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金融市場會有什麼後果
㈠ 金融犯罪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範金融犯罪
金融犯罪,指發生在金融活動過程中的,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破壞金融管理秩序,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諸如洗錢、金融詐騙等均是我們日常生活里所熟悉的金融犯罪類型。 從中國過去五年審判金融犯罪實踐看,金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金融犯罪案件總體數量下降,但絕對數量大,發案率較高。2006年,全國各級法院審判破壞金融秩序犯罪案件1607件,金融詐騙犯罪案件是1633件。 第二,犯罪總額很大。金融詐騙犯罪,包括信用證詐騙、票據詐騙、貸款詐騙、集資詐騙等案件,犯罪總額都很大,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去年全國法院判處金融犯罪案件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達43。52%。 第三,不僅擾亂了金融秩序,而且往往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影響社會穩定。近年來,像非法集資、集資詐騙這些案件往往涉及的被害人都是上萬的,而且被害人大部分都是下崗工人、普通老百姓,對老百姓的生活、生產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深化金融改革,規範金融秩序 我國目前的金融體制的改革尚處於「瓶頸階段」,許多金融犯罪的滋生與金融體制的不完善直接有關。因此,要遏制和減少金融犯罪的發生,就必須不斷加快改革的步伐,盡快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體制。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強化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使中央銀行真正起到對全國的各專業銀行進行領導和指導作用;(2)加快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變的進程,消除轉軌時間過長而衍生的種種弊端;(3)完善市場利率機制,在銀行利率方面充分利用價值規律來調節。與此同時,應加大對金融秩序混亂的整治力度,為此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1)禁止亂集資,對社會閑散資金的管理應納入法律化管理的渠道,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防止某些人利用集資進行詐騙活動;(2)規范同業拆借市場,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行事,對非法拆借行為觸犯罪刑律的,要嚴懲不貸;(3)嚴肅結算紀律,徹底消除多頭戶現象和跨行貸款現象,加強對銀行現金的有效管理,嚴防資金的「體外循環」。 (二)強化金融管理,堵塞各種漏洞 我國當前各種金融犯罪的滋生與金融管理疏漏和有章不循有密切的關系。為此必須加強金融監督與管理工作。從金融系統內部來看,應加強支票、印鑒的管理,信貸管理,假幣甄別的行業管理和信用卡業務的管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各種管理環節上存在的漏洞進行犯罪活動。從金融系統外部來看,應加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審批管理制度,把好申請執照關、年檢關和考查關,防止犯罪分子利用種證照為掩護從事非法的金融活動。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印章篆刻行業的日常管理,堅決取締非法從事印章篆刻的黑店,防止社會上不法之徒利用各種虛假印章進行偽造活動,從而杜絕各種偽造型犯罪滋生的渠道。 (三)加強思想教育,提高業務素質 要切實提高金融部門的工作人員的素質,增強他們抵禦和防範金融犯罪的能力,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技能的培訓。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考察,當前在金融工作人員中應加強思想與宗旨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人生的價值,從而自覺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地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此外,結合行業紀律和普法教育,還應加強法制與職業道德、制度和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好地規范他們的行為,保證國家金融方針、政策的全面貫徹執行,防止金融犯罪的發生。同時,還應當抓好對他們的業務技能培訓,通過不斷地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得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增加識騙防騙的能力,杜絕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從業人員素質差而大肆實施金融犯罪活動的可能性。 (四)完善金融立法,增強執法力度 健全法制、嚴格執行是抗制金融犯罪最有效的方法。鑒於我國以往在金融立法與司法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我們認為,為了更好地防範金融犯罪的發生,當務之急應當健全金融立法,使金融業務活動在各個不同層次均能做到有法可依。在這里,主要應著手搞好以下四個方面的立法工作:(1)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快金融立法的步伐,凡是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尚未納入法制軌道的金融活動,均應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予以規范。諸如金融法、金融監督法、證券法、期貨交易法、信託法、結演算法等尚付厥如,應趕緊制定出台。(2)完善和健全金融管理體制的立法,強化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在這一方面,主要應根據銀行法的規定和金融改革方向,制定一些與銀行法相配套的管理法規,從而加強中央銀行對各專業銀行的非銀行金融部門的依法管理。(3)完善各項金融業務管理的立法。這一方面主要是指應把儲蓄業務管理、借貸業務管理、結算業務管理、現金管理納入立法的視野,使其管理法律化。(4)完善和補充金融崗位責任和法律責任制度的立法。通過這一方面的立法,強化金融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做到獎懲有據,賞罰分明。在做好金融立法工作的同時,為了消除金融犯罪分子僥幸、冒險的心理,還應當加大對金融犯罪的懲治力度。司法機關在辦理金融犯罪案件時,應主動出擊,發現疑點要及時查清,發現一起就應查處一起,不留後患。對於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應從重從快判處,對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刑事案件,也不能等閑視之,不問不判。另外,對某些金融機構有案不報、有案不查、以罰代刑、自行消化的行為也要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惟有如此,方能將金融犯罪控制在最低限度,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廓清道路。
㈡ 世界金融危機會造成什麼後果
就是次貸危機導致經濟危機 國家或幾個國家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國際金融危機已導致全球經濟大衰退,樂觀估計,至少要在2至3年後才可能恢復。我剛從美國回來,美國許多企業由於業務萎縮而凍結招聘,波音公司要進一步裁員。作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美國實體經濟疲軟,直接造成我國的出口企業面臨嚴峻形勢,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金融、證券投資、國際貿易、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此時正值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重要時期,金融危機會給大學生就業造成多大的影響,還難以預測,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斷,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日益擴散,首先是跨國公司和外包公司業務萎縮,會減少用人數量及其凍結招聘;其次國內為國外產業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製造業、出口型企業也會受到影響;當然會影響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業影響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會刺激建築業的需求,從而帶動原材料和能源工業的恢復,但是見效果有一個滯後時間,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還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就業的高達600多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受影響較大的是財經類專業,因為企業業務萎縮,首先減少的是財經類管理人員的需求,其次是技術人員的需求。其次是建築、能源、機械、 IT類專業會受影響 . 金融危機會導致大批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國際流通領域蕭條。我國經濟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現在也出現暫時的回落。但從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運行的線條來說已經越來越清晰。具體體現在:一 我國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拉動內需的政策,我國經濟仍然會出現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態勢,國家外匯儲備將會進一步增長。二致使一些生命力不強的企業破產重組,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產業鏈條,進一步優化企業內部管理和市場環境及服務功能,市場的信譽度質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中國的外向型經濟會從世界工廠即買方市場轉到可操控商品即賣方市場,實現質的飛躍。三,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會使一些國力薄弱的國家財政破產或債務累累,而中國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所體現出的震驚世界的非凡的操控能力將成為這次金融風暴中的最大贏家。世界原有的經濟以至於政治格局將會又一次重新洗牌。四 台灣在受到這次危機重創後,會開始探索一國兩制的國家模式,積極向中國靠攏。美國的霸權政治將會大大縮水。
㈢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中具體犯罪是什麼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是違反國家對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從事危害國家對貨幣、外匯、有價證券及金融機構、證券交易機構和保險公司管理的犯罪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規定的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中的一個犯罪類別。具體包括五個部分、二十四種罪名: ①貨幣犯罪。如偽造貨幣罪,出售、購買、運輸偽造的貨幣罪,變造貨幣罪等,侵害的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②破壞金融機構管理秩序罪。如擅自設立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罪,偽造、變造、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罪等,侵害的是國家金融機構管理制度。③破壞金融票證、存貸款管理秩序罪。如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罪,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高利轉貸信貸資金罪等,侵害的是國家金融票證和存貸款管理制度。④破壞證券、股票、債券的發行、管理、買賣秩序罪。如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偽造、變造股票罪,誘騙他人買賣證券罪,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等,侵害的是國家關於證券、股票、債券的發行、管理及買賣制度。⑤破壞外匯管理秩序罪。如逃匯罪等,侵害的是國家外匯管理制度。
㈣ 破壞金融秩序罪全部條款
法律分析: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是指違反國家對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從事危害國家對貨幣、外匯、有價證券以及金融機構、證券交易和保險公司管理的活動,破壞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偽造的貨幣換取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㈤ 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有什麼區別哪個的後果更嚴重
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有什麼區別?
歷史上來說,過去發生的幾次大規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都是有聯系的,也可以說是互相伴隨著發生的。往往都是經濟危機之前,出現金融危機,就連最近的這次全球性經濟危機也不例外。
另外,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機獨立於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政府在金融危機之初便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政策措施,比如說,通過大規模的「輸血」補救,有效阻斷貨幣信用危機與生產過程中的聯系,此刻就有機會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或深入。
通過比較會發現,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范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㈥ 金融危機會導致什麼後果
金融危機會導致風險資產價格暴跌,如股市、房地產、大宗商品等會出現價格暴跌,居民財富會大幅縮水。而資產價格的大跌會造成市場供需關系的失衡,再加上資金鏈容易斷裂,所以企業容易停產甚至倒閉,失業率會攀升,企業與個人信用會下降,由此又帶來銀行呆壞賬的增加。
(6)破壞金融市場會有什麼後果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後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它的核心在於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價值、獲得福利。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
㈦ 金融危機是什麼會造成什麼壞處
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
壞處:
1、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
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
2、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
3、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
金融風暴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而且會逐漸波及到周圍的城市及國家。
(7)破壞金融市場會有什麼後果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在生產方式危機才變成了現實。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發展,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隨著社會分工的廣泛發展,商品生產,每個企業都成為社會化大生產這個復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由於生產資料私有,生產從屬於企業的利益,生產成果都被他們所佔有。
而企業生產的唯一目的,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而是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
㈧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有哪些
法律分析:金融詐騙罪包括了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金融票據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罪、保險詐騙罪。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包括了洗錢罪逃匯罪騙購外匯罪對違法票據承兌、付款、保證罪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違法發放貸款罪違法運用資金罪背信運用受託財產罪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偽造、變造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高利轉貸罪偽造、變造、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批准文件罪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變造貨幣罪持有、使用假幣罪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罪的不同之處如下:
金融詐騙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的一個犯罪類別。在金融領域里,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保險金等,或者進行非法集資詐騙、金融票據詐騙和信用證、信用卡詐騙,其數額較大的犯罪行為的總稱。 金融詐騙罪是從普通詐騙罪中分離出來的,但金融詐騙犯罪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詐騙犯罪。刑法將其從普通詐騙罪中分離出來,除了要分解詐騙罪這個口袋罪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維護金融管理秩序。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是指違反國家對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從事危害國家對貨幣、外匯、有價證券以及金融機構、證券交易和保險公司管理的活動,破壞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偽造的貨幣換取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第一百七十三條變造貨幣,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 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㈨ 金融危機的影響
金融危機會導致風險資產價格暴跌,如股市、房地產、大宗商品等會出現價格暴跌,居民財富會大幅縮水。而資產價格的大跌會造成市場供需關系的失衡,再加上資金鏈容易斷裂,所以企業容易停產甚至倒閉,失業率會攀升,企業與個人信用會下降,由此又帶來銀行呆壞賬的增加,這樣就會形成惡性經濟循環,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進而造成中小銀行、企業與個人的大面積破產。
而為了挽救經濟危機,國家多會動用非常規手段刺激經濟,所以又會採用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與財政刺激政策,這時又會形成通脹局面,居民財富將會進一步縮水。金融危機中一個國家的中產階層最容易遭受損失,中產階層被消弱意味著社會財富結構的失衡,這會為經濟長期發展構成重大障礙。
而金融危機會造成金融市場的全面紊亂,這個周期常常是國內實力資本的重要投機期,同時也是國際資本攻擊該國的有利時機,所以有效市場會被破壞,商品價格漲跌無序,本幣容易大幅貶值,國家外匯儲備會銳減,國家、地方、企業與個人債務都會大幅上升,嚴重時還會被發達金融體借機掏空國家財富。
所以金融危機會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與質量下降,社會福利與保障也會降低,還會帶來意外的糾紛,如銀行倒閉帶來的儲蓄損失等。金融危機往往會伴隨社會不滿情緒的上升,社會犯罪率會增加,嚴重時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所以這個時期的老百姓生活質量會大幅下降,甚至是苦不堪言。
由於金融危機本身就具有擠泡沫的功能,所以風險資產價格先期會大跌,在這個周期內居民要做的就是減持風險投資,持現或買入黃金等貴金屬來對沖金融風險。當貨幣政策連續寬松達到一定的累積效能,同時資產價格在超跌之後企穩,則可以重新逐步投資風險資產,譬如投資股票與房地產,做多商品期貨與現貨等,並減持黃金等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