但又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企業,經由各方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關系人的參與下,進行業務上的重組和債務調整,以幫助債務人擺脫財務困境、恢復營業能力的法律制度。
而破產清算是在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時,由法院強制執行其全部財產,公平清償全體債權人的法律制度。
破產和解則是債務人企業,面對危機時,主動向債權人整體進行的妥協和讓步。
二、破產重整的意義
海航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將通過債權轉移、股抵債、留債展期清償、尋找戰略投資者、注入流動性、原股東向戰略投資者出讓股權等多種方式降低負債水平,其意義在於為瀕臨破產的企業增加一次恢復生機的機會,給予企業一定發展時間,股權價值也將進一步提升。
對於債務人而言,重整的目的是挽救財務狀況惡劣或具有停業危險的企業,因其具有繼續經營的價值,存在重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過重整免予破產,並能清償到期債務,使企業起死回生。
三、破產重整對海航集團的影響
法院裁定受理破產重整的申請意味著海航已經進入破產程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之後,海航的經營將不再是自主經營的模式,而是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經過法院許可並由法院指定管理人,由管理人接管企業的經營管理、財產等。
1、破產程序開始之後海航將不被允許個別清償,只能全體債權人申報債權,統一清償以保證公平性,同時為了防止其債權金額的膨脹,各債權也將停止計息。
2、針對海航集團未審結的訴訟、仲裁、執行程序等將中止,待管理人接管全部財產之後繼續,並由管理人代表企業參加訴訟、仲裁。為保證公平受償,曾經針對海航集團設立的保全措施都將被解除,破除個別債權人的優先受償權,全體債權人公平受償。
3、破產重整過程中,企業將暫停分紅,董監高的股權轉讓也將被暫停。
四、海航集團破產重整走向何方?
《破產法》第七十九條規定: 債務人或者管理人應當自人民法院裁定債務人重整之日起六個月內,同時向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提交重整計劃草案。
前款規定的期限屆滿,經債務人或者管理人請求,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期三個月。
債務人或者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計劃草案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宣告債務人破產。
未來六個月甚至是九個月非常重要,債務人或者管理人應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各方能接受的重整計劃草案,否則,將面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對於海航集團的破產重整方案,由於海航集團資產規模龐大,涉及領域眾多,方案中主要應明晰主業,縮減規模,獲得流動性,降低資產規模。重整中引入戰略投資者往往是行之有效的方案,但也正由於海航集團體量龐大,並非一般投資者有能力接盤。而關於海航集團的重整進展,以及旗下大大小小公司的未來命運,仍需持續關注。
Ⅵ 海航p2p最後處理方式
海航p2p最後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會同有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聯合工作組將全力協助和推進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一、海航系P2P風波再起
1月7日,居某投訴某內部員工(化名)對集團、發起集體投訴,稱其向集團購買了兩款「圓公寶」產品,但產品已過期半年,但集團仍未支付本息,並在支付方案中多次失信。眾所周知,2018年,海航的發展是曲折的,其角色從未停止過買賣、處置資產、清償債務。海航,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聚寶_,也不斷陷入困境。數據顯示,聚寶_成立於2014年5月,注冊資本31.58億元,由海航100%控股。
二、航旅板塊產品未能如期兌付
據媒體報道,大批投資者聚集在北京海航大廈捍衛自己的權利。原因是聚寶_「航旅Plate Procts」的贖回再次變卦,未能如期完成。工商信息顯示,聚寶_平台標的多為企業大價值標的,標的資產融資方多為海航旅遊管理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海航工程物流有限公司等海航,關聯方。2018年上半年,平台承諾分三次完成支付。後來由於資金緊張,9月中旬,平台為投資者提供了三種支付方案,均在18個月內還本付息。根據最新贖回計劃,聚寶_應於2018年12月向投資者贖回2%的本金及相關利息。但事實上,據投資者稱,其2%的本金中,只有40%用於支付航旅,平台的產品,60%尚未支付。鑒於海航聚寶_持續拖欠款項,許多投資者表示,他們之前給了聚寶_一些時間來解決資金問題,但現在他們甚至無法分期還錢,這讓人們無法相信海航的誠信。
據了解,此前有媒體質疑海航聚寶_產品涉及大量標的,且產品不符合規定。而且產品的資金流多為海航的關聯企業,疑似自融。
Ⅶ 海航集團破產,7000億債務怎麼辦
海航集團是破產重整,雖然目前沒有辦法還錢,但如果重整順利,不排除未來還錢的可能性。
在重整期間,海航集團是會停止兌付 歷史 欠款的,同時會對股東權益進行調整。因為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實際上就是資不抵債了,股東權益自然應該清零,把這部分錢用來抵債,這是通用的處置債務的方式。
我覺得,這其實算是某種形式的「債轉股」,但考慮到債務人可能並不想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所以還有一種方式,就是 引入戰略投資者,用注資的方式來清償債務 。
當然,海航集團的債務規模過於龐大,其中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機構借款等,這使得公司的重整難度比較大,因為牽扯到的利益相關方太多了。
海航集團之前還 甩賣過旗下的資產 ,在重整完成後,不排除繼續甩賣的可能性。
但也必須要說明的是,海航集團的航空主業,其發展還是較為良好的。公開資料顯示,海航集團旗下參控股航空公司14家,商用機隊規模近700架,為中國第四大航空集團。這一部分資產,是海航集團的優質資產,是擁有造血能力、能實現正向現金流的資產, 未來海航集團重整完成後,要想逐漸清償債務,必然要靠航空主業的良性運轉。
我也是企業職工,此時此刻想說一句話:企業興,工人苦;企業破產,工人更苦。現在網路都在關心海航集團破產後的巨額債務,我更關注航海職工今後的出路。順便說一句,海航集團走到今天這一步,集團高層領導是不是應該被問責?責任和擔當,應該是每一個企業領導率先具備的條件,別出問題就最終讓職工成為買單者!
首先要追責,怎麼造成這么多債務的。其次追繳,這些債務形成過程中必然有貪腐。第三要重組和拍賣,盤活資產。
Ⅷ 你也在海航金融貸款嗎 我也讓他們騙了怎麼辦
目前這種情況來看只能等法院的處理了。據航旅圈了解,一債會上,包括破產重整管理人和工作組在內的發言人,多次為理財產品的兌付降低預期打預防針,明確表示「在海航目前嚴重資不抵債的情況下,理財產品理論上受償率是比較有限的」,「由於償債資源有限,難以滿足債權人足額充分受償的高預期」。
事實上根據破產法的相關規定,理財產品的債權屬於普通債權,在重整方案中,其與沒有財產擔保的銀行貸款、金融貸款、債券的清償率應該都是一樣的,清償順序更是在財產擔保的債權、職工債權等之後。
不過,工作組和管理人代表在會議上也透露,已經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考慮到海航的特殊性,會就個人理財單獨做一個清償方案,嘗試把理財產品債權人的等級提一提,並在下一次債權人會議提交債權人大會表決。方案會根據最終的資產負債評估和債權申報情況,以及引入戰投和增量資源的情況,想法設法最大限度保障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權利
是否意味著,購買理財產品的債權人,會獲得不同於其他債權人的清償率?最終的方案何時可以出爐?方案又將由誰決定是否通過?
就在方大集團擬入局海航重組沒幾天,海航董事長陳鋒和首席執行官譚向東就因涉嫌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在這個關鍵節點董事長和CEO雙雙被查,使得初見曙光的海航,未來走向又蒙上一層陰影。
目前關於陳鋒因何被查還未有確切消息,但今年6月底,陳鋒就曾被海航員工聯名舉報,列出眾多「罪狀」。同時,除了進展緩慢的海航重組外,海航多家公司數百億資金被股東侵佔並提供違規擔保,尤其是旗下金融平台暴雷,投資人資金今未兌付,都成為海航集團亟待解決的問題。
9月24日,海航集團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海南公安機關通知,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峰、首席執行官譚向東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公告還稱,海航集團及其成員企業運轉穩定有序,破產重整工作依法順利推進,生產經營不受任何影響。
據了解,陳峰是海航集團的創始人,現擔任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從1993年與創始團隊創建海航集團以來,陳峰將海航集團從單一的海南島地方航空運輸企業發展成為現代航空服務綜合運營商。根據海航集團此前披露的股權架構顯示,陳峰持股14.98%,與2018年7月意外墜亡的原海航董事長王健並列為海航集團最大的自然人股東。
Ⅸ 海航萬億債務重整落幕:集團將變信託計劃還債
海航集團進入破產程序以來,共接收2萬億債權申報,最終確認債權1.1萬億,截至9月30日四個重整程序二債會召開,海航集團破產重整工作距離收尾僅一步之遙,接下來將等待法定裁決。
國慶長假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在2021年度第41周安全生產經營例會上,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組長、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顧剛通報了上述情況。
在此之前的2月10日,海航集團依法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旗下的資產分為四塊各自重整,其中*ST海航(600221),*ST基礎(600515)和*ST大集(000564)三家上市公司單獨重整,海航集團等321家企業合並重整。
「不到8個月,用最短的時間、高質量推進了最大破產重整案二債會的順利召開,接下來將綜合二債會整體情況,待債權人於 10月20日 前依法完成表決後等待法院裁決,預計11月將完成相關法定程序。」顧剛說。
詳解三家上市公司債務償還方案
在9月27日至30日分別召開的四個二債會上,海航三家上市公司和海航集團的重整計劃草案也相繼浮出水面,其中, *ST 海航 與 *ST 基礎 找到了戰略投資者,通過戰投注入資金以及股票抵債或留債的方式,財務費用大幅降低。
*ST 海航的戰略投資者為遼寧方大集團, 將向海航航空主業投資 380億元 ,並且還有額外30億元的風險化解資金。
顧剛透露,方大擬投入的380億中,海航控股將獲得約250億現金流補充,在全面清償經營性欠款後,海航航空主業賬上還可能有100億現金用於企業經營,這有利於海航航空主業恢復到一個運營狀況 健康 的企業,並可以抵抗仍然持續的疫情常態化沖擊。
根據第一 財經 記者獲得的*ST海航重整草案,共 計4915家債權人 申報 9215 筆債權 , 申報金額合計3,972.09億元 。經管理人審查,已經提交法院裁定確認和預計後續法院可以裁定 確認的債權 共計約 1612.93 億元 。
這1600多億的債務,除了職工債權和稅款債權獲得全額清償,以及每家普通債權人 10萬元 以下(含)部分一次性現金清償,大多數以留債,股票抵債和債務轉移至海航集團清償的方式解決。
對此,多位專業人士對記者分析,對於普通債權人來說,債權越小損失越少,比如10萬以下能夠全額收回,10萬以上的部分就要打折了。具體打幾折要看*ST海航未來的股價,以及海航集團承擔的64.38%部分怎麼還(這部分在海航集團二債會的重整草案中明確了通過信託計劃的形式清償)。總體來看,海航經營越好,股價越高,債權人的損失會越小。
*ST基礎的戰略投資者是海南國資企業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發控」),共有3242家債權人申報4,937筆債權,申報金額合計 1,888.62 億元。經管理人審查,已經提交法院裁定確認和預計後續法院可以裁定確認的債權共計約 951.99 億元 。
*ST基礎的債務償還方式與*ST海航類似 , 除了職工債權和稅款債權獲得全額清償,以及每家普通債權人10萬元以下(含)部分一次性現金清償,大多數以股票抵債或留債方式償還。
*ST大集的情況稍好些,因此計劃待重整完成後再引進戰略投資者。共有5,696家債權人申報7,304筆債權,申報金額合計 332.25億元 。這些債務同樣以留債或抵債的方式清償,每家普通債權人1萬元以下(含1萬元)部分一次性現金清償,超過1萬元的部分以供銷大集股票抵債。
海航集團變信託計劃實控的持股平台
相比幾家上市公司,海航集團等321家合並重整的企業,債務規模更加龐大。截至9月13日, 共計64,368家債權人 申報 168,814 筆債權 ,申報金額合計 14,606.33 億元 。經管理人審查,已經提交法院裁定確認和預計後續法院可以裁定 確認的債權共計約7,467.02億元 ,暫緩確定的債權共計約 895.66 億元 。
在已經確認的 超過7000億 的債權中,除了需要優先償還的 職工債權,稅收債權,有擔保債權,還有涵蓋大量個人理財投資的普通債權人: 購買海航理財產品的人數 超過5萬人 ,申報債權 規模近300億,其中也包括不少海航的員工 。
而由於海航整體 已經資不抵債數千億( 截至2021年2月10日,321家公司經合並抵銷後資產總值為2532億元,負債總額1.04萬億,凈資產為 -7858 億 ),按照破產法的規定,排除優先債權的順位,屬於 普通債權的理財債權人獲得現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因為海航所有有價值的資產,基本上都設置了抵質押。
不過,由於購買海航理財產品的人數眾多,在此前舉行的一債會上,管理人和工作組就透露,希望能夠盡力給理財債權人更多的清償保障。最終, 在得到機構債權人的同意下 ,一度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的 海航集團才擠出了17億元 ,用於普通債權的現金清償—— 每人獲得3萬元現金的兌付額度 。
另據記者了解, 遼寧方大 和 海發控兩家戰略投資者,還分別願意拿出30億現金/部分*ST海航股票,以及2億現金/5億*ST基礎股票「救助」個人理財債務人 。不過由於這部分額外的 救助資源由第三方提供 , 並不是海航的資產也不是程序內的資產 ,因此追加的現金和股票也沒有寫進重整草案,而是通過簽署「債權轉讓協議」的方式,由理財債權人 自願選擇 是否接受。
普通債權人剩餘的債務,則將通過 「 信託計劃」清償 ,而 信託計劃的成立 ,也是海航 的萬億債務在未來陸續償還的主要載體 。
目前暫定的六家業務管理平台公司包括 :航空集團(航空運輸)、三亞翊航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三亞翊航,機場運營)、金海智造(船舶製造)、海航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酒店商業)、資本集團(金融服務)、海航股權管理有限公司(其他)等 。
而未來海航集團本部則將 新設一家發起人公司 ,發起人公司再新設一家 總持股平台 公司,持有上述六大業務管理平台公司的股權。
與此同時,發起人公司將作為委託人, 成立信託計劃 ,並將持有的總持股平台的股權以及對各業務板塊的應收款債權注入信託計劃,作為 信託財產 ,信託計劃還通過總持股平台實現對所有信託底層資產的實控及管理, 即將321家公司的全部資產納入了信託計劃 。
而321家公司的 全部債務也 將歸集至發起人公司,並以發起人設立的信託計劃份額受償,其中,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人和普通債權人,分別獲得優先份額和普通份額,並 根據所持份額分享信託收益 。
根據重整草案,信託計劃項下的 信託收益,來源於其持有的股權資產的分紅、處置收益以及應收賬款的變現、處置,最終來源於重整完成後底層資產的經營收入、資產處置收入和未來戰略投資者的投入以及持有的引戰平台公司股權 的未來分紅。不過對於 信託計劃的受託人及信託受益權期限 等具體細節,草案中並未明確。
也就是說,如果重整成功, 海航集團將變為由債權人作為受益人的信託計劃來管理/運營的持股平台 ,未來債權人能從信託計劃中受償多少,需要看信託計劃處置資產,尋找戰略投資者和旗下資產經營收入的具體情況。而 海航原老股東團隊的權益將全部清零,包括海航方股東的出資人,以及海南省省屬國資股東的出資人,他們的股權都轉移至債權人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