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跌超10基民該如何控股
⑴ 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基民該如何扛這輪調整
我覺得購買基金的股民們他們應該長期持有,而不應該短期內頻繁售賣,這樣才能夠保證利益最大化。
⑵ 基金大跌,接下來應該如何操作
基金大跌的話,接下來應該選擇賣出或者是繼續加倉。基金大跌一直我都認為它是一個機會,只有在基金大跌的時候才是一個大的回調,那麼這個時候我才有機會去入場。不然如果說基金一直是處於上漲的狀態,就沒有機會去補倉加倉,甚至建倉,那麼這個時候對於我的投資來說就是非常的可惜。因此在基金大跌的時候是需要根據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的,如果說這是基金在往後發展趨勢仍然非常好有著向上的趨勢,並且沒有到頂點的話,選擇到加倉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像之前很多基金一天大跌的五六個點,這個時候就會有非常多的人去抄底。因為都知道這只基金在第二天就會漲回來,事實證明同樣如此,那麼這個時候加倉就算是第2天直接去賣出,那麼這個時候所能夠獲得的收益也是非常不錯。
⑶ 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基民該如何扛下這輪調整
其實在所有的投資當中我一直認可一句話,那就是任何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在2020年的時候,很多的金融媒體都不斷的報道,基金是最穩妥的一個投資方式。可能是因為當時基金的市場行情是非常好的,畢竟大多數的基金都是處於上漲的階段,所以在當時有大量的人進入到這樣的市場當中。但是在春節之後已經有超過2000隻基金出現了大跌的現象。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應對。
第三,重新調整自己的倉位去投資更有價值的基金。
如果讓這些投資者用自己目前的基金一直等待上漲的話幾乎不太現實,因為不太可能用這樣的方法來挽回自己的損失,是能夠將目前的倉位重新進行分配,然後再投資到其他未來趨勢比較好的行業當中。但是這對於投資者很明顯是一個比較嚴峻的考驗。不過既然做了投資這一行,應該認識到投資本身就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在這些投資當中,一定要避開那些高風險的配比,從而慢慢的讓自己的基金投資逐漸健康化。
⑷ 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基民該如何扛這輪大跌
針對後市,不少基金經理認為,2021年的投資重點在於規避個股估值風險,而非倉位高低。同時,2021年未必是投資體驗非常好的一年,因而需從均衡和回撤管理的視角做好組合配置。
但同時,經過最近兩周的下跌,很多公司的估值也已逐步趨於合理,市場將慢慢恢復正常,在公司競爭力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理性的投資者最好的選擇是留在市場當中。
(4)基金跌超10基民該如何控股擴展閱讀
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
春節之後,隨著A股市場波動加大,不少偏股型基金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凈值回撤,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1日,數據顯示,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間,全市場超2000隻基金的凈值跌幅超過10%(A/C份額分開計算)。
具體來看,銀華富裕主題、工銀瑞信豐盈回報、益民品質升級同期凈值跌幅均超過20%。另有超12隻基金跌幅超19%。在前期白酒等「抱團」板塊調整背景下,近期不少明星基金出現較大幅度回撤。
⑸ 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購買基金有什麼注意事項
購買基金需要觀察基金經理過去五年以上的操盤經驗和基金收益,不要只看短期內的收益率。春節後,A股波動開始加大,尤其是抱團股出現了瓦解和調整,導致整個大盤行情都不好,超過兩千隻基金也出現了10%以上的回撤。其中年前,抱團比較緊密的白酒股,跌幅最大,多數白酒股跌幅超過15%,連龍頭股貴州茅台也跌落了三萬億的市值。而不少基金收益也大幅受到影響。有投資者指出,春節前,基金抱團比較緊,所以市場更穩定。春節後,不少基金開始調倉,早前被炒高的抱團股,直接大幅回調。但也有樂觀投資者表示,在注冊制不斷推動的背景之下,A股依然會是一個結構性的牛市,短期波動,不影響其長期的利好。
⑹ 基金跌10%如何加倉
均衡加倉法:
設置一個跌幅,將加倉資金平均分成幾份,每達到跌幅,加一份倉。
舉個例子,設置跌幅為10%,加倉資金總計3萬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1萬元。
基金跌去10%,第一次加倉,加倉1萬元;
基金繼續下跌,跌去10%,第二次加倉,加倉資金仍為1萬元;
如果基金繼續下跌,再跌10%,第三次加倉,將剩下的1萬元全部買入。
最後,子彈打完,靜待市場反轉。
(6)基金跌超10基民該如何控股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的影響:
金融危機前,亞洲的基金業由於自身經濟實力的加強及國際資本的注入,發展非常快,一度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長,同時其基金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1996年亞洲開放式基金占亞洲基金的比重由1993年底的81%提高到84%,達到1052個,封閉基金僅206個。
然而,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亞洲基金業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根據Micropal對全球1100種海外基金業績的統計,1997年下半年亞洲地區的基金跌幅最大,美國和歐洲基金所受影響較小。
但到1998年下半年,東南亞危機波及到了全球,美國和歐洲基金業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到目前為止,全球的投資基金又重新恢復了生機,以台灣為例,最近幾年的共同基金平均以36.9%的速度成長。
⑺ 基金暴跌怎麼應對
春節前期漲幅過透支了股價,需要時間來平衡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走高對全球的權益類市場進行干擾
上周港交易提高了交易的印花稅提升了30%同時有消息稱還有繼續提高的想法。短期是利空。
外圍市場繼續放水股市與經濟面形成反差。大A也擔心等外圍一旦經濟好轉加息形成的股市震盪會波及大A提前警示先跌為盡。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手上的基金
首先買基金是買了一籃子股票,沒必要天天去盯盤。為什麼大多數會選擇買基金?
因為買基金不用研究公司財報和基本面,有專業的基金經理幫我們打工。我們只需要長期持有即可。
遇到連續下跌還能不能持有?
大多數新基民都是90後,入場時間都是在2019年之後,簡單的來講就是「牛市末期」進場的。沒經歷過市場的毒打。
巴菲特說過:大多數投資為什麼不佳的原因
高成本。通常是由於投資者交易頻繁,或支付太多的管理費
以股評和市場流行風尚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而不是深思熟慮的企業定量分析
以不合時宜的方式進入市場(常常是牛市進入,熊市退出)
以上3點我都是很多新手和小白在犯的錯誤。有的人犯了一個有的人全部犯了。
比如近期看到白酒大跌,然後立馬割掉白酒去買地產。
比如看到某某大A說半導體卻晶元了立馬又去買半導體。
比如在市場大漲以後開始買入。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割肉離場。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我就是來試試如何在資本市場虧的更快。。。
⑻ 如果你的基金大跌了,該怎麼辦
在做決定之前,不妨先檢查下手中的基金。因為如果你手中基金的基本面發生了重大變化,那麼就沒有必要繼續持有或定投了。
1.主動型基金
雖然在成熟的海外市場,指數基金能夠長期戰勝絕大多數的主動型基金,但是在以散戶為主的A股市場,主動型基金的平均回報還是遠高於指數型基金的。
這也是很多基民選擇主動型基金的原因。
如果你看好的這位基金經理離職了,那麼接下來還要不要投,你就要慎重了。因為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就是基金經理。如果基金經理的能力強,那麼他管理的基金業績,一般都不會太差。相反如果基金經理的能力不咋地,即使短期業績很好看,但是長期看也會跌回去的。因此當優秀基金經理離職後,很多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都選擇清倉該基金。當然如果看好的基金經理沒有離職,那麼就沒有必要擔心,可以繼續持有或定投。
2.指數基金
雖然指數基金一般都不會重大的變化,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指數的編制規則發生了重大變化,那麼你就要重新考慮了。
舉個例子,深圳成指(399001)在2015年,因為指數編制規則的變化,其成分股由原來的40隻就擴大到了500隻。換一句話講,你原來是因為看中深圳的藍籌股而選擇深圳成指(399001),但是現在卻給你變成了包括中小盤的指數。
這時候,你還堅持投嗎?尤其是在2015年藍籌股估值不高,但中小盤股估值很高的背景下。
最後稍微總結下,如果你投資的是指數基金,只要指數的編制規則沒有發生重大變化,那麼就沒有必要擔心,可以繼續持有或定投。
⑼ 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
是的,春節之後,隨著A股市場波動加大,不少偏股型基金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凈值回撤,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1日,數據顯示,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間,全市場超2000隻基金的凈值跌幅超過10%(A/C份額分開計算)。
在前期白酒等「抱團」板塊調整背景下,近期不少明星基金出現較大幅度回撤。例如鵬華匠心精選混合等重倉白酒股的基金,春節之後下跌幅度較大,數據顯示,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間,鵬華匠心精選混合A/C周跌幅均超14%。但根據不少機構對基金倉位、凈值表現等數據的測算,目前部分基金經理的調倉換股已在進行中。
(9)基金跌超10基民該如何控股擴展閱讀
年後基金下跌的原因:
對於年後基金大跌的原因,這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通俗來講,是因為基金重倉的抱團股漲得太多,機構和大資金也恐高,同時擔心流行的收緊,為了釋放風險,賣出股票鎖定利潤,導致抱團股暴跌。
目前來看,現在基金的價格明顯超跌了,除非基金報團股股價企穩反彈或者基民停止贖回基金,不然這個會一直循環下去。只能說中國目前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是可憐的韭菜,沒有自己的投資方法,也沒有長期投資的概念,所以讓股市跟著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