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調劑基金是多少
1. 相比去年,今年養老金調劑增幅超過17%,老年人變多了嗎
現在我們國家的老年人是一年比一年多了,在2022年以後將會達到一個歷史峰值,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在這幾年裡,養老金的支出也會不斷的增加。
01、中國老齡人口越來越多。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口已經是越來越多了,我們國家現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突破3億人了,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數字,要知道,我們國家也不過12億、13億人口,老齡人口佔到了四分之一,在2022年,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口將會達到一個峰值,那個時候老年人口數量將會更多,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多,養老金的發放也開始變的越來越多了,今年我們國家養老金的套機增幅超過了17%,真的是挺多的了。
通過老年人口增多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老年人口增多了,但是和老年人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並不完善,不管是養老院、還是敬老院,在一些城市都是很少, 就像我這個城市,目前只有兩個養老院,真的不算多,畢竟一個城市人口也有好幾十萬呢,未來子女工作越來越忙,很多老人可能都會住養老院或者敬老院里,但是目前的設施難以滿足。
我們國家養老金支出是在逐年增加的,老年人的增加,青壯年勞動力的減少,我們國家的社會老齡化將會越來越明顯,而且延遲退休也將大規模的展開,現在是55、60歲退休,等到我這一代,可能就是60、65退休了,甚至是70,形勢所迫,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2. 為什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中央調劑制度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間負擔。
我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逐步實現了省級統籌。雖然全國養老保險累計結余資金有4.14萬億元,但近2/3集中在東部地區少數幾個省份,而遼寧、黑龍江等一些省份的基金運行則面臨很大壓力,已經出現了當期的收不抵支。
因此,提高統籌層次,在全國范圍內對基金進行統籌有其必要性。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是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第一步。
應參保人數,起步初期暫按企業就業人數和參保人數平均值核定。隨著全民參保登記工作的推進,對在職應參保人數可逐步過渡到以覆蓋常住人口的全民參保計劃數據為基礎核定。
(2)中央調劑基金是多少擴展閱讀:
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在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基礎上,建立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基金,對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適度調劑,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一是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按照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的90%和在職應參保人數作為計算上解額的基數,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
二是中央調劑基金實行以收定支,當年籌集的資金按照人均定額撥付的辦法全部撥付地方。
三是中央調劑基金納入中央級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不得用於平衡財政預算。
3. 中央調劑養老金超7000億,這筆錢有多重要
由於養老金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國家對養老金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投資也非常龐大。根據最新數據,中央養老金調整額超過7000億!超過7000億元的中央養老金調整是怎麼回事?
另外聶明雋介紹,去年實施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的綜合計劃,共節約資金4253億元,其中養老金保費2915億元。 “公司三項社會保險單位支付政策的分階段減免政策的實施,將使企業社會保險成本減少至少5,000億元人民幣,其中養老保險基金將獲得超過4,4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預期會減少,對於某些同志來說,不可避免的是擔心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以及將來是否會全額支付,並確保中央政府經過反復仔細的考慮和計算後做出了這一決定。他說,有全面的措施允許按時足額支付養恤金,而且該系統不僅可以長期維持,而且可以保護目前的情況。
4.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多少
到2020年底,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整體上收大於支,能夠保障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對於個別地方出現了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問題,相關部門採取了以下辦法:
一是擴大中央調劑規模。從2018年開始,我國建立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用於均衡地區間的基金負擔。今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達到9300億元,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省份受益超過2150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困難地區的收支平衡壓力。
二是穩步有序推進全國統籌。在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完成的基礎上,穩步有序推進全國統籌,完善中央與地方養老保險責任分擔機制,明確各級財政養老保險支付責任,不斷增強制度可持續性。
三是合理確定待遇水平。健全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綜合考慮物價、工資增長等因素,合理確定養老金待遇調整水平,讓億萬人民老有所養。
明年養老金大概率能繼續漲:
第一,法律保障養老金上調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18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物價和工資水平是決定養老金上調與否的核心因素。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累計上漲0.5%,總體呈溫和上漲態勢,但無論如何物價上漲都會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退休老人生活成本增加,想要維持老人目前的生活質量,就應該上調養老金水平。
從收入方面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義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2%,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增長,一方面,意味著社保繳費基數增加,養老保險基金賬戶也會更充裕;另一方面,退休老人也是曾經為經濟建設做了巨大貢獻的職工,他們的收入水平也應該和在職職工同步調整。
第二,我國經濟恢復狀況良好
人社部在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中提到,要推進社會保險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動調整,綜合考慮物價變動、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財力狀況等因素。
其中財力狀況就跟我國經濟增速有關,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18.3%,中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9%,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7%。我國經濟穩步恢復,中央財政支付能力增強,有利於保障養老金繼續上調。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網-財政部:到2020年底,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
5. 中央調劑基金的籌集和撥付辦法有哪些特點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介紹,本次中央調劑基金的籌集和撥付辦法有幾個顯著特點:首先,中央調劑基金的籌集來源於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通過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上解下撥資金具體核定辦法,實現省際之間養老保險基金調劑使用、合理均衡各地區基金支付負擔的目的。
同時,金維剛表示,考慮到目前個體靈活就業參保人數占總參保人數的比重約1/4,這部分人員繳費基數相對偏低,按照本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90%左右計算上解額,更符合各地實際情況。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6. 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通知》明確,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在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基礎上,建立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基金,對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適度調劑,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四是現行中央財政補助政策和補助方式不變,省級政府要切實承擔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和彌補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的主體責任。
7. 7月新規定,退休員工養老金有新調整,會有哪些變化
2018年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金上調通知均已下發。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幅度為5%,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上調17元。《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明確,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按照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的90%和在職應參保人數作為計算上解額的基數,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中央調劑基金實行以收定支,當年籌集的資金按照人均定額撥付的辦法全部撥付地方。
其實說起企業年金,大多數人或許不太了解,大家了解比較多可能是「五險一金」,其實企業年金並不是一個新起的概念,早在2004年一些先進的大型企業就開始依照法律設立企業年金。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次調整養老金的出發點是,照顧退休金比較低的退休人員,保障讓企業退休多增長一些養老金,提高一下生活保障。除了城鎮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城鄉居民的養老金也將再次上漲!從2005年到2018年,已經連續調整14年養老金,目前分檔調整養老金是我見過最人性化滿意度最高的調整標准。這幾年來,總有一些人擔心養老保險基金缺口過大,自己領不到退休金。其實,這是多慮了。無論是養老保險、企業年金,還是商業養老保險,目的都是為了緩解解決人口老齡化,養老問題。而且背後有政府支撐著,而且國家有足夠的能力發放養老金。這次退休金調整政策將在7月開始實施,到時退休人士將會獲得更多的福利,確實令人開心。
8. 中央養老金調劑制度
法律分析: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按照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的90%和在職應參保人數作為計算上解額的基數,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
某省份上解額=(某省份職工平均工資×90%)×某省份在職應參保人數×上解比例。
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為統計部門提供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加權平均工資。
各省份在職應參保人數,暫以在職參保人數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企業就業人數二者的平均值為基數核定。將來條件成熟時,以覆蓋常住人口的全民參保計劃數據為基礎確定在職應參保人數。
中央調劑基金實行以收定支,當年籌集的資金全部撥付地方。中央調劑基金按照人均定額撥付,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核定的各省份離退休人數確定撥付資金數額。
某省份撥付額=核定的某省份離退休人數×全國人均撥付額。
其中:全國人均撥付額=籌集的中央調劑基金/核定的全國離退休人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9. 養老金中央調劑超7000億是怎麼回事
近日,財政部發布了2020年中央調劑基金年度預算,數據顯示,今年中央調劑基金預計達到7398.23億元,比去年執行數增加1095.23億元,增幅達到17.4%。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實施後,各省份養老金的凈上繳情況是區域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程度、人口流動與增長的深刻映照。
由於省際之間養老保險基金不平衡問題靠省級統籌難以解決,需要進一步提高統籌層次,於2018年7月起,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開始實施。其中,部分省份上繳的資金額大於得到的撥付額,成為凈貢獻省份;得到的撥付額大於上繳額,成為凈受益省份。
其中,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凈貢獻達到645.71億元,占凈貢獻總額比重高達36.5%,成為中央調劑金貢獻最大省份。
(9)中央調劑基金是多少擴展閱讀
有年輕人的城市有未來
從整體來看,一個地區的養老金收支情況,不僅與人口的老齡化程度密切相關,同時也與該地區人口的流動有關。部分地區如江蘇、浙江等,雖然老齡化程度也比較高,但由於經濟發達,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入,因此養老金收支情況也比較好。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地區的年輕人越多,經濟的活力往往也越強。根據中泰證券研究所的研究,2019年,我國人口流動的方向進一步加強了2018年的大趨勢,繼續呈現「東遷」和「南下」的特徵。
2019年,東部省份人口凈流入規模超過150萬人,而按照秦嶺-淮河一線來劃分南北方的話,南方省份人口凈流入達到167萬人。而且東部和南方省份的人口遷入規模,相比2018年進一步增加。
為了吸引人才,包括南京、杭州、西安等在內的各大中心城市,正開足馬力升級人才政策,不僅落戶政策有所放寬,還在人才補貼、租房補助、購房補貼等多方面提供相應的待遇。
比如,今年4月,杭州發布《杭向未來·打造大學生創業創新第一城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通過雙創人才項目培育,杭州計劃到2022年新引進100萬以上大學生來杭創業創新。
城市、區域之間的競爭是不進則退。人口、人才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青年人才是消費、創新創業和就業的主體,有年輕人的城市才有未來。但要留住年輕人,除了放開落戶門檻外,還必須宜居宜業,要有相應的產業和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