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實體股權
⑴ 什麼叫原始股權
原始股是創業公司的股權。股權指的應該是股權期權激勵。
股權指的是投資人由於向公司投資而享有的身份權利和財產權利。主要權利內容包括:以投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參加股東會並投票,以決定公司重大事項;出任或決定公司管理者;分紅權;他人轉股同等條件下優先購買權等。
對持有人而言,股權是現在對公司擁有的權利,期權是將來選擇購買公司股份成為股東的權利。創始人及聯合創始人一般拿到的是原始股,創業團隊一般會拿到期權。期權是是可預期的權益。就是將來某一天你可以用現在這個價格買公司的一定比例股份。原始股是最初股東投入比例制定的權益分配比例。是與你投入的現金相對應的。創業者如果是掏錢創業,就應該是原始股,如果不掏錢,基本也是期權(所謂的乾股)。
原始股是受法律保護的,是對應了投資比例的,而期權是公司信譽擔保,當然公司違約也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去保護。但發期權的公司,一定要對公司的股份進行了保護,避免公司股份流失到不合適人的手裡。
法律依據:
第七十七條設立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股份向社會公開募集或者向特定對象募集而設立公司。
第八十條注冊資本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⑵ 什麼是公司股權
公司股權指的是一種財產份額的所有權。具體而言,這是一種人身權利,也是一種財產性權利,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因此股權是屬於股東所有的,必須擁有股權才可以享有對公司的分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⑶ 什麼是跟股權
三、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確定 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成本,是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全部價款,或放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或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確定,包括取得時投資成本的確定和持有期間投資成本的再確定。 1、取得時投資成本的確定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支付的全部價款作為投資成本,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
⑷ 什麼叫控股權
控股權,是股東對企業擁有50%以上的股份或者雖然股份在50%以下但所佔股份比例最多,並因此能夠獲得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實施影響和控制的權利。
控股權分為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前者指在股份上占絕對優勢,必須是50%以上。後者指雖不達到50%,但是在眾多股東中,是相對多數股,即為相對控股。
(4)什麼是實體股權擴展閱讀:
控股分類:
1、絕對控股
是指股東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
2、相對控股
相對控股是指在企業的全部實收資本中,某經濟成分的出資人擁有的實收資本(股本)所佔的比例雖未大於50%,但根據協議規定擁有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協議控股);或者相對大於其他任何一種經濟成分的出資人所佔比例(相對控股)。
⑸ 股權概念是什麼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5)什麼是實體股權擴展閱讀:
股權和法人財產權和合夥組織財產權,均來源於投資財產的所有權。投資人向被投資人投資的目的是營利,是將財產交給被投資人經營和承擔民事責任,而不是將財產拱手送給了被投資人。所以法人財產權和合夥組織的財產權是有限授權性質的權利。
授予出的權利是被投資人財產權,沒有授出的,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權利和由此派生出的權利就是股權。兩者都是不完整的所有權。被投資人的財產權主要體現投資財產所有權的外在形式,股權則主要代表投資財產所有權的核心內容。
⑹ 什麼是股權出質
股權出質,一種現已可行的融資擔保方式,作為一種可以進行質押擔保的權利,13年前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就作了股權可以出質實體法規定;但因股權出質需辦理出質登記,並且質權自出質登記之日起生效。由於沒有全國性的股權出質登記的管理辦法,除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出質外,其他的股權出質可操作性不強或無法操作。
拓展資料:
擔保法第七十八條規定: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票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
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股票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可以轉讓。出質人轉讓股票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質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
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出質的,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定。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於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
第一百零三條: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質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有關股份轉讓的規定。
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之日起生效。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於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
第一百零四條: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出質的,質權的效力及於股份、股票的法定孳息。
⑺ 如何理解股權價值和實體價值
股權價值是股權的公平市場價值。企業實體價值是股權價值與凈債務價值的總和。也是金融負債價值-金融資產價值。企業所有資產的總價值稱為「企業實體價值」。企業實體價值是權益價值與凈債務價值之和。 企業實體價值=權益價值+債務凈值[金融負債價值-金融資產價值] 這里的權益價值不是所有者權益的會計價值(賬面價值),而是權益的公平市場價值。 凈債務價值也不是它們的會計價值(賬面價值),而是凈債務的公平市場價值。 通常,實踐中最常用的是通過對企業凈資產的評估來計算企業的權益價值,從而得到企業的最低售價。然後將上式轉換為:權益價值=企業實體價值-凈債務價值。
拓展資料:持續經營價值與清算價值
持續經營價值(簡稱續營價值):由營業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清算價值:停止經營,出售資產產生的現金流。【注意】
(1)一個企業的公平市場價值,應當是持續經營價值與清算價值中較高的一個。
(2)一個企業的持續經營價值已經低於其清算價值,本應當進行清算。但是若控制企業的人拒絕清算,企業就能得以持續經營。這種持續經營,將持續削減股東本來可以通過清算得到的價值。
企業整體價值定義:企業的整體價值是對企業的實力和前景進行全面分析後的評價。企業整體價值的估值基礎不僅取決於估值環境或估值目的,而且與估值目的也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對企業幾個方面的分析,可以對企業的整體價值進行分析和評價。對投資者(或企業主)來說,企業作為整體資產的內在價值。從企業估值的角度來看,其金額在投資者之間願意支付,與整合企業的企業產權所有者想要獲得的整體轉讓之間的價格,也可以表示為邊際價值,即包括企業在內,企業所有者的總資產價值減去所有者放棄企業後的總資產價值的差值。
⑻ 什麼是「股權」﹖
股權是指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是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⑼ 什麼是實體投資
實體投資歸為狹義的投資,是指設備或建築物等固定資產的購置以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其最終結果是增加了社會物質財富和經濟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