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回撤率多少時候買
『壹』 基金最大回撤率是什麼
眾所周知,在投資的世界裡,收益與風險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但有的投資者在選基金時只追求更高的收益,而忽視風險,因此,當市場行情出現波動時,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的第一條准則就是保證本金安全,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條,請參考第一條。投資要敬畏風險,不要被高收益蒙蔽了雙眼,比賺錢更重要的是,保證自己的本金不虧損。能衡量一隻基金風險波動,讓投資人做出理性的判斷的有個指標:最大回撤率。
基金最大回撤率是什麼?
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用來描述買入產品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最大回撤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對於對沖基金和數量化策略交易,該指標比波動率還重要。舉個例子:
假設基金在最初成立的時候,凈值為1.0000,一段時間後漲到了1.5000,獲得了50%的回報,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收益眼紅了,紛紛在1.5000時買入,但接下來經過了一波下跌,下降到了1.2500,從整體而言,還有25%的收益還算是不錯的,但對於從1.5000進場的投資者來說,反而虧損了16.67%,這里的16.67%就是最大回撤率。
基金最大回撤率為多少合適?
通常來說,最大回撤率是越低越好。最大回撤率和風險成正比,最大回撤率越大,風險越大;最大回撤率越小,風險越小。
另外,最大回撤率還可以與同期大盤指數(例如滬深300指數)作對比。假如某隻基金在過去一年裡最大回撤是10%,而同期滬深300的最大回撤是15%,那麼這只基金相對大盤還是比較穩健的,回撤較合適。反之,如果這一隻基金在過去一年中最大回撤率為25%,則說明基金相對大盤跌得比較厲害 ,風險較大,回撤率也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新成立的基金是沒經過熊市考驗的,最大回撤可能會比較低,所以我們選基金的時候也要注意參考同期數據。
因此,僅用最大回撤率來衡量一隻基金的優劣是不全面的,基金的最大回撤率受到所經歷的市場行情、基金經理投資理念等多方面影響。回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回撤後凈值是否能起死回生。總的來說,關注基金的最大回撤率可以幫助投資者了解該基金風險控制能力和知道自己面臨的最大虧損幅度。當然,在關注最大回撤率的同時也要關注該基金凈值均值的移動斜率。
『貳』 基金最大回撤一般發生在什麼時候,有什麼規律呢
基金經理一般的操盤手法是抱團和追漲殺跌,這點跟游資沒有很大的區別。我09年炒股,經歷過牛市,也經歷過熔斷。看到過千股漲停的盛況,也見過千股跌停的慘狀。牛市中,基金經理也會追漲,高位接盤的比比皆是,有時候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以前牛市的時候,基金收入並不明顯,收益比普通投資者普遍低。但是近來這次的指數小牛,成全了基金。基金這次步調出奇的一致,抱團圍攻大盤股,把指數徹底踩在腳下,這時候,如果後續資金量不足,抱團基金就會多殺多,踩踏再算難免。也許基金回撤不久就會出現。我根據以前的經驗,說說一下幾種回撤的情況。
一,基金倉位88%的時候。
有種魔咒就是88魔咒,沒放基金倉位達到88%的時候,彈葯用盡,後續彈葯跟不上來,這時候就會出現大規模回撤,調倉換股。
這是我分析的基金回撤幾種情況,其實大部分時候,不好判斷,你不比考慮基金的倉位,選擇比較穩妥的基金,3000點就買入,大盤長超3500點了,盈利了就贖回,這樣是比較安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