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為什麼低進高出
A. 對於想購買基金的人來說 基金凈值高點好還是低點好為什麼
高點還是低點,都沒有任何意義,基金的凈值只是為了對比自己的往期凈值來判定其收益的東西。
有些基金不斷盈利,但是不斷在分紅,這樣的基金凈值一直會很低。但是總收益也很好!(大成基金成長就是這樣的一個) 有的價格高的基金,也不一定就表現好,主要可以看看嘉實成長和易基策略成長,這兩個基金凈值都在3塊以上,但是最近半年表現都很差。當然像華夏大盤這樣的高凈值好基金也是有的,但是很少很少。
拓展資料:
一.基金凈值越高風險越大?
有的人認為基金凈值很高,沒有什麼上漲空間,不敢買。這是典型的高凈值恐懼症。其實將基金份額凈值的高低作為投資的依據是基金投資的誤區。凈值是由基金的總資產除以基金的總份額得到的。基金公司經營的好壞就是看總資產增長情況。總資產的增加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基金份額的增加,另一個是單位份額價格的提高。撇開基金總份額的變化,假設一個基金沒有新申購也沒有新贖回,那總資產的變化就單單反映在凈值的變化上面,資產增加,凈值就高,資產減少凈值就低。也就是運行好的基金,凈值就高,不好的基金凈值就低。就比如兩個同時成立的基金,而且都是股票基金,都經過一年的運行,一個凈值漲到了1塊1,一個凈值漲到了1塊5。也就是在這一年裡一個賺了11%,賺了50%,你說哪個好呢
基金公司的操作,實際上就是在低價位的時候買入一隻股票,當股票漲到一定程度,股票的風險增加,基金公司就賣出,風險也就跟著賣出。資產從股票變成現金,凈值沒有降低。賣出以後,基金持有股票的風險就沒有了,因為手上全部是現金,哪裡有風險呢?!這個時候再買入低價格的股票,再等著漲,風險高了,再賣出。結果總資產在增加,凈值也在增加,但風險並不隨著累計。所以基金的風險是期間手上的那些股票的風險,股票越多,風險越大,因為股票短期波動是很大的,但是這和基金凈值絕對值的高低沒有關系。這是困擾市場已久的一個老問題,造成這種混亂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些基金公司、銷售渠道為了某些特殊時點上的短期營銷目的,故意進行錯誤的宣傳、混淆是非導致,誤導投資者的結果。
在某個相同的期限里,基金都是沒有進行分紅。在這種條件下,凈值高的基金代表著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高,為投資者創造的收益多。因此投資者就應該選擇凈值高的基金進行申購。投資者購買基金,本質上是將自己的資金交給基金公司去管理、去理財,那麼選擇一個好的基金管理人是大家共同的心願。某隻基金剛分了紅,分紅了之後成為凈值低的基金。在這種條件下,投資者應該以基金的績效排名統計數據作為參考依據來選基金,排名靠前且比較穩定的基金,就應該成為投資者選擇的主要對象。由於各只基金的成立時間不同,分紅與不分紅、多分紅與少分紅、分紅的時間等均有很多的差異,因此就單純看基金的凈值可能會不夠准確,尤其是積極分紅的基金可能會與凈值低的基金被混在了一起,在這種情況下,查看基金凈值的增長率及其排名就顯得非常重要。
B. 基金凈值低時買入是不是比凈值高時買入相對要好
在買入一隻基金時,首先看到的,除了管理人信息,就是基金的凈值,是購買凈值為1的基金,還是買凈值為1.5的基金?凈值較高的基金買入之後會不會因為買入的份額較少、而面臨下跌較大的風險?
1. 基金貴不貴和我們的直觀感受
撇開基金,再日常生活消費中,對於一件商品的價格貴不貴有很直觀的感受,一袋鹽如果賣20塊錢就是貴了,一袋5Kg的大米賣20就覺得很便宜,得出這樣的判斷,因為每個人心中對於一件商品價值和價格有著一個錨,能夠據此作出商品是否便宜的判斷。
如果是投資行為,付出的投資成本相對於投資標的物是否昂貴,判斷難度會增加,付出的投資成本太高,也就是相對投資風險較大、預期收益較低甚至存在本金永久虧損的風險。但可以肯定,不能認為10萬元投資一家餐館10%的股權就比100萬投資一家工廠10%的股權就貴了,還需要至少分析各自的盈利能力、經營能力和投資回報率才能做出判斷,正如不能簡單認為300元股價的股票就比10塊錢股價的股票貴一樣,在對投資品的價格判斷方面,單純看股價、凈值,是不足以做出貴不貴的判斷的,不能根據基金凈值的高低來判斷其及價格是否高企,但是投資者對於凈值較高的基金總是會產生「恐高」情緒,可能是來自於對「高價高數值」的天然警惕金額來自股票價格上漲過快、過高的擔憂。
2. 基金凈值形成機制
基金的業績表現本質是由基金所投資的底層資產的價格表現所決定的,而投資什麼資產,來自於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和投資操作,基金投資者的申購、贖回導致的份額變動,除非碰到巨額申購贖回使得基金資產和份額發生重大變化,一般情況下,基金資產的變化在流動性安排保證下,不會過多影響基金凈值,對於影響基金凈值變動,長期增長的源泉來自基金經理底層所投資的股票、債券等資產的價值增長,短期來看,基金分紅、短期市場風格、持倉品種變更、基金經理變更、基金倉位的高低等因素都是導致其凈值變化的原因,即使當前的凈值已經創出新高,未來的增長與否也與當下情況無直接關系。
3. 凈值高的基金未來真的漲不動嗎?
買入時基金凈值的高低不能完全決定未來收益空間,選擇一隻基金應首先關注自身的投資風險偏好和持有期限,關注基金的長期投資邏輯和業績,以及當前市場所處的位置,當一切瞭然於胸,便是將資金委託給值得信任的管理人,等待時間的玫瑰。
C. 基金為什麼要低買
在基金市場上,一些投資者喜歡在基金下跌的時候進行買入操作,其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1、在基金下跌的時候買入,其成本相對來說要低一些,可以獲得更多的份額。
2、在基金下跌的時候買入,投資者可以通過不斷的買入,增加其持有份額,來平攤持倉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風險,等基金反彈時,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
當然,投資者在基金下跌的時候買入,也應該合理的控制其倉位,切莫全倉買入,在買入時可以參考以下方法買入:
1、等額買入法
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基金大跌的過程中,每次買入相同的金額,比如每次買入1000元。
2、等差買入法
等差買入法是指投資者在基金凈值下跌過程中,每次買入金額成等差數,比如,投資者分三次買入,每次買入金額為1000元、2000元、3000元。
3、權重買入法
權重買入法要求投資者根據基金凈值下跌幅度,買入相應的金額,比如,基金下跌1%,投資者就相對應買入1000元,下跌2%,相對應買入2000元
D. 買基金,要在基金單位凈值低的時候買入高的時候賣出
你說的也對。低買高賣,這是買股票和基金的基本原理。
基金有兩種收費方式:一是前端收費,默認的就是這種,就是在每月買入時就要按比例交手續費的,增加了定投的成本。如果在銀行櫃台買,手續費是1.5%,在網上銀行買,手續費,是六-八折,在基金公司網站上買,手續費最低是四折。贖回時還有0.25-0.5%不等的贖回費。還有一種是後端收費,就是在每月買入時沒有手續費,但持有時間要達到基金公司所規定的時間(3-10年不等)後再贖回,也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一筆不少的手續費。
所以,定投基金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有後端的。
二是,把現金分紅更改為紅利再投資,這樣如果基金公司分紅,所是的現金會自動再買入該基金,買入的這部分基金也沒有手續費。
三是,如果你這個月沒有錢定投或者大盤漲的很高,基金價格也很高,你也可以停投一到兩個月,不影響以後定投,但不要連續停投三個月,如果是連續停投三個月,定投就會自動停止。
四是,股市在牛市時,基金也漲的多,這時可以適當減少投資,若股市在熊市,可以適當增加投資,以增加基金份額。
有後端收費的基金有很多,在基金申購費一欄中有說明。
E. 購買基金的時候明明是三點之前低點買進,怎麼確定點都在高處
買基金是以3點時的價格買入的,3點前買,按今天3點的價格買入,3點後買按下一個交易日的3點的價格買入,所以買基金沒必要盯著當天的價格波動。
用戶在投資基金時一定要具備相關的知識,比如知道基金的分類,不同類型基金的風險等,常見的基金類型有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等,以上基金在投資時都不保證本金安全。
最後就是用戶在投資基金時一般需要堅持較長的時間,短期內很難獲得盈利。而且在買入的基金發生虧損後,用戶可以根據基金的走勢作出一定的判斷,預期後面繼續增長時可以繼續持有,後續上漲後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購買基金注意事項
投資者在購買該基金前,應了解該基金的收費情況、收費方式,盡量選擇收費較少的基金,或者去費率較低的平台購買基金。
每種基金的投資性質、投資方向和追求的目標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是主要投資向成長潛力較大的小盤股票,投資者要承擔的風險就比較高,投資方向為業績比較穩 定的股票或是債券市場的話,那麼他的風險相對就比較小一點,而且收益也比較穩定。
因此投資者在進行申購之前要認真的了解好基金招募說明書,看明白基金投資 內容,提前對基金的風險由一個評估,再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F. 基金為何也要高賣低買
首先,基金不是通過低買高賣來賺錢的。
基金的贏利模式主要是基金分紅。由於基金每年會不定期分紅,而分紅後其基金凈值會下降,所以基金的價格沒有很直接的參考性。正因為如此,我們很難看到基金的價格能達到2元多,更不用說6元了。一般情況下,基金的價格都在1到2元之間浮動。
雖然價格始終這么浮動,但是如果基金經理操作得好,基金分紅是比較可觀的,這也是投資基金盈利的主要模式。
至於為什麼投資時間越長越賺錢,這個很簡單。你投資時間越長,分紅次數越多,分紅總量也就可能越多。但是有個前提就是這支基金的經理比較有能力。
G. 買基金是不是跌的時候買進漲到一定時候賣出是這樣賺錢的嗎
是的,主要就是靠賺差價,低買高賣。
H. 購買基金後可以逢高賣出再低價買入,還是一直持有好
購買基金後高賣低入比較好。買基金不賺錢,首先你得先考慮是不是自己買的時機不對。所謂的時機,就是指基金在下跌時抓住時機買入。只有低買,才能在後期基金上漲時賣出賺取更多的預期收益。入手的價格越低,後期漲幅越大,預期收益就會越明顯。不管是什麼基金,低買高賣的形式總是能賺錢的。真正的低買高賣並不是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正確的做法是在某個低價位區間買入、某個高價位區間賣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降低風險,讓預期收益的確定性稍微大一點。如果是進行最低點與最高點的操作,無疑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
拓展資料: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基金四大類。
QDII基金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首字母縮寫。它是在一種在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和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一樣,它也是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允許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證券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
I. 基金是低買高賣嗎
基金是低買高賣的,這里的高低通常指的就是基金的凈值,投資者在基金凈值低的時候買入基金,等待後期基金凈值高的時候賣出即可獲利。但是基金的低買高賣所指的並不是某一個低位或是某一個高位,而是一個區域,在估值的低位區域買入,再到高位區域賣出。在低位區域可以通過定投等方式買入,後期賣出時也可以採取分批止盈的措施。
一、買基金必須做到低買高賣
買基金不賺錢,首先你得先考慮是不是自己買的時機不對。所謂的時機,就是指基金在下跌時抓住時機買入。只有低買,才能在後期基金上漲時賣出賺取更多的預期收益。入手的價格越低,後期漲幅越大,預期收益就會越明顯。不管是什麼基金,低買高賣的形式總是能賺錢的。
二、如何做到買基金低買高賣
很多人對於低買高賣的理解非常簡單粗暴,認為一定要在跌到低谷的時候買進,上漲到最高點的時候賣出,也就是說追求利益最大化。
真正的低買高賣並不是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正確的做法是在某個低價位區間買入、某個高價位區間賣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降低風險,讓預期收益的確定性稍微大一點。如果是進行最低點與最高點的操作,無疑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
三、為什麼你的基金是高買低賣
這里還有一種情況,恰恰是與低買高賣相反的,那就是高買低賣。說白了,就是入市的時機不對。很多時候大家認為某隻基金行情下跌,是入手的好時機,想趁著低位入手。但買入以後,價格一路走低,不得不在更低位賣出,這樣就造成了高買低賣。如果說對於行情甚至是基金不了解,個人認為還是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更適合你。不然你認為的低買高賣,可能最後變成了高買低賣。
總結:買基金確實要在他下跌的時候買,但前提是你足夠了解這只基金。不然此時的下跌,你是分不清楚該只基金在低谷,還是會持續走低。買基金要做的功課本來就非常多,大家平時要多積累經驗,不要在不懂的時候輕易入市。
【拓展資料】
雙創基金的優勢:
一、布局優勢行業:雙創基金主要布局了醫葯衛生、信息技術、科技金融等長期盈利較高、且發展較快的優質行業,同時雙創基金還投資了黃金,保障收益的穩定性,對沖一定的利率風險;
二、篩選標准嚴格:雙創基金通過自身獨特的篩選標准,從優秀行業中層層選拔,淘汰掉營收較差、質地較差的企業,保障所選的股票公司都是優秀行業中的優秀公司。
J. 基金低買高賣是什麼意思
基金低買高賣是通過基金的凈值高低來賺錢,在基金凈值比較低或者基金處於低位的時候買入,然後等到基金漲起來,凈值也比買入的高,這時候賣出基金就可以賺錢。
從長期的績效來看,大部分情況下,基金的整體表現要好於個人投資者,尤其在牛市和震盪市場的比較優勢更為突出。
調查顯示有超過50%的個人投資者虧損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為個人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一個較好的投資工具。
(10)買基金為什麼低進高出擴展閱讀:
無論是中國股市建設、經濟發展還是資產管理行業的各種問題,都不是短期能夠消除的,都需要市場整體的理性來推動。但是作為投資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聽信銷售人員的宣傳。
如果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資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單一的股票類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動風險的沖擊較大。
因此,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更有實際意義的,應該是抱有長期投資的心態,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續期選擇相應適合的基金產品,避免過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熱點基金、多關注長期業績相對較為穩健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