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基金對基民負責
㈠ 怎麼解決「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行業痛點
我來回答一下題主的疑問。
「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是盈米基金CEO肖雯首位提出行業該問題的人,為了解決這個行業痛點,她和團隊提出了「買方投顧」的理念,即以投資顧問的模式來幫助投資者買基金,解決「怎麼買、怎麼賣、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的問題。
在這樣的框架之下,盈米基金提出了重要的「四筆錢」框架和「三分投七分顧」的投資理念。
「四筆錢」的框架誕生於2018年。在以往的基金銷售中一直以「風險承受能力」問卷的方式來了解客戶。盈米基金分析後認為這種方式過於籠統,忽視了千人、千面的復雜性。比如說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投資收益和投資目標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年輕的時候可能追求比較高的收益,而年紀大的時候可能就需要追求比較穩健的收益;另外,不同的收入情況承擔的風險也不一樣;甚至相同的一筆錢,如果是短期內用來買房,或者長期之後給孩子念書,不同的時間和用途,對投資風險的承擔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也都是不同的。
在經過了深入分析和思考以後,盈米改變了視角,將對『人』進行劃分變成對『錢』進行劃分,來幫助不同的用戶需求完成他們的資金規劃。從投資期限的時間維度,將錢分為『短、中、長三筆錢』,再結合客戶的家庭情況、不同的年齡階段等信息規劃出『第四筆保障的錢』,從而形成伴隨了每個人一生的『四筆錢』框架。
2020年,盈米基金首次提出了「三分投七分顧」的投顧服務理念。
彼時,肖雯和團隊成員發現很多機構更關注投顧組合的策略本身,對於組合策略給客戶帶來的實際收益關注不夠。在長期的投顧服務過程中,肖雯和團隊成員意識到投顧的能力不是將股票基金的年化回報率從16%提高到18%,而是改變客戶錯誤的行為習慣和認知,從而改變「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行業痛點。
所以盈米基金得出結論,投顧業務應該是『三分投、七分顧』,用長期的、不同形式、不同特點的投顧服務來改變客戶基金投資的不理性行為,幫助他們克服『追漲殺跌』的習慣,從而在基金投資中獲得收益。 這些網路都能找到。
㈡ 基金是怎麼幫基民賺錢的 看完分析你會懂
基金通過以下方式幫助基民賺錢:
資金匯集與專業管理:
- 基金公司發行基金後,投資者購買基金份額,實質上是將資金委託給基金公司進行管理。
- 基金公司再將匯集的資金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由基金經理根據投資策略和目標進行投資運作。
多元化投資:
- 基金經理使用這些資金投資於多種資產,如股票、債券、其他基金等,以實現資產的多元化配置。
- 多元化投資有助於分散風險,提高整體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賺取投資收益:
- 當基金經理所投資的標的(如股票、債券等)價格上漲時,基金就能賺取相應的投資收益。
- 這些收益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後,會按照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比例進行分配。
風險與收益共擔:
- 如果基金經理的投資決策導致基金虧損,投資者的本金也會相應減少。
- 基金公司在此過程中收取固定的管理費和其他相關費用,但投資者的收益或虧損與基金的投資表現直接相關。
選擇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的重要性:
- 不同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擁有不同的投資理念和策略,這直接影響到基金的投資結果。
- 因此,在選擇基金時,投資者需要仔細考慮基金公司的信譽、歷史業績以及基金經理的專業能力和經驗。
風險評估與選擇:
- 投資者在決定購買基金前,應充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基金類型。
- 不同類型的基金(如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具有不同的風險水平和潛在收益。
綜上所述,基金通過匯集資金、專業管理、多元化投資以及賺取投資收益等方式幫助基民賺錢。但投資者也應注意到,基金投資並非無風險,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類型和做好風險評估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