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公司所有權和股權有什麼區別
1. 原創:產權轉讓和股權轉讓的區別
你好,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產權轉讓是指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有償轉讓。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1、如何正確區分股權轉讓與產權轉讓?
(1)股東是企業的所有者,股權轉讓的主體是企業股東,客體是企業股份或權益;企業是資產的所有者,產權轉讓的主體是企業,客體是企業的資產。
(2)轉讓股權時,涉及三個獨立主體:即為被轉讓企業的股東(轉讓方)、被轉讓企業(客體)和受讓企業(購買方);而轉讓資產則僅涉及兩個獨立主體:轉讓資產的企業(轉讓方)與受讓資產的企業(購買方),與轉讓資產的企業股東沒有直接關系。
(3)發生股權轉讓行為時,被轉讓企業(轉讓的客體)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和轉讓前後被轉讓方法人地位始終保留並且屬於被轉讓方的資產不變;否則是轉讓資產的行為。
2、公司股權轉讓跟產權轉讓在稅收方面的區別
(1)轉讓股權涉及的稅收規定主要有哪些?
營業稅:免繳。依據《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第二條規定: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增值稅:免繳。此行為屬於非增值稅征稅范圍。
企業所得稅:轉讓方按股權轉讓收益的原則納稅。依據《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第二條第一款: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土地增值稅和契稅:不繳土地增值稅,因為不屬於轉讓不動產行為。不繳契稅,依據《關於股權變動導致企業法人房地產權屬更名登記不征契稅的批復》(財稅2003184號)。
(2)轉讓公司產權涉及的稅收規定主要有哪些?
營業稅:① 轉讓企業產權時涉及不動產和無形資產轉讓不繳納營業稅。《關於轉讓企業產權不征營業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165號)規定:根據《營業稅暫行條 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營業稅的徵收范圍為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行為。轉讓企業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 的行為,其轉讓價格不僅僅是由資產價值決定的,與企業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的行為完全不同。因此,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不應徵收 營業稅。②非轉讓企業產權時涉及的銷售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應納營業稅。
增值稅:① 符合轉讓企業全部產權的條件時,不繳納增值稅。依據《關於轉讓企業全部產權不徵收增值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420號)規定: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是 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因此,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涉及的應稅貨物的轉讓,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不徵收增值稅。②不符合轉讓企業全 部產權條件時應稅貨物的轉讓,要繳納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需區分整體資產轉讓還是非整體資產轉讓兩種情況。
在整體資產轉讓時,①如果接受企業支付的交換額中,非股權支付額不高於所支付的股權的票面價值20%的,轉讓企業可暫不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②否則轉讓企業須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企業以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應在投資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土地增值稅和契稅:轉讓房屋要涉及土地增值稅問題,受讓方要涉及契稅問題。
現舉例說明。A公司由潘湖公司與蜀渝公司兩家公司投資設立,雙方各佔50%的股權。A公司的資產構成:貨幣資金2000萬元;廠房一棟,原價為3000 萬元,已折舊1000萬元,凈值2000萬元,評估價格為2500萬元(土地增值稅中扣除項目),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存貨一批原價為1000萬元, 公允價為3000萬元。凈資產5000萬元的構成:股本為30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2000萬元。契稅稅率為3%,A公司、潘湖公司與蜀渝公司的企業所 得稅稅率均為33%。為討論方便,忽略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等因素。
網頁鏈接
2. 股權與所有權的異同
所有權權能:佔有、使用、收益、處分。
股權:分紅、表決、查閱公司資料、選擇公司管理人員等等。
二者的關系是基本沒關系。
3. 產權和股權到底有什麼區別
產權和股權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產權:產權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它包括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
股權: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二、屬性不同
產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的屬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產權具有經濟實體性、產權具有可分離性、產權流動具有獨立性。
股權:股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股權,泛指股東得以向公司主張的各種權利;狹義的股權,則僅指股東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綜合來講,股權就是指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向合夥組織投資,股東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向法人投資,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所以二者雖然都是股權,但兩者之間仍有區別。
三、種類不同
產權:
產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一般有六種形式:
1、按產權歷史發展動形態的不同分類可以分為物權、債權、股權。
2、按產權歸屬和佔有主體的不同分類:可以分為原始產權、政府產權和法人產權。
3、按產權佔有主體性質的不同分類:可以分為私有產權、政府產權和法人產權。
4、按產權客體流動方式的不同分類:可以分為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
5、按客體的形態的不同分類:可以分為有形資產產權和無形資產產權。
6、按產權具體實現形態的不同分類:可以分為所有權、佔有權和處置權。
股權:
1、自益權
即股東基於自己的出資而享受利益的權利。如獲得股息紅利的權利,公司解散時分配財產的權利以及不同意其他股東轉讓出資額時的優先受讓權。這是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權利。
2、共益權
即股東基於自己的出資而享有的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如表決權、監察權、請求召開股東會的權利、查閱會計表冊權等等。這是股東為了公司利益,同時兼為自己利益行使的權利。
(3)賣公司所有權和股權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產權的功能是指:
一、產權的激勵功能
產權歸根結底是一種物質利益關系。任何產權主體對其產權的行使,都是在收益最大化動機支配下的經濟行為,沒有收益的產權是不可思議的。
二、產權的約束功能
產權對產權主體在行使產權的經濟活動中所施加的強制。
三、產權的資源配置功能
產權的資源配置功能指的是產權制度的安排本身所具有的調節或影響資源配置狀況的作用。
四、產權的協調功能
財產關系的明晰及其制度化是一切社會得以正常運行的基礎。現代化市場經濟條件下財產關系更加復雜和多樣,這就要求社會對各種產權主體進行定位,以建立和規范財產主體行為的產權制度,從而協調人們的社會關系,保證社會秩序規范、有序的運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產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權
4. 產權交易和股權交易的區別
目前,產權交易與股權交易兩種交易形式在商業企業的資產重組中都已廣泛運用。產權交易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的交易,也可以是分期購買。分期購買又可以分為單純的分期購買與融資分期購買兩種形式。融資分期購買又分為買方融資、賣方融資以及混合式融資三種形式。買方融資就是由資產重組中的購買者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作產權抵押,由金融機構保證購買人向出售者按期付款。賣方融資則是由賣方向金融機構作產權抵押,由金融機構保證向出售者按期支付款項。收購方向銀行支付了所有的款項後,從金融機構中獲得產權。所謂混合式是指買賣雙方長期往來,同時在一個金融機構中開設帳戶,他們同時獲得銀行的擔保,實現產權的交易。當然,買賣只是商業企業進行產權交易的一種形式,在實際經營中,還有所謂的承包式的產權轉讓,即通過將企業的財產進行承包經營,在一定期限過後,獲得財產的所有權。此外,還有所謂的租賃式的產權轉讓,即通過一定時期的租賃經營,獲得商業企業的產權。
股權重組則是在股份制的商業企業間進行。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控股式的重組,即通過控制目標企業相對多數股份,達到控制企業的目的。這類兼並活動並不涉及到企業的資產問題,它只是通過證券的交易機構實現股權的轉移。另一種是吸股式的重組,即以一家商業企業為主體,吸收相關企業的股份,從而形成互為股東的關聯性企業。
並沒有什麼業務上的沖突。。。。。
5. 股權轉讓,資產轉讓,產權轉讓,三個概念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轉讓的客體不同,來源不同,需要繳納營業稅不同,獲得的權利不同,承擔風險的方式不同等。
一、轉讓的客體不同。
資產轉讓的客體為資產,股權轉讓的客體為股份。
二、來源不同。
資產來源於三個方面,即股東(出資人)對於公司投入的資本金、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積累的和通過舉債所獲得的資金來源。股權則不同,它只存在於公司中,不是公司制企業就不存在股份。股權轉讓所轉讓的是股權,資產轉讓所讓渡的是資產。就資產而言,與其說是一個法律概念,不如說是一個經濟學概念。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機器設備、現金、土地使用權等。就一個公司或者企業而言,資產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股東出資形成的公司資本,二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獲得的財產,他是一個整體的概念。而股權只存在於公司中,非公司制企業不存在股權。
三、交易的主體不同。
資產的所有者是公司,股權的所有者是股東。公司有權轉讓屬於自己的資產,而不能轉讓屬於公司股東的股權,否則就是侵犯股東權利的行為。相應地,公司股東只能轉讓自己擁有的對公司的股份,不能轉讓公司的資產,否則就是股東對公司權利的侵犯。因為股東在投資設立公司時就已經把財產所有權交付給公司,以喪失對該財產的所有權獲得股權。公司一旦注冊成功,就成為一個與公司股東完全不同的獨立的民事主體,具有獨立的人格,它與公司的股東是平等關系。
四、獲得的權利不同。
資產收購獲得是對企業全部資產的實質性經營權,即資產收購交易完成後,收購企業對向被收購企業已收購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存貨等可直接或派人組織實施生產經營活動,並對所經營的資產享有絕對的處置權;而股權收購購買的是對被收購企業資產的擁有或控制權,收購企業不直接參與被收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其財產也沒有直接的處置權。
6. 公司轉讓和所有股份轉讓是什麼區別
屬於轉讓,勞動者拿不到補償金,因為只是老闆的財產所有權轉變,而公司的性質沒有改 勞動關系也是沒有改變,勞動者還是在原有的公司工作 股份屬於內部問題 當然有轉讓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