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增值稅基金怎麼計算

增值稅基金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7-02 17:13:53

① 我國增值稅如何計算怎樣才能證明我增值多少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04

增值稅與增值稅的納稅人

增值稅是對生產、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過程中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它是世界各國普遍徵收的一種稅收。它改變了傳統的流轉稅按照銷售收入全額征稅的做法,可以避免重復征稅,有利於促進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的發展,被公認為一種比較科學、合理的稅種。我國從七十年代末開始試行增值稅,後逐步推行。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是國務院於1993年12月13日發布,從1994年1月重日起施行的。 增值稅是我國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

增值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銷售、進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應稅勞務)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 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股制企業、其他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

企業、單位或者個人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銷售代銷貨物;設有兩個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於銷售(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將自己生產或者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企業、單位或者個體經營者,分配給股東、投資者,無償贈送他人。

企業租賃、承包給他人經營的,以承租人、承包人為納稅人。

混合銷售行為及其征稅方法

如果一項銷售行為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如銷售貨物並負責運輸),稱為混合銷售行為。從事貨物生產、批發、零售者(包括以貨物生產、批發、零售為主,兼營非應稅勞務者)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按照其全部銷售收入徵收增值稅;其他企業、單位、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不徵收增值稅,徵收營業稅。

增值稅納稅人兼營非應稅勞務的,應當分別核算貨物、應稅勞務和非應稅勞務的銷售收入金額(以下簡稱銷售額)。不分別核算或者不能准確核算銷售額的,主管稅務機關將要求納稅人將其非應稅勞務與貨物、應稅勞務一並繳納增值稅,並且非應稅勞務適用稅率從高。

增值稅的稅率及其征稅的貨物和勞務

增值稅的稅率分為0、13%和17%三個檔次。

(一)出口貨物適用0稅率,但是原油、柴油\糖、新聞紙、援外貨物和國家禁止出口的貨物(現規定為天然牛黃\麝香、銅、銅基合金\白金等)除外。

(二)下列貨物適用13%的稅率:

(1)農業產品,包括糧食\蔬菜\煙葉(不包括復烤煙葉)、茶葉、園藝植物、油料植物、纖維植物、糖料植物、林業產品、其他植物、水產品、畜牧產品、動物皮張、動物毛絨和其他動物組織;

(2)食用植物油、糧食復製品;

(3)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4)圖書、報紙、雜志(不包括郵政部門發行的報刊);

(5)飼料、化肥、農葯、農業機械、農用塑料薄膜;

(6)金屬礦采選產品、非金屬礦采選產品、煤炭。

(三)原油、井礦鹽和除上述貨物以外的其他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適用17%的稅率。

增值稅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時,應當分別核算其銷售銷售額。如果納稅人不分別核算其銷售額,稅務機關征稅時適用稅率從高。

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

一般納稅人在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時,應當先分別計算其當期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然後以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後的余額為實際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納稅人在計算其應納增值稅額時,如果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納稅人由於銷貨退回或者折讓而退還給購買方的增值稅稅額,應當從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扣減;由於進貨退出或者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稅額,應當從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銷項稅額及其計算方法

增值稅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稱為銷項稅額。

銷項稅額計算公式: 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銷售額X適用稅率

當期銷售額

當期銷售額包括增值稅納稅人當期銷售應稅貨、物、應稅勞務從購買方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價外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等費用)。納稅人應當按照當期銷售額計算當期銷項稅額,在向買方收取貨款、勞務收入之外同時收取。

銷售額以人民幣計算。納稅人以外匯結算銷售額的,應當按照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者當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對外國貨幣的基準匯價(或者按照有關規定套算得出的匯價)摺合成人民幣,然後計算納稅。納稅人應當事先確定採用何種摺合率,摺合率確定以後1年之內不能變更。

進項稅額及其抵扣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稱為進項稅額。

下列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包括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等),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稅額;

(二)納稅進口貨物,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

稅額;

(三)納稅人購進免稅農業產品和向小規模納稅人購買的農業產品的進項稅額,按照買價(包括價款和按照規定代收代繳的農業特產稅)和10%的扣除率計算(計算公式:進項稅額:買價X10%);

(四)納稅人外購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和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根據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所列運費金額(不包括隨運費支付的的裝卸費、保險費等雜費),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計算公式:進項稅額=運費金額X10%)。但是,納稅人外購、銷售免稅貨物時所支付的運費不能計算進項稅額抵扣。

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情況

如果納稅人符合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條件,但是不去稅務機關辦理有關認定手續,或者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提供准確的稅務資料,主管稅務機關將按照納稅人的銷項稅額征稅,不允許其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允許其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未按照規定取得並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照規定註明增值稅稅額和其他有關事項的,其進項稅額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購進固定資產(包括使用期限過一年的機器、機械、運輸工具和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二年的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

(二)用於非應稅項目(包括提供非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

銷售不動產和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三)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也包括招待費中開支的煙、酒、茶、飲料等)或者應稅勞務;

(五)非正常損失(如由於自然災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損失等)的購進貨物;

(六)非正侖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此外,如果納稅人將已經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應稅勞務用於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或者發生非正常損失,應當將有關購進貨物、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包括以下三種類型的增值稅納稅人:

(一)生產應稅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生產應稅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即這部分銷售額超過全年應稅銷售額的50%),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100萬以下的;

(二)從事應稅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經營,年應稅銷售額在180萬元以下的納稅人;

(三)年應稅銷售額超過上述標準的個人、非企業性單位(其中經常發生應稅行為,並且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的,可以認為一般納稅人)、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視同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取得的銷售額,按照簡易辦法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即按照6%的徵收率計稅,連同銷售價款一並向買方收取,然後上繳稅務機關。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 X 6%

徵收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小規模納稅人由於銷貨退回或者折讓退還給購買方的銷售額,應當從當期的銷售額中扣減。

例:某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店本月銷售額為11000元,退貨 1000元,該個體產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方法為:

應納稅額=(11000元-1000元) X 6%=600元

② 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有:

第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應納稅額 = 當期銷項稅額 - 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 = 銷售額 × 適用稅率

銷售額 = 全部價款 + 價外費用=含稅銷售額÷(1+稅率)

進項稅額=(不含增值稅稅)價格×稅率

注意:價外費用,是指銷售貨物時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包裝費、優質費等。

第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2)增值稅基金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計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時價外費用不包括的項目:

1、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2、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 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3、以委託方名義開具發票,代委託方收取的款項。

4、同時符合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印製的財政票據;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的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視同銷售貨物銷售額的確定:

1、視同銷售納稅人按近期同類平均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

2、當納稅人沒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1 + 成本利潤率)

3、如果是涉及應稅消費品的: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1 + 成本利潤率)+ 消費稅稅額或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1 + 成本利潤率)÷(1 - 消費稅稅率)

③ 增值稅如何計算

進項稅額=5000/1.17*0.17=726.50
銷項稅額=8000/1.17*0.17=1162.39
該項設備應納增值稅=1162.39-726.50=435.89
一項業務收入交了增值稅後,就不會叫營業稅;或者交了營業稅後,就不會交增值稅。

地稅需繳納:
城建稅:435.89*0.07=30.51
教育費附加:435.89*0.03=13.07
地方教育費附加:435.89*0.02=8.72(有些省份需要繳納)
印花稅:8000/1.17*0.0003=2.05
城建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適用稅率,(城建稅稅率:在城市
7%、縣城、建制鎮5%,不在城市、縣城、建制鎮的1%)
教育費附加分為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教育費附加為3%,根據財綜[2010]98號,地方教育附加由原來的1%調整到2%,是從2011年1月1日開始的。
教育費附加=(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3%
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2%
印花稅,購銷合同按照按采購合同和銷售合同記載的金額萬分之三稅率貼花,營業賬簿,記賬資金賬簿按照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合計數依照萬分之五貼花,以後就增加額貼花,其他賬簿按件五元貼花。

企業所得稅:
按照當年累計實際利潤額的25%稅率計算企業所得稅,按月(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
符合小微企業標準的,減按20%計算企業所得稅,同時累計實際利潤額不超過10萬元的,減按10%計算企業所得稅。
小型微利企業劃分標准:
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④ 什麼是增值稅,怎樣計算

1.增值稅概念:

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准確計算的。因此,中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售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增值稅徵收通常包括生產、流通或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基於增值額或價差為計稅依據的中性稅種,理論上包括農業各個產業領域(種植業、林業和畜牧業)、采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交通和商業服務業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購、生產製造、批發、零售與消費各個環節。

一種銷售稅,屬累退稅,是基於商品或服務的增值而征稅的一種間接稅,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稱為商品及服務稅(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在日本稱作消費稅。增值稅是法國經濟學家 Maurice Lauré於1954年所發明的,法國政府有45%的收入來自增值稅。

2.增值稅計稅方法的一般規定:

一、一般納稅人適用的計稅方法

當期應納增值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二、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計稅方法

簡易計稅方法:

當期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售額×徵收率

【解釋】一般納稅人選擇簡易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後,36個月內不得變更。

三、扣繳義務人適用的計稅方法

代扣代繳稅額

應扣繳稅額=接受方支付的價款÷(1+稅率)×稅率

一般計稅方法

【提示】三個關鍵環節:一是銷項稅額如何計算;二是進項稅額如何抵扣;三是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認。

一、銷項稅額的計算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一)一般銷售方式下的銷售額

銷售額:是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和應稅服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如違約金、滯納金、賠償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運輸裝卸費等)。

1.銷售額=價款+價外費用(正向列舉)

【解釋1】價外費用視為含增值稅的收入,必須換算為不含稅收入再並入銷售額。

一瓶茅台價款788元,優質費100元

【解釋2】價外費用的判定

①發生在購銷環節的,不在這個環節的,即使同名,也不屬於價外費用。例如運費、手續費。

②向購買方收取,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依附與價款。

③按含稅價還原。

2.銷售額中不包括(反向列舉)

(1)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2)同時符合三項條件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3)以委託方名義開具發票代委託方收取的款項;

(4)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其他價外費用,無論會計制度上如何核算,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增值稅計稅方法

⑤ 增值稅計算方法

一、一般納稅企業應納稅額計算一般納稅企業在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時,應以當期銷項稅額減去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作為其應納稅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應納增值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如果出現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時,發生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1.當期銷項稅額的計算當期銷項稅額的大小,會直接影響應納稅額的多少,銷項稅額越大,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應納稅額就越多;反之,應納稅額則越少。所謂當期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在當期的納稅期限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時,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其計算公式如下: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稅率要准確地確定銷售額,一方面要區分清楚應稅銷售額和會計銷售額;另一方面要掌握銷售額的計算和確定方法。(1)應稅銷售額與會計銷售額的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①兩者包含的內容不同。應稅銷售額包括納稅人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應稅價外費用。所謂應稅價外費用,是指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應稅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但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委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承運部門的運輸發票開具給購買方以及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的代墊運費;而會計銷售額則只包括按權責發生制原則所確定的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勞務收取的價款收入,不包括價外費用。這是由於會計銷售額是反映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總流入,其結果表現為因資產流入、資產增值和負債減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增加。由此可見,兩者不僅內容上不同,而且性質上也是不一樣的。②兩者確認的條件不同。會計銷售額的確認,是以商品發生交易為前提條件的,它是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轉移給購貨方時確認;而應稅銷售額的確認則是以商品進入消費為前提條件的,也就是說,雖然某些商品並不構成交易行為,但只要是進入消費環節,在商品進入消費前要按規定稅率足額征稅,在稅務上應將其視同銷售確定其銷售額。③兩者確認的依據不同。會計銷售額通常是以買賣雙方交易完成的商事憑證作為其確認的依據;而應稅銷售額一般是以稅法規定作為其確認的依據,也就是說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有些並沒有商事憑證,但根據稅法規定也應確認為應稅銷售額。如稅務機關認為某些商品價格明顯偏低,又無充分理由的,則需要重新確定其應稅銷售額。(2)特殊應稅銷售額的確定。當納稅人不能按正常情況核算銷售額的,應當按下列方法確定其應稅銷售額:①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分別註明在同一張發票上的,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作為應稅銷售額,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的,不論在財務上如何進行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扣除折扣額,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的折扣額也應當作為應稅銷售額處理。②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如果是單獨記賬核算的,不作為應稅銷售額,但對因逾期未收回包裝物而不再退還的押金,應作為應稅銷售額按所包裝貨物的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③納稅人採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應按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其應稅銷售額;納稅人採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貨物,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④混合銷售行為是指一項銷售業務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的混合銷售業務,其應稅銷售額的確定方法應區分不同情況處理:對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業務,視為銷售貨物。應當徵收增值稅,其應稅銷售額為貨物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合計。而對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業務,視為銷售非應稅勞務,不徵收增值稅,其銷售額自然就不作為應稅銷售額。⑤納稅人兼營非應稅勞務的,應分別核算其貨物或應稅勞務和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不分別核算或不能准確核算的,其非應稅勞務應與貨物、應稅勞務一並徵收增值稅,其應稅銷售額為貨物或應稅勞務與非應稅勞務銷售額的合計。(3)含稅銷售額分解為應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是指納稅人在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時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所得到的銷售額。為了正確計算增值稅,必須將含稅銷售額分解為應稅銷售額。其計算公式如下:應稅銷售額=(4)不符合實際銷售額的確定。不符合實際銷售額是指企業反映的銷售額與實際情況不盡相符的銷售額。如果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的,以及納稅人有視同銷售行為而無銷售額者,由主管稅務機關按下列順序核實其應稅銷售額。①按納稅人當月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來確定其應稅銷售額。計算公式如下:應稅銷售額=稅務機關認定應重新定價的貨物數量×同類貨物平均售價②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其應稅銷售額。其計算公式如下:應稅銷售額=稅務機關認定應重新定價的貨物數量×企業近期同類產品平均銷售價格③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應稅銷售額。組成計稅價格的計算公式如下: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上述公式中的「成本」,如是自產貨物則為實際生產的製造成本,如是外購貨物則為實際采購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為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10%。但屬於應按從價定率徵收消費稅的貨物,其組成計稅價格中的成本利潤率為《消費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中規定的成本利潤率。如果納稅人自產自用的產品為應稅消費品,則其組成計稅價格還應包括應納的消費稅稅額。這時,納稅人可以按其生產的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如果沒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在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應納稅額的情況下,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其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5)外匯銷售額折算為人民幣應稅銷售額。納稅人以外匯結算銷售額的,應當按照外匯市場價格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稅銷售額。其應稅銷售額的人民幣摺合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當月1日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為中間價)。納稅人應在事先確定採用何種摺合率,確定後一年內不得變更。其計算公式如下:應稅銷售額=外幣銷售額×摺合率2.當期進項稅額的確定納稅人在納稅期限內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時,所支付或負擔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稱為當期進項稅額。進項稅額是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專用發票上註明的稅額正確與否,將會直接影響著納稅人繳納的增值稅。因此,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不但能確保當期進項稅額的准確性,而且也是防止增值稅流失的重要措施。(1)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根據我國現行的增值稅制度規定,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主要有:①從銷貨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稅額。②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稅額。③購進免稅農產品准予抵扣的進項稅額應按買價和10%的扣除率計算確定。企業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抵扣進項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公式中的「買價」,包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所支付給農業生產者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使用的收購憑證上註明的價款和按規定代收代繳的農林特產稅。④企業外購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按運費金額和7%的扣除率抵扣進項稅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外購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根據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所列運費金額依7%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准予扣除,但隨同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等其他雜費不得計算扣除進項稅額。准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算公式如下: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運費金額×扣除率⑤從事廢舊物資經營的企業按收購金額和10%的扣除率計算抵扣的進項稅額。根據稅法規定,對於從事廢舊物資經營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在收購廢舊物資時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根據主管稅務機關批准使用的收購憑證上註明的收購金額依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予以扣除。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收購金額×扣除率⑥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的非應稅勞務,按規定應當徵收增值稅,該混合銷售行為所涉及的非應稅勞務和兼營的非應稅勞務所用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符合相應抵扣規定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⑦納稅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額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進行扣減。(2)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未按照規定取得並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照規定註明增值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納稅人的會計核算不健全(或不能夠提供准確稅務資料的)或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但不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的,應按銷售額依照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除此之外,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也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①購進固定資產。②用於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③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④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⑤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⑥發生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上述②~⑥項所提到的情況,如果是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應將該項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無法確定該項進項稅額的,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扣減的進項稅額。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勞務(不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而無法准確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及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3.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按照上述方法計算出當期銷項稅額和當期進項稅額以後,將當期銷項稅額減去當期進項稅額所得到的余額,即為本期應納增值稅稅額。二、小規模納稅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小規模納稅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實行簡易辦法,即按照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取得的銷售額和規定的徵收率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其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應納增值稅稅額=銷售額×徵收率為了便於准確地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下面就計算公式的有關因素進一步加以說明。1.銷售額的確定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額的確定方法與一般納稅企業銷售額的確定方法基本相似。具體確定方法介紹如下:(1)小規模納稅企業的銷售額是指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應稅價外費用。它所包含的內容與一般納稅企業相同。(2)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的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銷售額。核定方法、順序與一般納稅企業的銷售額核定方法相同。(3)小規模納稅企業因銷售退回或折讓退還給購買方的銷售額,應從發生銷售退回或折讓當期的銷售額中予以扣減。(4)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應稅銷售額: 應稅銷售額=2.增值稅徵收率的規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小規模納稅企業的增值稅徵收率一般規定為4%。也就是按照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4%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三、企業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根據稅法規定,企業進口貨物是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規定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的,不得抵扣任何稅額。其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只要取得了組成計稅價格和稅率兩項資料,就可以計算出應納稅額。下面簡要介紹這兩項要素的具體確定方法。1.組成計稅價格的確定。組成計稅價格是指稅法規定在計算應納稅額時所使用的價格,它是企業進口貨物的計稅依據。其計算公式如下: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1)關稅完稅價格是指海關核定的關稅計稅價格。進口貨物的關稅完稅價格是指貨物運達我國境內輸入地點的到岸價格,它包括海關審定的貨物在采購地的正常批發價格,加上貨物出口國徵收的出口稅和貨物運抵我國輸入地點在起卸前的包裝費、運費、保險費、手續費等一切費用的總和。用公式表示為:關稅完稅價格=采購地批發價格+出口國徵收的出口稅+包裝費+運費+保險費+手續費(2)關稅是指海關對進口國境或關卡的貨物向進口企業徵收的一種稅。其計算公式如下:關稅=關稅完稅價格×適用的關稅稅率(3)消費稅是指企業進口應稅消費品貨物按貨物的銷售額(或銷售數量)和消費稅稅率(或單位稅額)在報關進口時繳納的消費稅。對於實行從價定率計算應納稅額的消費品,其計算公式如下:進口貨物的消費稅=2.稅率的選擇這里的稅率是指增值稅稅率,企業可根據自己進口貨物的種類和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規定的基本稅率和低稅率兩者之間選擇適用的稅率作為計算增值稅的稅率。

⑥ 增值稅怎麼計算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四章 應納稅額的計算」
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包括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
1.一般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
一般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是指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2.一般納稅人發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特定應稅行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但一經選擇,36個月內不得變更。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簡易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是指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徵收率計算的增值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⑦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增值稅怎麼計算

你好,代收資管產品的增值稅是6%,小規模3%,按收入的金額乘以相應的稅率

⑧ 私募基金增值稅如何計算

私募直營店為您解答:
征稅方式分為兩種,一是簡易計稅方法,二是一般計稅方法;前者稅率為3%,後者為6%。由於管理費屬於私募基金的自營業務,一直都存在增值稅,按6%交

⑨ 私募基金增值稅怎麼算

私募基金屬於資管產品簡易徵收的范疇 去稅務局備案簡易徵收 可按照3%計算增值稅 但是備案後關於資管產品的進項不能抵扣 (貌似資管的進項沒什麼)

⑩ 一文看懂:私募基金增值稅怎麼交

根據不同分類交稅。

增值稅是針對應稅行為徵收的間接稅,納稅人如何繳納增值稅,取決於其具體的增值稅應稅行為。財政部稅政司《關於財稅[2016]140號文件部分條款的政策解讀》也明確規定「應根據取得收益的性質,判斷其是否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並應按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

根據《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對於「金融服務」的分類,私募基金增值稅應稅行為主要表現為:

(1)貸款服務

私募基金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等)收入、買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等,均需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其中,上述的「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等」系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

換而言之,如果私募基金投資於銀行委貸、企業債券等取得的利息或具有利息性質的收入,應當繳納增值稅。考慮到私募基金管理人就「貸款服務」可取得的進項稅抵扣有限,財稅[2017]56號文之「按照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的規定,實質上降低了「貸款服務」增值稅稅負。

需要提醒的是,根據《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私募基金因投資國債、地方政府債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

(2)金融商品轉讓

根據《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規定,證券投資基金(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取得的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免徵收增值稅。

鑒於《證券投資基金法》已經明確將私募基金納入證券投資基金範疇,私募基金買賣股票、債券取得的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同樣適用上述免徵增值稅優惠政策。

至於私募基金因買賣外匯、非貨物期貨等其他金融商品取得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則應當按照財稅[2017]56號文計征增值稅。

當然,私募基金在持有股票期間,可能會取得股票分紅。由於股票分紅不屬於保本性收益,根據財稅〔2016〕140號文,該等股票分紅不屬於增值稅征稅范疇。

(10)增值稅基金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註:這里假設增值稅附加=應納稅額×12%。實踐中各地增值稅附加率會有所不同。

(一)契約型私募基金A當期收到基金管理費50萬元(無進項稅額)。另外當期買賣公司債,買入價1000萬元,賣出價1100萬元。期間收到公司債利息50萬元,另收到所持有國債利息30萬元。

【1.管理費】

50萬元為直接收費金融服務銷售額,按照一般計稅方法,6%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稅率-當期進項稅額] ×(1+增值稅附加稅率)

=[50÷(1+6%)×6%-0] ×(1+12%)

約3.17萬

納稅主體:該契約型基金的管理人。

【2.債券買賣價差】

1100-1000=100萬元為該金融商品轉讓行為的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3%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徵收率×(1+增值稅附加稅率)

=100W÷(1+3%)×3% ×(1+12%)

約3.26萬

納稅主體:該契約型私募基金的管理人。

【3.債券利息】

企業債利息50萬元為貸款服務的銷售額,國債利息收入免稅。按照簡易計稅方法,3%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徵收率×(1+增值稅附加稅率)

=50W÷(1+3%)×3% ×(1+12%)

約1.63萬

納稅主體:該契約型私募基金的管理人。

(二)有限合夥型私募基金當期買賣地方政府債,買入價500萬元,賣出價502萬元。該有限合夥企業為一般納稅人。

【債券買賣價差】

502-500=2萬元為該金融商品轉讓行為的銷售額。本案例應按照一般計稅方法6%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稅率-當期進項稅額]×(1+增值稅附加稅率)

=[20000÷(1+6%)×6%-0] ×(1+12%)

約1267.92元

納稅主體:該有限合夥企業。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消息面怎麼分析 發布:2025-05-11 09:26:01 瀏覽:6
電動共享單車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5-11 09:24:10 瀏覽:833
家裡沒錢找基金會怎麼辦 發布:2025-05-11 09:04:40 瀏覽:725
期貨包含什麼 發布:2025-05-11 08:32:21 瀏覽:684
一個月股票交易頻率 發布:2025-05-11 08:15:27 瀏覽:15
有方科技老員工股票 發布:2025-05-11 07:55:36 瀏覽:409
湖北凱樂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1 07:28:34 瀏覽:581
期貨有什麼竅門 發布:2025-05-11 07:17:52 瀏覽:913
場內基金如何做T掙快錢 發布:2025-05-11 07:15:06 瀏覽:153
獨角獸基金包含哪些公司 發布:2025-05-11 07:04:32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