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好的理財怎麼做
㈠ 如何理財比較好的簡單的方法
相對來說,簡單並且好的理財方式有:
1、銀行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收益在2%-7%左右。
2、購買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比如現在流行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1-24個月的投資期限,1000元資金起投,年化收益率5%-12%,即投入10萬一年後期滿本息收益超過11萬。固定收益類理財本身門檻不高,風險也小,比較適合大多數人進行投資。
3、購買股票
炒股是最大眾化的投資工具,不用特別介紹了。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炒股不單只是講究如何選股,也講究如何將資金進行科學的配置。另外,注意不要在大方向上選擇錯誤,比如選擇了「夕陽」行業,即使您再有選股眼光,行業整體是一個走下坡路的趨勢的話,您也不會賺到什麼錢。
4、進行債券的投資
債券的投資是比較的保險的投資。如國債,收益穩定,但是缺點是收益低。比如2014年發行的某3年期國債,年利率5%,而同期3年期的銀行定期為4.25%。只比同期的銀行定期存款略高一些。如何購買,其實通過網上的電子銀行一般就可以進行認購了。
5、外匯、黃金
外匯和黃金是比較老牌的投資工具。理財師提醒投資者,這兩種投資產品有一定的做空機制,因此,不確定也很大。
6、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2p,p2p投資理財,優點在於,起投門檻低,現在很多p2p平台都是100塊起投,門檻非常低;收益相對銀行理財高,目前,銀行理財的收益普遍在4%-5%,但p2p能夠達到10%-13%;靈活,p2p的短期投資有1個月期,3個月期,相比起銀行理財以年計期要靈活得多。所以成為了現在很多朋友的理財新寵。
(1)較好的理財怎麼做擴展閱讀:
理財的好處
1、理財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理財」之所以被稱之為理財,本質上就是打理或管理家庭財產的意思。
有誰能夠准確的知道自己有多少資產、多少負債?又有誰能夠准確的知道自己一年能賺多少錢,花了多少錢,存下了多少錢?對於一個從來不記賬的人來說,肯定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所以,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賬,只有通過記賬才能准確的了解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
2、理財讓我們更有安全感
一個人有手有腳可以找到工作賺錢,但是他仍然會擔心,擔心什麼?他擔心自己會因為失業而中斷收入;他擔心自己或家人生病,自己無法負擔高額的醫葯費;他擔心自己存不夠日益增長的孩子的教育金;他還擔心自己年老體衰不能賺錢的時候,沒有存下足夠的養老金。
而通過理財,我們能夠在收入豐厚的時候,為這些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做好充足的准備。即使風險真的到來,我們也能夠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同時,在我們退休的時候,也能夠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3、理財是為了抵禦通貨膨脹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通貨膨脹數據是5%,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你手裡的100元,到了年底購買力就變成了95塊,而你得用105塊錢才能買到年初100塊錢能買到的東西。
大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所以需要通過理財來打敗通貨膨脹這頭小怪獸。
4、理財是為了不上當受騙
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掉入理財騙局的人大多數是不懂理財的人。
因為不懂理財,所以很容易被心懷不軌的人糊弄,面對高息的誘惑總會有把持不住的時候,而一旦被騙了以後,就再也不敢相信任何金融產品,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其實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想要不進入騙子的圈套,就要自己學點理財知識,不為別的只為防身,只為可以好好保住自己的本金。
5、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通過理財進行資金的合理計劃和分配,留足一定的流動資金,投資賺取更多錢,按個人需要購買保險,都能夠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6、理財是為了更好的規劃未來
理財不能讓我們一夜暴富,但絕對不會讓我們一貧如洗。
理財要趁早,假如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做好理財規劃,不管收入多少,都拿出收入的30%來強制儲蓄,並且做好子女教育金規劃、養老規劃。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配置好相應的保險。
等到3-5年以後再回頭看時,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己比那些每個月掙多少花多的人還要富有,而那些沒有理財規劃的人說不定現在還是月月光,甚至負債累累,當意外風險來臨時,連抵禦風險的能力都沒有。
7、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
被大家熟知的好處,就是可以錢生錢,通過合理配置手中資產來賺取額外收益,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比如用手中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通過這一舉動賺取理財收益,是屬於用資產在賺錢。
㈡ 對於一個新手來說,如何理財最好
大部分人理財,最常面臨這些問題:怎麼做才能攢下更多的資金?賬上利息不高,有什麼有效的辦法?有什麼比較實在的理財規劃?……這些問題,看起來很難,實則容易。一套靠譜的《理財訓練營》就可以幫到你,這就是我從入門進階為投資行家的捷徑通道,所以想在文章的開端率先推薦給大家:點擊報名《理財訓練營》,提升你業余賺錢的能力。
下面就由我教大家怎樣利用理財,來攢到1000萬元!
假設一下,你每年都拿出2.4萬元,也就是說一個月拿2000元,投資年化率10%的理財產品,10年後,你就能攢到38萬。
如果持之以恆,一直到第20年,這筆資產就達到了137萬元。
除此之外,復利更誘人的還是它突破臨界點的時候,如果你能堅持40年,你的財富就會到達1062萬元的驚人厚度。
復利投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此!看起來是不是很讓人心動呢?
不過誰也沒辦法保證每一年的收益率都能達到10%,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財,在專業的實操之後,讓自己的投資收益逐漸逼近這個值。
畢竟隨著咱們的年紀和閱歷的增多,隨著我們工資的增長,能夠存下的錢也會隨著增長,不會一直都是2000塊。
因此,如果想要得到暴增的理財收益,有兩個關鍵點是必須要抓住的:一個是收益率,一個是時間
第一,在收益率方面來看,小小的變化也會產生大大的影響。
每個月要還多少錢會受到房貸利率高低的重大影響,還房貸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年化率僅為2%多的余額寶是現在很多人的投資產品,如果我們能通過理財,使年化收益率達到5%多,到手的年利息就能夠得到較大的增長。
有一個計算方式想推薦給大家,名字是72法則。72法則是用來計算資金增長一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的方法,但要在復利的作用下。
想知道投資本金翻倍所需要的年數,可以用72除以年化率得到近似數值。
例如: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萬元,你投資的是余額寶,假如年利率為2.5%,那麼你的資金翻倍時間是這樣計算的: 72÷2.5(年化率)=28.8。
假如你通過理財的方式使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5%,那麼你僅需要72÷5(年化率)=14.4年就能獲得資金翻倍。
當然,若是你將收益率提至10%的話,那麼久只需要7.2年的時間就可實現原始資金的翻倍了。
那些想要合理做好資產配置,然後在更安全的情況之下,去完成理財收益率的提升的話,理財訓練營是能給大家傳授這樣的知識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報名聽課,多學習總是不會錯的: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學,不掉隊。
第二點,理財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也就是時間。
舉一個思維題:一片池塘出現了一小塊浮萍,如果每天都要增長一倍的情況,專家對此估計10天能長滿整個池塘,問,需要多少天可以讓水面長滿一半?
答案:9天。
換句話說,滿足第9天為「臨界點」這條件,最後1天的增長就可以是翻倍。
再舉一個例子:沃倫巴菲特50歲那年,個人凈資產也僅有3.76億美元;在他59歲那年數字高達38億美元。所以可以說對於巴菲特來說「臨界點」是他59歲的時候。
想做成功一件事,資源的積累是第一步,而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投資的勝負不是一兩年的得失,甚至不是三五年的結果。
一年當中能省下來存的錢只有一兩萬,但是當你的收入逐漸增多時,你的存款也會大幅度提升,而且每年都積極投資,你的投資收益經過時間的沉澱就會暴漲。
在理財訓練營里,老師就為我們講解了,例如關於如何積累到第一桶金、提高投資收益率以及實現財富積累等方面的知識。若你也是月光一族,而且想提高自己理財的能力,那我真心希望你能加入我們:《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㈢ 如何理財比較好
1.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理財方面絕不能偷懶!有一個比喻說:錢就像你的員工,你是老闆,只有想辦法讓你的員工不停地忙碌,才會給老闆帶來更多收益。
作為收入固定的工薪族,更應該多學習理財知識,比如,每年通過理財多收益5 000元,20年下來就是10萬元,加上利息,收益就更大。所以,理財貴在堅持和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就是很大一筆財富。其實,存錢多少不是關鍵,可貴的是理財習慣的養成。要知道,理財必須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
2.合理分配投資
養成理財習慣只是開始,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理財?很多人都懂得,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但實際上把雞蛋放進太多的籃子也是一個理財誤區。買一點股票、一點債券、一點外匯、基金、房產……把個人資產分配到各種投資渠道中,總有一種能賺到錢,這是很多人奉行的法則。雖然面面俱到確實有助於分散風險,但是也容易分散投資者的精力,照顧不到的話很可能發生判斷失誤,結果賠的比賺的多!
3.轉嫁風險,節約成本
很多人只顧著「錢生錢」,而不記得規避風險。理財是一個長期的財富積累,它不僅包括財富的升值,還包括風險的規避。在理財創過程中,要學會利用保險轉嫁風險。
㈣ 怎樣理財才能使收益最大
理財(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 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的工具主要有儲蓄、保險、股票、基金、外匯、黃金、收藏品和投資信託等,理財的知識主要涉及財務、會計、經濟、投資、金融、稅收和法律等方面。理財有兩個主要目標,一個是財務安全,一個是財務自由,財務安全是基礎,財務自由是終點。
從另一個角度講理財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進攻,一個是防守。
目前很多人對理財的概念有一個嚴重的誤區,認為理財就是賺錢,就是買股票、買房地產。其實,這只是說對了理財的一個方面,理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具體的說就是利用保險、稅收和法律工具合理分配資產。
理財,就是運用理財知識和工具,針對客戶的需求,進行一個綜合的、全面的、整體的、個性化的、專業的、動態的、長期的金融服務。
理財的內容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稅務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金規劃、財產分配規劃等。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 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 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 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5. 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
有很多投資基金的人,其實都不是特別了解基金的具體操作和收益計算方法,自己能獲取多少收益,全靠到賬金額的差額來計算,但是這些錢怎麼來的,有沒有誤差,基本上都是懵的。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基金的收益應該怎麼算?
申購基金如果是在在工作日的當天15點之前,那麼從第二個工作日開始就會計算收益。如果是當天的15點之後再去申購,那就要隔天,到第三個工作日才會計算收益了。如果是在節假日期間申購基金,會被系統認定為節假日結束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買入的,第二天開始計算收益。
現在關於收益的計算方法大部分基金公司採用的都是外扣法,因為同樣的申購金額,外扣法購買的份額會多一點,對基金民比較有利。
㈤ 如何理財比較好的簡單的方法
1、金融類理財方式,如基金,特別是指數基金;2、購買保險,保險不僅可以保障投資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可以通過定期分紅和返還保費來獲得資金流保障3、銀行存款,保本付息;4、購買合適實物或固定資產,如黃金,商業地產等;5、選擇購買理財產品:通過銀行對理財產品的評級,選擇合適的產品;6、購買信託類資產。以上就是對於新手來說比較簡單有效的幾種理財方式。 銀行會對每一種理財產品進行評級,通過對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三方面的綜合考量,將理財產品劃分為R1-R5五個等級,風險越大,收益可能越高,而風險較小的收益一般也較小。其中,保本金的理財產品投資內容大多是存款、國債等低風險的產品,如果投資人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可以選擇購買R3以下的理財產品,利率大約在3.5-4之間。 第一種:銀行,最好下載手機銀行:銀行卡是大家用的比較多的,但近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在2個點左右,所以個人不建議在銀行存以年為單位的定期,可以考慮手機銀行推出的短期零活寶,類似於支付寶,利率相比支付寶能低一些,但取現沒有手續費。第二種:支付寶針對各種寶寶類產品,支付寶還是蠻不錯的選擇,非常靈活,和銀行卡直接的超高效對接,寶寶類產品就選擇支付寶。第三種:P2P網路平台
如果希望高利率回報的話,可以選擇P2P網路平台,陸金所類的大型平台非常靠譜,只是利率稍低,最高能到8個點,當然安全性很高;其他知名度稍弱些的利率基本在10個點。第四種:股票
年輕人由於資金少承受風險能力低,可能相對接觸股票的要少一點,
個人建議投資股票要作為一個工作之餘的投資理財工具來使用,投資方法最好是選擇長期投資,買入個人比較了解的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等待它的成長。
㈥ 怎樣理財比較好
1、銀行理財
現階段,雖然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但最常見和被人們接受的還是定期儲蓄。銀行理財投資門檻較低,只要存錢便可進行理財,另一方面,安全系數也相對較高,不用擔心本金受到影響,屬於一種比較穩妥的投資方式。
2、保險理財
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保障,也就是在意外發生之時可以通過保險減輕家庭負擔。在高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部分保險合同中的分紅條款可以有效避免通脹功能,給投保人一定的保障,讓本金有所增值。
3、基金理財
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4、黃金投資
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被許多職場人所選擇。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被人們大量購入。從過去40多年的數據來看,黃金漲了五倍,年化收益率也就只有4.9%,基本上就是通脹的水平。
5、股票投資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投資便是通過股票的買賣活動進行投資理財的過程。對於基金、保險、銀行投資而言,股票投資風險系數相對較高,但是收益也較高。
㈦ 怎樣理財,收益最大
沒有任何投資是百分百收益的,所有收益大的都是伴隨著同等的風險。
如何高收益和更好的理財可以參考以下7點:
1、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理財的資金不是自己生活費用。也就是說,理財資金短期內不需要使用,屬於自己的存款和結余。
2、理財的目的是使資產保值、增值,至少要跑贏通脹。所以理財還是要以穩為主,不可片面追求過高收益。
3、個人的理財習慣是將理財資產的權重按照1:2:3:4來施行,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可以減少風險,增加收益。
4、將理財資金的40%用於定期存款,這個可以選擇存款利率較高的銀行來定期存款。風險小,收益也要高於活期,主要是安全。
5、將理財資金的30%用於理財型基金,理財型基金風險高於銀行存款,相對來說風險也很小,本金基本不會損失。
6、將理財資金的20%用於中高風險的基金或者債券。這類風險高於以上兩種,收益也高於上面兩種,有可能會損失本金。
7、將理財資金的10%用於股票。股票風險最高,波動性較大,但是收益也是很可觀的。
(7)較好的理財怎麼做擴展閱讀:
1、很多年輕人比較浮躁,還沒踏入理財的大門,就想要最高的收益,要知道一分收益對應一分風險,收益最大化也就意味著風險最大化。
比如賭博、炒股、炒幣都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迅速暴富,但也有可能讓你在一夜之間傾家盪產。
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讓財富穩步增值,跑得贏通脹,讓手裡的錢不貶值,而不是為了讓你從一個窮人變成一個富人。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腳踏實地學習理財的基本知識,將本金的安全放在首位
2、如果覺得以上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太低,並且能承受一定的風險,那麼建議嘗試一下P2P理財。
目前固收理財產品中,P2P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優勢非常明顯,目前行業平均收益率在9%-10%之間。
能很多人一聽到P2P就感覺風險很大,主要是因為前幾年行業野蠻生長,導致大批平台跑路或非法集資,但是近兩年行業監管非常嚴格,大批平台選擇退出,現在業內一些頭部平台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
3、如果你能堅持長期投資,可以考慮基金定投,如果你不會選基,最簡單的做法是,選一隻指數基金,每個月定投一次,把定投的時間設置在發工資日的第二天。
㈧ 現在如何理財好
一般來說,投資者首先要明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從而再做出投資選擇。例如有風險偏好型、風險中立型以及風險厭惡型三種投資者分類。總所周知的是,高收益往往就伴隨著高風險。
對於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他們對其資金安全性要求高,所以就可以通過將資金存放於銀行,購買債券或者貨幣基金的方式來進行投資理財。這種投資方式是最為安全也是最為方便的,但收益率顯然就偏低了。
而對於風險中立型的投資者來說,對於收益以及風險的態度都是保持中立的,那麼他們可以選擇混合型的投資方式,俗話說,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例如,將錢分成幾個部分,一部分存放於銀行、投資債券,一部分投資於股市、基金再剩下一部分投資於P2P基金等等。這樣做可以分散風險的同時,又保持了一定的收益率。
最後,對於風險偏好型的投資者來說,其偏向於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方式。對於這一類人,就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購買外匯這類投資工具。這類的產品對市場的敏感度很高,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導致收益率的大起大落,所以建議對投資市場有所研究的人士選擇。
㈨ 如何可以很好的理財
你好,很開心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如何可以很好的理財,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理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會,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明白的,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和實踐操作的過程。我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自己要主動學習理財知識。通過閱讀相關理財的書籍,或者網路渠道了解銀行存款、基金、股票等不同理財產品的不同特點。積累理財知識,培養理財的意識。
二.學會自己來記賬。可以用筆記本或者是電子記賬方式,記錄自己每月的收入開銷和結余情況。以便於制定更好的理財計劃。
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理性消費,不沖動,不跟風,不盲目,更不能攀比,不做月光族。
四.正確認識收益和風險的關系。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五.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如果手頭有不用的閑置資金可以存到銀行定期存款里,剩下的部分活動資金,可放入各類貨幣基金里,使用方便還能有收益。
六.在工作或者學習之餘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嘗試各種副業或者兼職來提高收入,以便於更好的投資理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㈩ 最好的理財方法有哪些
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主要看哪個平台的哪種類型理財產品更符合您的需求、風險偏好、流動性以及收益目標!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