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110萬怎麼合理規劃理財

110萬怎麼合理規劃理財

發布時間: 2023-02-10 06:15:28

㈠ 有100萬如何理財投資

100萬理財投資可供選擇的有存款、炒股、炒黃金等。
一般人理財首選存款,還有是買保險,其次是炒股,買黃金,買基金,還有買國債等。但是想要得到高收益,就要進行合理規劃並且分散投資,這樣才能夠使100萬閑錢理財收益最大化。
1)存款。存款是一種比較保守的理財方式,是最穩定的理財,也是最基本的理財。雖然說存款的利率很低,但是存款也是必不可少的。 存款又分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
2)炒股。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變化,之所以股價的波動經常出現差異化特徵,源於資金的關注情況,他們之間的關系,好比水與船的關系。
3)炒黃金。黃金長久以來一直是一種投資工具,長期以來都集中所有資源全力投身環球金匯平台黃金、股指CFD交易行業中,黃金投資每個月高達三百億美金成交量。
4)購買國債。購買國債就是認購國家借的債,即國家債券。它是國家為籌措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書面借款憑證,承諾在一定的時期內按約定的條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歸還本金。
5)基金。基金是一種比較方便的理財方式,不需要你時時刻刻盯著行情波動。100萬中可以分出一部分用於基金理財。
拓展資料:
從收益性、靈活性、安全性這三個方面考慮,投資者可以把100萬現金分為三等份分別投資於收益性較好、靈活性較好、穩定性較高的理財產品。 1)收益性:股票和黃金其收益性較高,但是其風險性較大,投資者可以考慮30萬現金投資於股票和黃金市場,來追求較高的收益。
2)靈活性:投資者可以把一部分資金投資一些靈活性較高的理財產品,既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又可以用來應對日常的生活支出,或者作為急用錢,比如,把100萬中的30萬存入銀行,或者放入支付寶的余額寶中。
3)穩定性:投資者把剩餘的30萬投資一些收益比較穩定、安全性較高的理財產品,比如,投資銀行的大額存款,或者國債,這類產品其收益性較穩定,但是存在一定的封閉期限,其靈活性相對來說要低一些。

㈡ 如果有一百萬,應該怎麼合理理財

如果手上有100萬資金需要理財,有很多選擇。

私募基金

如果手中的可理財資金達到100萬,家庭的日常支持可以通過收入或者其他資金有充裕的補足,可以選擇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也並不是每個投資者可以投資的,首先要合格的私募產品的投資者才行,滿足的條件要金融資產300萬或者近三年的年收入50萬,合格投資者需要具備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

風險承擔能力是指具有一定的資金量的人群,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和需要能夠承擔所買私募的投資風險的承擔能力。一般都會有風險問卷需要填寫,如果達到了風險標准就可以購買私募基金。

但是一定要記住2個原則,一個就是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要好,在熊市的時候的基金凈值回撤要小,因為你不敢保證你目前投資這些股票類的基金一定能賺錢,但是熊市回撤少的基金經理的水平就體現在熊市的時候虧錢少,牛市的時候賺錢多。

剩下的20萬資金可以選擇買指數基金,目前上陣指數和深成指數屬於較低的點位,買入指數基金在未來一段時間來說,賺錢的可能性非常大,虧錢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的方案即使在出現了股票基金短期被套的情況基本上對於整個資金來說也偏安全。這樣一來你整個100萬的閑散資金就有了合理的規劃,可進可退,整個一年下來收益比存銀行定期要高,也比單純買理財產品要高,而且兼顧了日常資金流動性的需求。

㈢ 有110萬該怎麼實現保值與增值,投資什麼會更好

隨著物價不斷地上漲,貨幣不斷地貶值,導致錢越來不值錢;所以很多人都為了自己的錢不貶值,都想把自己的錢通過一些投資理財渠道獲取被動收入。

但市場面投資理財渠道太多,太復雜,沒有一點專業性很容易掉陷進,把投資理財的本金還虧進入了,所以不懂投資理財的人千萬別亂投資。

110萬真正想要讓這筆錢實現保值與增值,有三個方向:

第一,大額存款、智能存款、國債等;

第二,購買一些理財產品;

第三,直接投資股市

以上三個投資理財方向,都是可以讓這110萬元輕松實現保值與增值,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具體做法就是110萬可以分兩只股票,其一選擇持有銀行股,其二選擇持有券商股,當前持有這類股票,一輪牛市下來資產翻倍都是輕松的,這種炒股方式也是最安全的。

匯總分析

通過上面進行分析,這110萬到底要怎麼樣可以實現保值與增值,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可以選擇存款,可以選擇理財產品,也可以選擇炒股。

具體該怎麼選擇,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根據追求的收益率等,不同的條件選擇不同的方式,只要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保值與增值的產品。

㈣ 家裡有存款110萬,應該如何保值增值

首先恭喜你邁入了理財的高端入門門檻——100萬,為什麼說100萬是個坎呢?因為100萬起點的理財產品,其豐富程度超過你的想像,其次,不少公募基金的申購份額如果大於100萬的話是會有優惠的,所以說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存款數。

接下來,既然有110萬存款, 光放在這里可不行,咱們可要進行一定的規劃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用起來。

一、開一個證券賬戶,把能開的功能都打開。

這里的意思是,放50萬的現金進到股票賬戶里頭,然後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一筆交易並放夠20個交易日,這樣你就可以開通基本上大部分的功能,比如創業板、科創板、港股通、融資融券等等,開通這些功能幹啥用呢?當然是為了財富增值。

好了,然後你就只留下賬戶里頭的10萬塊錢,其它100萬拿出來,這10萬塊錢分成兩個5萬,分別買入一隻上海的股票和一隻深圳的股票,買入一個月之後就可以進行財富增值啦。

這樣你就有了打新額度,又因為你已經開通了所有功能,所以你能參加的新股是所有股票,按照中一簽萬分之1的概率,10萬市值基本上可以有10-20簽,也就是你有千分之2的概率中新股,一年如果有100隻新股打就是百分之二十,當然一般來說中簽率沒有那麼低,可能會去到萬分之七左右,所以一年中個1、2簽還是有機會的。一般來說中個1簽,盈利上萬是很簡單的事情,這樣你證券的年化收益就很高了。

其次,每天發行的可轉債也可以打新,中簽的話大概可以賺200多塊錢,一年中個十來只的話,又有幾千塊。

二、剩下的100萬,購買風險承受范圍內收益最大的產品

比如你是比較保守的投資者,那麼在保本或者說風險較小的前提下,可以去比對一下各個銀行、證券、信託的固收類產品,目前年化收益大約是在4-6%左右,這是你可以在無風險下能夠達到的最高的收益了,而且因為你是100萬起點,所以收益比一般客戶要多個0.5%左右,聚沙成塔,這0.5%若干年以後就是很不得了的一筆巨款。

而如果你比較激進,就可以選擇一些熱門的私募產品、資管產品,也就是所說的非保本產品,當行情好的時候,一年收益40%以上不是不可能,甚至不少優秀的私募產品收益可以翻倍,當然前提是行情要配合,另外因為不保本所以,有一定的虧損風險。

所以整體上看,收益多還是少取決於你的投資態度。

三、投資實體產業

如果你不喜歡投資向這些資本市場,那麼也可以投資實體產業,不過因為疫情影響,實體產業受到很大沖擊,可能會比較難短期內回本,此外,即便是房產這樣穩健的投資項目,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只漲不跌,說白了現金為王,拿來手裡才是真金白銀。

即便是拿在手裡頭,也很難做到保值,因為還要考慮跑得過通貨膨脹,所以說真的是危機四伏,既然投資是件麻煩事,那不如找專人幫忙打理吧,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購買基金產品了,然後又回到了第二條的老路上,你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四、膽子大一些

如果足夠放得開,那這110萬可以玩得很大,比如融資融券買股票,110萬當220萬用,又或者先買房,再貸款出來投資,相當於雙管齊下,總之想要增值快,就得冒風險,想要保值,那麼就只能做到6%左右的無風險收益,總之就是這樣,祝投資順利!

我從20萬開始理財,到現在幾百萬,買了各種類型的資產,包括房子。關於投資有一些標准答案,就是所謂的方法論。但其實沒用,你關心的回報率是「隨市」的。方法論再完善,收益也不能保證。

首先聊一下今年的常規投資產品現狀

在存款不多的情況下,首選固收類產品。包括固收信託、銀行理財、基金。這幾樣東西我過去一直在買,幾乎穩賺不賠。收益在6%左右(不含P2P網貸,勸你別碰)。

然而今年,信託已經打破了剛兌,不能再買。雖然概率很低,但是100W的起投門檻,你根本傷不起。

然後說銀行理財,傳統銀行理財都是剛兌的。所以如果你還能買到4%以上的剛兌產品,趕緊買。我去年底察覺到市場整個不好了,買了300萬的存單,月付息1W+。然後開春就眼看著它利率走低,最終停售。

我有幾個相熟的銀行顧問,無論哪個行都說剛兌產品正在逐步取消下線。你如果在地方行能買到,可以買一部分。

然後是基金。固收類基金今年不要買了,寧可買股票型。固收基金一般是債基打底,我發文說過自己今年踩了個坑。買了一款固收,宣傳的是5%以上收益,最終實現2.4%。簡直是投資生涯之恥。你少花點時間了解下今年的債市,就懂我為什麼這么說。

如此行情,還能買什麼

第一類,定存。

能買的東西其實上面給你寫到了一點。就是僅存的4%以上的銀行剛兌理財。買產品一定要注意「預期收益」和「業績比較標准」。前者就是瞎寫的,後者才是靠譜的。能買長期不買短期。比如你這110萬,可以拿出60萬來買這個。為什麼買這么多?出了急事這個錢可以拿來保命。

當然,理財之外也有替代產品。很多人看不上年金、保險。事實上我去年給媽媽配置養老金,買了一款保險,5年期的,年化收益是4.6% 5%。金額不大,但可以保證她每年拿到七八萬的生活費。

不太好的是這些產品流動性差。如果出了急事,可以通過轉讓或者再貸款的方式取出。所以購買的時候要關注這兩個條款。

第二類,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

股票今年雖然是跌宕起伏,但也有漲幅很不錯的。散戶我不建議入場,反例就是我先生。500萬本金從年初玩到現在,高點盈利100W+,現在還倒虧40多萬。他混跡商場,對商業很有頭腦。但不是專業炒股,常常錯過買入賣出的時機。所以這個錢不好掙,不如認真選基金,扔在那裡。同期我買了不到10W的基金,收益也有1W+,持有大概4個多月。

炒股是有一定好處的,你會對市場、商業等信息格外敏感。我覺得人都會變得博學多識起來。

第三類,房產。

幾乎所有人都會寫這個。但是今年我比較主張購入商業地產。理由很簡單,抄底。住宅今年絕對不是抄底的時機,但是商業地產絕對是。你不要貸款買,用現金買。產權清晰,商圈首選老牌核心商圈,不要信別人胡吹給你推新興商圈。

樓主做酒店8年了,篩選過數百家商鋪物業。那些生命力持久的仍然是老牌商圈(當然不要太老,胡同里也不太好搞)。而且你幾乎不用擔心風險,即使老商圈落寞,政府也會重新投資讓他煥新,比如北京王府井。

商鋪你拿在手裡,這幾年不一定賺錢(所以別貸款)。但市場活力恢復的時候,你就可以收割了。不太了解你所在城市,所以具體買哪裡買多大隻能你自行定奪了。

最後,手裡留點現金,10萬、20萬都可以。

做點現金理財,T+1那種,工作日可以提現的。因為我們會有持續收入進來,攢夠10萬你就可以買一筆短期理財。湊到50萬左右就又可以去干點事情了。

這幾年重點保值,機會到了再考慮增值

其實我這幾年能賺到這些錢,不是靠以上這些,很顯然這個收益率達不到。我們家是做酒店的,或者說創業吧。2015年到2018年是黃金時期,投資100萬年回報最高到75萬,簡直做夢一樣。但今年的行情大家都懂的。所以說方法論沒有用,是要看市場看機會的。像現在我就不會推薦你去搞投資。如果你有1100萬,我就會推薦你去投資。

這幾年蟄伏,能跑贏通脹就算是保值。底線目標是4%。等機會到了還是要投資,這才叫增值。

題主家裡有存款110萬,確實要認真考慮考慮如何保值增值了,畢竟運用得當一年能穩收幾萬的利息收入,相反,如果運用不得當,可能不僅收不到利息還會造成本金損失。筆者認為,將110萬的本金搭配起來投資理財,更為合適。

1、將50萬元的資金,存放大額存單。大額存單雖然直面看上去不是存款,但實際上屬於銀行存款性質。這部分資金,還可以分為兩部分,畢竟銀行大額存單的門檻要求在20萬以上,並且,還能有效提升投資成功率,如果未來有資金需求,可以先行轉讓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還能繼續。

當然,不同銀行的大額存單的年化收益率有所不同,除此以外,不同的時間也與年化利率有影響,年限越長年化利率越高。可以將兩部分資金分別設定為30萬與20萬,期限時間盡量選擇長一些,畢竟年化利率高。還有,可以選擇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再選擇一家城鎮銀行,能更好的綜合年化收益率水平。現階段,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左右。

2、將30萬元的資金投資銀行理財。銀行將理財的風險劃分為五個等級,通常的標識分別為: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以及高風險等級。風險等級越高,代表本金承擔的風險越高。一般情況下,低風險與中低風險等級的理財,本金承擔的風險很低。這部分資金,可以選擇投資風險屬性低的低風險以及中低風險等級的理財。當然,為了更好的滿足機動性,可以選擇不同期限的理財。

3、將20萬元的資金投資股票與基金。110萬元的資金,大頭所需要承擔的風險比較低,利用一定比例的資金投資高風險的方向,用於博取超額收益,算是合理的。當然,股票與基金一定要選擇偏向於價值方向的,而不是投機方向的。

4、將最後的10萬元資金投資靈存靈取的貨幣資金方向上。如果出現什麼情況需要急用錢的,這部分資金也能先應對以下,再就是貨幣基金有著靈存靈取以及不錯年化收益率的特點。

這樣搭配,雖不能說一定增值,但風險性、穩定性以及潛在收益率對於大多數家庭都是適合的。

㈤ 如果有一百萬,應該怎麼合理理財

100萬的資金可以做資產配置,可以分別投資不同的產品,可以分別配置理財、基金、股票等,投資者要按照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來配置。假如投資者屬於保守型,那麼可以將資產的60%投資於理財,30%配置基金,10%配置股票,假如投資者是基金型,那麼可以將資產的60%配置股票,20%配置基金,10%配置理財。
一、理財(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投資。
二、「理財」一詞,根據眾銀網數據中心統計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末端。隨著中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黃金、網貸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三、目前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經濟管理公司等。1.銀行理財: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2.證券公司理財: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3.投資公司理財: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熱點內容
浙江醫葯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12 22:14:10 瀏覽:111
股票退市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7-12 21:59:26 瀏覽:376
不到500塊錢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12 21:51:08 瀏覽:297
理財啟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21:30:51 瀏覽:707
華電能源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12 21:23:23 瀏覽:152
四川有哪些金融機構是國企 發布:2025-07-12 21:23:20 瀏覽:694
數字貨幣二級市場如何兌換 發布:2025-07-12 21:18:53 瀏覽:534
炒股輸光了身家怎麼辦知乎 發布:2025-07-12 21:17:05 瀏覽:568
總支出的貨幣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21:01:29 瀏覽:814
如何提升理財業務專業性 發布:2025-07-12 20:43:42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