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基金上折怎麼算
⑴ 分級基金的折溢價是怎麼算的
你好,以鵬華分級基金為例,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由於分級a與分級b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各自的基金凈值外,還有各自的交易價格。交易價格與凈值存在價差時,出現折溢價。
?
整體折溢價:當分級a、分級b的交易價格之和高於母基金實時凈值的兩倍,分級基金整體溢價。反之,整體折價。這種折價或溢價現象創造了套利機會。
?
分級a折溢價:分級a價格高於分級a凈值時,分級a溢價,反之折價。
?
分級b折溢價:分級b價格高於分級b凈值時,分級b溢價,反之折價。
(2)計算公式
?
母基金溢(折)價率=(分級a市價×份額佔比+分級b市價×份額佔比-母基金凈值)÷母基金凈值
?
分級a溢(折)價率=(分級a市價-分級a凈值)÷分級a凈值
?
分級b溢(折)價率=(分級b市價-分級b凈值)÷分級b凈值
⑵ 分級基金 上折 下折 是什麼意思
上折就是分級b凈值漲到1.5元時(也有漲到2元的),把股價和凈值直接搞到1元,剩餘的錢算成母基金分給你(因為那時股價肯定比凈值高,卻根據凈值折算,所以平均要扣總價值的20%左右,也就是要虧20%)。下折就是分級b凈值收盤跌破0.25時,把股價和凈值直接搞到1元,不夠的錢就減少數量來折算,同理因為那時股價肯定比凈值高卻根據凈值折算,至少虧20%乃至虧90%都可能。因為凈值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以及杠桿效應b越跌杠桿越大,而且下折肯定在熊市,大家逃命導致一天跌幅可能達到百分之三四十,下折是巨虧的。上折都是牛市也沒有逃命的問題(跌了就不上折了)暫時虧損問題不大。
⑶ 分級基金是如何折算的
分級基金稱為不定期折算,又稱為「到點折算」,分為向上折算(上折)和向下折算(下折)。
發生向上折算時,A類的上折和定折相同,得到凈值超過1元的部分以母基金份額得到的約定收益,B類份額凈值超過1元的部分折算為母基金。上折對A類無影響,但會使B類恢復為較高的初始凈值杠桿。
假設B類下折為B凈值≤0.25元,發生向下折算時,下折日B類凈值0.242元,A類凈值1.036元,母基金凈值0.639元。則每1000份凈值0.242元的B類,折算為242份凈值1元的新的B類;每1000份凈值1.036元的A類,折算為242份凈值1元的新的A類和1036-242=794份凈值1元的新母基金;每1000份凈值0.639元的母基金折算為639份凈值1元的新母基金。
在接近下折時,原先溢價或折價交易的B類基金的溢價值或折價值會縮小到原來的四分之一。例如原先溢價值0.12元的B類,在凈值0.25元發生下折時交易價就為0.28元,溢價值縮小為0.03元。原先折價值0.08元交易的B類,在凈值0.25元下折時交易價就為0.23元,折價值縮小為0.02元。原先平價交易的B類,在發生下折時仍舊接近平價。
⑷ 分級基金上折的時候A份額如何折算
當母基金的凈值達到折算閾值時會觸發上折,A基金的凈值歸為1。折算後保留原有A基金份額,同時新增母基金份額,具體新增母基金份額=原A份額數量*(A基金上折前凈值-1)。
⑸ 分級基金向上折算是什麼意思
上折,是基金不定期折算方式之一,本質相當於在母基金實現較大漲幅時,對B份額進行收益分配。在牛市時,母基金凈值和杠桿份額的凈值均實現大幅上漲,使得B份額的杠桿越來越小,甚至出現「杠桿失靈」的現象。通過向上折算,母基金與A、B份額的凈值相等,B份額恢復交易功能,同時也為B份額提供有效的退出機制,從而實現大部分凈值收益的變現
⑹ 請問買分級基金遇到下折虧錢要是大漲遇到上折是虧是漲怎麼算
不虧不損。
假設2.484(收盤價)買入1萬份B基金,
第一步:收盤後,你的持倉市值是按凈值計算,也就是從24840元變成了22105元,這是你現在的B基金權益。
第二步:上折後,按母基金、AB基金凈值均回復為1元上折,此時你的持股變成了1萬份B和12105份母基金。
第三步:拆分,下周一停牌,下周二10點半開始交易。此時你如果執行了拆分,則持有10000+6052=16052份B(小數暫不考慮,基金公司會精確到小數,在這里就先不計算小數了)和6052份A基。
此時,因為無法預測下周的開盤價,我們姑且以周五的收盤市價來計算浮動盈虧。
16502*1+6052*0.914=22033.5元。也就是說你參與上折就虧損了共計24840-22033.5元的虧損,是2806.5元的虧損,這還不包括復牌當天A基金會不會大跌的情況,因為大家都想留B而賣出A,肯定會導致A基金出現一定的跌幅。
此時假如A基金不虧不賺,B基金想要盈利,至少應為2806.5/16502=17%。
考慮到A基金可能出現的跌幅,至少應為2個漲停才能回本。
(6)分級基金上折怎麼算擴展閱讀
因為我們設計的時候,B向A借錢,同時保證虧的時候先虧B,當行情越來越弱的時候,大部分在凈值0.25的時候,那就必須通過折算,保證繼續下跌的時候,不會虧到A,此時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你沒有在下折前賣出的話;
因為B在交易的價格,普遍是要高於真正的凈值,而折算後,是按照凈值折算,那麼經過折算,如果忽略其他開盤後漲跌的問題,你會首先虧掉一個溢價的部分,這是實實在在的虧損。
在去年的這波下折潮中,應該有很多投資者感受過了這個分級基金的杠桿威力,甚至還有很多投資者,不了解這個杠桿,於是現在對分級基金的交易,監管部門提高了投資門檻,也是對投資者很好的保護。
⑺ 分級基金上折是什麼意思
01 所謂上折,是基金不定期折算方式之一,本質相當於在母基金實現較大漲幅時,對B份額進行收益分配。
所謂上折,是基金不定期折算方式之一,本質相當於在母基金實現較大漲幅時,對B份額進行收益分配。現行政策是母基凈值在達到1.5或者2元的時候進行上折,及凈值重新回到1元,份額增多。在牛市時,母基金凈值和杠桿份額的凈值均實現大幅上漲,使得B份額的杠桿越來越小,甚至出現“杠桿失靈”的現象。
通過向上折算,母基金與A、B份額的凈值相等,B份額恢復交易功能,同時也為B份額提供有效的退出機制。
不定期折算分為向上折算(簡稱為上折)和向下折算(簡稱為下折)。上折實際上是一個杠桿回撥的過程。向上折算就是當母基金凈值達到某個設定的水平(例如1.500或者2.000)時,將分級A和B的凈值重新歸為1,凈值超出1的部分各自分別轉換為母基金份額的過程。
出現上折和下折的原因如下:
1、上折是由於在牛市中,當母基金凈值增長,B份額凈值也同步增長,其資產規模與A份額資產規模比值越來越大,杠桿則會越來越小,然而通過折算可以把份額凈值重新歸一,杠桿重新載入。
2、下折的好處在於母基金凈值下跌到一定程度,進取份額凈值可能跌至0,則穩健份額的約定收益無法實現,採用下折方式使進取份額凈值歸1,又能繼續承擔支付約定收益的義務,則折算後的穩健份額約定收益仍能保證。
3、作為投資者來說,對待分級基金,首先要看懂基金合同,並不是所有分級基金都具備折算機制。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具有折算機制的分級基金的折算距離也不盡相同,這個折算距離是指B份額凈值距離觸發折算的閥值點的距離。
⑻ 什麼是分級基金定期折算
分級基金的份額定期折算:
定期折算每年進行一次,根據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中約定的規定進行。
一般情況下,折算後將A份額期末份額凈值超出本金(1元)部分折算為場內對應母基金份額,分配給A份額持有人(相當於給A份額持有人分紅);折算後A份額凈值歸為1元,母基金凈值扣除內含A份額應分紅值後向下調整,B份額凈值不變。
(8)分級基金上折怎麼算擴展閱讀:
不定期折算:
1、不定期折算分為向上折算(簡稱為上折)和向下折算(簡稱為下折)。
2、向上折算就是當母基金凈值達到某個設定的水平(例如1.500或者2.000)時,將分級A和B的凈值重新歸為1,凈值超出1的部分各自分別轉換為母基金份額的過程。上折實際上是一個杠桿回撥的過程。
3、向下折算就是當B類凈值低於某個水平(通常為0.25)時,將分級A和B的凈值重新歸為1,分級B的份額按照某個比例(在凈值水平為0.25時比例為1/4)進行縮減,分級A中與B對應的份額保持不變,其他份額(在凈值水平為0.25時比例為3/4)轉換為母基金份額的過程。
⑼ 分級基金觸及上折是什麼意思如果基金B一直升就不會觸及上折嗎上折了會有什麼效果
1、分級基金上折是指當母基金凈值上漲到合同規定的某個值(比如說1塊5)時,B份額上漲幅度遠高於A份額,這個時候就會將B份額持有人多出來的B份額轉換成母基金,A、B份額和母基金凈值同時歸1,恢復分級基金的杠桿比例。
比如說:某人在某分級基金上市時持有2000份的母基金,凈值1塊,隨即分拆成1000份的A份額(凈值1塊)和B份額(凈值1塊)。當母基金上漲到1.5元時,他持有的B份額可能已經上漲到2塊,A份額假設上漲到1.01元。這個時候觸發上折,那麼持有的1000份A份額還是會保留1000份,,但是凈值由1.01元變成1元;多出來的1分錢就折算成10份母基金(1000*0.01),凈值也是1元;另外持有的1000份B份額也繼續保留,不過2元凈值折算成1元;多賺的那1塊錢也折算成1000份母基金,凈值也是1元。上折後,該投資者將會持有1000份A份額、1000份B份額和1010份母基金,凈值全部都是1元,合計3010元;折算前持有1000份A份額和1000份B份額,合計1000*1.01+1000*2=3010元,折算前後總金額不變。
2、根據上面的解釋,母基金漲到超過某個值就會觸發上折,跟B份額沒有關系。不同基金的規定不同,具體需要翻基金合同。
3、上折後A份額、B份額和母基金凈值全部折算為1元;分級基金的杠桿會恢復出廠設置;B份額持有人原來持有的B份額金額減少並以母基金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