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和興業哪個理財產品好
『壹』 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哪個好
招商銀行稍好一點。
1、資產結構的差別
在研究資產質量和風險之前,我們需要先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概念:2018年末興業銀行總貸款規模28384億,招商銀行為37499億(這里取凈額而非總額)。可以看出,兩家銀行貸款規模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但是總資產規模方面,兩個銀行是差不多的,都在67000億左右,所以差別主要在於結構。
2、不良貸款的變化
興業銀行期末有461.4億的不良,較期初增加了74.86億,好在由於總貸款余額提升更快,所以全年的不良率下降了2BP至1.57%。招商銀行的不良余額回落了37.43億,不良率也從1.61%直降至1.37%,下降幅度明顯,這是我們銀行股東喜聞樂見的「雙降」。
3、貸款減值准備
從全年核銷轉出的數據來看,興業銀行有280.98億,而招商銀行只有261.97億,在貸款規模大的多的情況下,招行核銷的規模更小,而且還實現了不良的雙降,招行的風控實力可見一斑。相對來說,興業銀行表現就要差一些了,努力地提了380.67億。這里可以看出招行的財大氣粗,反正盈利能力超強,隨便提吧,還可以隱藏利潤,延遲繳稅。
4、資產減值損失
這里為什麼不能只研究貸款,還需要研究資產呢?因為歸根結底,我們需要找到影響凈利潤的核心數據「資產減值損失」這個大BOSS,即每期報表對資產減值准備的「凈計提」,這里只有貸款方面的數據是不夠的,不全面的,必須擴大到全部資產的范疇,兩家銀行數據的對比差別明顯,除了總量上的,還有結構上的,比如興業銀行計提的貸款類准備為380.67億,其他各類資產總計83.37億。
5、資產減值准備
相對於貸款減值准備這個小池子,資產減值准備是一個更大的池子,它受到的關注度較低,很多銀行股的投資人甚至直接都忽略了,顯然是有點兒沒跟上時代的步伐,思維還停留在那個貸款為主導的年代。不出意外,招行資產減值准備的提升速度要快的多,這和貸款減值准備中的表現是一致的。
『貳』 誰能比較一下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
你指的是哪方面?如果是指信用卡,信用卡的基本功能大致都是相同的,例如都可以先消費、後還款;使用預借現金功能;選擇最低還款業務;網上購物;分期購物等等。若您對刷卡消費沒有特別的要求,申請任意一款都是可以的。
『叄』 我想存款,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哪家存款最安全招商和郵政哪家安全
認為兩家銀行的存款都是比較安全的,兩家銀行都是成立了10年以上的大銀行,郵政銀行比招商銀行更加的安全,因為屬於國有企業。
『肆』 目前買哪家銀行的什麼理財產品好
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較好。
現在各大銀行紛紛推出理財產品,各有各的特色,不知你的意願偏重於哪方面,有短期類的,長期類的,總的來說風險大的收益率就高,有些注重穩,有些想炒股一樣炒進一點,所以說我只能提供幾個銀行,麻煩你自己找他們的理財顧問,(這些銀行專門設有理財顧問,針對你的資金情況,給你設計一套最穩,收益相對高的理財方案)
不知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廣東發展銀行,光大銀行。
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好?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
一、光大銀行
比如投資股票、基金的類基金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比較有優勢。早些年光大證券跟光大銀行在理財業務方面曾合作較多,奠定了光大銀行研發類基金產品的基礎。近幾年光大銀行跟其他機構合作開始增多,總體而言,光大銀行開發類基金理財產品方面花了不少心血,也產生了一些效果。比如2009年,光大銀行發行陽光資產配置計劃時,聘請了兩家大型基金公司擔任投資顧問。
在類基金產品創新方面,光大銀行在行業內比較超前。只是近兩年股市低迷,類基金理財產品的關注度顯著降低,其他銀行也不太愛發行此類產品。本來中信銀行在發行類基金產品方面也有集團背景的優勢,但中信銀行的類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相對保守。
二、中信銀行
如果門檻降低還不能作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對抗」貨幣市場基金的利器的話,那麼目前中信銀行的3個月理財產品,第一個解決了以往人民幣理財產品流動性差的毛病,其收益比同期儲蓄稅後收益要多出許多,可以迎合儲戶短期資金的投資需求。招商銀行推出的產品則讓客戶擁有提前終止的權利,也解決了流動性的問題。
三、工商銀行
工行是另一家花了較大力氣研發投資於資本市場理財產品的銀行。它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較有特色,這可能跟工行較早成立金融市場部,以及近年在海外擴張步伐加快有關。了解海外市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工行發行了較多的在香港H股市場打新的理財產品。工銀亞洲多年來經營香港市場的經驗,為工行推出此類產品提供了支持。
四、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在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雖然有的城商行也有高收益的開放式理財產品,但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水平在股份制銀行中算比較高。能做到保持4%左右的收益、並提供每個工作日開放的高流動性—這可能跟興業銀行擅長同業業務有關。
五、民生銀行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沒有別的,主要是收益率高。民生銀行花了很大精力研發了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比如通過投資債權、股票收益權等方式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以前為了推出高收益產品,民生銀行還推出了一些投資藝術品以及直接投資黃金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非常可觀,但風險也相對較大。
六、招商銀行
如果投資理財時追求的是相對穩健收益的話,招行的產品往往是不錯的選擇。近兩年,招行對發行類基金產品非常謹慎,前兩年推了一款投資陽光私募基金的理財產品還是保本的。現在推出的跟股票相關的產品主要是結構化證券投資類產品,設置的預警線和止損線也比一般銀行的相應產品高。總之,招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格比較穩健,不過,穩健的同時也意味著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降。
在四大行中,工行、建行偶爾會推出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產品,而農行和中行的產品則相對四平八穩。但總的來說,四大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較低,原因是四大行最不缺存款—不需要通過發行理財產品來曲線攬儲。
有人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總結為:城商行的產品最高,股份制銀行的產品其次,國有大行最低。不過,該規律主要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而且比較籠統。事實上,不同銀行有各自擅長的理財類型。因此,投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可選擇擅長相應類型理財領域的銀行。
由於新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通常具有老的理財產品所不具有的特點,因此很多投資人認為: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越到最後購買越劃算。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經過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就會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銀行新近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與先前的相比,收益率都有所下降。盡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樣的下降幅度是不明顯的,幾乎看不到,但這依然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銀行理財也需要看其背後投資的是什麼標的。
『伍』 請問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哪個好
興業額度比招行高,招行支持的網付比興業多
興業通過支付寶財付通還款實時到帳,招行沒辦法實時
興業金卡簡訊免費,招行要錢
興業金卡有機場VIP,招行沒有
興業積分可以直接消費使用,招行不行。
『陸』 招商銀行的哪種理財產品好
招行系列的理財產品中,「朝招金」系列產品,是一種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的產品,算是比較好的產品。
『柒』 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比較好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銀行理財也需要看其背後投資的是什麼標的。
當然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當然就是「存款」了,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左右。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例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捌』 興業銀行怎麼樣理財產品多嗎比招商銀行如何
如果你銀行自己發行的,那麼興業銀行的卻是沒有招行的多。代理基金什麼的,那各個銀行都差不多。
其實多少沒有太大的意義,可以到網上把所有的理財產品比較一下,看看哪個更有優勢。
『玖』 招商哪款理財產品比較好
招行首推聚益生金理財,R1低風險=無風險,有30天60天90天180天的定期,收益率高達3.65%.如果是新用戶收益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