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年金融危機怎麼看
『壹』 面對金融危機 你有什麼看法
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如狂風般掃盪到每一個角落,處處可見 「人仰馬翻」。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這些都可能對中國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香港的一位投資銀行家認為,中國即便在危機之初可以屹立不倒,但也絕對無法獨善其身,因為現在的世界是如此緊密地纏繞在一起。
作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我們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
1、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一定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把我們所經手的每一件事情做到盡可能完美,把我們的本職工作做的無可挑剔,做不到第一也不能做到最後。
2、積極充電,提升個人專業素質
利用閑暇時間,抓緊時間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通過各種渠道讀書、學習、培訓,任何一次學習機會都可以讓我們獲益匪淺,並且得到提升。
3、節約成本
公司在內部挖潛,挑戰最低經營成本,積極准備「過冬的棉衣」,我們作為一名員工,是不是在做一些准備呢?奢侈品盡量的少消費吧,可買可不買的物件、還在猶豫不決的物品,盡量的放棄吧。節省用水用電、減少娛樂消費、減少浪費等等。
4、投資、理財我們要謹慎
2008 年的股市,飄紅的日子漸行漸遠,2008 年入市的股民,折戟沉沙的不在少數。據專業人士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009 年,投資還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盡量避免風險投資。如果確實要理財,一定要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5、多留出點時間陪陪家人和孩子
在工作之餘,多做一點感情投資,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吧,在物質可能不會太豐盛的未來,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也是蠻不錯的選擇呢。
6、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非常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句老話永遠都是對的,可能你的經濟實力下降了,可能你的生活水平下降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精神不能倒下,我們的精神狀態不能萎靡,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會讓我們在凜冽的寒冬感覺這個冬天不太冷。
學習提升能力,交流匯聚人脈,分享實現共贏
『貳』 如何看待2022年金融危機
如果疫情能在2020年結束,那麼在2022年初之前都會看到經濟高增長。這是衰退轉蕭條之前的最後一次繁榮。可以預見的是,這次可能要靠投資和補庫存周期來實現貨幣擴張,投資主要是基建,補庫存動的主要是上游周期品。周期品需要需求驅動,後面我們應該會看到全球都會開啟新一輪大規模基建。
2021年是個類似2007年的年份,說起2007,肯定會想起上證指數6124的歷史最高點和大宗商品當時的瘋狂。從周期來看,2019年到2021年底也是基欽周期擴張期,對應股票市場超級大牛市。2022年初上證指數會創歷史新高,A股瘋狂的影響會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後面上證指數盛極而衰,金融危機開始。沒有瘋狂就沒有危機,大瘋狂之後才有大危機,天道本來就是如此。
2022年,美國新一輪債務同樣也會到期,債務危機會引發類似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隨後延伸到經濟危機和全球大蕭條,會國際游資全力出逃美國,瘋狂湧入中國。預計2022到2023年可能會爆發新一輪台海危機,希望這是最後一輪。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區別: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後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
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最後嚴重偏離了現實產品市場對信用的有限需求。當這種偏離普遍地存在於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時,次貸危機,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機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它的核心在於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價值、獲得福利。就此而言,「經濟」是帶有價值取向的一個結果,「金融」則是實現這個結果的某個過程。
因此,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里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傳統意義上的經濟蕭條),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范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叄』 很多人說2022年金融危機,你怎麼看
很多人說二年會迎來金融危機,自己覺得不會,因為自己看到這個很多忍者的就知道了,基本不會你以為,現在網上那麼多評論國家大事,世界經濟局勢的人,他都是什麼人?用一句話來形容,非常合適,位卑未敢忘憂國。他會發生金融危機,他知道金融危機發生是因為什麼嗎?會產生什麼影響嗎?知道歷史上都發生過幾次嗎?知道這個名詞就是說有可能發生金融危機,然後就會越來越多的人跟著說。
通過膨脹發生,是因為消費過多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消費過多,但你覺得按照疫情發生之後到現在這個情況消費有可能過多嗎?你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失業,你會去瘋狂消費嗎?正常人都不會的,因為你都知道疫情要是鬧嚴重了,你可能都沒有辦法正常工作了,你待在家裡你還要吃喝呀,你肯定會控制消費。消費不會飛速增長,沒有那麼多的信貸消費,消費貸款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就很小。
『肆』 2021年會爆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嗎中產階級應該如何應對
2021年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極小。
流動性是金融市場的命脈,金融市場引發金融危機的關鍵在於流動性,流動性是金融市場的命脈,高流動性的市場環境(尤其是融資流動性高,即融資便利且利率低)容易逐漸導致高杠桿的經濟和金融結構。
持續的高杠桿經濟終究會觸發金融危機的爆發!比如近期疫情爆發下,全球經濟籠罩於疫情的陰霾之下,由於經濟停滯或者倒退,出現了信任危機。
在信任危機下,融資流動性斷裂,債務鏈之間的流通出現了問題;為了降低杠桿或償還債務,市場上的投資者不得不拋售高流動性資產甚至安全性較高的資產,進而導致市場流動性崩潰,金融市場全面短時間內大幅度下跌。
所以新一輪的寬松貨幣政策又開始實施,為的就是解決流動性問題,現在並不處於現金為王的時刻,通脹水平不斷的上漲,金融資產也水漲船高!
中產階級必須認真應對即將到來的世界金融動盪。
首先,不要負債,不要借錢給別人也不要向別人借錢。特別是別動用六個錢包作為首付,買處於估值巔峰的房產;
其次,不要持有過多的風險資產,股票要降低倉位,多餘的房產要果斷賣掉換取現金。特別是不要在現在的高位購置房產,因為這次危機發生後,很可能房地產業的繁榮周期就結束了;
再次,要努力增加儲蓄。因為世界金融動盪可能會造成中產階級大面積失業,只有手頭的現金充足才能應對未知的挑戰;
最後,不要買國債以外的債券(可以購買無風險的貨幣基金),因為誰也說不清楚你買的債券是否會出現違約,最好堅持現金為王。
『伍』 有人預言2022年會出現金融危機,你會怎麼應對
總結三句話:廣積糧、緩稱王、高築牆。
現在不要做任何投資!什麼買房、買車,不買了,現在什麼都不要買,盡可能把資產變現,等到22年底的時候,看到什麼資產低於了市場價,就可以買,一樣的操作。
永遠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在中國有老闆開工廠賺了錢,就把所有錢都投到工廠,買機器設備、買地、買廠房,結果一夜之間人工智慧降臨,原先工廠的成產線全部OUT,這老闆還干不幹?一個金融危機、一個市場風波、一個行業的震動一夜回到解放前。
金融危機的到來往往具備突發性:
會造成整個社會活動瞬間停滯,或者是出現一些超出我們所有人想像以及認知的事情。所謂有錢有糧,心中不慌,我們在這個環節中准備好應急經濟,那麼我們就能在金融危機平息後贏得先機。因而這個時候,盡量少參與投資,現金為王,降低個人杠桿是最需要我們去做的。
總的來說,金融危機就是一次全世界范圍內的債務大於收入的危機,所以針對於我們個人來說,若是金融危機期間收入大於支出,那麼我們是不用太擔心的,若是收入小於支出,那麼我們一定要學會開源節流,盡量把現金儲蓄起來。另外,切記不要生病,一旦生病那麼醫療費用和收入都會出現極大的變動。
『陸』 有人預言2022年會出現金融危機,你會怎麼應對
金融危機是一個國家的金融政策問題,導致了金融危機。金融體系處於危機之中,伴隨著金融機構的倒閉,相互信用缺失造成的金融交易規模萎縮。金融體系就像經濟中的血液循環系統,為經濟提供金融支持。一旦金融體系出現大面積梗塞,經濟危機就不遠了。
現代經濟是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經濟。最重要的是間接宏觀調控。金融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主權國家的法律所決定的一種交換媒介,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立即投入流通。它是普遍可接受的,可用於購買貨物、貨物、服務或立即償還債務。它是企業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紙張、絲綢和硬幣,可由企業自行決定使用。在資產負債表中納入貨幣資金,列為流動資產。但特殊用途現金只能作為基金或投資項目列為非流動資產。
『柒』 明年會有金融危機嗎如果有怎麼辦
明年不會發生金融危機,只能說世界經濟發展緩慢,二次探底風險性加大,世界經濟復甦更加艱難,這是金融危機後階段必然陣痛。在這後金融危機階段,我們應該更加干好本職工作,勤儉節約更加低碳生活,在生活中節能減排,學會理財金融知識,增加自己的實際財產收入,對抗通貨膨脹,使自己生活更加快樂美好!
『捌』 假如明年爆發嚴重經濟危機,怎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資產不被縮水
金融危機現在好像有了周期性,每隔一段時間就來那麼一次,而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一行財富的大洗牌,有人破產,有人發財,人類世界創造的物質財富其實沒有少,只是從一部分人的口袋裡轉移到另外一部分的口袋裡而已。
還有人說,「危機,危機,危中還有機「,沒准就會有很好的抄底機會呢!這個倒是沒有說錯,我也的確見到過一次,2008年的時候,有一些做出口的企業生意突然變得很差,剛剛擴建的工廠扛不住債務,就以很便宜的價格被賣掉了,然後國家就搞了四萬億,抄底的人從小富變成了大富,但是這樣的人一是自己要有眼光,二是自己要有膽量,三是要有資源(至少能從銀行搞到貸款吧),四嘛,還要看運氣的。所以呢,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也就是想想而已。
此外,我還聽說過另外一個危機中抄底暴富的故事,說是澳門有一位富豪,姓肖(名字就不說了),這位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出來買地買房了,最後甚至連吃飯的錢都沒了,來內地和朋友聚餐,都是他請客,別人買單,但是他後來熬過來了,變成了連賭王何鴻燊都高看一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