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股東怎麼管理財務
Ⅰ 四個股東,財務怎麼管理
不管多少個股東,財務負責人(財務總監)有董事會招聘任用,財務負責人向董事會負責,並承擔責任.
財務部門組成人員向社會招聘,擇優選用,包括出納員.
既然是公司,就應該開列公司帳戶,所有收入和支出都必須經過公司帳戶,有出納員管理現金和銀行戶頭(支票等) ,印簽章:財務專用章有財務總監管,法人章有總經理管, 沒有必要設置私人帳戶, 設置私人帳戶不正規,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漏洞.
報銷程序是:經辦人填寫報銷憑證(附原始單證,大額支出須附情況說明或申請,由部門主管和總經理審批意見),部門主管審核簽字,,財務總監復核,總經理審批, 最後,出納員給予報銷.
注冊資金1000萬屬於中小企業. 應該實行規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
庫存管理適合用金碟, 或用友軟體,當然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用.
注冊資金的變更:等所有股東資金到位, 會計師事務所驗資完畢後即可轉入人民幣帳戶.會計科目是:
借 銀行存款(現金)---某某股東
貸 實收資本利潤分配---股利是一年(會計年,也就是自然年)過後, 如有利潤, 經過留存發展基金,福利基金後,有董事會決定,再做分配和提取.
Ⅱ 請教如何解決小公司(多個股東)的財務問題
哦 最簡單的方法:找注冊會計師來查賬……(最好是不吃賄賂的會計師)基本上一查就出來了!
還有:去稅務部門報告:公司老總的親戚是不允許擔任會計,或者出納的(只有一個的話) 而且,會計和出納也不能一個人同時兼任……
要不找個機構代理記賬吧…… 小公司很麻煩的,公司一般都兩套賬,你只看對外的(就是給你們看的),利潤是比實際的少!
要我說,1 找代理記賬 2 找別人管理公司
Ⅲ 四個股東,財務怎麼管理
你的前半部分問題應由股東會決定,如,誰管出納、報銷等財務工作?誰管經營、市場等業務?誰任總經理?上述關鍵職位可以固定某股東負責,也可實行輪換制或淘汰制。只要制度合理健全並建立約束機制,公司按分工管理就不難。管理學上最忌諱多個上級和流程交叉,那樣會很亂的,內耗將大於收益。
注冊資金1000萬屬於什麼規模?
屬於小型企業。國務院最近有個通知,關於企業規模劃分,其中工業企業的小型企業資產總額在4000萬元以下,銷售總額在3000萬元以下。所以你們應該算小型企業。
對於庫存管理適合用什麼軟體?
這類軟體較多,財務界流傳「北有用友,南有金蝶,中央是浪潮」,反映了大家普遍的選擇。可與這些軟體公司接觸一下,詢價比價,選擇最適合本企業的。
資本從50萬注冊資金轉為1000萬我該怎麼開憑證?
如果已經驗資完並變更了工商營業執照,直接做分錄
借:銀行存款 (或實物投資項目)
貸:實收資本—C股東
實收資本—D股東
前兩個股東如果股權沒有變化可以不做分錄,如果原先沒有做明細,可以一並處理,明細處理分錄
借:實收資本
貸:實收資本—A股東
實收資本—B股東
第個月要不要提取利潤分配---股利?還是一年過後提取?
一般企業都是年底分紅,因為短期經營利潤很不穩定,如果分紅會造成這個月利潤為正數分紅了,如果下個月利潤為負數怎麼辦?反分紅嗎?會很麻煩的。年底許多數據相對固化,所得稅等也交了,這時分紅比較有利。同時建議要留出一部分企業發展資金,不要分光吃光、殺雞取卵。
Ⅳ 4個公司投資設立一家公司,賬務怎麼處理
處理如下:
四個公司出資相同成立股份公司公司財務並非由股東親自管理。 按公司法的規定設立會計機構管理,會計機構的會計核算必須嚴格遵守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遵守國家稅法,忠實執行股東會的決議,為國家和股東會負責,股東可以組成監事會,對公司財務進行監督,董事會、監事會隨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的財務進行審計。
Ⅳ 大股東控制財務怎麼辦
法律分析:1、絕對控股之外的股東,沒有法律上的辦法在決策上勝出,除非你們說服控股股東你們的決策優於他的;
2、「財務上存在不少貓膩」,找出證據,例如,要求大股東召開會議,公開財務,查閱賬簿等;
3、小股東一般是搭便車為主,參與公司治理,成熟的做法只能是選出一個獨立於大股東的董事會。但,既然有控股股東,董事會難以獨立,不現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零三條 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會議,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沒有表決權。
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通過。但是,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Ⅵ 公司有4位股東,我是財務,公司財務制度怎麼定
股東自己商量吧。原則是先看公司章程,誰負責公司經營。然後看誰能決定公司存亡。實在不行老是不能達成共識的話,這個公司是不會有未來的。建議你另謀出路。
Ⅶ 四個人開公司股權怎麼分配合理
合夥創業,股份協議問題;
1.按照入資比例進行分配(如:總合作100萬,甲入資50萬,股份佔比50%)。
2.加入技術入股股份佔比,比如:廚師佔比5%,那麼合作100萬的店,甲合作50萬,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總股份分為105股,甲還是50%,如果之前每月賺10萬,甲分紅5萬,但是技術入股之後,甲分紅:4.7萬多點。
3.技術入股需要寫清楚,盈利情況下分紅,人在工作,股份就在,人不在,股份自動清零,可以用乾股表達。
4.股東之間最好寫清楚經營期間的職責,需要參加工作,必須寫清楚工資待遇。
5.合夥合作合同,最好到公證處公證。
(7)4個股東怎麼管理財務擴展閱讀
合夥開公司,最需要注意什麼?
合夥開公司,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財務問題,就是一個字:錢。
散夥的原因99%都是因為錢沒分明白。賺錢了,分贓不均;賠錢了,分攤不均。最後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所以,合夥之初一定要明確財務問題。如何佔比出資,利益怎麼分配,誰來主管財務,報賬機制如何錢一定要透明,每筆收支清清楚楚,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錢是合夥做事最敏感的東西,一旦不清不楚就容易讓合夥人之間產生間隙。
而在錢之上的,是持股比例,是決策機制。每個人占股多少,是張三70%李四20%王二麻子10%還是如何?達成一致,取得共識,別回頭公司賺了賠了後,再嚷嚷我當初股份要多要少了,倘若如此,稍有風吹草動你們的結盟就土崩瓦解,這不叫團隊,是團伙。然後約定好各自的職責,就是分別負責什麼事。
合夥人之間要具備信任基礎,否則遇事互相猜忌,小公司沒幾個人還成天玩宮心計,就沒法干點事業了。但人的觀點總有不同,所以需要建立決策機制,理論上大股東說了算,但如果大股東才占股40%,剩下兩人各30%呢,就有點惡心了,兩人一聯合比你大股東股份還多,更何況,有一天融資的話,這股權結構也會讓資方望而卻步。
選擇合夥人至少應該考慮四個條件:
1、最好具備信任基礎;
2、能力或資源互補;
3、發展目標高度一致;
4、占股比例達成共識。
最後一定記住,徐小平老師講的這句話很對,「不要用兄弟情誼來追求共同利益,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誼」。
資料參考知乎作者:明哥聊求職
Ⅷ 和朋友合夥開公司,財務應該由誰負責具體應該如何管理財務問題
建議將財務交由第三方財務外包公司處理,而具體的財務管理可以實行兩賬三表的模式來進行分工處理。
財務對於公司來說是比較核心的存在,往往稱之為公司財報,良好的財報可以直接反應出公司運營的整體狀態,所以不可以小視。
一、財務外包到專業第三方公司處理,省時省力。
在上述建議之後,有一點必須要提到,就是財務不可以單獨放在任何一方股東的手中,尤其是銀行的共管賬戶,所以必須股東形成監督機制,也就是做到大家都能夠明白資金入流的狀態。
很多企業的財務問題都是出於監管漏洞,所以必須重視這點。
結束語:上述是最基本的建議,如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咨詢。
Ⅸ 合夥公司如何共同掌握財務
1、均衡牽制。
合夥企業一般不同於有限或股份公司,有著健全的財物制度。對於個人合夥的財物控制,首先要在均衡牽制的大背景下進行,使得公司財物透明,避免出現違規操作或者侵犯合夥人利益的情形發生。
2、制度控制。
合夥企業之間的股東財物控制,可以選擇制度控制的方法,通過相互之間協商一致的約定,形成企業規范的制度。在制度上規定:多少金額的支出由法定代表人決定,多少金額的收支必須由合夥人共同同意;同時約定財物的知情查閱權和一整套審核、審批制度。
3、權利控制。
對於小規模合夥企業,可以通過權利的行使和互相監督程序,從程序控制企業的財物。比如,在銀行付款等事項上,一方為掌握資金賬戶,資金的使用需要通過另一方的授權。這一點,在銀行是可以順利實現的。
4、審批與用章相分離。
上面的方法或許不利於公司高效運轉,可以使用審批與用章分離的方法,使責任人獲得審批許可權,而在用章事項方面又牽制於合夥人。
5、行政與財務相分離。
合夥企業是原始的公司組織形式,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必須引進現代管理模式和財務制度,通過公司式的財物運行,使決定和財物相分離,負責人的決定必須符合相關法律和財物規定。
6、財物的均衡。
在合夥企業運轉中,財物的均衡是合夥人共同利益的保證,也是合夥企業得以長期生存的基石。無論作為企業主還是合夥人,都要保持財物控制的均衡,使企業穩步發展。
Ⅹ 公司有四個股東,其中一個股東簽了承包經營合同,其他股東有權插手管財務嗎
如果四個股東中的一個股東同該公司簽訂了承包經營合同。那麼,就要按照雙方簽訂的承包經營合同的條約來履約。該合同中如果有約定允許其他三個股東來查看承包經營的財務狀況,那就是可以的。反之,如果簽訂的合同中沒有該條款,即不允許其他股東插手承包經營財務狀況,那就不能插手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