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什麼是fvtpl類金融資產

什麼是fvtpl類金融資產

發布時間: 2022-12-15 04:48:04

⑴ 銀行會計術語, AC ,OCI,TPL 是什麼意思

AC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是指平均每單位產品所分攤的成本,它等於平均不變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之和。
OCI和TPL都不是銀行會計術語

⑵ 什麼叫金融資產包括哪些內容

金融資產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如:企業的外匯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入投資款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一、金融資產的分類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應當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和風險管理要求,將取得的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分為以下幾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資產,指主要為從價格或交易商保證金的短期波動中獲利而購置的金融資產。為交易而持有」反映的是企業管理者對持有該金融資產的意圖。如果取得一項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者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那麼該項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如果企業管理層決定將某項金融資產持有到期,則在該金融資產未到期前不能隨意改變其「最初意圖」。也就是說,投資者在其取得投資時意圖就應當是明確的,除非也到一些企業所不能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與計的獨立事件,否則將持有至到期。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款項泛指一類金融資產,主要是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但不限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非金融企業持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款項、企業持有的其他企業的債權等,只要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定義,就可以劃分為這一類。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下列各類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1、貸款和應收款項;2、持有至到期投資;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拓展資料:

  1. 金融資產是指一切代表未來收益或資產合法要求權的憑證,亦稱金融工具或證券。是指單位或個人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權利。

  2. 金融資產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3. 金融資產包括一切提供到金融市場上的金融工具。但不論是實物資產還是金融資產,只有當它們是持有者的投資對象時方能稱作資產。如孤立地考察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現金和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債券,就不能說它們是金融資產,因為對發行它們的中央銀行和企業來說,現金和股票、債券是一種負債。因此,不能將現金、 存款、憑證、股票、債券等簡單地稱為金融資產,而應稱之為金融工具。

  4. 金融工具對其持有者來說才是金融資產。例如,持有商業票據者,就表明他有索取與該商品價值相等的貨幣的權利;持有股票者,表示有索取與投入資本份額相應的紅利的權利;持有債券者,表示有一定額度的債款索取權。金融工具分為所有權憑證和債權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票據、債券、存款憑證均屬債權憑證。但在習慣上,這些金融工具有時也稱之為金融資產。

⑶ 什麼叫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FinancialAssets),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指單位或個人所擁有的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是一種索取實物資產的無形的權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
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盡管金融市場的存在並不是金融資產創造與交易的必要條件,但大多數國家經濟中金融資產還是在相應的金融市場上交易的。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⑷ 1.SPPI、AC、FVOCI、FVTPL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SPPI,金融資產的合同約定的現金流量僅為本金及未償付本金金額之利息的支付。

AC,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4)什麼是fvtpl類金融資產擴展閱讀

會計新准則中規定了資產劃分依據為合同現金流特徵及業務模式。

AC賬戶:為收取合同約定的現金流,持有到期業務。

資產在持有期內不變,使用攤余成本法;票息收入計入利潤表損益,持有期內不變。因此,資產和損益都是不變的。

FVPL賬戶:為出售而持有金融資產。

資產要盯市計算;票息收入計入利潤表收入,盯市損益直接計入利潤表的「當期損益」科目,影響當期利潤。因此,資產與損益都是變化的。

FVOCI賬戶:兼顧兩種目的。

資產要盯市計算,資本公積要按照累計fairvalue進行扣減,計入資產負債表的「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影響資本。票息收入不變同上。因此,資產變化,利潤損益不變。

⑸ 什麼是FVTPL

FVTPL 是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and Loss 的縮寫,意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通常是指該金融資產不滿足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條件時,企業仍可在符合條件的某些特定條件的情況下按其公允價值計量,並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
1、該指定可以消除或明顯減少由於該金融資產的計量基礎不同所導致的相關利得或損失在確認或計量方面不一致的情況。
2、企業風險管理或投資策略的正式書面文件已載明,該金融資產組合或該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組合,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管理、評價並向關鍵管理人員報告。
會計處理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應按公允價值計量,相關交易費用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其中,交易費用是指可直接歸屬於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所謂外部費用,是指企業不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就不會發生的費用。交易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債券溢價、折價、融資費用、內部管理成本及其他與交易不直接相關的費用。企業為發行金融工具所發生的差旅費等,不屬於此處所講的交易費用。
企業取得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所支付的價款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的,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在持有期間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確認為投資收益。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處置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時,其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應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⑹ 國際會計准則第9號,FVTOCI、FVTPL是哪些英文單詞的縮寫

FVOCI: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FVTPL :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and Loss;

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以下簡稱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以下簡稱FVTOCI)。

名詞釋義:

1、FVTOCI是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會計學2007年新增加的會計科目,主要為了適應現在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出現的市場交易,取代了原來的短期投資,與之類似又有不同。

2、FVTPL 意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通常是指該金融資產不滿足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條件時,企業仍可在符合條件的某些特定條件的情況下按其公允價值計量,並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6)什麼是fvtpl類金融資產擴展閱讀:

國際會計准則內容:

1、「會計政策的表達」,

2、「在原始成本制度下存貨的計價和呈報」,

3、「合並會計報表」,

4、「折舊會計」,

5、「會計報表應提供的資料」,

6、「會計對物價變動的反映」,

7、「財務狀況變動表」,

8、「非常項目、前期項目和會計政策的改變」,

9、「研究和開發活動的會計」,

10、「意外事項和發生於資產負債表編制日以後的事項」,「建築合同會計」,「所得稅會計」,「反映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方法」,「按部編報的財務資料」,「反映物價變動影響的資料」"財產、設備和廠場資產會計",「租賃會計」,"營業收入的確認";

11、「僱主會計報表上的退休津貼」,「政府補貼會計和政府資助的揭示」,「外匯率變動影響的會計」,「企業合並會計」,「借款利息的本金化」,「關系方面交易的反映」等。

⑺ fvpl和fvoci區別

FVOCI是出售金融資產賺錢價差;最典型比如股票,股權投資和一些大宗商品交易投資,如果持有者准備靠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來賺取差價獲利,都可以歸於這一個類。

FVTPL是收取合同現金流的同時獲取買賣價差,這個就是前兩者中間,比如債券,投資性房產,或者長期股權投資,還有現在說的資產證券化ABS;如果本來債券准備拿約定利息,房產拿租金,股權准備拿紅利;當時如果發現價差很高,足夠吸引,可以賣出。

新准則強調對業務模式評估時,應在合理預期的情況下,從整體層面進行業務評估,而不是根據對個別金融工具的管理意圖來評估其業務模式;如果僅在應急情形下出售金融資產,並不會影響對業務模式的評估。

此外,對業務模式的評估需要考慮過去的現金流量,也需要考慮未來相關信息,如果現金流實現方式改變,將影響業務模式的評估。通常是確定金融資產類別後不允許更改,那樣會對公司報表有很多影響,這個也是上市公司修飾報表一個方式。

⑻ 為什麼會計上要把金融資產分成四類

這四類金融資產的主要區別在於如何計量起始日至到期日之間公允價值的變動。對一項金融資產在確認時進行明確的分類,目的是為了將這種變動進行一以貫之的處理。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針對短期持有、以交易為目的的資產,使盈虧能較為迅速的反映在當期的利潤表中,使投資者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公司持有的這些以賺快錢為主要目地的資產的表現。

而有些金融資產,公司想要長期持有,但如果也像FVTPL那樣把短時間內的價值變動都計入當期利潤,損益表會產生無意義的波動。反正到期日早著呢,你們這么猴急猴急的算來算去,一會盈一會虧的,有嘛用?!所以這類資產一般不會去看他的價值變動。除非真的有很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價值減損,比如所投資公司清算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介於以上兩者之間,就是公司持有,也不打算持有至到期,也不打算馬上賣掉。那計入當期利潤也不太合適,完全置之不理也不合適。這時候所有者權益就成了一個緩沖:把價值的變動計入到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承認它的價值變化了,但是不承認其對利潤的影響,煮熟的鴨子上桌了,但是還沒吃到嘴裡所以誰也別嚷嚷好吃。一旦實際交易發生,該盈利該損失的再從所有者權益表中調出來進當期利潤,並由此名正言順的進入留存收益中。

貸款和應收款按定義是金融資產,有點類似持有至到期投資,但一般公允價值變化不大,所以就不跟著以上幾個攙和,自己單獨分類出來。
--------------------------------------------------------------------------------------------------------------
再說深一點的,上面的FVTPL,還包含了衍生金融產品,什麼掉期啊,期貨呀,期權啊都在這個分類里。這類產品一般是投機性質的,所以准則認為公司持有就是想短期獲利,直接被打入FVTPL。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公司持有這類產品的目的是對沖經營上的風險。比如現在是9月份,公司來年3月份要用美元支付一筆貨款,但是公司不確定3月的時候匯率怎麼樣,如果匯率掉下來,那要出的人民幣就要多,沒准兒最後是個虧本兒買賣。這種情況下,公司一般會搞一個美元的買入期權,以防不測。雖然是衍生產品,但公司的目的不是短期獲利,這時候,准則允許你不以FVTPL計量這一衍生品。而是以所對沖風險的計量方法計量。當然那就是另外一個復雜的話題了。等有人問到時再說吧。

⑼ 新金融工具准則是什麼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CAS
22)要求企業根據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徵,將金融資產劃分為三類:

①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AC);

②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FVOCI-債務工具);

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

劃分三分類時,需要首先判斷投資類型,對於衍生工具或權益工具投資,只能劃分為FVTPL(除了在初始確認時將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FVOCI-權益工具」的豁免)。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規範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財政部對《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進行了修訂。

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或企業會計准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內上市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非上市企業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鼓勵企業提前執行。

新金融工具准則的核心變化

新金融工具准則保持了與IFRS 9的趨同,核心變化內容包括:

(1)金融資產分類由現行「四分類」改為「三分類」,減少金融資產類別,建立了每種金融工具可以根據分類條件進行獨立的判斷而且沒有交叉和遺漏的金融資產分類框架,提高分類的客觀性和有關會計處理的一致性,同時易於理解和減少錯誤;

(2)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由「已發生損失法」 改為「預期損失法」,強調信用風險損失的提前確認,以更加及時、足額地計提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揭示和防控金融資產信用風險;

(3)修訂套期會計相關規定,放寬套期會計應用條件,使套期會計更加如實地反映企業的風險管理活動。

熱點內容
佰仟金融綁定銀行卡怎麼解綁 發布:2025-08-01 05:08:54 瀏覽:528
廣州住房貨幣補貼沒房怎麼提取 發布:2025-08-01 05:05:06 瀏覽:709
什麼是金融領域的酸辣粉 發布:2025-08-01 04:47:38 瀏覽:696
古歐洲用什麼貨幣 發布:2025-08-01 04:42:41 瀏覽:147
平安證券理財怎麼樣 發布:2025-08-01 04:21:16 瀏覽:708
國泰基金養老保險在哪裡看 發布:2025-08-01 04:20:37 瀏覽:745
海南什麼姐炒股視頻 發布:2025-08-01 04:20:32 瀏覽:377
多發貨幣對人民幣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8-01 04:01:40 瀏覽:305
牛市數據貨幣資產講什麼 發布:2025-08-01 03:55:13 瀏覽:414
股票從哪裡看出投資了多少錢 發布:2025-08-01 03:38:32 瀏覽: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