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多少本金夠財務自由
Ⅰ 通過購買基金,真的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嗎
每個人可能對於財富自由的期望是不同的,不同人有著不同的想法。購買基金是有可能會實現財富自由的,但是畢竟每一條路都有不同適合他走的人。
因此,購買基金是真的能夠實現財富自由的,但是跟你持有基金的時間與持有基金的經濟體量有關,並且與你的認知也有很大關系,如果說你的認知不夠的話,可能在基金小幅上漲的時候就將基金賣出了,如果基金沒有辦法大幅的上漲,那麼對於你來說是非常可惜的。
Ⅱ 擁有多少資產,才算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就是一個人(家庭)不靠工薪和他人施捨能維持既往的生活方式。要獲得財務自由,你必須既不必工作又能有足夠多的收入,而且這個收入不是來自他人(如饋贈或遺產),不是來自每月上班的薪水。
Ⅲ 經濟這么發達的情況下,財務自由需要有多少資產
這個沒有統一標准,其實還是看你家庭的收支比例。而且普通工薪家庭是很難通過積累到存款,讓你實現財富自由的。比如一個家庭年收入30萬,但是每年家庭支出費用是20萬,存二十年,在消費開支不漲的情況下,也只能夠讓你實現十年財富自由。實際以二十年後的消費水平要比現在高得多。
就拿我家聚個例子:一家三口人租房2k吃飯一天30(自己做飯普通家庭)(30*30=900)一個月吃飯9百(900+2000=2900)(12*2900=34800)就正常的吃飯住房1年就是3.48萬 (70*34800=2436000)如果算70年的吃飯和住房就要243.6萬。還沒有算車、衣服、偶爾的酒錢、生個病等等。
Ⅳ 擁有多少錢的存款,才算得上是財務自由呢
我是一名大學財務管理類專業教師,也是一名投資理財愛好者,通過投資理財基本上實現了財務自由,可以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啟發和幫助。
答案:財務自由與你的消費標准和存款收益率相關,如果你的消費水平是每年10萬元,在年化4%的收益率下(10/(4%)=250),擁有250萬存款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當然了,如果你的消費水平更高,則需要更多的存款才可以實現。1、什麼是財務自由所謂的財務自由是指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可以覆蓋你的生活開銷的一種狀態,比如你每年的生活消費需要5萬元,而你的房產租金、股票、基金、存款等資產的收益不低於5萬元,這時候你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總結及建議:財務自由是用每年生活開銷除以收益率,如果收益能覆蓋開支,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需要多少存款才算財務自由,這取決於你的存款收益率和生活消費標准。
【@理財三公子,專注小白理財,助力實現財務自由。歡迎點贊、關注、評論。】
Ⅳ 擁有多少資產才算財務自由,你覺得是多少呢
擁有多少資產才算財務自由,你覺得是多少呢?
一、什麼是財務自由?財務自由顧名思義,就是在財務方面實現了自由的一種狀態,它指的是人們不必再為了生活而去努力工作的狀態,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但是如果說實現了財務自由的話,那個時候大家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再為了賺錢而去庫舍晝夜的工作,財務自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終極目標,但是財務制自由,這個目標卻只有一少部分的人能夠達到,因為如果大家都實現財務自由的話,那麼就沒有人願意去工作了,整個社會也將會癱瘓,所以所有人實現財務自由是不可能的事情。
Ⅵ 擁有多少資產,才能算財務自由
一直以來,大家都在渴望著財務自由,那麼到底擁有多少資產,才能算財務自由呢?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是一個廣泛的問題,應該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人,對於財務自由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在我看來,財務自由應該是每個月自己的收入能夠抵扣自己所有的開支,並且有所結余,就拿我現在來說,我一個月的消費大概是這樣的,房貸上是5000左右,生活費上大概在2000左右,交通費大概在1000左右,那麼合計開支就在8000左右,當然還不包括意外情況,所以每個月我至少要達到10000以上的收入我才能每月財務自由,而我現在30歲,我算我活到70歲,那麼至少我需要擁有480萬的資產,我這輩子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啊。當然這個有點籠統,也有點遠,我們其實只要滿足每月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就夠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做呢?下面大家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下。
只有充分做到開源節流,才能使得我們可支配資金更多,才能解決我們的經濟負擔。
Ⅶ 可以通過基金定投實現財務自由嗎
靠基金定投理論上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但實際操作中難度不小。然而,無論如何,採用基金定投等理財方式,會讓你的財務狀況大有改觀,也會讓你的財富增值升值,這是不可否認的。
對於不同的人,財務自由的標准也不同,不必糾結於他人制定的標准
對於究竟有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專家和機構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有的說要2億,有的說要1.2億,還有的說8000萬。但畢竟每個人的生活費方式不同,日常花銷不同,實現財務自由的標准自然不同。
結合財務自由的定義來給自己量身定製財務自由的標准,顯得更為靠譜。所謂財務自由就是指不必依靠勞動收入,僅僅依靠被動收入就能夠支撐日常的各項支出,這種狀態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比如:你的日常支出經常性保持在每月8000元,那麼當你的房屋租金、股票、存款利息、專利收入等被動性收入達到每月8000元以上時,就可以說明你到達了財務自由的狀態。
當然,如果另一個人的日常支出為每月2萬元,那麼他的被動收入必須超過2萬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我們可以看出,定投時間、定投金額、收益率對最終的收益影響都非常大,甚至相差的結果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這也就告訴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收益,要麼趁早開始定投,用時間來增加收入;要麼每月多投入一些,用本金來增加收入。至於收益率我們是不能左右的,能保持10%左右,收益也算相當可觀了。
Ⅷ 普通人買基金真的可以財務自由嗎九零年買基金到現在可以賺多少倍跑不贏通脹
基金也屬於風險投資,雖然比股票風險小,但不是買入一直持有就會有收益,賺多少倍更是不確定,沒有人保證能夠盈利,更不敢說跑贏通脹了。
Ⅸ 通過買基金可以實現財富自由嗎
大家購買基金,都有個共同的願望:賺錢。如果不是,那麼你購買的可能是慈善基金。
那麼,投資基金能否實現財務自由?
很扎心的回答是:有可能,但非常難。概率嘛,和隔壁彩票店買一張試試差不多。
為什麼呢?
一、本金有限。投資者的本金是收益的基數。大部分人能夠用來投資的,閑置的資金規模是有限的。全中國投資者投資基金的平均規模不超過10萬。如果借給我一個億,那我不動本金也能財富自由。相反,十萬本金,想財富自由,就算復利和伯克希爾哈撒韋一樣也得好多年。
二、收益率有限。投資者獲得的回報率是收益的乘數。基金的回報率受制於市場基準收益,以及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也包括運氣)產生的超額收益。在底層資產的收益方面,股票算是這個星球上長期回報率最高的資產,高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企業的凈資產回報率,長期來說,如果有一個年化8%~10%就非常地不錯了。加上基金經理的能力產生的超額收益,基金的整體收益,如果有10%-15%就非常不錯了。像巴菲特這樣的,長期的年化收益大概是15%-20%。而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的中國偏股型基金的長期收益,大概是17%。但確定長期能有年化15%-20%,也就非常不錯了。
數量有限的本金加上不是那麼高的投資回報率,所以能實現財務自由的程度也是有限的。雖然實現財務自由很難,但是如果能長期用正確的方法投資基金,積累下來又是相當可觀的。那麼投資者該用什麼方法投資基金呢?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基金價格是會漲跌的,我在低的時候買,在高的時候賣,不就賺錢了?這想法很好,但啥是低,啥是高呢?你預判一隻基金會漲,我預判你預判一隻基金會漲,你又預判我預判你預判一隻基金會漲。。。。。。這個市場上絕大多數投資者在預判的事情,同時也是絕大多數投資者都難以取得成功的事情,難以為繼。所以老老實實地定投點指數基金,這個也是巴菲特一直推薦的最適合普通人的投資方法。特別典型的,比如說滬深300、中證500、還有最近很火熱的A50等等,如果膽子肥大點的甚至可以做點香港的恆生指數、美國的標普500都可以。不過我還是建議配備咱們自己的這些指數,畢竟我們都看好自己的國家未來的發展。可以選擇每周,每月固定時間投入,不要一把梭哈。如果一個人,長期堅持用資產配置的思路,投資A股的指數基金,我不敢說他一定能實現財務自由,但他一定會越來越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