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基金管理規模q2q3什麼意思

基金管理規模q2q3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07-22 08:16:21

⑴ 財熵|「賺錢就是大爺」:易方達頂流張坤「神起神滅」

作者 |吳楠


沉寂了一年之久的資本市場終於「久旱逢甘霖」。3月16日,A股、港股聯袂上演大反攻,上證指數大漲3.48%,恆生指數更是上漲9.08%,創出最近1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在市場一隅,不少公募基金同樣迎來強勢反彈。其中,張坤掌舵的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原易方達中小盤混合,110011)3月16日大漲10.10%;次日,該基金凈值重新回到6字頭,兩天反彈超過15%。

「公募一哥!yyds」,3月17日,易方達基金股吧里部分投資者難掩激動,在一片沸騰聲中,有人欽佩起張坤的「先見之明」。因為就在此前不久,3月9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005827)相繼放寬大額申購限制,由此前的1萬元上調為5萬元。

關於放寬限購的原因,財熵從易方達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當時限購主要是(因為)規模太大,逐步打開限購主要是規模沒那麼大了」。財熵注意到,截至2021年年底,易方達優質精選的期末凈資產為199.84億元,比上一年同期減少了50.18%。但易方達藍籌精選期末凈資產為676.23億元,與上一年幾乎持平。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財熵:「之前限購是因為市場的投資氛圍比較火熱,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防止他們過度追捧,所以(部分基金經理)採取了限購的措施。但現在行情比較差,基金回撤很大,基民投資意願很低,這個時候限購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另一方面,有些想要抄底的基金,也希望能夠通過放開限購來吸引資金的入場。」但楊德龍也表示,現在即使放開了,新進的資金也不多。

事實上,即便過去幾日市場行情有所回暖,但許多投資者仍對於此前的暴跌心有餘悸。以張坤的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為例,截至3月15日,該基金凈值為5.28,較2月18日下跌約25%,較前期高點下跌超過50%。即便3月16日、17日有所反彈,但基民損失依舊慘重。

在過去一年時間里,由於虧損嚴重,易方達基金股吧里一直充斥著「哀嚎」與「怒罵」——「張坤你還要臉么,都不控制回撤的么」、「收了快二十億管理費,就這操作水平?遇事就硬抗。只能順風就起飛?」……

在圍繞張坤的討論中,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愛恨就在一瞬間」的經典戲碼,觸發基民態度轉變的「按鈕」,就是基金的直接損益。而近年來,伴隨著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張坤也在輿論的裹挾中演繹著「神起神滅」的話本。

時間回到2021年1月25日。那一天滬指上漲0.48%、深成指上漲0.52%、創業板下跌0.09%,在全天超3000隻個股飄綠的背景下,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異軍突起,暴漲5%,無數基民熱血沸騰。

次日,在「藍籌」、「張坤」等詞條相繼沖上熱搜後,一張配有「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坤坤不老,藍籌到老」字樣的圖片在微博上刷屏。此時,人們才注意到,原來張坤早已「出圈」。張坤的粉絲們自封「ikun」,不僅為張坤建立了「全球後援會」以及超話,還不遺餘力地為他打榜「應援」。


「我在2021年1月份買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就是所有人都在說愛坤的那個時候」、「我在2020年底買的(易方達)中小盤,那時候有很多朋友都在推薦張坤的基金」多位投資者用親身經歷向財熵證實了「明星光環」下的「吸金效應」有多強悍。

當然,粉絲們的「愛意」並非憑空而生。相比起 娛樂 圈明星通過販賣夢想、打造人設來圈粉固粉,基金經理「吸粉」的一大關鍵是,要實實在在為粉絲「賺錢」。

作為首位擁有「全球後援會」的基金經理,張坤的賺錢能力可見一斑。

目前張坤在管基金產品4隻,其中原易方達中小盤基金是張坤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自2012年9月接任以來,截至2020年年底累計回報高達983.5%,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前列。張坤亦憑此連續四年攬入「金牛獎」獎杯;而另外一隻張坤的「代表作」——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錶現同樣不俗,成立不到兩年累計收益率便超過174%。

財熵梳理發現,僅2020年,張坤通過其管理的四隻基金,總共為「ikun」們賺取了363.56億元的收益。

伴隨著收益率曲線的增長,張坤的基金管理規模也在逐年擴大。截至2020年年底,張坤管理的易方達基金總規模突破1200億元,成為公募基金史上首位在管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超千億的基金經理,他也因此被冠以「公募一哥」的稱號。

但管理規模太大,反而有可能給基金經理帶來煩惱。楊德龍告訴財熵,「規模超過50億以上的基金,在操作上都會有一定的難度。比如看好的標的可能會買不到足夠的量,而且買賣對市場的沖擊成本會比較高。所以規模太大時,最好的做法就是採取限購。」

深知其中風險的張坤,確實早早開啟了「限購」的策略。據財熵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易方達中小盤曾經歷6次申購限額上限調整,從限購100萬逐步收緊,直至2021年2月24日暫停申購;而易方達藍籌精選,最低曾被限制交易不超過2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發出暫停申購公告的當天,易方達中小盤宣布啟動2021年首次現金分紅,每10份基金份額分9元。這是易方達中小盤自成立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分紅。「限購+分紅」的組合拳,曾被業內人士視為張坤對外提示風險的信號。

財熵注意到,張坤在2020年基金年報中也曾「委婉」地提示過風險:「近兩年公募權益類基金的復合收益率遠高於市場平均 ROE 水平,這樣的趨勢很難長期持續,因此,我們或許應該降低對收益率的預期。」


一語成讖!伴隨著2021年以來宏觀環境突變及市場風格轉換,張坤管理的基金業績急轉直下,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藍籌精選最大回撤一度達到30%和31.88%,收益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

隨著基金業績走下坡路,張坤的投資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質疑,不少粉絲因為虧損嚴重,對張坤「脫粉」,甚至「粉轉黑」。

但仍有不少「理智粉」認可張坤的人格魅力。在他們看來,張坤在高位分紅讓投資者落袋為安,暫停申購也避免了基民在此後1年裡因為加倉而加劇虧損,無論是人品還是能力都值得稱贊。


相比起投資者對張坤的「愛恨交織」,業內人士對張坤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有人認為他是極少數能夠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也有人稱贊他是中國公募基金界的「巴菲特」。中銀證券曾洋洋灑灑為張坤撰寫了21頁的深度報告,稱其是「市場中極其稀有的能長時間穩定打敗市場的明星基金經理」。

對於外界的評價,張坤本人總持謙虛態度。

「 我認為評價一個投資人至少需要 10 年的維度,才能平滑掉風格、周期、運氣等方面的影響。相比國際上不少有30年、甚至50年記錄的傑出投資人說,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和積累的。 」這是來自張坤在管基金2020年年報中的表述,彼時張坤的任職年限還不到8年。

如果說因為時間問題,難以判斷張坤的成就是否有運氣等因素的加持,那如今,截至2022年3月19日,距離張坤初任基金經理已經過去了9年174天,接近10年之久。站在當下這個節點回溯過去,或許可以給張坤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了。

據財熵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3月19日,在A股接近3000位基金經理中,管理同一隻主動權益類基金超過9年,且任職年化超過15%的基金經理只有12位,其中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也僅有3位,張坤位列第二。從結果來看,張坤的基金管理水平可謂「TOP」級。

為了更好的探究這份成績單背後的成分,財熵拆解了易方達中小盤基金的歷年年報,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張坤。

從年度漲幅來看,在過去8個完整的年度里,張坤掌舵的易方達中小盤只有在2018年、2021年取得負收益,其中2018年雖然下跌14.3%,但在同類排名中仍屬前列。此外,除了2014年、2021年,易方達中小盤多年來跑贏滬深300指數。


從投資邏輯看,自2012年9月接管易方達中小盤開始,張坤致力於展現自己的「投資風格」——在權益類資產的調整中,不斷加大業務模式有特色、成長明確、估值水平合理的個股的投資比例,同時長期堅定持有。

2013年至2016年,易方達中小盤逐步加強對食品飲料、家電、醫葯等行業的配置比例。尤其是白酒板塊,從2013年Q2重倉貴州茅台(600519.SH),2014年Q1買入五糧液(000858.SZ),2015年Q2布局瀘州老窖(000568.SZ),至此集齊了高端白酒三巨頭「茅五瀘」。此後,白酒在易方達中小盤的收益變動中,發揮著「舉重若輕」的作用。

不過在此期間,易方達中小盤在同行業中的表現並不算亮眼。從收益率曲線來看,易方達中小盤基金在2016年之後才開始展現出明顯的收益增長趨勢,尤其是2019年後增長曲線越發陡峭,這與當時市場風格的轉換不無關系。


2016年前後,市場風格從中小盤逐漸轉向低估值且業績增長穩定的白馬藍籌股,易方達中小盤此前重倉堅守的家電、醫葯、白酒等行業開始漸露優勢。而隨著2019-2020年消費牛市的到來,資金對白酒等白馬藍籌股的追捧近乎狂熱,易方達中小盤收益及規模也在這兩年裡獲得了急劇性增長。

張坤曾坦言「基金持續超額收益來源於個股選擇的alpha,即對高質量成長公司的發掘並長期堅定持有」。以「茅五瀘」為例,截至2021年年末,易方達中小盤最新的前十大重倉股中,貴州茅台已經連續持有35個季度,五糧液連續持有32個季度,瀘州老窖連續持有27個季度。

由此可見,張坤此前的成功,既源於其對個股的選擇能力,但同樣也離不開時代風口。

「至少應該在你的從業 歷史 上,有過兩三次敢於對抗全市場,在全場都說不好的時候,你敢於說好」,這是張坤認為一個好的投資人所應該具備的品質。

當然,只有成功的人才有底氣說這種話。

在張坤近10年的從業 歷史 上,有過不少次這樣的成功「抵抗」:比如2013年買入茅台之後,因「塑化劑」風波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等因素跌了30%,但張坤仍選擇逆勢加倉,這才有了後來「年少不知白酒香」的傳奇;2017年華蘭生物(002007.SZ)因中報業績低於預期,9天跌超20%,張坤卻選擇持續抄底,這才沒有錯過華蘭此後3年超200%的上漲行情。

但張坤也認為,與市場的對抗總會有失敗的時候。而失敗的代價,似乎比張坤預期的還要慘烈。

2020年Q4至2021年Q1,出於對教育行業未來趨勢的樂觀判斷,張坤通過其掌舵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118001),大舉購入好未來(TAL.NYSE)與新東方(09901.HK)的股票。但隨著2021年7月「雙減」政策出台,教育股全線潰敗,2021年Q2易方達亞洲精選凈值大幅下跌9.79%。

在易方達2021年中報里,張坤「罕見」地承認了錯誤:「二季度,教培企業受政策預期影響股價跌幅較大,對基金凈值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也使我反思長期投資框架中的一些假設,希望能夠將其進一步完善。」

事實上,即便沒有踩雷教育股,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一直以來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張坤自2014年掌管該基金以來,主要用於配置港股和中概股。但盤點其歷年來的漲幅,除了2017年、2019年、2020年取得明顯收益之外,其餘年份均表現不佳。而且即便是正收益,其成績與恆生 科技 指數相比也沒有太大的優勢。


張坤曾在2013年的一篇投資筆記中坦言「投資的業績是由兩方面決定的,一是把握住了多少機會,二是犯了多少錯誤」。回過頭來看,這一年多來張坤在管基金錶現差強人意,很大程度也與這兩個因素有關。

一方面,是為了堅守自己的「能力圈」,張坤在2021年錯失了新能源和半導體的大好行情,導致基金業績不佳;另一方面,自2020年以來,張坤在個股層面頻繁踩雷,最典型的莫過於在2020年Q3重倉買入美年 健康 (002044.SZ)。

彼時美年 健康 商譽高企,且連續5個季度扣非凈利潤出現下滑。按理來說,這種公司不應該出現在張坤的「選股池」中。但張坤不僅重金押注,之後的操作更是令人不解。

2021年Q3,阿里巴巴(09988.HK)大舉減持了美年 健康 的股票,導致其股價連續暴跌超過20%。而張坤掌管下的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卻「逆流而上」,易方達中小盤甚至在2021年Q1把美年 健康 加倉到了第一重倉股的位置。後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隨著業績暴雷,美年 健康 股價短短半年跌去60%,易方達藍籌精選與易方達中小盤則相繼在2021年Q2、Q3「落荒而逃」。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國家反壟斷政策出台,原本在2020年度為易方達藍籌精選貢獻超額收益的騰訊(00700.HK)、美團(03690.HK)等互聯網巨頭在2021年相繼遭遇滑鐵盧,對該只基金的回撤構成了極大壓力。

耐心尋味的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2021年9月,張坤將旗下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變更為「易方達優質精選」,投資范圍擴大為A股和港股,同時重倉購入騰訊、京東(09618.HK)、香港交易所(00388.HK)等個股。其中騰訊控股在張坤或主動加倉或減持白酒導致被動上升的情況下,在2021年Q4一舉躍升為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009342)的第一大重倉股,在易方達亞洲精選中位列第二。

然而,2022年開年後的一場「中概股風波」,讓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再次遭遇重創。張坤旗下基金接連折損,其中易方達藍籌在3月15日當天創下了44.59%的 歷史 最大回撤,

易方達優質精選也是近十年來首次回撤超過45%,實屬罕見。

除了錯失熱門行情,且在部分企業中不斷踩雷之外,張坤擅長的白酒股,回頭看也沒有實現穿越周期,近一年來走勢同樣疲軟。

借用張坤自己對老虎基金掌門人羅伯遜的評價,其近一年多來業績不佳,或是三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錯過自己不擅長的、沒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好、進入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並做錯」。

兜兜轉轉,無論是被捧上神壇,還是被踩入谷底,張坤還是那個張坤。2021年以來對港股的增持、對未來趨勢的樂觀研判,以及2022年以來逐步放開限購等動作表明,張坤正在堅守自己的「獨立思考」。

但在經歷了最近一年的滑鐵盧之後,這一次,張坤能夠「對抗」成功嗎?

⑵ 天天基金網買基金安全嗎

答:總體來說是安全的
首先從天天基金網的背景上看,天天基金網致力於向投資者提供專業及時全面的基金交易、資訊、凈值、數據、評級、分析、互動等全面的理財服務。天天基金網是上市公司東方財富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由東方財富信息開發。天天基金網是是首批獲牌的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其正規性不言而喻。
其次從購買流程方面看,為了匹配看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效的控制風險,在天天基金網上購買基金,需要在官網上注冊,然後在做風險測評。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低,是不能買高風險的基金的,系統會提醒不能買。
綜上所述,天天基金網上購買基金是安全的。從網站背景來說,天天基金網是一家正規的獲牌的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是東方財富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並且在天天基金網上購買基金流程正規,能夠匹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公募基金作為金融市場上監管最嚴格的工具,沒有之一,銷售必須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牌照持牌經營,以前主要通過銀行、證券等購買;現在的天天基金、好買基金、余額寶等都屬於第三方機構,此牌照全國目前僅頒發119塊。不管從哪個平台購買公募基金,都不用擔心基礎信用風險,強監管,使大家可以對類似P2P公司跑路等問題無需擔心。

購買基金的資金實行閉環管理:購買時,個人資金通過銀行卡_託管銀行_證券賬戶_股票債券,贖回時則是原路返回。進出資金閉環管理是資金安全的保證。

但基金購買會有收益風險,作為凈值型理財產品主要代表,申購、贖回皆有費用(贖回費採取階梯式,持有期越短贖回費用越高,一般持有滿3年不再收取贖回費),且受市場波動影響,特別是短期可能會出現賬面浮虧。如果前期產品選不好或是心理上難以承受市場漲跌的波動以及買進後沒有持續的跟蹤管理能力,都可能會導致收益不能穩健,達不到預期。目前市場上有6千餘只基金,並非每隻都表現良好。

理財,首先需對安全與風險的識別,進行具體細分量化

⑶ 天天基金網買基金安全嗎

天天基金網上面購買基金是相對很安全的。因為天天基金是東方財富的子公司,非常安全,東方財富現在是中國市值最高的證券公司了,這個公司發展太快了,短短幾年居然超過了中信和中金這種巨無霸。

拓展資料:

Q1:什麼是基金呢?

簡單來說,基金就是集中所有投資者的錢,然後把這筆錢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手上管理。

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接觸到很多的基金,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馬雲爸爸的余額寶,還有平時繳納的養老金,社保基金。

Q2: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分別是什麼?

私募基金風險高,收益豐厚,但一般投資者不具備承擔這種風險的能力,所以私募基金不對公眾開放,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對象招募。

相對的,公募基金則是向大眾公開募集的資金。

Q3:為什麼選擇基金作為我們的投資手段?

其實之前也說了,花點管理費讓專業人士做總歸比自己摸索要來的到位,為了穩健,為了分攤風險辛辛苦苦左挑右選了幾十個股票(比如上證50,人家就是50個股票,滬深300,人家就是300個股票)

結果還不如人家基金做的到位,咱何苦呢?

而且投資基金的話也不用每天盯著那幾十個股票看,省心很多,相信我,如果你是個容易放不下的人,進了股市,操心會使人變老的。

Q4:常見的基金分類有哪些?

①根據基金決定人,買賣費用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基金可以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

②按照是否開放贖回和購買,基金可以分成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③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不同,基金又可以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④基金也可按照基金成分的不同分為混合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

⑷ 鵬華產業債債券靠譜嗎

鵬華產業債債券靠譜
鵬華產業債債券是鵬華基金旗下基金,基金全稱為鵬華產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鵬華產業債206018基金成立於2013-02-06,基金最新凈值為1.1120,最近季報披露基金資產為18.10億元。
具體來看,2020年度基金獎激進配置型基金分類中,中歐明睿新常態混合、中歐行業成長混合(LOF)、華安宏利混合、易方達中小盤、景順長城新興成長(260108)混合獲得提名;混合型基金提名則有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混合、南方優選成長混合基金;激進債券型基金中,易方達裕豐回報券、博時信用債券獲得提名;普通債券型基金和純債型基金中,前者是招商產業債券、鵬華產業債獲得提名,後者則是易方達純債債券、富國信用債債券上榜
拓展資料
鵬華產業債是一隻純債基,不參與權益類資產投資,但是基金參與可轉債投資,而且可轉債投資常年作為基金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佔比一般在20%以下。基金的費用屬於行業的平均水平,管理費0.6%/年,託管費0.2%/年,基金贖回在一年內也有0.5%的費用。
基金在操作上趨勢持有與波段操作並存,基金從18年開始一直以中高等級信用債持有為主,通過久期變化控制風險,通過利率債和可轉債波段操作增厚收益。基金18年一直維持一個中等偏高的久期,到了19Q1就是開始適當降低久期,Q2又適當增加了久期,Q3由於感覺到了風險再次降低久期。通過圖中可轉債和金融債的變化大家也可以看出基金不斷的在通過利率債和可轉債波段操作在增加基金收益,本來我以為基金13.68%的可轉債持倉會使基金在4季度收益有所回撤,結果基金的業績一直維持穩定,應該是基金經理又根據市場環境調整了持倉,具體的操作我們要等到4季報出來才知道,但是從凈值走勢可以確定,基金的可轉債沒有拖累基金業績。從利潤表中的收益佔比也可以發現,利息收益+公允價值變動長時間占總收入的65%以上,18Q2是由於出現了大規模利率債套利機會,19Q2出現了可轉債套利機會,導致了投資收益佔比增加。但是這種利潤結構也說明基金經理不拘一格,總體上保持價值投資,當市場上出現套利機會的時候也絕不手軟,這才是優秀的交易人才。不懂變通,不懂適應市場的交易者也是很難獲得超額收益的。

熱點內容
基金管理規模q2q3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2 08:16:21 瀏覽:548
微信理財持多少天取出不用手續費 發布:2025-07-22 08:03:28 瀏覽:310
京藍科技股票分紅 發布:2025-07-22 07:43:17 瀏覽:505
金融科技應用可以去什麼職業 發布:2025-07-22 07:19:36 瀏覽:404
明日之後怎麼給庄園發基金 發布:2025-07-22 07:16:46 瀏覽:206
佳華科技股票什麼時候開市 發布:2025-07-22 07:13:44 瀏覽:318
貨幣符號是怎麼設計的 發布:2025-07-22 07:11:31 瀏覽:35
港股通供股權如何獲取 發布:2025-07-22 07:06:31 瀏覽:590
西部牧業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7-22 06:57:46 瀏覽:799
怎麼看基金的歷史最高凈值 發布:2025-07-22 06:57:07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