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維修基金台賬怎麼做
⑴ 業主委台賬怎麼做
摘要 在應付賬款下設公益金,按小區分列。如:應付賬款—公益金(海濱小區)。當獲得收益金時,記「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應付賬款—公益金(海濱小區)」。當公益金需要開支時,比如用於小區新春小區居民活動,那麼就「借:應付賬款-公益金(海濱小區)
⑵ 物業維修基金被維修資金管理中心劃走怎麼做帳
維修基金屬於業主所有,房產局的維修基金管理中心只是代管,物業也是代管的,劃走了就消帳。
⑶ 物業公共設施保養台賬怎麼做
可在網上搜索模版。
現代物業設備設施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設備的基礎管理、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設備的故障管理、設備的維修管理、設備的經濟管理、設備的安全管理等。其物業設備設施管理的目標要求:保持設備完好、保障設備「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運行、符合環保要求、追求設備壽命周期費用的最經濟、延長設備自然壽命,實現設備資產的保值等。基於以上要求,如何更好地進行設備設施管理,建立物業設施台帳就成了必需。
物業設施台帳就是以建築物為單位,從建築物所配套的設施的70年使用壽命的目標管理出發,是設施的使用、維護及維修直至到它的報廢處理全過程的最有價值的數據記錄,是若干年後多代物業設備管理人員的設施管理過程中所需要的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數據資料的反映。建立物業設施台帳是為了掌握樓宇建築配套的設備設施的種類、數量、基本性能參數和設備使用的長期運行情況及變更記錄等,便於對設備系統進行長久性專業化的管理。因此,台帳的建立為提高物業設備設施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⑷ 維修基金怎麼會計處理
維修基金是指住宅物業的業主為了本物業區域內公共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事項而繳納一定標準的錢款至專項賬戶,並授權業主委員會統一管理和使用的基金。維修基金由該物業內的業主共同籌集,業主按照繳納比例享有維修基金的所有權,但使用權歸全體業主所有,單個業主不得向銀行提取自己所有的維修基金部分。維修基金與具體房屋相結合,隨房屋存在而存在、滅失而滅失,不因具體業主的變更而變化,因房屋產權變更成為新業主時,維修基金也應經舊業主更名為新業主名下。在會計進行核算時,維修基金應該計入管理費用,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⑸ 房屋專項維修基金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物業管理處介紹,小區未成立業委會,可以由3-5名業主代表帶上身份證到區房產局物業科填表申請動用維修基金。填表後再委託物業部門或是自行聯系維修單位,對方報出設備維修預算後,在小區里公示,再挨個找2/3以上的業主簽字審核同意後回告區房產局,方可動用這筆基金。事後,這3-5名業主代表必須在維修發票上簽字,承擔此次動用維修基金的責任。
⑹ 物業維修基金,契稅等怎麼做會計分錄謝
1、開發商交房代收費用:維修基金:借:現金 貸:預收賬款契稅、印花稅:借: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登記費:借: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面積差:現金 貸:預收賬款2、屬於銷售折扣3、分錄:借:應收賬款(扣除30平米) 貸:主營業務收入(扣除30平米)4、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100平米) 貸:開發產品(100平米)5、註:收入算折扣後的計算,考慮到成本的結轉,按全額結轉本人水平有限,
⑺ 如何做 物業費的台賬
作個表格
裡面大概分這么幾項,我跟你說說我們那的吧。
業主房號,業主姓名,物業費起始日期,繳費金額,繳費日期,審核,備注。
⑻ 物業維修基金的財務賬要會計做嗎
是要做的啊,不記賬的話怎麼算出來花費了多少呢?如果使用財務軟體或許會更方便一些的。這類的財務軟體有很多比如說智點財務管理軟體用著就還不錯
⑼ 維修基金使用如何做帳
物業公司日常運營賬戶和維修基金分別2個賬號。
通常的做法是,通過業委會審批,由維修基金特殊賬號轉款至物業公司日常運營賬戶。然後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付款。發生工程費用時,借記經營支出,貸記其他應付款。
⑽ 物業有些什麼台帳怎麼做
1、客戶接待的有
前台接待台賬
物業投訴台賬
物業收費台賬
車場收費台賬(包租、購買車位)
業主報修台賬
2、工程維修的有
設備台賬
維修台賬(業主報修)
維修台賬(物業自檢自修)
設備保養記錄台賬
公共區域設備維修台賬
業主裝修台賬
3、公共秩序維護的有
車輛管理台賬
人員進出登記台賬
物品進出登記台賬
中、消控報警記錄台賬
消防設備檢查台賬
消防設施台賬(消防栓、防火門、消防風機等)
滅火器台賬
4、其它
綠化養護台賬
保潔檢查台賬
化糞池、污水井清掏台賬
有害蟲、草消殺台賬
(10)物業維修基金台賬怎麼做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公共服務
是指物業管理中公共性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是物業管理企業面向所有住用人提供的最基本的管理和服務。主要有以下8項:
(1)房屋建築主體的管理及住宅裝修的日常監督;
(2)房屋設備、設施的管理;
(3)環境衛生的管理;
(4)綠化管理;
(5)配合公安和消防部門做好住宅區內公共秩序維護工作;
(6)車輛秩序管理;
(7)公眾代辦性質的服務;
(8)物業檔案資料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