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基金歷史分位點
『壹』 基金的分位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會在研報或者是相關文章中看到「歷史分位點」這個指標,通常來說,歷史分位點越低,說明當前所處的水平越接近下限,背後的潛台詞是:快接近底部了,很便宜了,快買啊!
上證指數市盈率
正因為如此,很多機構都喜歡用這個指標來說明當前的市場估值或者是價格處在低位,目的是降低投資者的戒心,提高投資者的信心,引導投資者購買。可是歷史分位點真的是這樣嗎?本人具有統計學的背景,所以理解起來相對會准確一些,下面從基本的定義出發,為大家來剖析這個指標:
什麼叫分位點
分位點,是指將一個隨機變數的概率分布范圍分為幾個等份的數值點,常用的有中位數(即二分位數)、四分位數、百分位數等。
簡單來理解:假設這些數字的數量是無限多,那麼可以將這組數字看成是正態分布,數字會呈現下面圖中的特點,偏離中心值的數字會比較少,而大部分會集中在中部。從統計的角度來看,偏離中心越遠,那麼概率越小,連續出現則概率更小。這就意味著:
如果當前值位於小概率區間,那麼未來將大概率會回歸中央,這樣以來,在低點買入或者是高點賣出將會變得有利可圖。
這也就是利用分位點來看估值的基本原理。
但是這里的分位點有效有兩個基本的前提:第一個是樣本量足夠大,第二個是基本面不發生大的變化。因為統計的樣本量越大,歷史數據接近真實水平的可靠性越高,統計樣本越小,失效的可能性越小。另外,如果有基本因素導致這組數據的中值發生了便宜,那麼以歷史數據來評判就會出現錯誤。
舉例來說,工廠在製造一個產品,其目標尺寸為8CM,當目標尺寸改變成9CM的時候,不能用過去8CM的數據來衡量9CM的數值,因為這樣一來會發生明顯的錯誤。有人會說,這么簡單的東西怎麼會弄錯,恰恰相反,在資本市場上,就常有這樣的問題。
如何用歷史分位點來看估值?
即便歷史分位點有著一些問題,但是依然是一個不錯的指標,要想真的讓其為投資者所用,還是得徹底搞清楚,揚長避短。在應用歷史分位點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個,歷史分位點的周期是什麼?
舉例子來看,截至2019年12月5日,上證指數的市盈率為12.63,可是其歷史分位點卻相差很大。以上市以來的數據來看,其歷史分位點為13.84%,估值很低,但是以近2年的數據來看,其估值為33.07%,明顯高於前者。
考慮到2年的樣本量太少,不具有參考意義,10年的歷史分位點同樣高達38.87%,與前面數據存在巨大差別。而別有用心者就會根據自己的目的來選擇數據,所以使用歷史分位點的第一條就要確認周期。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12.5
在確定了周期以後,我們就應該問第二個問題:應該用什麼周期?
確認周期的第一條是要有足夠的時間,至少應該經歷過一個牛熊,否則這樣的數據是沒有參考意義的。因為樣本量不足以覆蓋統計要求,數據的准確性會大大的受到質疑。
但是並不是周期越長越好,否則也太容易了。事實上,市面上的機構都比較願意使用歷史分位點,因為從長期來看,歷史上有一些時期的估值很低,所以將這些數據加進來可以使得目前的估值看起來很低,而過去這種低估值的條件卻已經不存在了。
舉例子來說,在上世紀上半葉,股票市場的估值都相當低,大概在5-10倍左右,因為當時的市場利率非常高,投資回報率非常高,如果估值過高,沒人願意去買,且行業發展相對穩定。而當前的利率卻很低,甚至達到了一個負利率的狀態,用含有大量這種時期的數據來估值自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所以,在選取歷史周期的時候,不要將過度不同的利率環境包含進來。除此之外,我們呢還得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因為理論上來說,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則潛在的市場估值越高,經濟發展階段越早,則潛在市場估值越高。如果當前的經濟增長率呈現下降趨勢,那麼就不應該將過去的極端高估值包含進來,因為過去這種創造極端高估值行情的經濟基礎已經不存在了。
綜合來看,5年以上,15年以下的周期是比較可取的,但是具體如何取決,還得看經濟的發展情況,市場利率情況等等。
說到這里,你懂歷史分位數了嗎?
『貳』 一個基金怎麼看歷史最高水平
選基金要看基金的歷史業績,這樣我們才能了解一下這只基金過往的戰績如何,雖然說過去的業績表現並不等於未來的表現,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根據歷史業績來判斷這只基金未來的穩定性和業績的持續性!
歷史業績怎麼看?
1、看近1年的收益狀況
2、基金近幾年的平均收益水平
通常我主要看三年以上業績的情況,一般來講穩定的基金大概率就是一隻比較優秀的基金了!
那麼基金的收益去和誰做比較呢?
1、跟大盤走勢比較,看跑沒跑贏大盤
2、基金收益跟同類基金的收益進行比較,看同班裡表現如何
3、跟歷史收益進行比較,看比過去表現如何
我們隨便找一隻基金舉例:
我們看它的表現是否穩健,如果波動性非常強,那說明它的表現不夠穩!我們選擇的時候要慎重一些。
近三年的表現,還是蠻強的。(這里要說明一下,要注意近3年期間有沒有發生基金經理的變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年底突然暴漲的基金,我們要分析暴漲的原因在哪裡,比如納吉爺提到過的軍工板塊,我們就要看它是短期暴炒還是有周期性因素的原因在裡面,結合整個市場信息變化包括投資者的情緒波動,如果是大趨勢板塊,那我們就不懼怕它的短期暴漲現象,長期關注它就好了。
當然,如果它是一隻短期爆款,那我們也知道短期的優勢在哪地,因為有時候小鮮肉是不看演技的,這一點我們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納吉爺:財經從業8年,專門研究行為經濟學領域,推崇長期投資策略
『叄』 某個基金或股票的PE(市盈率)歷史百分位在哪裡能查到呢
大部分只能靠你自己做記錄,可以查詢基金或者股票的官網,有些歷史財報可以查詢
『肆』 股票歷史百分位怎麼看
正確看待指數百分位,不要被忽悠
天天基金網每天都發布指數估值和歷史百分位,比如中證500,創業板指數等等,目前估值修復雖然沒有到位,但幅度也不算小了。可是我們看到的估值評價仍然赫然顯示「極度低估」四個字,這種判斷是否准確呢?
首先簡單說說指數估值歷史百分位的含義。所謂歷史百分位,就是把A股歷史上最低估值和最高估值從0到100排序,看現在的估值在什麼位置,位置低說明未來上升空間大,目前指數被低估。這個說法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是有參考意義的,但是放到A股,並不適合。理由如下:
中國是處於社會轉型期國家,中國經濟屬於新興經濟體。所以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升級和減檔換速的問題。中國經濟從資源和勞動驅動必須換成科技和資本驅動,與主流經濟體同步,這是必然的,之前百分之二十或百分之十幾的經濟增長速度是永遠不可能有了,甚至以後要永遠告別百分之六點五。以後隨便放筆款子就躺著賺錢的金融、隨便挖塊地,用磚頭一砌就可以賣房,隨便喊幾個堂客,做幾個布娃娃就賺錢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未來高質量發展,必須有新的估值體系,未來的A股會越來越成熟,劇烈的震盪和瘋牛長熊都不會存在,有科技和業績驅動的長牛慢牛會成為常態。
與其同時,A股低估值也會成為新常態。比如之前的銀行一家獨大,老爺作風,躺著也賺錢,年平均增速百分之二十三十是常事,所以銀行股估值,市盈率常常達到30或40倍都不稀奇,但現在或以後就不一樣了,以後估值大於15倍就可以算高估,達到20倍就可以算有泡沫了。
之前我們的製造業房地產都是粗放型擴張,體量型增速很快,所以中小板七八十的市盈率都不算泡沫,因為幾年大擴張就可以消化掉。像我們之前的家電媒體互聯網等行業,從無到有,發展很快。而且是因為中國人多,基數大造成的數量擴張型。現在這個已經完成,將來的製造業和服務業都是質量和技術驅動了,盈利增速必然放緩。一些成長企業將由體量成長變成質量成長,也就是從長個子變成長智慧。所以未來中小板未來四十倍市盈率就算高估了。
基於上述,之前的歷史百分位已經沒有參考意義。大家要合理看待自己所投標的的成長和盈利空間,不要被極度低估四個字忽悠了。
『伍』 在哪裡看基金市盈率歷史分位
指數市盈率在歷史分位中排位較低(一般低於25%),則認為指數被低估,是投資者開始定投,用較低成本購得較多基金份額的好機會。
『陸』 支付寶怎麼看基金分位點
支付寶積分有固定的地方。
『柒』 基金怎麼看走勢圖,有什麼技巧
對於這個的話最容易看的,其實我覺得就是這個蠟燭圖,只有那種圖才能夠更容易簡單的去理解,它,都是分為上下曲線,這樣的話就能夠看得更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