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金的錢怎麼處理
① 醫保卡裡面的錢可以怎麼用每月返的錢怎樣用
醫保卡可以用於平時到定點醫葯店購葯,在葯店自己買一些葯品是否可以用醫療卡支付;此IC卡也可以用於門診,和支付住院個人承擔的部分,參加醫療保險的職工看病,是應當到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就診的,並不是在任何一家醫院都可以看病。每個月返的錢可以用來:
1、用於支付本人及指定人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或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葯發生的費用。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規定病種費用和居民醫保門診統籌費用不得用他人個人賬戶資金支付。
2、用於支付本人住院就醫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__
3、用於支付退休人員本人應繳納的城鎮職工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費。退休人員每年應繳納的職工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費,可以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其個人賬戶中代扣代繳。__
4、用於支付本人及其指定人在定點醫療機構購買、注射疾病預防接種疫苗的費用。(此處目前已取消)__
5、用於支付本人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的健康體檢,義肢、義眼等人工假體安裝以及牙科疾病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__
6、用於支付本人及其指定人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食健字型大小保健食品、經衛生部門批準的消殺類用品、家用醫療(保健)器械及醫用耗材的費用。
拓展資料
醫保卡,是含有晶元的功能卡,用於就醫或葯店消費時身份確認及醫保個人賬戶支付用。 想要在生活的意外和風險來臨時更從容,就要配齊四大險種。
至於如何用IC卡看病,程序如下:參保人員患病時,持醫療保險手冊和IC卡,可直接到本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程序是:持醫療保險手冊和IC卡-醫院醫保辦登記-審驗證卡-交住院押金-住院-對自費項目需經患者同意並簽字-現金或IC卡結算起付標准和自付比例的自付部分-統籌范圍內的由醫院先墊支-結算出院住院費用結算採用後付式的服務項目結算辦法: (1)參保人員出院時,醫療機構只能向其收取以下費用:起付標准費,超過規定標准以上的床位費,個人應當負擔比例部分的費用,自費使用項目的費用,統籌基金不予支付范圍的費用.以上費用可以使用個人帳戶支付,不足部分由個人現金支付.屬於統籌基金支付的費用由醫療機構和醫保部門結算. (2)住院床位費按規定標准支付; (3)一個年度內,兩次以上住院的,從第二次起,起付線按本年度起付標準的50%執行; (4)參保人員出院時,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辦應當將所有費用清單列印一式三份,醫療機構,醫療保險機構,參保人員各一份. (5)急診,在外地安家人員看病也有具體規定. 參保職工可通過撥打電話12333進行醫保卡余額查詢,也可在中行儲蓄所或市區定點醫院,葯店查詢。
② 老人去世後醫保卡里的錢該怎麼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凡是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的參保人員,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後,不但死者個人養老金賬戶內的余額可以全部退回,其遺屬都可以按規定領取喪葬補助和憮恤金。
醫療個人賬戶清退
當家人後事辦好,將醫療費用報銷後,就可以清退醫療個人賬戶了。辦理地點在各區市社保局或經辦網點。社保卡裡面剩餘的錢,家屬也可自行處理。
由於這一塊沒有國家統一標准,而是由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來制定,所以地區之間是有差別的。
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
勞動部下發的《關於印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勞辦發[1997]116號)中,對個人賬戶的繼承問題規定: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其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余額一次性支付給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可以繼承,指的是死亡退休人員個人賬戶養老金中的個人繳費部分余額,而不是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全部。
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1、喪葬補助費
職工死亡發給喪葬補助費2000元,應實行火葬的地區擅自土葬的不發(少數民族,國家允許土葬的除外)。
2、遺屬撫恤金
是職工死亡後給予其家屬的經濟補償和精神安慰。遺屬撫恤金各地規定不一樣,有的沒有規定撫恤金,只規定按月發給遺屬救濟費;有的規定了一次性撫恤金,還規定按月發給遺屬生活補助費。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③ 每年都交了農村醫保,但一直沒用過,那交的錢怎麼辦
裡面的錢會納入社保統籌賬戶,後面就算不參加醫保了,這些錢也無法取出來。 每年交代農村醫保只是為了保證醫保卡能夠正常使用,每年交了農村醫保卻沒有用過,說明身體很不錯。
一、醫保沒有用過,有沒有必要繼續交?
有必要交,農民朋友自己不願意參保,因為畢竟自己一年到頭沒什麼大病,似乎這個新農合對自己沒有任何的用處。但個人建議盡量還是不要放棄繳納,如果今年放棄繳費,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明年全年享受不到新農合的報銷待遇。
新農合的個人繳費每年僅僅只需要兩到三百元,這和其他職工醫保相比已經是很低的繳費水平了。雖然我們自己承擔兩到三百元的費用,但實際上財政給予補貼的費用大約是550元,相當於我們承擔其中費用的1/3,然後財政補貼剩餘費用的2/3。
二、醫保不連續交會有什麼影響
參保人員未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從未按時足額繳納的當月起,終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中斷後繼續繳費的,必須按規定以補繳時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將中斷期間的全部欠費補齊。
補繳時間計入連續繳費時間,但補繳期間不能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參保人員中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60天內(含60天)補繳醫療保險費的,從繳費次月起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
三、醫保斷交後還能用嗎?
因為工作調動而導致醫療保險斷交,醫療保險中斷醫保賬戶就處於停保狀態,無法享受相關醫保待遇,如若在這個期間生病住院,就要自掏腰包。當然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不會被清空,系統也會記錄個人的繳費年限,待再次續保時,系統會自動將此前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醫保問題各地政策不同,所以要咨詢當地醫保中心才有正解。
④ 離職後個人醫保賬戶里的錢怎麼辦
法律分析:醫保卡可以取現。
目前醫保卡套現只有兩種情況才可以。第一種是參保人突發死亡,其繼承人是可以將他醫保卡裡面的錢本金加利息全部提取出來,如果繼承人參加了醫保,可以通過轉賬的形式轉到繼承人的醫保卡里。第二種是參保人需要離開參保城市,那麼他必須先將醫保卡停保,憑借停保證明才可以提取賬戶里的錢,但是如果這個人已經在其他城市參保了,就要通過轉賬的形式將停保的醫保卡內的錢轉入新賬號之中。其他方式的醫保卡提現都是屬於違法行為,千萬不要用自己的醫療保險來開玩笑,否則被查出就會被凍結,你就無法通過醫療保險來保證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了。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 第四條 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監督機制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和支付,並要建立健全預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事業經費不得從基金中提取,由各級財政預算解決。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銀行計息辦法:當年籌集的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上年結轉的基金本息,按3個月期整存整取銀行存款利率計息;存入社會保障財政專戶的沉澱資金,比照3年期零存整取儲蓄存款利率計息,並不低於該檔次利率水平。個人帳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可以結轉使用和繼承。
各級勞動保障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監督管理。審計部門要定期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基金收支情況和管理情況進行審計。統籌地區應設立由政府有關部門代表、用人單位代表、醫療機構代表、工會代表和有關專家參加的醫療保險基金監督組織,加強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社會監督。
⑤ 醫保統籌的錢怎麼用
醫保統籌,是指某統籌地區所有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的醫療保險費中,扣除劃入個人帳戶後的其餘部分,其中還有財政補貼;社會捐助;銀行利息;滯納金等額外收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屬於全體參保人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集中管理,統一調劑使用,主要用於支付參保職工發生的醫葯費、手術費、護理費、基本檢查費等。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實行專項儲存、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任何個人都不得挪用。醫保統籌相當於社會保險基金,用來報銷醫療費用的。
醫保統籌基金包括:
1、統籌地區全部參保單位繳費總額扣除記入個人帳戶後的剩餘部分
2、財政補貼
3、社會捐助
4、銀行利息
5、滯納金等
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屬於全體參保人員,實行專項儲存、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挪用。統籌基金主要用於參保人員住院、非定點醫院急診搶救、異地轉診(院)、異地安置、特殊病門診等醫療費用。
(5)醫保基金的錢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醫保統籌基金的支付方式,從已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城市看,大體可分為三種:
1、患者看病時直接付費與醫院,然後由患者與醫保機構結算;
2、患者看病時不直接付費,由醫院與醫保機構相互結算;
3、醫保機構與醫院採用定額預算管理,醫保機構逐月撥付醫療費用,年終總結算。一般情況下,基金出險是由於採用了事後結算的方式,因為醫療機構的醫療消費形式發生在前,結算在後,也就是說,作為結算本身已經失去了對醫療行為的制約能力.
如果採取預付制,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導致基金出險的.因為醫療保險機構已經按照預定的指標體系對醫療機構進行結算付費,醫療機構是根據醫療保險機構提供的費用和需求指標體系的要求提供醫療服務的。
綜上可知,醫保統籌是我們通過繳納醫療保險金而建立的屬於一定地域所有人的醫療保險基金,而醫保統籌支付就是用醫療保險基金來支付我們一部分的醫療費用,也就是報銷醫療費用。
⑥ 老人去世醫保卡里的錢該怎麼處理
你需要憑借相關的證明來領取老人賬戶的剩餘余額。
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參保人已經死亡了,參保人的個人賬戶余額會被全額返還給參保人的法定繼承人,並不需要繼承人主動操作。如果你並沒有收到相關賬戶的余額轉賬,你可以通過主動申請的方式來申請這筆余額,我會通過以下幾點來講相關的具體流程。
首先你需要准備余額轉賬的材料。
這個材料主要是包含身份證明的材料以及銀行賬號。身份證明的材料有身份證,戶口本以及當事人的死亡證明,銀行賬號是領取人的銀行賬號。在一般情況下,你需要證明自己是參保人的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這樣才能通過相關流程。
綜上所述,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⑦ 老人去世之後,醫保卡里的錢該怎麼處理
老人去世後可以由法定繼承人向當地醫保局申領老人的個人帳戶的資金。
1、參保人死亡後,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將全部返還給參保人的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等。
2、辦理手續需要的資料包括:身份證,戶口簿,死亡證明,火化證明,填寫申領書,銀行帳號等。
3、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社保所交的費用是由兩個帳戶進行管理,即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繼承人只能領取個人帳戶裡面的金額。
4、但大多數的錢都是進入統籌帳戶裡面,個人帳戶的錢不算很多,一般在幾千元到幾百元不等,取決於交納時間段和交納檔次等,也就是醫保卡內余額。
(7)醫保基金的錢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一、醫保卡個人賬戶可支付以下費用:
1、定點零售葯店購葯費用,門診、急診醫療費用。
2、用於本人購買商業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
3、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下的醫療費。
4、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准,按照比例承擔個人應付費用。
5、個人賬戶不足支付部分時由本人支付。
二、醫保卡統籌賬戶主要支付以下費用:
1、住院治療的醫療費。
2、惡性腫瘤放射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的門診醫療費。
3、急診搶救後收入住院治療的病人,其住院前留觀七日內的醫療費用。
三、醫保卡里的錢的主要用途:
1、醫保卡中的錢可以在定點醫院進行門診掛號和交費。
2、醫保卡裡面的錢可以在葯店進行葯品的支付,或者對葯店中的一些其他生活用品、食品等的消費進行付款。
3、可以在住院的時候直接用醫保卡進行結算,而且還是直接按照比例進行報銷。
⑧ 醫保卡里的錢怎麼用
醫保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用來門診消費或者住院自費部分的費用,也可以用來到定點葯店購葯使用。
統籌賬戶是在住院治療等大額醫療費用是根據規定按比例報銷
拓展知識:醫保結算程序
(一)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
定點醫療機構於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發生的醫葯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二)急診結算程序
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後,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三)異地安置人員結算程序
1、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並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2、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患病在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或所在單位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由所在單位持參保人員醫療證及病歷、有效費用票據、復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
(四)轉診轉院結算
1、參保人員因定點醫療機構條件所限或因專科疾病轉往其它醫療機構診斷治療的,需填寫轉診轉院審批表。由經治醫師提出轉診轉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轉診轉院意見,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分管院長簽字,報市醫保中心審批後,方可轉院。
2、轉診轉院原則上先市內後市外、先省內後省外。市內轉診轉院規定在定點醫療機構間進行。市外轉診轉院須由本市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出。
3、參保人員轉診轉院後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或單位先用現金墊付,醫療終結後,由參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轉診轉院審批表、病歷證書、處方及有效單據,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屬於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