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保本理財和5年定期存款哪個好

保本理財和5年定期存款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2-12-15 03:08:45

1. 買理財好還是存定期好,有什麼建議呢

理財產品與定期存款各有各的優勢,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一般而言,理財產品的可選擇性多,期限從7天到1年,甚至有些可以靈活存取的理財產品。相對而言,定期存款都是固定期限、固定利率,比如3年、5年,靈活性不足但是勝在保本∞。不想花太多時間的話,其實銀行理財產品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期限選擇的種類多,比如我了解到的光大理財的陽光金系列,就是有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不同的期限,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選擇。

2. 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哪個好

理財和定期存款都具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不同投資者具有不同的風險承受力,所以投資傾向不同。
安全性需高、流動性不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定期存款(但是定期利率水平較低);一般投資者可以選擇理財產品投資,在滿足一定安全性的基礎上實現增值。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理財類型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
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電子現貨
新型的投資理財產品
投資渠道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
傳統渠道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
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常見產品
第一大類是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常見的有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
第二大類是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以銀行發行為主。
第三類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主要分為銀行理財產品和證券投資理財產品。

3. 定期存款和理財哪個劃算

銀行定期存款是利息是根據時間和存款的金額來決定利息的,一般是分為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等,利息都是會有差異的,
總得來說,是存的越久,那麼利息也是越高的。
但銀行利息的收益是按風險來區別的,一般風險越高的,收益就會越高,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等級,可以劃分為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和激進型產品(R5)這五種,數字的增加代表風險的加大。
綜合來看,一般是銀行理財的收益高於銀行定期,但是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是存在風險的,是不保本、不保息的,如果遇到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會產生虧損的情況,那麼這個時候就是銀行定期存款的收益高了。
因為銀行定期存款是保本、保息的,利息都是固定的,是沒有任何風險的,不存在虧損的可能性,受銀行存款保護制度的保護。但如果是銀行理財的行情比較好,那麼銀行理財的收益是要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的,所以具體是要看銀行理財的行情怎麼樣,盈利高於高。

拓展資料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哪裡能理財
目前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經濟管理公司等。
1.銀行理財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4.APP理財
目前手機上出現了很多一系列APP理財方式,零起步資金,適合大眾所有人群。
如何理財
目前,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立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國債。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7]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4. 理財好還是定期存款好

定期存款好一點,雖然定期存款的利率不是很高,而且還比理財產品掙得少,但是畢竟風險小,理財產品掙得多,但是風險太大了,如果今年把錢都投到了理財產品里,過年的時候掙了一大筆錢,你可能第二年還要買理財產品,但是如果第二年理財產品賠了,那錢就都打水漂了
拓展資料
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事先約定期限和利率,到期後提取本金和利息的存款。具有存款期限最短3個月、存款期限最長5年、選擇餘地大、利息收入穩定等特點。
存款期限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和五年。你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押金。存款到期時,您可以憑存單提取本金和利息,也可以根據原存款期限自動轉賬多次。
定期存款也稱為「定期存單」。銀行和存款人提前約定期限和利率,到期後提取本金和利息的存款。如果存戶在到期前需要資金,一些存單可以在市場上出售;有些定期存單不能轉讓。如果存款人選擇在到期前從銀行提取資金,他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
現金和活期儲蓄存款可以直接辦理定期儲蓄存款。定期存款賬戶的初始存款金額為50元,並且對更多的存款沒有限制。
定期存款到期支取的,按照存單開立日的存款利率計息。提前支取的,按照支取日的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逾期提取的,按照提取日的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我可以憑存款單申請小額質押貸款。
儲戶提前提取到期定期存款的,必須持存單和儲戶身份證件辦理;代存戶取款的,取款代理人還必須持有本人身份證件,利率按照取款當日公布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算支付。提款代理人還應在付款憑證上簽署提款代理人的姓名。
對於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存款人可以根據需要提前支取部分定期存款,其核銷程序不變。提前支取的利率按照支取日列示並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結算支付,留存部分按照原存款日和原利率結算支付。一次性存款和支取式定期存款每張存單只能提前支取一次。

5. 理財和定期哪個好

這需要分情況。若投資者能承擔一定的風險,那麼可以選擇理財產品,若投資者不能承擔風險,那麼可以選擇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保本的產品。
理財根據投資標的不同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小,那麼可以選擇R2及以下的理財產品,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高,那麼可以選擇R2及以上的理財產品。
拓展資料
理財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其投資方向和投資標的也會不同,一般來說,涵蓋投資市場所有標的,例如貨幣基金、國債以及債券等。另外,理財產品期限多樣性,短期理財有30天、60天、120天、365天等,靈活性、選擇性和預期收益都比較高。
定期存款作為存款是不能投資於上述較高風險的標的,因此安全性非常高;活期存款沒有存款門檻,但是大額存單一般需要20萬元起,門檻比較高;儲蓄一般情況下很少有虧損,但預期收益較低。上述兩種投資方式都不錯,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關於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的選擇,哪些因素有差別?
一、收益有沒有保障的問題。現實中,我們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一般都會問「能不能達到你們說的收益啊?」聽到的也多是「我們以前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按預期兌付了,沒問題。」我們也想當然地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應該沒有兌付問題。
二、時間問題。這個因素是幾乎被99.99%的投資者忽略的問題。雖然是一年期理財,但是在售理財產品從開始發行到募集結束,一般是7天。倘若是實力較弱的銀行,有時候長達半個月甚至更長的募集時間。這就意味著你的資金會被銀行無息鎖定7天。到期後,還有2天的資金到賬路途時間,因此,買在售理財產品的實際天數要加上9天。也就是說,365天的理財變成了實際的374天。倘若是短期的在售理財產品,收益比較好,投資者一期接一期買,以最短35天的在售理財產品計算,前後是44天,一年也只能買8期。
三、收益計算問題。因為收益是預期年化收益率,不管是5.3%還是更高,銀行都是按一年期365天計算的。具體計算就是平均到每一天然後乘以天數。倘若購買的不是12個月的產品是48天的產品,就是錢數×預期利率÷365×48,這個數字和你當初看中的利率相比要少。再問銀行,說:「我這是預期年化收益率。你買的是多少天的?算下來就是這么多啊。」還拿上述35天在售理財產品計算,一期加上募集期和到賬期是44天,一年最多做8期要用352天,還是拿不到預期的年化收益。要拿到一年期的利率,實際就是要用396天,等於是13。這就是投資者的在售理財產品為什麼最終收益率不如當初投資時高的主要原因。

6. 現在做定期存款好還是做理財好些

定期存款,收益較低,風險較小。投資理財,收益較高,風險較大。

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個月,最長5年,選擇餘地大,利息收益較穩定的特點。

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短期的話肯定是理財產品劃算,保本型理財,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3.5%至4%之間。如果你是在國有銀行,5年以內不用錢的話,存5年定期比較劃算,比理財產品收益高,但要確定是存定期還是買理財,前提是你長時間不用這筆錢。如果是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比定期存款收益高,理論上來說理財產品可以促使更大的收益,但無論如何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7. 存款買理財產品好還是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有定期存款的優點,理財產品有理財產品的優點。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產品進行理財。理財產品的可選擇性多,期限從7天到1年,甚至有些可以靈活存取的理財產品。相對而言,定期存款都在一年以後,靈活性不足。對於收入穩定,用錢需求較小的家庭,建議採用定期存款;對於收入起伏大,且用錢需求較多的家庭,建議採用理財產品。
拓展資料:
一、理財產品
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二、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亦稱「定期存單」。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有些定期存單在到期前存款人需要資金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有些定期存單不能轉讓,如果存款人選擇在到期前向銀行提取資金,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
定期存款的期限規定:指存款戶在存款後的一個規定日期才能提取款項或者必須在准備提款前若干天通知。
銀行的一種存款,期限可以從3 個月到5年,10年以上不等。一般來說,存款期限越長,利率就越高。傳統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單形式外,也有存摺形式,後者又稱為存摺定期存款,但其以90天為基本計息天數,90天以下不計息.與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具有較強的的穩定性,且營業成本較低,商業銀行為此持有的存款准備金率也相應較低,因此,定期存款的資金利用率往往高於活期存款。

8. 存定期好還是買理財產品好

如果有一筆錢,定期儲蓄好還是購買理財產品好?理財產品眾多,難以選擇,是繼續銀行儲蓄還是購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很難決定?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存定期還是購買理財產品,取決於資金的多少還有投資長短。短期的話肯定是理財產品劃算,銀行理財產品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都在4%-6%之間。如果存在國有銀行,5年以內不用錢的話,存5年定期比較劃算,比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高。如果是商業銀行的,理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一般都是5%-6%,理財產品會比定期存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高。
銀行定期存款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的資金或貨幣。是銀行最重要的信貸資金源。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預期年化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9. 很猶豫,不知道是買理財好還是存定期好

存款和理財各有優劣,不能單純的說哪一種更好。存款保本保息,沒有風險,但缺點是收益較低且資金流動性較差。理財的話,收益會高於存款,資金存取靈活,但有風險存在虧損的可能。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在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是好的。
投資的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收益越高,風險越高,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存銀行和買理財的選擇上,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力和實際情況按比例配置。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都是要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但是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有起購金額、比較復雜。
1、定期存款,收益較低,風險較小。 2、投資理財,收益較高,風險大。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存款好還是買理財好?其實這還是看我們如何去規劃自己的資金,相對來說還是買理財比較好,因為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我們也能自己感覺到,存款的利息已經很少了,而且錢也在不斷的貶值,買理財利息還是會高一點,但是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我們當代的年輕人和老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老人可能覺得錢還是放在銀行比較保險,隨時可以提出來也隨時可以存進去,基本沒有風險,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會多一些想法,也考慮到現在錢貶值的比較快,放在銀行會越來越不值錢,理財卻不一樣,不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也不同,有些理財產品可以跑贏通貨膨脹率,實現資產保值甚至增值。

在這里還是需要講解關於理財的風險,因為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銀行也會不定期的推出理財產品,但是理財的利息會比較低,風險也就會低。目前各大金融機構平台代銷的理財產品品種較多,包括了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風險不同,收益也不同。以網路理財(已更名為度小滿理財)為例,會把理財產品的風險度表明出來,非常的透明化和方便化。所以說是存款好還是買理財好,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投資需求來決定。

10. 買理財產品好還是存定期好

理財產品與定期存款各有各的優勢,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一般而言,理財產品的可選擇性多,期限從7天到1年,甚至有些可以靈活存取的理財產品。相對而言,定期存款都在一年以後,靈活性不足。對於收入穩定,用錢需求較小的家庭,建議採用定期存款;對於收入起伏大,且用錢需求較多的家庭,建議採用理財產品。最後,兩者之間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那就是理財產品有風險,而銀行存款在50萬以下會對本金保底。對於無法承擔理財風險的家庭,定期存款更好一點。

理財與定期存款更有各的有點,希望趣評的分析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什麼是金融領域的酸辣粉 發布:2025-08-01 04:47:38 瀏覽:696
古歐洲用什麼貨幣 發布:2025-08-01 04:42:41 瀏覽:147
平安證券理財怎麼樣 發布:2025-08-01 04:21:16 瀏覽:708
國泰基金養老保險在哪裡看 發布:2025-08-01 04:20:37 瀏覽:745
海南什麼姐炒股視頻 發布:2025-08-01 04:20:32 瀏覽:377
多發貨幣對人民幣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8-01 04:01:40 瀏覽:305
牛市數據貨幣資產講什麼 發布:2025-08-01 03:55:13 瀏覽:414
股票從哪裡看出投資了多少錢 發布:2025-08-01 03:38:32 瀏覽:585
理財輔導服務怎麼樣 發布:2025-08-01 03:15:00 瀏覽:248
為什麼炒股人朋友很少 發布:2025-08-01 03:02:28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