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加倉多少會改變成本
㈠ 我現在的基金持倉價是2.9263,後來我加倉後變成3.6352,這樣是不是加錯倉了,把成本價提高了
加倉時如果價格等於或高於原來成本價,加創後的成本價都要高於加倉前的價格,在上漲階段加倉一般都會是這樣的結果
是否加錯倉,主要看基金長期趨勢是否會漲,如果是指數基金,一般沒問題。其它基金就要看基金經理的能力了。基金凈值如果下跌,買入,成本是降低了,但操作不好的,也無法掙到錢。
㈡ 基金加倉一次加多少為合適
基金加倉一次多少合適這個需要看具體的倉位。一般來說的話推薦的是20次補倉法,每一次加倉的金額是相對來說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看我們總共有多少的資金總量,假設我們購買基金的資金總量是1萬元,那麼這個時候加倉一次的幅度就是在500元左右。基金每次下跌的時候就可以補一層倉,這個時候就是買入500元。而投資基金的資金總量只有1000元的話,那麼加倉一次的金額就是50元。這個就是相對於我們的資金總量和倉位水平來說的,在正常的情況下來說,20次補倉法是非常實用的。只是也會出現一些例外的情況,在基金在大跌的時候一次性就可以加兩成倉。當然這個時候還是需要看自己的總倉位,輕倉的話就可以繼續加,如果說是重倉的話躺平就可以了。或者少加一點,最好留1~2層的執行這樣預防突發情況的發生。
㈢ 基金跌了就加倉為什麼持倉成本會變高
基金跌了適合加倉,但是,如果加倉的價位比第一次建倉的高,那麼你的持倉成本價會變高。只有在基金凈值比你第一次建倉的低,加倉才會把持倉成本降低。
㈣ 基金上漲適合加倉嗎基金一般什麼情況下加倉,加倉凈值不一樣成本會提高嗎
債券基金一直漲加倉合適嗎?
一般來說,債券基金一直漲的很有可能是屬於純債基金,因為純債基金的投資方向是100%投資債券,所以風險是比較的小,收益比較的穩定,一直漲也是屬於比較正常的情況,基金跌的情況是比較少的。
如果購買的基金上面標明是純債基金,那麼一直漲加倉是可以的,因為純債的收益本身就是比較的穩健,基本上虧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但如果是可轉債基金,連著漲五六天,那麼就要注意了,此刻加倉的風險是比較大的,因為可轉債除了投資債券外,還會投資股票,所以風險還是比較大。
(4)基金加倉多少會改變成本擴展閱讀:
債券基金會不會跌?
無論是純債基金還是可轉債基金都是存在跌的可能性,只是說純債基金跌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投資者在購買的時候,是可以看近幾年或者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可以發現純債基金基本上是漲的多,跌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而可轉債基金就會不一樣,風險是稍微比股票型基金要小點,但也小不了很多,是屬於漲漲跌跌,會波動的,風險還是有點大的,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其風險性。
㈤ 基金跌到補倉多少合適
投資者可以自行設置補倉點位,比如投資者設置了基金下跌10%開始加倉,那麼當基金虧損10%就開始加倉,需要注意的是加倉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投資者可以分批次進行加倉,比如下跌10%加倉三分之一,繼續下跌到10%再加倉三分之一,以此類推。
基金加倉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投資者成本,當基金凈值低於投資者持倉成本凈值時,相同的資金買到的基金份額變多,這樣就降低了成本,成本越低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就越小。
拓展資料
補倉(bǔ cāng)(幣市術語)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某種證券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種證券。
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
作用
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股票,使單位成本價格下降,以期望在補倉之後反彈拋出,將補倉所買回來的股票所賺取的利潤彌補高價位股票的損失。
好處
原先高價買入的股票,由於跌得太深,難於回到原來價位,通過補倉,股票價格無需上升到原來的高價位,就可實現平本離場。
缺點
風險
雖然補倉可以攤薄成本價,但股市難測,補倉之後可能繼續下跌,將擴大損失。
舉例說明
假如某人以10元買入某支股票10000股。次日該股已跌至5元。這時你預期該股將會上升或反彈,再買入10000股。此時的買入行為就叫做「補倉」。兩筆買入的平均價為[(10*10000)+ (5*10000)]/(10000 +10000)=7.5元
前提
(1)跌幅比較深,損失較大。(2)預期股票即將上升或反彈。舉例說明:1月15日,以10元買入「深發展A」10000股。10月15日,「深發展A」已跌至5元。兩筆買入的平均價為[(10*10000)+(5*10000)]/(10000+10000)=7.5元,如果「深發展A」反彈到7.5元或以上,通過這次的補倉,就可以全部賣出,實行平本或盈利。如果沒有後期的補倉,必須到10元才能回本。相反,如果5元繼續下跌,下降到3元,那麼,補倉的股票一樣虧本,將擴大損失(5-3)*10000=20000元。
㈥ 基金跌了就加倉為什麼持倉成本會變高
沒有跌破成本價加倉就會拉高成本價,如果是跌破成本價加倉,應該是產生了手續費等其他費用,拉高了成本價。也可能是你加倉時的凈值,比你第一次買入基金時的凈值要高,這樣才會提高持倉成本。主要原因如下:
1、基金出現分拆的情況
投資者所購買的基金出現分拆的情況,即基金投資人資產總值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基金份額凈值和基金總份額的對應關系,重新計算基金資產的一種方式,分拆之後基金份額增加,而單位份額的凈值減少,因單位份額的凈值減少,其基金持倉成本也會相應的下調。
2、基金出現現金分紅的情況
基金現金分紅是指基金公司將基金預期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派發給基金投資者的一種分紅方式,分紅之後,投資者總資產不會改變,其基金凈值會作出相應的下調,持倉成本跟隨基金凈值的下調而下調。
3、投資者進行做T操作
投資者在基金盈利的情況下進行做T操作,賣出一部分基金份額,賣出這部分基金獲取的預期收益會平攤到剩餘基金份額中,從而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基金凈值1元的時候,買入1000份基金,等到基金凈值1.5元的時候,賣出基金500份,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投資者獲利250元,其持倉成本=(1000×1-1.5×500)/500=0.5元。
4、在基金走勢下跌過程中,進行補倉操作
投資者在基金走勢下跌過程中,進行補倉操作,隨著基金持有份額的增加,會降低其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基金凈值1元時,買入1000份,等到基金凈值為0.9元時,再買入1000份,則其持倉成本價=(1000×1+0.9×1000)/2000=0.95元。
㈦ 基金虧20個點加倉多少錢能拉平
一般來說,當基金虧損以後,是需要漲幅大於之前的虧損幅度才可以回本的,而不是說虧損多少,漲多少就會回本,大家可以記住上漲回本的公式來進行計算。
上漲多少回本的公式為:上漲回本幅度=1/(1-虧損幅度)-1,意思就是當投資者虧損20%時,上漲回本幅度=1/(1-20%)-1=25%,因此,虧損20%,需要上漲25%才能回本。
舉個例子:假設某個投資者買了1000元基金,但是這只基金一個月跌了20%,那麼虧損的錢就是:1000*20%=200元,那麼這時候投資者資金的總額就只有:1000-200=800元了。
如果想漲回原來1000元的時候,那麼是需要上漲25%才可以回本,以上這種方法是計算的投資者在不加倉的情況下,如果投資者在虧損後進行補倉了,那麼需要上漲的幅度也是會小一點。
在補倉的時候,可以採用分批補倉的方法,並且在補倉的時候,最好設置一個跌的數值來進行補倉,比如說:5%~20%之間都是可以的,只是要值得注意的是補倉是會增加風險的,所以當基金補倉後,投資者要做好承擔風險的能力。
㈧ 持倉成本價會隨著加倉變化嗎
在基金上漲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增加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在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同時,投資者在盈利的情況下,減倉一半,其減倉所獲得收益會平攤到剩餘的倉位上,會降低其持倉成本,在虧損的情況下,減倉一半,其減倉的虧損,也會平攤到剩餘的倉位上,會增加其持倉成本。
拓展資料:
一、怎麼判斷基金可以加倉了?
基金是否都可以加倉,可根據這些信號判斷:
1、判斷大盤指數或該基金對應行業指數的高低,如果大盤或行業指數在下降通道,並且後市還沒有止跌,則先觀望不用補倉,等到指數見底的時候再補倉。
2、看標的股的走勢,如果標的股大跌,則可以適當補倉,補倉的資金不能超過底倉的1/2。
3、股票型基金可以看估值走勢,如果當天估值大跌,則可以在三點前輕倉買入。
二、基金下跌怎麼加倉?
基金下跌的時候加倉比較好,因為加倉的成本比較低,能將高位買的基金的成本拉低,投資者可採用以下方法:
1、加倉要分析大盤指數和目前股市大環境,因為「熊市不言底」,如果在熊市的時候加倉,只會讓倉位變得更重,虧得更多,此時要等到市場有止跌的跡象再加倉。
2、加倉的時候要判斷基金當日的走勢,在下跌時的三點前買入。投資者可以根據基金的估值,基金跟蹤標的股或指數所處的位置判斷。比如說:估值當日大跌,說明基金下跌的概率也大,此時就可以加倉。
3、在補倉的手法上,投資者可以採取等額或等比加倉。等額加倉就是每次加倉的金額是一樣的,等比加倉就是每次加倉的金額逐漸增加,比如說第一次1千,第二次下跌加倉2千,以此類推。
三、基金加倉會分攤成本嗎?
基金加倉會分攤成本,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其加倉後的成本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份額×基金確認價格+加倉買入份額×加倉時基金確認價格)/持倉份額。
一般來說,在基金上漲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增加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在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㈨ 基金跌了10個點要加倉多少才能補平
不一定。並不是每一次加倉就可以快速回本。
基金投資市場,投資虧損之後,在其上漲幅度大於原來的虧損程度時才會回本,上漲多少的計算公式是:上漲回本幅度==1/(1-虧損幅度)-1,即當投資者虧損10%時,上漲回本幅度=1/(1-10%)-1=12%,也就是說基金下地了10個點之後,需要上漲12個點才能夠回本。
基金跌10個點需要上漲12個點才可以回本,這種情況是在不加倉的前提下,如果加倉的話則會回本快一點。
舉例說明如下:投資者購買一隻基金,起始成本是1元一份額,買入了1000份,基金虧損了10個點10%,這個時候的基金凈值跌到了0.9元一份額,虧損了100元。基金下跌時投資者選擇加倉買入,加倉1000份,則是加倉後的成本是=(1000×1+0.9×1000)/(1000+1000)=0.95元,也就說加倉之後基金只需要上漲到0.95元時,就可以回本了,即基金上漲幅度達到5.6%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回本成本。
【拓展資料】
加倉也叫增持,股票術語,是指因持續看好某隻股票,而在該股票上漲的過程中繼續追加買入的行為。
加倉的本質:首先要明確的是,加倉是一種投資的技巧,是工具,不是目的。投資的目的是獲得風險含量最小的收益,因此只有當加倉可以幫助投資者達到上述目的時,它才是有利用價值的,否則就要舍棄不用。
加倉的適用對象:從分析能力上說,至少要對未來一周的方向能做出准確判斷的投資者,才能使用加倉;從操作節奏上說,加倉適合於短中結合的投資者;從資金量上說,加倉適合於較大的資金,當已用八成的倉位就不要考慮加倉了,或者後備資金與當前的資金比例達到或者超過1:1時,適合於加倉的操作技巧。
加倉的使用:加倉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倉法,以做多為例,在底部買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買入60手,隨著再上漲,再買入40手,依此類推。因為低位買入的數量總是多於高位的,所以總能保證自己的持倉成本低於市場平均價。當認為市場將要轉勢時,一次平出或分兩次平出即可——注意平的時候盡可能快的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