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理財回撤怎麼回事

理財回撤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3-02-06 07:01:32

『壹』 理財回撤是什麼意思

回撤是股票術語,是股價(匯價)向某一方向發展並突破頸線後,在數天內匯價會重新回到頸線位測試是否突破成功,此時的頸線或由壓力變為支撐、或由支撐變為壓力,這種股價(匯價)暫時回歸的現象在業內被稱之為「回抽」。
股票回撤的原因:
1.單純因為股價隨機遊走引起的回撤。任何一個具體的股價、市值和凈值,都是精確的錯誤。單純因為股價隨機遊走引起的回撤,是完全無法預測的,也沒有必要去防範。
2.對個股短期高漲情緒回落引起的股價回撤。這多發生於個股股價短期沖高之後。這一類回撤很多人認為可以預測,即使長期看好也會依此來短期地做高拋,希望隨後低吸進一步降低成本。
3.公司業績回落引起的股價回撤。
【拓展資料】
何控制回撤?其實最為主要的還是要主動調整心態,在操作上要相對的謹慎,這樣你就不會錯過了一些牛股。
信心:超短回撤,雖然賬戶上的數字減少,並且出現了操作失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不能虧,誰都知道,做超短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崩潰,需要有一個修復的過程,並且漫長,短期之內無法繼續在市場內繼續混戰。回撤之後,經過一夜的調整,立馬又重新滿血復活。千金都難買的信心怎麼可以輕易在出現一次甚至數次失誤之後就消失了呢?如果此關不能度過,那超短之路可能並不適合你。
理念:市場不缺機會。既然是超短,那市場每天都會出現強勢股,每天都有可操作性,並且按照自己的系統來的話每天都會出現可操作的標的物,無論是打板,追漲,低吸,錯了一次,重新再來,錯了第二次,繼續再來,錯了第三次,立刻停止,要思考目前市場的結構和環境符合不符合自身操作系統,連續三單出現虧損,那就是目前市場不適合個人操作系統。當然,並不能因此而否定了自身操作系統,更不能因此自我懷疑。自我懷疑是一個罪惡的過程,當你出現懷疑自身操作系統居然出現連續虧損的情況時,就會想是不是我的模式有問題?當有這種想法時建議短期離開市場一到兩周。只要你的模式有效,市場永遠不缺機會。心中無頂底,操作自隨心。
自身操作系統:自身操作系統是需要經過市場驗證的,無論牛熊猴,都需要有效,同時在不同行情下採用不同的操作策略,策略至上,這是資金上千萬以後必須要考慮的。
股票投資中如果你能夠成功的控制住了回撤,在操作上把風險放在第一,你就會發現復利的增長超乎你的想像,不要過度的追求短期超高利潤,盈虧同源,你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就必然無法躲過風險,復利才是王道。
要注意的是,控制風險一定程度也可能控制了未來的潛在收益,如何權衡取捨是每個投資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建立回撤計劃的本質是風險管理。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與風險管理能力,才是控制回撤幅度以及持續時間的根本。

『貳』 理財最大回撤-0.57%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這次虧了0.57%的意思,意思就是你現在的資金跟你上一次的資金對比,少了你上次資金的0.57%。舉個例子,你投了1塊錢,第二天漲了1塊,現在是兩塊,第三天跌了0.57%,第三天相對第二天就是最大回撤的意思、
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是不是感覺沒怎麼聽懂?我用通俗的語言給大家翻譯一下:也就是一定時間內,比如一年以內,基金凈值從前期最高點,跌倒最低點,這下跌的幅度,就是最大回撤率。

『叄』 基金中的最大回撤是什麼意思

基金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作為投資者需要了解相關理財知識,在關鍵時刻能夠減少資金虧損,那基金中的最大回撤是什麼意思?
基金中的利益沖突怎麼防範? 絕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策略基金是什麼意思?
基金中的最大回撤是什麼?
基金投資者除了關注基金管理人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創造能力之外,也需關注風險控制能力,而最大回撤是一個非常好的衡量指標。最大回撤是指基金凈值曲線峰頂到谷底最大的幅度,該指標考驗了基金經理對於風險和趨勢的把握能力。
不過,僅用基金的最大回撤來衡量一隻產品的優劣是不全面的,基金的最大回撤受到所經歷的市場環境、基金經理投資理念等多方面影響。回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回撤後凈值是否能起死回生。
回撤影響因素:
私募基金管理人控制回撤的方式主要有選股、對沖及倉位控制三種。選擇有安全邊際的股票是控制回撤的第一要務。A股散戶佔比較大,整體市場情緒波動較為劇烈,任何概念和主題,無論真假,只要夠新夠炫,就能在短期內炒翻天,但爆炒之後往往就是暴跌。擊鼓傳花的游戲對於手腳不快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因此諸如淡水泉、高毅等機構崇尚逆向投資,注重安全邊際,深度調研並以「蘿卜價格買人參」,從而避免了鼓聲停止後幾乎必然的驚慌失措。
當基金經理堅信所持股票的價值,一旦面臨系統性風險之時,運用股指期貨進行對沖幾乎是最好的風控方式。股災之中各類型股票泥沙聚下,股指期貨運用又受到限制,倉位控製成了控制回撤的最後一道閥門。
私募基金凈值出現較大的回撤,並不能完全歸咎於風控體系出現問題,在極端惡劣的市場下,精選個股的私募基金會比較吃虧,他們不會像趨勢派的基金經理那樣依據市場的漲跌而進行加減倉操作,從而凈值會暫時地出現大幅回落。然而,在下跌過後,基金的反彈能力,也就是基金經理所選股票到底是被錯殺還是基本面不佳決定了基金今後的命運。雖然對於精選個股的私募基金,凈值回撤較大是硬傷,但卻不是致命傷。真正的致命傷是承受了精選個股的大回撤,卻未享受到精選個股的大漲幅。
總之,波動不是風險,選錯股票才是真正的風險。
不管怎麼定義,至少這兩點是的主流認識:
1.最大回撤越小越好;
2.回撤和風險成正比,回撤越大,風險越大,回撤越小,風險越小。

『肆』 銀行理財預約贖回撤單是什麼意思

「預約贖回撤單」是相對於「預約贖回」,撤單即撤銷、取消訂單的意思,預約贖回撤單就是指撤銷贖回預約,相當於沒有贖回。而預約贖回指的是投資者通過櫃面或者網上交易系統提交申請,約定在指定日期贖回指定份額。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是在理財周期開啟之前預約購買,在預約期間,如果不想購買了,可以撤單取消購買。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我們也可以買基金理財產品,自己可以操作。基金的認購和申購都是買入的基金。區別在於,認購是在基金募集期的叫法,申購是在基金正常運作期的叫法。贖回是賣出現有基金的意思,當買入基金後,開放式基金大部分時間是可以隨時申請賣出的,這個行為叫做贖回,款項回到銀行卡賬戶中。所以認購和申購是一回事,只是一隻基金的不同時期的買入叫法。贖回就是賣出。上市的封閉式基金,賣出方法同一般股票。開放式基金是以您手上持有基金的全部或一部,申請賣給基金公司,贖回價金。贖回所得金額,是賣出基金的單位數,乘以賣出當日凈值。
開放式基金的申購金額里實際包括了申購費用和凈申購金額兩部分。申購費用可以按申購金額或凈申購金額的一定比例計算。國內的做法一般是按申購的價款總額乘以適用的費率計算申購費用,並從申購款中扣除。這就是倒進式的計算方法。但是,如後面所述,這種計算方法,將導致收取極其不合理的費用因此,經證監會批准,申購費用改為前進式進行計算。這樣就合理了。

『伍』 理財回撤是虧損嗎

基金回撤代表的是基金過去一段時間內最高風險值的大小,基金回撤是基金一段時間內凈值從最高到最低的幅度,基金回撤數值越低越好,數值越低代表基金抗風險能力也就越強。
基金虧損代表基金價格下跌,比如基金開盤時的凈值為1.12,基金收盤時的凈值為1.1,那麼基金就下跌的狀態,而購買該基金的投資者就會產生虧損。

『陸』 基金回撤是什麼意思

基金回撤是指,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賬戶凈值由最高值向後推移,直到凈值回落到最低值時,期間凈值減少的幅度。通俗的理解,回撤可以等同於跌幅,是正常的基金行情波動過程。同時,最大基金回撤率可以體現出該基金的風險程度,如果該基金的最大回撤率遠小於其他同類基金,那麼說明該基金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強,相對比較安全。因此,在購買基金的時候,投資者可以根據基金的回撤率來判斷是否可以買入。一般來說,基金的回撤率越大代表基金反彈的機會越大,同時風險也會增加。基金的回撤率越小,代表波動越小,風險也相對較小。所以,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者可以挑選一些回撤率較大的基金,而保守型的投資者可以挑選回撤率較小的基金。
拓展資料:一般來說,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往往風險越大,在基金投資時也是如此。所以,在選擇基金時不能只看投資業績,也需要兼顧基金的風險,盡可能選擇收益風險比更具優勢的基金。而最大回撤是衡量基金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那麼最大回撤如何指導基金投資 的呢?
很多時候基金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但是持有人卻沒有賺到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只看到基金的業績,而沒有充分考慮它的波動性。市場波動時,基金凈值產生回撤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回撤太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圍,往往會產生焦慮情緒,做出些不理智的投資行為。 所以,在投資基金前,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比如試想一下在一段時間內,購買的基金下跌多少是可以接受的,然後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適合的基金品種和倉位。現在許多理財平台在投資前都會要求用戶做風險測評,測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自己的風險承受水平。 如果一隻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我們風險偏好相匹配,那麼在市場下跌時,這只基金的波動就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對我們的心態影響較小,因而更容易實現長期持有。甚至在基金產生回撤時,由於我們對這只基金的波動特徵足夠了解,在資金足夠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適當加倉,降低持倉成本,為未來的盈利創造更大的空間。


『柒』 為什麼建行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往回扣

因為你所購買的理財產品是在理財產品市場並不成熟的初期,這個時候,不少金融機構為了增加客戶黏性以及從維護自身品牌的角度出發,往往在產品虧損或者是達不到預期收益率時,會按照預期收益率給予投資者進行兌付,但這樣的方式可能導致部分產品產生的風險在金融體系內累積。
浮盈浮虧本就是常態,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資產價格總是在不斷波動變化的,浮盈浮虧本就是常態。在買入一隻理財產品的同時,就要需要做好忍受凈值中途回撤的准備。

『捌』 凈值回撤影響理財收益嗎

理財產品凈值回撤並不代表理財產生了實際的虧損,回撤可以理解會「浮虧」,也就是說,只有贖回或者理財產品到期時才會轉為實質性的虧損,短期的波動回撤並不代表產品的最終表現,投資者應當通過拉長投資期限來看待產品的正常波動。

熱點內容
銀河證券軟體查歷史股票價格 發布:2025-07-13 04:58:32 瀏覽:475
主力機構基金怎麼看 發布:2025-07-13 03:58:08 瀏覽:223
瑞安股票交易員 發布:2025-07-13 03:57:19 瀏覽:813
鵬華添利交易型貨幣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7-13 03:46:29 瀏覽:668
漢威科技股票百度百科 發布:2025-07-13 03:34:16 瀏覽:929
賓士金融合同到期沒錢還怎麼辦 發布:2025-07-13 03:32:09 瀏覽:84
哪裡看基金一個月來漲跌排行 發布:2025-07-13 03:22:22 瀏覽:386
什麼理財產品最保持收益 發布:2025-07-13 03:17:22 瀏覽:82
期貨指數下跌多少全部賣出 發布:2025-07-13 03:17:20 瀏覽:616
大修基金到底交多少 發布:2025-07-13 03:02:26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