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金融危機民眾捐了多少黃金
㈠ 亞洲金融危機時韓國人民主動捐黃金給國家是怎麼回事
回顧金融危機那段時間,還有些許害怕。1997 年11月11 日,當天韓國的外匯存底只有38.4億美元,兩周後需要償還的外債就達100 億美元。而當時韓國從外國輸入生活必需食糧,一年也需要120億美元。
1997 年12月3日,當韓國幾乎「被槍架在脖子上」、「無條件」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提供的570 億美元紓困方案時,不少國際媒體用「被聖誕老人遺忘了的城市」記錄那一年漢城人民的耶誕節。
韓國,在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受創最重的國家。但韓國人捐黃金,有些人幾乎傾其所有,200多萬韓國人捐出黃金總額高達10億美元,正是這種精神感動了外商,大家同心協力,共同渡過了經濟危機。
㈡ 金融危機對韓國的影響
韓國再現募集潮 是否成為亞洲冰島
亞洲金融危機時,韓國民眾捐出家中的黃金以挽救自己深陷危機的國家,一時間韓國人的愛國精神備受贊揚。如今,這一幕再次上演,韓國民眾為了挽救遭受金融危機沖擊的國家而響應號召、募捐美元。
自10月8日起,為了增加外匯儲備,韓國銀行紛紛開展「開外匯賬戶運動」,民眾開始自發將手中的外匯存入銀行。盡管有不少人認為政府失敗的外匯政策不應該由他們來承擔,但僅韓國企業銀行至今就已募集到了10億多美元。一名63歲的韓國婦女成為多家媒體報道的對象,「從報紙看到,韓國的美元不足,從家裡帶來10年前出國旅遊後剩下的3000美元,」這位普通韓國人稱。
近年來,韓國的外債急劇增加,已高達4000億美元,而短期外債(一年之內到期)規模接近1800億美元,兩年前僅為800億美元。與此同時,韓國的外匯儲備卻只有2400億美元。
回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受傷最重的一條龍。當時整個韓國的外匯儲備只剩下可憐的39億元,12月當它無條件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570億美元的援助時,不少國際媒體把漢城稱為「被聖誕老人遺忘了的城市」。當時,為了挽救自己瀕臨破產的國家, 1個月內,349萬韓國人捐出的黃金總值達21億3000萬美元,有的甚至傾家盪產。「不要問你的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美國總統肯尼迪的這句話似乎更適合當時的韓國人。
亞洲的冰島?
那麼,這一次韓國是否還會重蹈11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的覆轍呢?
韓國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13位,銀行體系開放,幾乎完全暴露在全球經濟的大環境中。韓國銀行業的貸存比率在亞洲地區是最高的,接近140%,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韓元一度暴跌至接近1997年的最低點水平,韓元無疑是亞太地區區域內表現最弱的幣種,這就大大提高了韓國銀行和政府償還外幣債務的成本,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因為貨幣大幅度貶值導致其所需償還的本金和利息越來越多,面臨破產。
《金融時報》10月17日稱韓國在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面前,可能成為「亞洲的第一個犧牲品」。《華爾街日報》則在本10月9日的一篇文章中,稱韓國或許成為「亞洲的冰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S&P)將韓國國內7家金融機構納入否定性觀察對象。
韓國《中央日報》評論委員金鍾秀日前在一篇題為《真正的危機正在靠近》的文章中認為,韓國實物經濟的長期停滯以及潛伏在韓國內部的金融危機風險才是當前真正需要面對的危機。
韓國政府對於韓國可能會破產的說法顯得極為惱火,政府專門在10月初聲明,一部分外國媒體在報道韓國金融市場狀況時歪曲事實或誇大其詞,甚至還有很多報道根本沒有正確分析資料就肆意評論,並稱外國媒體的虛假報道會給韓國經濟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韓國《朝鮮日報》16日發表社論稱,外媒有關韓國「經濟沉沒」的炒作甚囂塵上,卻沒能提出支持韓國危機論的依據,且所引數據有失實之處。韓國金融委員會副委員長李昌鏞日前也否認了韓國再次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美國穆迪氏經濟網經濟學家丹尼爾也認為此次金融危機不可能對韓國造成大的沖擊。「我必須使用『迷你』這個詞,」他說,「這不是亞洲金融風暴,只是一粒小葯丸,雖然味道同樣苦澀。」
10月19日,韓國政府宣布了一攬子的救市計劃後韓國股市曾有小幅上漲,但是23日開盤即一路下跌,收盤後重挫7.5%,創下三年以來最低水平,韓國證交所今日還曾盤中暫停交易15分鍾。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引自:新浪財經
㈢ 1998年初韓國人民為拯救國家經濟而捐獻黃金,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
這是因為當時亞洲出現了經濟危機,使得韓國經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韓國老百姓為了拯救國家經濟紛紛捐獻出自己的黃金,但是這些黃金其實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為和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影響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這也表明了韓國老百姓能夠和韓國政府站在一起來挽救國家經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了韓國老百姓很大的信心。
所以我們現在也看到韓國的經濟得到了一個快速的發展,所以現在韓國也成為了亞洲地區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在一些領域甚至可以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㈣ 在歷史上民眾踴躍捐金、共度時艱的韓國,都經歷了什麼
韓國國民特質,一曰團結,一曰剛烈,表現形式是愛國。1905年,韓國淪為日本保護國,日本准備建設韓國,向韓國政府貸款1000萬日元,韓人認定這是一種變相奴役手段,1907年初,在一家私營出版社的帶頭下,發起「國債報償運動」,上至國王李熙,下至妓女報童,踴躍捐金,力求早日還清貸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近些年,半島也屢屢傳出人們剛烈義舉,為了反對日本不承認慰安婦,多人在公共場合切指明志;為了反對美國進口牛肉,也有人選擇切腹抗議;流傳最廣的,則是題目中所說的1998年金融危機時,韓國民眾為拯救國家經濟而捐獻黃金的壯舉。
韓國民眾的這些作為也很容易讓人們想起2000年歐債危機的希臘人,他們遠沒有韓國人的覺悟,除了抱怨就是抱怨,所以他們要持續的過上一段苦日子。
當我們在無情嘲諷韓國歷任總統的悲慘下場時,少有人會認真作想,究竟是一個統領受氣百姓撒氣的現實好,還是一個統領撒氣百姓受氣的現實好。
只有當百姓撒完氣後氣才能順暢,才會在國難之時舍棄小我、成全大家,韓國經濟的後期表現也對得起這些民眾的信心,韓元的升值最終沒讓他們吃虧。
㈤ 金融危機,中國黃金儲備量晉升世界第五位:1054噸(最新數據)
沒有幫助。黃金同貨幣已經脫鉤了,美國一個國家就佔有世界上75%以上的黃金,可是即使按現在價格全部出售也不過幾千億美元,這跟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14萬億相比根本就是個零頭。
而且,黃金雖然不能印刷出來,可是黃金的定價權掌握在美國人手裡,美國人可以讓黃金價格上升,也可以跌到你虧本。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控制的。所以擁有黃金對這些都沒有用。
人民幣的國際化更多是中國經濟甚至是整體實力決定的。人民幣國際化必須先實現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不過這應該還需要好些年。因為從日本,韓國,紐西蘭等國家從放寬外匯管制到可自由兌換都用了二三十年,中國從95年放鬆的管制,所以還需要好些年。最重要的是經濟實力才能決定人民幣的國際化。黃金對此沒有作用。
㈥ 97韓國國民捐金銀給國家有這回事嗎
這件事情是真滴,當時先是泰國爆發金融危機,後來1997年末波及到韓國。一時間,金融市場激烈動盪,經濟遭到重創,企業大批倒閉,事業人員猛增。國家陷入危難之中。1998年初,由民間團體發起的捐獻黃金運動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後來變為全國性的行動,最後形成了空前的「以金報國」的盛況。當時很多年輕人陪著父母把家藏的黃金捐給國家,甚至一些即將結婚的新人也把自己的「愛情金飾」捐出來幫助政府發展經濟,300多萬人在短短兩個月內捐出了225噸黃金,價值21.7億美元,演繹了政府與民眾合力抗危機的壯舉。
㈦ 金大中是怎麼平息97金融風暴的
從11份開始,韓元兌換美元的匯率屢破歷史最低紀錄,11月6日更是慘跌至975韓元兌1美元的新低。12月12日最終跌至1891.40韓元兌換1美元。短短的兩個月之內,即從9月份的890韓元兌換1美元瘋狂貶值50%以上。同時,外匯市場的衰退也波及到國內股市,股票價格指數跌破350點,創10年零8個月中的最低水平。韓元貶值,促使韓國10月份出口值創125.8億美元的新高,但是這同時又意味著外債擴增和進口成本升高,抵消了出口競爭力改善的好處。
面對這種千瘡百孔的局面,韓國政府奮起還擊,竭盡渾身解數以拯救崩潰中的韓元。
11月19日下午,韓國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穩定金融形勢的措施,如放寬韓元匯率的浮動限度,提前開放中長期債券市場,對經營不好的金融機構實行限令改革和兼並。
臨危受命的副總理兼財政經濟院長官林昌烈宣布,為了改善金融業的結構,提高韓國經濟的對外信譽、穩定金融市場,政府將把目前2.25%的韓元匯率日浮動限幅,擴大到10%;把原計劃在1999年以後開放的中長期公司債券市場提前到1997年12月份開放;為了在金融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保護儲蓄者的利益,韓國政府將保證支付在各種金融機構中儲蓄的本金和利息,直到2000年年底。
他說,在開放債券市場時,為了防止外國投資者的投機行為所造成的副作用,韓國政府將把外國人對每個項目的投資額限制在30%。同時,政府將把外國銀行駐韓機構兌換韓元的金額從10億美元增加到20億美元。政府還將著手向國際主要金融機構大量籌措外匯。
林昌烈說,對於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為償還債務進行的現金借款,政府將在1997年年底之前加以限制,在1998年1月份以前,政府將完成對各種金融機構經營狀況的調查,把信貸社之類的綜合性融資機構分為ABC三個等級,限令B級融資機構改善經營,要求C級融資機構接受兼並,如果拒不執行,政府將採取強迫措施。他說,政府對銀行也將實行類似的措施。
韓國中央銀行也拼盡全力進行市場干預,以試圖止住韓元的瘋狂下跌,但無奈外匯儲備只有300億美元,杯水車薪,遠遠滿足不了需要,韓央行的干預就顯得有點蒼白無力。而且,中央銀行在市場干預失敗後,外匯儲備僅剩可憐的70億美元,遠遠不夠1997年年底和1998年到期的1100億外債。
在這種狀況下,韓元兌美元匯率繼續下跌,其國內股市也一再疲軟,國家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至此,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以及美國、日本等尋求緊急貸款援助。
1997年12月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韓國簽署援助協議,該組織向韓國提供210億美元備用信貸。另外,世界銀行將提供100億美元。亞洲開發銀行提供40億美元,其它國家提供200億美元。援助總額為550億美元。但這種援助的條件卻極其苛刻,此時的韓國,有奶便是娘,已顧不得那麼多了。迫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壓力,韓國政府被迫答應落實嚴厲的穩定經濟計劃以及廢除當初使韓國發展成為"經濟之虎"的重要經濟體制和做法,包括整頓金融、緊縮對大財團貸款、降低經濟成長率等多項配合措施。這項金援計劃不但打破金援紀錄,受援國所須進行的調整幅度之大亦屬少見。事實上,這一計劃的簽訂幾乎等於向國際上承認韓國整個經濟體系的崩潰和自主權的喪失,也標志著顯赫一時的韓國經濟發展奇跡已成為過去。
由於550億美元的介入,再加上韓國政府表示將放寬外資持有股份的限制由23%提高到50%。在隨後的一周,漢城股市終於開始持續上揚。韓元匯價也有回穩上揚跡象。可好景不長,12月7日,韓國第12大工業集團漢拿集團宣布破產。這一消息使剛喘了口氣的韓國金融又跌入深淵。從8日到11日,漢城股市持續低迷,韓元兌美元匯價連續下跌。
1997年12月11日,韓國一家電視台報道說,韓國中央銀行行長李經植已表達辭職之意,以示對韓國目前的經濟危機負責。自韓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已有兩名高級政要下台(11月19日,韓國財政院院長姜慶植辭職)。
12月13日,韓國總統金泳三緊急會見金大中、李會昌、李仁濟三位總統候選人,就克服國家的經濟困難問題進行協商。希望他們配合政府克服當前的困難,在選舉結束後舉行的臨時國會上,順利通過與克服金融危機有關的金融改革法案,緊縮1998年預算的修正案和發行國債的提案。四人一致表示,將遵守政府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署的協議,為早日恢復國家的金融穩定而努力。
在金融風暴的猛烈打擊之下,韓國經濟與市場幾乎陷入了癱瘓。韓國人的堅韌、團結的民族精神此時表現得淋漓盡致。眾人相助、同心救國。民間發起了一人
一元救國的運動,百姓主動把手中的美元存入銀行,幫助韓國經濟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旅行社鼓勵人們盡可能在國內遊玩,市政機關敦促人們為韓國本國的利益犧牲自己個人的利益,如減少駕車出遊的機會,節省10%的工資,調降室內溫度以及減少逛街購物和外出用餐等;那些旅居國外的其他韓國人,也紛紛把錢存進韓國銀行海外分行,以期增加韓國的外幣持有額,同時,他們還積極籌款匯回漢城,幫助國家走出困境。
韓國最大的報紙《東亞日報》和《朝鮮日報》決定從1998年1月8日起減少版面,與國民共同克服經濟困難和外匯危機。
韓國政府向所有政府部門的公務員發布了一項"勒緊褲腰帶"方針,要求公務員至少將薪水的10%存入銀行。這項方針還包括"公務員每10天有一天不開車"的節約措施。
韓國內閣部長們在一次內閣特別會議上決定把各自薪金的20%上交國庫,同時各級副部長們也決定交出20%的薪金。
隨著IMF援助貸款的及時甚至提前到位,韓國金融市場激烈動盪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但截止目前,韓國經濟仍在低谷中徘徊。飄盪於漢城上空的那股黑色旋風隨時會帶來新一輪腥風血雨。
韓國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損失之慘重、影響之巨大、教訓之深刻令人瞠目結舌。自去年以來,韓國企業蒙受了至少3萬億韓元的兌換差額損失,外債本息的償還額增加了4億韓元。一些財大氣粗的大家族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資產在幾個月之內縮水達數十億美元,同時,企業大量倒閉、失業人數大量增加,目前實際失業率已高達11%,而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對韓國人來說,昔日的繁榮已不再。
經濟危機引起政治的動盪。泰國總理差瓦立在一片怒罵聲中黯然而去。川·立派臨危受命,面對一塌糊塗的局面,川·立派縱有回天之術也無可奈何。
那麼,金大中呢?
金泳三帶著其未竟的"整治腐敗"之夢告別韓國政壇。留下來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嚴峻的經濟課題無可迴避地擺在金大中這位剛當選的72歲的總統面前。何去何從,世人翹首以待。
㈧ 韓國的獻金運動說明了什麼
在上個世紀亞洲金融危機,韓國政府快撐不下去的時候,韓國國民自發的獻出自己的金首飾、金制紀念品和金制用品到國際市場變賣,以換取美元,幫助國家渡過金融危機。有的韓國人為節約開支,寧願步行,也不去花錢坐車。大家都提倡少花錢、多儲蓄。昔日曾無限風光的豪華賓館如今門可羅雀,曾頗受青睞的高檔進口煙酒也都失去了市場,有的街區甚至把霓虹燈都換成了普通的照明燈具…… 危難之中見精神!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與國民精神決定了這個國家在社會的地位,這場運動令我們中國人深思,我們不應該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應當力所能及的為他人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