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盾量子一年理財獲益多少
1. 國盾量子股票是什麼創業版嗎
您好,這個國盾量子股票是科創板的,這個股票是屬於國內的量子通信第一股,還是很厲害的優質個股。歡迎查看我的帥氣標簽!
望採納!
2. 你覺得國盾互聯網可以投資嗎
引言:大家對於國盾互聯網又有多少了解呢?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就能夠發現國盾互聯網是可以投資的,但是很多人對投資項目不夠了解的話,就不能夠隨便的投資。因為這樣就會導致自己的資金出現問題,同時國盾互聯網是傳銷,因為國盾互聯號稱中國高科技互聯網公司。因為這個公司是打著做電商的口號,利用網路電話優惠便宜為幌子,然後要求客戶下載國盾互聯APP成為會員之後又推薦別人加入成為國盾會員。就有一定的提成獎,所以就變相的拉人頭發展線下收入門費。所以小編認為國的互聯網是不可以投資的,在這里有幾點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小編認為天上是不可能掉餡餅的,所以國盾互聯網這個企業是不能夠投資的,因為這樣就會導致自己在這個傳銷的組織中越陷越深。那麼最終就麻痹了自己,同時對於自己身邊的人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想要拉人的話,可能就會選擇在身邊人下手。
3. 國盾量子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該股是新經中的「高大上」分子,公司是有發展前途,可惜現在股價確實有點高,建議可以關注但買入要謹慎,最好經過充分調整後再買
4. 國盾量子:量子通信第一股,技術絕對領先等候商業化落地
獨立客觀第三方研究,為您篩選優質上市公司
一、主營業務 評分:85
1、業務分析: 公司主營業務圍繞量子 科技 技術展開,主要包括量子通信保密和量子計算機兩大領域,其次是量子精密測量,當前全球量子技術處於 探索 階段,技術已經在實驗室得到驗證,在非常高端的領域有小規模的商用化。量子計算機的算力大幅超過傳統計算機,一旦技術突破,那麼傳統計算機的保密邏輯將會被顛覆,因此也必須使用量子技術進行加密,量子通信的核心也在於其高安全保密性。公司最近五六年營收圍繞在2個億上下波動,主要客戶主要是通信和計算機企業,應用於電網骨幹網的保密(亦可應用在政務、金融、軍事領域)以及量子計算機的科研。量子計算機價格高昂,一般的應用場景完全不需要,因此整個當前整個市場規模非常小,公司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員,而營收無法支撐,當前利潤的主要來源是政府補貼,一旦市場需求爆發,公司業務規模效應方能體現。
2、行業競爭格局: 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大量子 科技 戰略部署,中國整體並跑、部分領跑,目前我國在量子通信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量子計算方面與發達國家整體處於同一水平,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發展迅速。全球量子技術的尖端人才非常少,國內僅有三家公司在國內有一定的競爭力,國盾量子、安徽問天量子 科技 、浙江九州量子,美國近幾年誕生了一百多家量子 科技 公司,部分已經獲得融資並且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是全行業面臨同樣的問題都是市場應用沒有爆發,現在大家拼的是技術領先、應用場景落地。
3、行業發展前景: 全球多個國家已經在量子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經費,未來也將持續投入,資本大量的投入,未來也有望引導量子 科技 在商業場景的逐步落地。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具有抗計算破譯的長期安全性,無論攻擊者具有怎樣的計算分析能力(包括量子計算),用量子密鑰加密的信息都是安全的,未來在軍事、金融等核心數據、通信或有大量的應用需求。但是大規模的商用化具體什麼時候落地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或是某個事件刺激,或是某個時點,行業增長前景一片光明,但是風口不知何時到來。
4、公司業績增長邏輯: (1)量子技術產業增長潛力巨大;(2)商業化進程持續推進;(3)規模效應逐步凸顯;(4)量子技術門檻極高,行業應用爆發公司業績必然大漲。
文中方框內文字均為正文的數據補充,可作略讀
二、公司治理 評分:65
1、大股東及高管: 法人股東科大控股與自然人股東彭承志、程大濤、柳志偉、於曉風、費革勝、馮輝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公司40.21%的股份。公司整體來說是由管理層控股,現任董事長彭承志為潘建偉學生,公司持股的管理層和員工較多,也涉及多輪激勵,但是股東結構復雜,控股和參股的子公司較多,還涉及部分關聯交易,治理結構復雜、存在較多的疑慮。
2、員工構成: 以技術和生產人員為主,博士和碩士人員佔比較高。量子技術屬於國際前沿技術,但是商用化不夠,導致公司人均創收顯著低於其技術含量,人均創收和凈利潤水平暫無參考意義。
4、股東責任(融資與分紅): 上市近2年,盈利主要依靠補助,也很難有好的分紅。
三、財務分析 評分:70
1、資產負債表(重點科目): 公司賬面現金近9億元,尚且充裕,下遊客戶以通信行業為主,應收賬款金額偏高;存貨金額較高,或是市場預期較好緣故。 其他非流動資產為預付長期資產購置款, 固定資產金額不高,當前公司銷售尚未起量,無關產能。無有息負債,遞延收益1.22億元,未來將沖抵對應的部分費用,負債率約為14.2%,整體資產結構 健康 ,但是資產盈利能力不足,核心還是技術沒有轉化為商業應用,因此整個報表數據並不靚麗。
2、利潤表(重點科目): 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加33.55%,主要系公司加大量子計算儀器設備的市場開拓力度所致,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主要系銷售產品結構變化致毛利率下降、股權激勵計劃致股份支付費用增加、客戶回款不及預期致信用減值損失增加、參股企業經營虧損及政府補助減少等所致。2022年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1201.87萬元,主要系股份支付費用及政府補助增加所致。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特別是12月份。如果相關合同簽訂與執行時間出現意外,可能導致公司年度經營業績出現較大波動。2020-2021年扣非凈利潤均為負數,公司對政府補助依賴較高,補助對凈利潤影響較大。
3、重點財務指標分析: 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絕對水平較低,且逐年下滑,主要是公司銷售收入規模太小,沒有規模效應且費用不斷增長。2021年毛利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或與會計政策調整有一定關系(銷售費用中運輸費轉為營業成本),凈利潤率受費用和政府補助影響較大,暫未參考意義。
四、成長性及估值分析 評分:75
1、成長性: 量子 科技 行業增長前景十分廣闊,公司技術國內絕對領先,國際亦有一定知名度,競爭優勢突出。不過大規模的商業化目前尚未看到跡象,技術轉化為業績時間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2、估值水平: 公司當前盈利能力無法體現,建議以 科技 公司市凈率進行估值,賦予公司6-8倍市凈率。
3、發展潛力: 公司上市之也有近400億市值,一旦量子 科技 商業化開啟,公司凈利潤必然爆發式增長,千億市值亦不是夢,但是周期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五、投資邏輯及風險提示
1、投資邏輯: (1)量子技術快速發展、市場應用和空間逐步打開;(2)公司核心技術國內絕對領先;(3)市值較小、想像空間較大。
2、核心競爭力: (1)核心技術優勢;(2)組件自主可控優勢;(3)工程應用領先優勢;(4)人才優勢;(5)品牌優勢;(6)資質優勢。
3、風險提示: (1)業績下滑風險;(2)技術人員流失風險;(3)項目商業化不確定風險;(4)下游市場拓展風險;(5)政府補貼不確定風險。
六、公司總評 (總分76.25)
公司是國內量子技術行業龍頭,在國際亦有一定的知名度,背靠中科院的團隊,聚集了一批國內量子 科技 的頂尖人才,技術優勢較為突出。近幾年公司營收一直維持在2億元上下波動,客戶也主要是通信和計算機領域,用於加密和科研。量子技術對傳統計算機和保密技術有顛覆邏輯,但是當前造價太高,商業場景不多、技術並不成熟、產業鏈也沒有大規模發展,全球都處於 探索 階段。未來如果量子 科技 在保密、計算等領域 探索 出一個廣闊的商用市場,那麼全行業都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但是具體周期高度不確定,那麼多公司而言更多的是研發和等待,作為投資人而言潛龍勿用,看好也暫時不必重倉。
評級標准:AAA 85、AA:77-84、A:70-76;BBB:60-69,BB:55-59,B:50-54;CCC及以下 49
5. 國盾互聯網值得投資嗎
國盾互聯網值得投資。目前,2021年5月,中國第一批量子通信標准發布,國盾互聯網是其牽頭的制定單位。“標準是新興產業大規模產業化的關鍵前提。國盾互聯網量子信息產業並不缺乏研發投入和創新目標和內容。困難的是,在這些充滿神秘光環又容易獲得高市場期望的機會中,做“硬技術”,啃“硬骨頭”而不搞假,做行業的“破風。
國盾互聯網在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最近,202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41638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45%。但研發投入高達3226萬元,總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133.52%。趙勇稱國盾互聯網就是“拿出真錢來做研發”。國盾互聯網擁有近400名員工,其中近一半是研發人員。今年上半年,國盾互聯網推出上市以來的首個股權激勵計劃,向184名員工授予60萬股限制性股票,其中包括6名核心技術人員。2021年6月30日,公司擁有專利261項,其中發明專利90項(國際專利15項)。目前,國盾互聯網實現了量子安全通信核心組件的自主控制,完成了超導量子計算控制系統等“瓶頸”領域的國內替代。在場景突破方面,量子安全通信技術的應用已經開始為政務、電力、金融、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提供“量子安全服務”。
6. 量子國盾 股票價格為什麼不受漲幅限制
國盾量子隸屬於 科創板。
科創板 股票漲跌幅限制為20%。
2019年1月30日,上交所發布文件,規定科創板投資者准入門檻50萬,需24個月投資經驗,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漲跌幅限制擴大至20%。
因此,科創板股票漲跌幅限制為20%。
來自:網頁鏈接
7. 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0551-65368586,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8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3條。
公司介紹:
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2009-05-27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合肥市高新區望江西路800創新產業園D3樓1、3、4、5、6、7層。
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彭承志,注冊資本8,000萬(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資訊。
8. 純利潤達到年入千萬的創業者,你們都從事什麼行業前期投資多少
我創業的時候,兩台二手電筒腦,一根網線,一個城中村的平房,一個淘寶小店的保證金,全部加起來也就2000塊錢。現在一共有11個天貓,20幾個小C,3座工廠,管了100多人。一年營業額過億,凈利潤過千萬
我+我車+我廠
寫一下的我的淘寶創業經歷~
05年,做了人生第一個淘寶店,愛小詩詩。
之後的兩三年,一直在走彎路,選了個基數很大的類目:服裝,以圍巾和眼鏡為主,每天發貨量很大,利潤很低,所以每天累死累活,也沒掙到多少錢,最最最好的一個月,也就賺了大概十萬。
08年, 是改變我人生的一年,開始做起了海參。競爭少,受眾廣泛,固定的款式品類不需要頻繁的更換,操作簡單,利潤還很高,同樣的付出,收入翻番,我第一個一百萬就是從海參賺到的。所以我一直認為,一個正確人生方向的選擇,是要遠大於後天努力的。
第一個海參店鋪,十年老店,小河蟹煙台特產店。
12年 ,由淘寶開始轉戰天貓,創立第一個天貓海參旗艦店:御參島,並且單月的銷售額最高到了200萬。
13年 ,做了我第一家海參工廠,品正海珍品(注冊在2012年完成),逐步開始橫向發展。創立尚源堂旗艦店
14年 ,創立華參堂旗艦店。
15年 ,單店做到了3000萬業績,整體過億。收了盛燕天下旗艦店。
17年 ,創立尚品雲膳旗艦店、鄰家燕旗艦店、晴天見旗艦店
18年 ,佰草匯食品旗艦店
19年 ,最近又收了3個天貓...累積11個了...可以自己去查。
至於小c店
小河蟹zzz
鄰家燕鮮燉燕窩
晴天見燕窩
養馬島刺參
愛小詩詩...
一共20多個,太多了
現在年銷售輕松過億。
做淘寶你慎重選擇行業,沉浸和深耕一段時間,就能輕松賺到7位數,做不到只能說太蠢。
我為什麼賺錢,現在隨便拎出來一個天貓就能做到幾千萬。大致總結三個點!
1、深耕行業,去除浮躁
任何行業,成為行業頂尖,一定會很賺錢。
餐飲行業競爭大不大?只要你干夠十年,照樣比那些新入行的賺的多。
我15年底開始做淘寶至今,精通客服、運營、美工、文案、營銷各個崗位流程,從注冊店鋪,到開店後第一天做什麼,第二天做什麼...全都了如指掌,成功就是個結果而已。
2、思維轉換,橫向發展
當上升困難和遇到瓶頸期,沒必要偏執。 解決瓶頸,不一定是盲目向前。
當我做天貓的時候3千萬是我的門檻,怎麼都做不到更高,我選擇了橫向發展。人的能力真的是有上限的,想突破非常困難。我動手的項目一般一兩千萬,最多四千萬。當初單店三千萬沖四千萬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虧了很多錢的。
但換一種降維的運營模式,單店突破難,再開一個三千萬的就好了,兩個三千萬就是六千萬,這才是最快突破瓶頸的方式。
3、在行業里找到那個競爭最小的點
通過行業里的定位,去尋找那個小而美的價格區間。
實際很多人他的思維都是固化的,別人賣多少你賣多少,這是錯誤的。
我主店一個月廣告費幾萬至幾十萬不等,流量和排名才能相對考前。另外一個小C:娜娜鮮燉燕窩,一個月基本不花錢,也能輕松賣個十萬左右。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沖著低價或者銷量去挑產品,要選擇競爭最小的點,不用挖空心思的去選一個稀有的類目,可以避重就輕,去選一個小而美的價格區間,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創業其實是個進階過程,小白上來就想擼幾千萬的生意,很難成功。選定行業,然後不斷學習、進階。
祝大家創業成功,也歡迎私信我互相交流
很高興回到這個問題:
准確而言,年純利潤千萬級別稱之為富豪更貼切一點,要麼是繼承要麼是創業10年後的結果,所謂創業者多數是從草根開始的,活著已經很不容易!
再說行業,互聯網行業誕生了很多野蠻生長的高利潤企業,但是,只是在媒體報道中看到,因為鳳毛麟角嘛!
在比如金融,需要創業者在行業裡面浸潤5-10年以上;電子商務行業都是行業鼻祖吃肉喝酒;博彩行業不合法高風險;還有產品經理創業的必須要找懂營銷和市場的人!
總而言之,年入千萬只是一個夢,踏踏實實從0到1吧,2020年厚積2021年薄發.
2014年帶著幾個合夥人50萬創業,做互聯網營銷服務業,去年公司規模1000人,業績2.5個億,利潤5000萬左右吧。今年又新開了一個減肥訓練營的連鎖,因為疫情推遲開業了。可能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是就是創造了奇跡,我自己也沒想到。
這個 年入千萬是需要時間來沉澱,需要挫折來磨礪的,你覺得自己受得了嗎?
身邊的例子,公司老闆的朋友,之前做淘寶客服,打工好幾年也沒有起色,後來下定決心專門學習的電商運營,自己開始做電商,也多虧了有個好老師的指導,從一個紙上談兵的新店主,成為千錘百煉的老油條,從一個店做到店群,店群後轉為招商合作夥伴招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有一定的利潤分給他,再加上他做的供應鏈,商家從他這拿貨也有很大的利潤,現在雖然年入不到千萬,按這樣的局勢發展下去只是時間問題,投資的話當時先做的淘寶,投入只是開店的押金還有發貨的流動資金一共才5000左右,後來轉的是shopee平台,這個平台更不需要花錢了,開店都是免費的,也沒有押金。先做好一個店,店鋪成熟後開通一店通,一店通之後開始做店群。一個成熟店鋪1-2萬的收入,現在做了8個店,再加上後續的供貨鏈,和分公司的股份,現在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是年入幾百萬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手下真正管事的也就不到十人,一人弄一個店鋪,足夠了。而這些他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很多人都想賺大錢,但是真正能堅持做自己事業的人有幾個?堅持一年的有幾個?堅持三年的又有幾個呢?
所以不要好高騖遠,要把自己的基礎打好,空中樓閣是建不起來的,先學習一些你認為可以的行業裡面的基礎知識。推薦一些行業,電商,5g,基建,再長時間的沉浸在行業里,成為行業內的專家。年入千萬的基礎就是這么夯實的。
其實對於我們這類人來說,也就是兩個字
做夢
前期投資嘛,一張床,以及一系列的睡覺用品,例如枕頭
在10年前20年前,只有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公司自己的生意賺到了大量的錢,他才叫做創業成功。
但是現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很多創業成功的人,並沒有賺錢,他的生意是虧錢的,但大家都認為他是成功的。
01想一想以前我們的創業模式是怎麼樣的,七拼八湊有一筆原始資金,然後找到一個項目,自己一個人或者找幾個朋友就開始干,不拿工資,拚命找業務,有了訂單之後開始有營業額,開始漸漸有利潤。
賺的錢不斷的重新投入到生意裡面積累資本,把生意越做越大,接越來越大的訂單,獲得越來越高的營業額和利潤,最後要達到純利潤,年入千萬少之又少。
02
但是現在的創業模式經常是另一套。
找一個設計項目,做一套漂亮的PPT,然後找天使投資人,也許自己不用投入什麼錢,主要依靠別人投入的錢獲得了原始資金開始做生意,而在生意真正賺到錢之前,還不斷的吸引新一輪的投資,把投資的錢用來擴大訂單量,擴大客戶流量。
單純的每一筆生意來看,也許不賺錢,甚至是虧錢補貼客戶,不斷的燒錢,用這種方式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平台流量和知名度,不斷的打廣告,吸引更多的客戶流量,雖然錢虧得越來越多,但是吸引的投資越來越大,最後所有的股東一起努力,把故事說得非常完美,成功上市。
即使公司上市之後,可能依然持續的虧損,這並不影響股東在高位慢慢減持,甚至完全套現。
這一種創業者也可以稱之為成功,因為至少他個人賺了很多錢,他也幫助初期的股東賺了很多錢。
前兩天我去銀行取錢,大廳經理讓我做一個理財。一個億做一年的理財保本,一天利息是12萬。一個月是多少一年是多少
看是什麼行業,實體的話,可能要投資1000萬,互聯網的話,可能就是幾千,幾萬,甚至前期不需要投資,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有沒有那個能力,不然給你一個億,也不一定能賺1000萬。
純利潤1000萬公司,在資本市場,啥感覺?
零售類公司,也挺不錯的。中層的投資經理還是會比較熱情拜訪創始人。
高 科技 類公司,純利潤1000萬,創新型服務公司,純利潤1000萬,都多。風投合夥人級別都會特別熱情拜訪創始人,中級投資人對其趨之若鶩。
在當今的資本市場環境下,純利潤達到年入千萬的創業案例最多的地方就是科創板及創業板,因為純利潤年入千萬那麼毛利估計至少3000萬,那麼營收肯定是要過億了。
而我們的科創板推行注冊制的上市財務指標要求如下:
(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顯然,題主的假設已符合這個基礎條件。在能達到科創板條件下,那麼創業企業肯定優先會去上市,更何況如今試行注冊制。
科創板優先推薦下列企業:
(一)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 科技 創新企業;
(二)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 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 科技 創新企業;
(三)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的 科技 創新企業。
這些行業也是屬於未來的主流發展行業,無論是國家政策和資金都將加大投入,也更容易創作神話,國盾量子首發日漲幅高達1000%,足見其效應。
換言之,能純利潤年入千萬的企業大多在這些領域,且上市後有公開資料可以研究。
再提到前期投資多少?如果是創始團隊,一般投資額是100-500萬左右。應該來說,資金不大,而且取得成功的時間也都不長,快的3年,長的8-10年。
但這只是結果,創業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需要消耗的精力和磨難外人無從知曉,成功了還能當故事,不成功那隻能埋在心底,將來跟孫子、孫女吹吹牛。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創造財富自由,學習他人案例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分析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執行力,然後保持堅定的信念往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