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王崇基金收益多少

王崇基金收益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2-21 10:32:53

A. 原來他們才是公募基金的佼佼者: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基金

滬深300指數是國內最出名的指數之一,它由300隻來自滬深兩市的代表性好,流動性高,交易活躍的樣本股組成,是反映滬深兩市整體走勢的「晴雨表」,能夠反映市場主流投資的收益情況。

根據東財數據,全市場6269隻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3306隻基金的業績基準是由滬深300指數構成的。

可是你知道嗎?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滬深300指數,年年跑贏它的幾乎寥寥無幾!

我們先看滬深300指數最近10年的漲幅:

其中2014年收益最高,51.66%!

連續10年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有嗎?很可惜,沒有!

那我們把標准放低點,最近連續五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六千多隻基金,你猜有多少只呢?僅有21隻!


唔,21隻也不少了,那再增加點時間?最近連續六年從2014年-2020年跑贏滬深300的基金有多少只呢?就2隻!


好吧,肯定是滬深300指數在2014年開掛了,超常發揮了。我們把2014年剔除,2013年-2020年(不含2014年)果然,跑贏滬深300的增加到18隻:

當然,這個結果你會發現有一個問題,即有些基金經理早就變更了,根本不完全是自己任期內的收益。

況且,15年以前的優秀基金經理確實很少。

所以,如果再加一個條件,在基金經理任期內,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呢?

基金經理16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7年-2020年年,這四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53隻。

而這四年每一年業績都在同類排名1/4 的只有3隻偏股型的基金:

註:收益標紅標明高於平均值。

如果把標准稍稍放寬點, 四年當中有三年的業績都在同類排名前1/4 的,一共10隻,分別是兩類:

股票型:


靈活配置型

基金經理15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6年-2020年這五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40隻。

五年每一年業績都在同類排名前1/4 的只有1隻偏股型的基金:


標准稍稍放寬, 五年有四年業績排名同類前1/4 的只有4隻:

股票型:


偏股型:


平衡型:


基金經理14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5年-2020年,這六年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 7隻。六年都排在同類前1/4的沒有。

六年有五年在同類排名1/4 ,有且只有1隻:

基金經理13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4年-2020年,七年每年跑贏滬深指數的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3隻

而這七年間排名同類前1/4的僅有其中兩年,不再單獨列出。

基金經理在12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3年-2020年,這八年都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的,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2隻:


最近大名鼎鼎的張坤和蕭楠毅然在列。

其這幾年的同類排名情況如下:


繼續往下看:

基金經理在11年任職,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2年-2020年,連續九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基金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一隻


排名情況:


基金經理在2010年年內任職,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1年-2020年,連續十年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沒有,去除2014年則有一隻:


排名情況:


估計到這里,肯定有小夥伴會說,既然都跑不贏滬深300指數,那我直接買滬深300指數,豈不是最佳?

迦南只能說,這也是一種投資的辦法。但是你會發現時間越往前,基金經理越少,連任至今的就更少,這是導致樣本無法科學地評估基金原因之一。

另外,由於每一年能跑贏滬深300指數基金的主動型基金不在少數,我們要做的是去爭取選出這一批優質的基金,而不是滿足於獲得一個滬深300的平均回報。

最後,從15年開始,有不少優秀的新生代經理開始任職,比如交銀的王崇、楊浩,工銀的袁芳,中歐的周應波等等。至少目前他們還是能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這個另類的選基方法,有沒有讓你耳目一新,思路豁然開朗呢?這種方法是不是又選出來一批優秀的基金和基金經理呢?

是的話,來個贊!


B. 國內真的沒有比朱少醒更厲害的基金經理嗎

有,肯定有,只是朱總從業時間長,管理富國天惠成長(161005)15年,15年收益20倍,平均年化收益20%以上,這就是朱總的厲害之處,以至於現在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為什麼我們覺得沒有比朱總更厲害的基金經理,這得先從我們的選基方法說法。

通常我們選基金,為了安全起見①一般看基金經理從事的時間,挑從業時間長的,至少3-5年,這種比較有經驗,經過一輪牛熊市場的考驗更好。②光是管理基金時間長沒有,還得有業績的襯托才行啊!選從業時間以來收益高的,回撤小的。

這樣一看,朱總完全符合條件啊,從業時間長,收益率奇高,這樣一看,基金一哥啊。

換個角度來看,15年前,誰又知道朱總有今天這個成績,他當時應該也沒有這么顯眼吧。

在今天,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到以後5年、10年甚至15年,再來對比一下期間的成績,誰又敢保證第一是朱總。

目前,中國公募基金目前基金經理一共2000多人,誰能知道這其中會不會再出現一位大牛。

最牛基金經理朱少醒,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從業時間足夠長,公募開放式基金2001年9月誕生,到現在也就19年多點,朱少醒入行15年,平均年化22.47%,按照入行時間來看,他就是A股市場公募基金第一人,沒人能和他平起平坐。

不過有幾位基金經理雖然從業時間比朱總略短,但是年化回報卻比他高,這幾位也同樣是公募基金的國寶級基金經理。

睿遠基金傅鵬博同樣也是公募基金的老將了,從業時間11年,雖然資歷比朱少醒短一些,但年化回報達到24.53%,比朱總還高出兩個點,19年三月份開售的睿遠成長,募集資金達到了600億的驚人數字,當時創造了公募基金有史以來的最高募集規模。

易方達張坤,清華大學畢業,2012年開始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8年時間創造了782%的成績,近5年排名前三,如果可以繼續保持現在26%的年化回報,也是有希望超過朱總的名星基金經理。

泓德基金王克玉,從業10年,年化回報23%,對基金的最大回撤控制的非常到位。

縱觀投資界,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就是在21%,重要的是他可以一直保持,復利之下可以讓他坐穩富豪榜前幾名,由此可見保持長期穩定的復利回報有多麼的重要。

還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比如董承非.謝治宇.蕭楠等等…他們的年化回報都在20%左右,長期持有就應該選擇這些長期表現優秀的基金經理。

像朱少醒、傅鵬博、謝治宇、董承非、張坤、蕭楠、曹名長、周蔚文、周應波、何帥、王浩、王崇、傅友興、馮明遠等人都是基金界響當當的人物。而朱少醒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幾乎十幾年只管理富國天惠這一支基金,而且年化收益還有十幾個點。

C. 100萬買基金一年收益多少一算就清楚!

基金是當下比較熱門的投資品類之一,一方面基金投資門檻較低,錢多錢少都可以嘗試,另一方面不同基金的預期收益、風險差異很大,無論是保守型還是激進型投資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那麼100萬買基金一年預期收益多少?

1、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例如銀行定期存款、國債等等,這些投資品的風險都很小,但預期收益也不高,所以貨幣基金的整體預期收益率也不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平均為左右,也就說100萬貨幣基金一年的預期預期收益在25000元左右。
不過貨幣基金的實際預期收益是根據萬份預期收益來計算的,例如某基金當日萬份預期收益為那麼意味著1萬元貨幣基金當日實際預期收益為元,100萬一天的實際預期收益為元。
2、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主要投資於債券,也有少部分投資於股票,股票投資比例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基金的風險和預期收益高低。
但整體來說債券基金的預期收益率不高,2019年債券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率在6%左右,所以100萬買債券基金一年的預期預期收益大約60000元。
3、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大多投資於股票,因為股票屬於高風險產品,所以股票型基金的風險和預期收益也要明顯高於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
2019年股票型基金整體表現較高,平均預期收益率達到30%以上,如果照此計算,那麼100萬買股票型基金一年的預期預期收益大約為300000元。
不過這只是按平均數計算的預期預期收益,實際上並不是每隻基金都會盈利,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本金虧損的風險也很大。以上關於100萬買基金一年預期收益多少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D. 36位明星基金經理,業績到底有多牛

整理了36位在市場上得到認可的現任明星基金經理。下面的36位基金經理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台柱子」。通過對其管理的基金、相應基金的 歷史 表現進行分析,挑選出我認為投資風格穩健,選股能力強、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後續會持續對文章進行更新,加入更多的優秀基金經理。

這36位明星基金經理分別是:(2020年7月,上證指數3200+時統計)

1.張坤(易方達中小盤混合,7.8年回報481%,平均年化25.3%)

2.蕭楠(易方達消費行業,7.8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1.2%)

3.陳皓(易方達科翔混合,6.2年回報376%,平均年化28.5%)

4.謝治宇(興全合潤分級混合,7.5年回報508%,平均年化27.2%)

5.董承非(興全趨勢投資混合,6.7年回報273%,平均年化21.8%)

6.傅鵬博(興全 社會 責任混合,9.2年回報427%,平均年化20%)

7.周應波(中歐時代先鋒,4.7年回報218%,平均年化28%)

8.周蔚文(中歐新藍籌混合,9.2年回報392%,平均年化17%)

9.葛蘭(中歐醫療 健康 混合,3.8年回報210%,平均年化35%)

10.魏博(中歐盛世成長混合,7.3年回報392%,平均年化24.5%)

11.何帥(交銀阿爾法核心混合,4.8年回報206%,平均年化26%)

12.楊浩(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3.7年回報180%,平均年化32%)

13.王崇(交銀新成長混合,5.7年回報314%,平均年化22.1%)

14.朱少醒(富國天惠成長混合,14.7年回報1705%,平均年化21.8%)

15.畢天宇(富國高端製造行業,6.1年回報205%,平均年化20%)

16.傅友興(廣發穩健增長混合,5.6年回報155%,平均年化18%)

17.劉格菘(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7年回報232%,平均年化105%)

18.劉彥春(景順長城鼎益混合,5年回報213%,平均年化25.5%)

19.余廣(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混合,8.6年回報398%,平均年化20.5%)

20.雷鳴(匯添富成長焦點混合,6.3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7%)

21.王栩(匯添富美麗30混合,7.1年回報254%,平均年化19.1%)

22.程洲(國泰聚信價值優勢混合,6.6年回報345%,平均年化25.5%)

23.周偉鋒(國泰價值經典混合,6.3年回報253%,平均年化22.1%)

24.張慧(華泰柏瑞創新升級混合,6.2年回報319%,平均年化26%)

25.方緯(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混合,5.6年回報260%,平均年化25.9%)

26.陳一峰(安信價值精選股票,6.2年回報300%,平均年化25.1%)

27.楊明(華安策略優選混合,7.1年回報262%,平均年化20%)

28.孫偉(民生加銀策略精選,6年回報412%,平均年化31.2%)

29.張峰(農銀匯理行業領先混合,4.8年回報183%,平均年化24%)

30.梁浩(鵬華新興產業混合,9年回報369%,平均年化18.7%)

31.曲楊(前海開源滬深港優選,4.2年回報243%,平均年化33%)

32.杜猛(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混合,9年回報403%,平均年化19.9%)

33.馮明遠(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3.7年回報212%,平均年化36%)

34.李曉星(銀華中小盤混合,5年回報180%,平均年化23%)

35.丘棟榮(匯豐晉信大盤A,3.6年回報200%,平均年化35.3%)

36.林鵬(東方紅睿豐混合,5.6年回報219%,平均年化22.5%)




































E. 周應波,袁芳,王崇,楊浩四個基金經理選2個,怎麼選

袁芳和楊浩。

袁芳,袁芳持股分散,行業均衡,下跌回撤小,增長也不錯。

王崇和楊浩比較類似,同一家基金公司,同比業績和風險,我個人覺得楊浩更好一點。

周應波能力范圍還是集中在 科技 成長這一塊,我個人覺得投資范圍小於袁芳。

很不幸,我重倉三個!都是好基金經理!!

為啥沒選王崇呢?!因為我姓楊[呲牙][呲牙][呲牙]

楊浩跟王崇都屬於均衡成長!但是楊浩扛撤厲害啊!!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出了名的抗回撤!而且賺的也不少!當然我看了下,楊浩的交銀新生活力沒有PK過王崇的交銀新成長。

但是他們都是好基!!

周應波擅長 科技 ,袁芳擅長自上而下選股!

要激進的話就選袁芳跟周應波!

要穩點,就踢了袁芳大美女!原因就是袁芳的換手率太高了!!換手率越高風險性就越高!!

用周應波跟交銀二劍其中任選一劍!!

6月1日晨。

基金實盤記錄,今年盈虧額:+19004元。

股票實盤記錄,今年盈虧額:+6184元。

昨天大A上漲,5月大盤中陽。各大盤指數月線收盤價創2015年以來新高!!![舔屏]

隔夜mei股休市。隔夜A50波動較小。昨日下午宣布提高外hui存kuan准備jin率,個人認為本消息對大盤影響不大,目標是減緩ren民bi的升值速度。

回到問答,這四位基金經理我都非常認可。楊浩今年的業績不太好,往年業績很穩定,我還是會繼續長期持有。袁芳、周應波和王崇往年和今年的業績都不錯。大家看附圖的圖一下方,能看到袁芳和周應波的基金是我的重倉基[微笑]。





4位優秀的基金經理我都持有,王總和周總我分別持有70多萬的市值,楊總我持有30多萬,袁總我持有10多萬。你們應該是明白的。成年人大多都是不選擇的。




都是靠天吃飯,股市好都牛,股市差都慘!哪裡有真正的牛人哦,否則那麼幸苦做基金經理這個職業幹嘛?自己炒股老早發財了,還上什麼班?

我手頭上正好有一組同時定投這四位基金經理管轄的基金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我從今年春節後開始,設了每周六個基金同樣金額的定投,其中包括這四位基金經理管的基金。這段時間逢大跌,我手動加倉,同一時間加了同等金額,總共定投+購買了16次。他們的基金目前的收益率可以說明一點問題。袁芳為7.41%,王崇為2.7%,周應波為2.65%,楊浩為-0.17%。袁芳的大幅跑贏,兩個半月,與最低的楊浩收益率差了7.5%。







他們四個都是不錯的基金經理,我持有周應波與楊浩的基金很久了。如果一定要從四個基金經理要選兩個,我 主要看收益率 。他們 在控制回撤方面都差不多 ,經過了這一輪大跌,我覺得回撤不一定說明很多問題。他們 四個的經驗都差不多,都是五年多左右。而且都是在大的基金公司,公司投研支持都應該很充分。 推薦袁芳,放棄楊浩。王崇與周應波中選一個,看個人偏好。周應波的基金偏 科技 ,風格較為極致,波動性大一些。去年年中在新能源車調整期間,他表現也很低迷。年底新能源車爆發時,他表現不錯。感覺王崇更加穩一點。喜歡穩的童鞋可以選王崇。


袁芳我春節前才開始買她的基金,春節後的表現很不錯。春節後大跌,她宣稱不控制回撤,她的回撤確實不小。但她的基金在市場漸漸企穩之後,凈值回血也比較快。她跑贏了謝治宇4個多點呢。我挺喜歡她非常清楚她自己在做什麼的篤定與自信。

我個人選擇的是王崇和楊浩,另外還選了朱少醒,董承非,謝治宇,何帥

當然周應波!其他三個不認識!

只有周應波管的基金,沒有其他三人的。感覺周應波能力強,在上半年的大跌調整中,周的基金也非常抗跌。去年10月為螞蟻上市成立的五隻創新基金中,周應波管的基金盈利最高。

袁芳必選,其他任選一個

F. 交銀施羅德基金的王崇水平到底怎麼樣可以聽取嗎

交銀施羅德是一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雖然這家基金公司的名聲並不是特別的旺,不算是主流的基金公司,但這家公司卻有著著名的交銀三劍客,分別是何帥,王崇和楊浩。他們三位都是很厲害的人物,所以在基金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請教他們,他們的意見也可以多多聽取。


除此之外,王崇的回撤控制能力也是較好的,大多數的人都會有翻車的一刻,在王崇表現低谷的時期,他的回撤能力也是較為不錯的,由此可見,他的人的能力還是很優秀的。想要了解他,也可以多去看看交銀的新成長基金,這是他管理的代表性基金,過往的業績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了,除了交銀新成長混合以外,他還曾經管理過交銀精選混合,以及交銀瑞豐三年封閉混合。

以上就是我對他的一些基本了解了。


G. 2021年最值得買的哪幾只基金

交銀新成長基金、化工、軍工科技類的ETF基金,廣發等都還可以。
一、第一類基金是均衡配置型基金,所謂均衡指的就是基金經理在持倉上的一個均衡,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對單一的行業有特別的偏好,比如像王崇管理的交銀新成長基金等等,這一類基金就沒有非常明顯的逆風期,比如在2020年白酒行情之下,這支基金的凈值賞心悅目,2019年的科技行情之下,基金的收益也同樣跟得上,這一類基金就促使只要市場能給一點陽光,不管陽光在2021年會照射到哪個行業,或者風格上,這一類基金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二、第二類基金是中小盤科技類的基金,比如像科技行業的ETF,或者說有科技獵手之稱的馮明遠和潘明,這些基金經理旗下管理的基金,這類基金的潛力就在於科技創新本身就有望取代房地產和基建,成為未來新經濟增長的爆發點,在2020年抱團的行情之下,很多科技類的基金不僅跌的時間長,而且跌幅也比較深,所以這便宜從長期來看能撿就撿。
三、第三類基金是股債混合型基金,比如像平衡型和偏債混合型的基金,類似的有像傅友興管理的廣發穩健增長,和蔡向陽管理的華夏回報混合等等,這類基金就是配置了部分的債券型資產,這類基金的潛力就是在於市場波動之下,就可以實現進可攻和退可守,這樣投資者通常可以拿得住,而且持有體驗要更好,也更容易在這類基金上去賺到錢。
拓展資料:
一、基金的漲跌一般由股票市場行情決定的,而股票的行情通常由政策、經濟狀況、投資者心理等多種因素影響。不過不同基金投資的理財資產不同,最終的漲跌可能會不一樣,所以,在投資基金理財時要注意基金購買的各種資產。用戶在投資基金時可以選擇不同的種類,比如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這里不同的基金投資時面臨的風險是不一樣的,用戶在選擇時要充分考慮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
二、貨幣型基金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因為支付寶中的余額寶就是貨幣基金,這種基金投資後面臨的風險極低。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產品有銀行存款、央行票據、短期國債等,值得一提的是,貨幣基金的靈活性非常好。用戶在平時購買基金時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比如銀行櫃台、基金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在購買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渠道。最後就是用戶在進行基金投資時一定要使用個人的閑錢,不能借錢理財。

H. 交銀施羅德基金的王崇水平到底怎麼樣

如果讓我個人來評價的話,我覺得王崇應該算得上是目前公募基金中的前20名基金經理。

熟悉基金投資的小夥伴應該對王崇這個人非常熟悉了,很多人甚至之前對王崇做過深度解析。我們可以大致看一下王崇之前的投資業績,王崇在整個公募投資的圈子裡有一定的名氣,年化綜合收益甚至可以達到18%以上,算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

一、王崇的持倉風格非常穩健。

王崇目前主要打理的基金就是交銀施羅德基金,這一款系列產品也非常出名。對於那些想要通過持有混合類基金來獲得超額回報的投資人來說,很多人之前都關注過王崇,我本人之前也對王崇做過一定的研究,同時也有交銀施羅德基金的持倉。我剛才非常看好王崇,因為他持倉的風格特別穩健,王崇所打理的基金產品的區間回撤也比較低。

I. 國內真的沒有比朱少醒更厲害的基金經理嗎

談談我的看法。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 朱少醒入行早,其次很多厲害的基金經理「公轉私」 。國內比朱少醒更厲害的基金經理,還是有的,會有的。


中國公募基金業,不過20餘年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推進,國內涌現出較多的投資機會,境外「中國概念基金」開始推出,主要投資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和內資企業股票。90年代初,兩大交易所成立,為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初期也就是在1992前後成立79隻基金(「老基金」)主要投向房地產、企業法人股權,實際上類似於產業投資基金,且當時監管多元化,地方政府、央行及分支行都有審批權,也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基金業發展處於 探索 階段。

中國基金業的規范化運作始於 1998年 ,1998年3月27日,南方和國泰兩家基金公司分別發起設立了規模均為20億元的兩只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開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試點的序幕。在封閉式基金成功試點的基礎上,2000年10月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 2001年9月,我國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誕生 ,使我國基金業發展實現了從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的 歷史 性跨越,標志著我國基金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朱少醒目前管理的一隻基金—— 富國天惠成長混合 成立比較早。2005年11月16日成立,距今15餘年。而要管理一隻基金,說明朱少醒其實應該早就具備基金經理的素質。我們從他的從業經歷也可以看出,朱少醒早期擔任華夏證券分析師,後來2000年的時候,去了富國基金至今。所以,其實入行早的優勢在於,拉長時間來看,朱少醒單只基金的整體收益率可能是最高的,年化收益率也比較理想,但是很難說沒有後來居上者。基金投資本就是動態的過程。


早期很多公募大佬,去私募了


說到公募大佬,不得不提及一個人 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出生於1971年,朱少醒1973年,這么來看,王亞偉還是朱少醒的老大哥。而從管理基金產品的角度來看,王亞偉最早管理的一隻基金是——基金興華,1998年成立。也就是王亞偉是最早的一批基金經理,2001年開始擔任華夏成長基金經理,任期內在上證綜指下跌28.5%的情況下,華夏成長凈值實現13.22%的增長率。

2005年12月 開始管理華夏大盤精選,差不多和朱少醒接手富國天惠成長同一個時間段。只不過王亞偉2012年後開始轉私募了,曾經的他在2007年的時候獲得「中國最賺錢的基金經理」的榮譽。2009年,王亞偉當選09「股基王」。2010年《福布斯》中文版中國十佳基金經理榜。王亞偉以48.17%的超越基準幾何年化收益率,連續兩年奪冠。 所以其實如果不是王亞偉去了私募,這個輸贏還未可知 。另外眾多私募大佬,可能不為人所知,其實是悶聲發大財,公募基金只不過投資者眾多,廣為人知罷了。


朱少醒,近3年業績未必最佳

從朱少醒目前管理的基金來看,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在2017年的時候成立了C份額,而這將近4年的時間里,朱少醒的這個C份額的同類排名在1925隻基金里只有第335名,只能說中上,而非頂尖。目前來看,基金經理群雄爭霸,朱少醒憑借的資歷的時代可能即將過去。而它現在也已經將近50歲,時間精力可能不如更為年輕的基金經理,比如說新生代的 張坤、謝治宇 葛蘭 等人,可能成為後起之秀 未來一段時間,我覺得我們更多的應該關注80後明星基金的表現,這股力量才是未來10~20年公募界的主流

最牛基金經理朱少醒,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從業時間足夠長,公募開放式基金2001年9月誕生,到現在也就19年多點,朱少醒入行15年,平均年化22.47%,按照入行時間來看,他就是A股市場公募基金第一人,沒人能和他平起平坐。


不過有幾位基金經理雖然從業時間比朱總略短,但是年化回報卻比他高,這幾位也同樣是公募基金的國寶級基金經理。


睿遠基金傅鵬博同樣也是公募基金的老將了,從業時間11年,雖然資歷比朱少醒短一些,但年化回報達到24.53%,比朱總還高出兩個點,19年三月份開售的睿遠成長,募集資金達到了600億的驚人數字,當時創造了公募基金有史以來的最高募集規模。


易方達張坤,清華大學畢業,2012年開始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8年時間創造了782%的成績,近5年排名前三,如果可以繼續保持現在26%的年化回報,也是有希望超過朱總的名星基金經理。


泓德基金王克玉,從業10年,年化回報23%,對基金的最大回撤控制的非常到位。


縱觀投資界,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就是在21%,重要的是他可以一直保持,復利之下可以讓他坐穩富豪榜前幾名,由此可見保持長期穩定的復利回報有多麼的重要。

還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比如董承非.謝治宇.蕭楠等等…他們的年化回報都在20%左右,長期持有就應該選擇這些長期表現優秀的基金經理。


像朱少醒、傅鵬博、謝治宇、董承非、張坤、蕭楠、曹名長、周蔚文、周應波、何帥、王浩、王崇、傅友興、馮明遠等人都是基金界響當當的人物。而朱少醒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幾乎十幾年只管理富國天惠這一支基金,而且年化收益還有十幾個點。

熱點內容
國際貨幣多元化怎麼理解 發布:2025-05-16 16:57:32 瀏覽:605
上市公司股票跌了對資金有影響嗎 發布:2025-05-16 16:57:29 瀏覽:536
非上市公司離職後股權怎麼辦 發布:2025-05-16 16:18:10 瀏覽:737
美國股市怎麼凌晨就集合競價 發布:2025-05-16 16:17:27 瀏覽:463
基金押題哪個准 發布:2025-05-16 15:58:37 瀏覽:140
為什麼總是有保險理財的打電話 發布:2025-05-16 15:53:23 瀏覽:114
嶺南股份股票恆潤科技 發布:2025-05-16 15:36:33 瀏覽:341
基金不復權基金除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15:23:51 瀏覽:271
廣東宜通世紀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6 15:02:11 瀏覽:610
私企虛擬股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14:52:02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