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期貨手續費怎麼收取

期貨手續費怎麼收取

發布時間: 2022-05-20 11:04:35

Ⅰ 期貨公司的手續費如何計算的

2021年12月12日更新明細表

交易所+0手續費/交易所+0保證金

交易所手續費表(商品期權股指)

現在很多期貨公司可以返還交易所手續費,交易所手續費無條件純返50%,1000元以上純返60%免任何稅。

手續費舉例

菜粕rm開1手1.5元雙邊

苯乙烯eb開1手3元雙邊

白糖sr日內開平1手一共3元平今免

保證金舉例

菜粕rm2850價格一手保證金2280元

螺紋rb4300價格一手保證金4300元

紙漿SP5580價格一手保證金5022元

Ⅱ 期貨收多少手續費

期貨交易所的不同會導致期貨交易的手續費不同,以下是各交易所商品期貨的手續費:
一、上海期貨交易所。
(1)銅:成交金額的0.005%。
(2)鋁:3元/手。
(3)鋅:3元/手。
(4)鉛:成交金額的0.004%。
(5)紙漿:成交金額的0.005%。
(6)橡膠:成交金額的0.0045%。
(7)黃金:10元/手。
二、大連商品交易所。
(1)大豆1號:2元/手。
(2)大豆2號:2元/手。
(3)豆油:2.5元/手。
(4)玉米:1.2元/手。
(5)棕櫚油:2.5元/手。
三、鄭州商品交易所。
(1)強麥:2.5元/手。
(2)普麥:5元/手。
(3)蘋果:20元/手。
(4)白糖:3元/手。
拓展資料
期貨是一種跨越時間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通過簽訂合約,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
期貨集中在期貨交易所,以標准化合約進行買賣,有的期貨合約可通過櫃台交易進行買賣,稱為場外交易合約。按標的物種類劃分,期貨可分為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兩大類。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期貨是除外匯外最大的交易手段。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的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於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中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Ⅲ 股指期貨手續費如何計算

一、股指期貨手續費計算方法
一手股指期貨手續費 =成交價格× 合約乘數× 股指期貨手續費率,其中滬深300和上證50的合約乘數是300.中證500的合約乘數是200.
假設股指期貨非日內手續費均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305。 股指期貨平今倉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4.575(以上手續費均為方便計算所取,非真實數據,具體手續費請聯系在線客服).
舉個例子,假設滬深300股指期貨的成交價格為4800。那麼開倉一手滬深300的手續費=4800*300*萬分之0.305=43.92元,當日平倉一手股指期貨的平今倉手續費=4800*300*萬分之4.575=658.8元
二、股指期貨手續費多少錢
一手滬深300股指期貨手續費= 4800×300×0.0000305=43.92元
一手上證50股指期貨手續費 =3350×300×0.0000305=30.65元
一手中證500股指期貨手續費 =6500×200×0.0000305=39.65元
股指期貨開倉和平倉都是收取手續費的,也就是雙向收費!
股指期貨平今倉是開倉的15倍,所以平今倉手續費就是上面的數字乘以15.算下來IF滬深300、IH上證50以及IC中證500的平今倉手續費分別為658.8元、459.75元、594.75元。

Ⅳ 期貨手續費是怎麼收取的有什麼固定的標准么

有固定的標准。

期貨手續費有兩種收取方式,一種是按固定額收取,一種是按成交額的萬分比收取。交易所對不同品種的日內交易(當天開倉+當天平倉)有差別化的手續費收取標准,有些正常收取,有些減免,有些增加。

固定額收取方式就是每手收取固定金額的手續費,所以固定值手續費就是固定不變的。成交額的萬分比收取方式,手續費會隨著期貨合約價格的波動而變化。手續費=合約價格x交易單位x手續費比例。注意手續費是按合約價值計算,而不是按成交額計算。

期貨注意事項

期貨市場的保證金制度、強行平倉制度、限倉制度、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等都是與證券市場不同的,充分了解期貨市場的交易制度對了解期貨市場風險來源及如何控制有非常大的幫助。

有些投資者總怕一止損就是最高點或最低點,抱著再守一守的想法,但期貨市場的變化可能是瞬息萬變的,如果萬一是個極端行情,不止損就可能會遭到滅頂之災,而止損卻最少還可以讓自己有繼續交易的機會。總之做期貨要當斷則斷,這也是止損觀念中的一部分。

Ⅳ 期貨交易手續費是怎麼收的

期貨的手續費收取也是跟股票性質差不太多,現在國內四大期貨交易所還有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加起來共有62個品種,每個品種的手續費收取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按照每一手收多少錢,有的是按照品種交易的一定比例進行收取的,我們先簡單舉幾個例子:
甲醇(MA):是按照手數計算
N手甲醇期貨手續費=固定手續費*N手,假如甲醇手續費是2元/手,那麼兩手甲醇手續費就是4元;
鐵礦石(I):按照比例進行收取
N手鐵礦石期貨手續費=成交價格*交易單位*手續費率*N手
鐵礦石期貨的手續費交易所是萬分之一,假如當前鐵礦2109合約價格未為1140,交易單位為100噸/手,
那麼一手鐵礦石期貨的手續費=1140*100*0.0001*1=11.4元
當然啦,我上面說的都是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期貨公司也是需要運行的,因此會在交易所的基礎上加收一點點手續費。

Ⅵ 期貨公司手續費怎麼算

不同地區,不同期貨公司收取的手續費是不一樣的,手續費也會因客戶資金量的大小、交易量多少而不同,資金量大的甚至成百上千萬的客戶,期貨公司也會適度降低手續費。期貨交易除了手續費之外,交易所還要收取投資者保障基金,費率為萬分之零點二三,相當於股票交易的印花稅。

拓展資料: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
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
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
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

Ⅶ 期貨交易手續費是怎麼收取的

期貨交易手續費收取分為固定收取和比例收取兩種方式,簡單列兩個例子:
1,玉米期貨的手續費就是固定值1.2元,純鹼3.5元手,不管市場怎麼波動,交易手玉米的手續費都是1.2元,純鹼3.5元手手續費也不用進行計算。
2,熱卷期貨的手續費就是比例值,一般是按照成交額的1%%,收取手續費用。假設瀝青期貨的現價是4800元,合約量為10噸/手。 那手續費計算公式=商品現價x合約量x手續費比例=4800x 10x0.0001=4.8元,如果熱卷期貨現價發生變化,手續費也會隨之變少或增多。
拓展資料: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歷史上最早的期貨市場是江戶幕府時代的日本。由於當時的米價對經濟及軍事活動造成很重大的影響,米商會根據食米的生產以及市場對食米的期待而決定庫存食米的買賣。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與CBOT兩家交易所曾進行多項期貨產品的創新,大力發展多個金融期貨品種,令金融期貨成為期貨市場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開始發展電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國交易所出現收購合並的趨勢。
中國古代已有由糧棧、糧市構成的商品信貸及遠期合約制度。在民國年代,中國上海曾出現多個期貨交易所,市場一度出現瘋狂熱炒。偽滿洲國政府亦曾在東北大連、營口、奉天等15個城市設立期貨交易所,主要經營大豆、豆餅、豆油期貨貿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期貨交易所在中國大陸絕跡幾十年,到1992年鄭州設立期貨交易所,展開另一波期貨熱炒風潮,各省市百花齊放,最多曾經一度同時開設超過50家期貨交易所,超過全球其他國家期貨交易所數目的總和。中國國務院在1994年及1998年,兩次大力收緊監管,暫停多個期貨品種,勒令多間交易所停止營業。自1998年後,中國大陸合法的商品期貨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三所,前者經營能源與金屬商品期貨,後兩者經營農產品期貨。到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掛牌成立,首項推出的產品為滬深300股指期貨。
2021年6月15日,上海證券報消息,我國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種超五成,期現相關性在0.9以上的期貨品種超六成。銅、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種的期貨價格已逐步成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定價基準。

Ⅷ 期貨手續費怎麼收取的

目前國內有上海、大連、鄭州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和中國金融交易所(股指期貨)共22個上市品種,不同品種手續費不一樣。。目前交易所的手續費有兩種收取方式:
1、按手數,即一手多少元
如白糖合約為3元/手。對應計算公式為:N手某期貨合約手續費=固定手續費×N手,那麼一手白糖的手續費就是3塊錢
2、按照成交金額的比例,一般都是萬分之多少
對應計算公式為:N手某期貨合約手續費=開倉/平倉成交價×交易單位(合約乘數)×手續費率×N手,以螺紋鋼舉例,螺紋鋼的手續費是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假如螺紋鋼的價格是4000元,那麼一手螺紋鋼的手續費=4000*1*10*萬分之一=4元。
拓展資料
目前我國四家期貨交易所再加上能源交易中心總共上市了58個期貨品種,每個品種手續費標准不同,計算方式不同。
1、按固定價格收取
按固定值收取的期貨品種有38個,各品種費用從每手1元到20元不等。
2、按比例值收取
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的期貨品種有20個,各品種費率從0.000023至0.0001不等。
3、按固定價格收取
即一手手續費按交易所規定的固定價格收取。其計算公式為:每手固定手續費×成交手數。
以鋁為例,交易所的固定手續費為3元/手,假如有客戶交易了10手鋁期貨,那麼它的手續費為:10×3=30元,20手就是20×3=60元。其他以此類推。
4、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
即一手手續費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來收取,一般是以萬分之幾來計算。
以上期所為例:白銀、銅、螺紋、橡膠等品種是按比例值收取手續費。
其計算公式為:成交價格×交易單位(合約乘數)×手續費費率×手數。
以滬銅1908為例,銅的手續費費率為萬分之0.5,交易單位為5噸/手,假如開倉價格為47140元。一手銅的手續費為:
47140×5×0.00005×1=11.785元。

Ⅸ 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取方式有哪些

期貨交易手續費一般有兩種收取方式:有的品種按成交額的一定比例收取,如白銀為成交額0.5%%,以5500價位,一手為5500*15*0.5%%=4.1元。有的品種則是按固定金額收取的,如黃金10元,大豆2元,尿素5元。還有開倉手續費和平倉手續費以及今平倉手續費,品種不同,有些需要有些不用收雙邊手續。

拓展資料: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
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
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
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
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熱點內容
股票投資輸了怎麼辦 發布:2025-05-11 04:09:49 瀏覽:476
怎麼看基金募集結束 發布:2025-05-11 04:09:40 瀏覽:857
正邦科技股票發行價 發布:2025-05-11 03:54:03 瀏覽:646
哪些領域引起金融風暴 發布:2025-05-11 03:44:03 瀏覽:164
現在的錢和數字貨幣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5-05-11 03:43:19 瀏覽:250
吉致金融怎麼看車貸分期 發布:2025-05-11 03:21:59 瀏覽:209
因愛生恨網紅基金是什麼 發布:2025-05-11 03:06:45 瀏覽:850
炒股操作風格是什麼 發布:2025-05-11 03:05:08 瀏覽:290
三反意見特定非金融機構有哪些 發布:2025-05-11 02:59:21 瀏覽:674
福利分房從什麼時候貨幣化 發布:2025-05-11 02:44:14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