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高管怎麼引進
A. 私募基金高管人員應具備哪些條件如何取得相關資質
報考條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截至報名日,年滿 18 周歲;
(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考試科目:
科目一:《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
科目二:《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
科目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礎知識》。
單科考試時間為120分鍾,考生可根據需要選擇參考科目。
對於相關考試信息不了解的人士,可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查詢,上面都有相關的答疑和考試信息政策之類的公布,請注意。
B. 什麼是期貨期貨具體怎麼操作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
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0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198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使用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
C. 實體經濟企業願意招期貨證券人員做高管嗎
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但是企業如果做金融方面投資的話,一般都是老闆自己負責,還有就是交給專業機構打理,只有上市公司的可能性大一些。
D. 期貨公司的高管一定要學金融專業的嗎一定要學歷很高嗎
期貨公司高管要求期貨或者證券管理經歷,或者經濟領域管理經歷,沒有限制專業和學歷。
不同的期貨公司在招聘高管時開出的條件也不盡相同,學歷基本要求是本科,特殊領域可能會要求碩士。
E. 進期貨公司,學歷是不是都要本科以上啊
現在基本上都是,如果你有很多資源,或者有大客戶直接帶進來,另當別論
F. 期貨是何時引進中國的
中國古代已有由糧棧、糧市構成的商品信貸及遠期合約制度。在民國年代,中國上海曾出現多個期貨交易所,市場一度出現瘋狂熱炒。滿洲國政府亦曾在東北大連、營口、奉天等15個城市設立期貨交易所,主要經營大豆、豆餅、豆油期貨貿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期貨交易所在中國大陸絕跡幾十年,到1992年鄭州設立期貨交易所,展開另一波期貨熱炒風潮,各省市百花齊放,最多曾經一度同時開設超過50家期貨交易所,超過全球其他國家期貨交易所數目的總和。中國國務院在1994年及1998年,兩次大力收緊監管,暫停多個期貨品種,勒令多間交易所停止營業。
自1998年後,中國大陸合法的商品期貨交易所只剩下上海 、大連 、鄭州三所,前者經營能源與金屬商品期貨,後兩者經營農產品期貨。到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掛牌成立,首項預備推出的產品為滬深300股指期貨。
G. 私募基金高管人員應具備哪些條件,如何取得相關資質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級管理人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1、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級管理人員,系指公司型企業的董事、監事、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約定的其他人員,以及合夥型企業的普通合夥人和合夥協議約定的其他人員私募基金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是私募基金行業的精英,也是重要的自律管理和行業服務對象。私募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應充分珍視個人誠信記錄,誠實守信,自覺加強自身誠信約束和自律約束,防範道德風險。
2、從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的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其高管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夥人(委派代表)、總經理、副總經理、合規風控負責人等)均應當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3、從事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的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少2名高管人員應當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其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夥人(委派代表)、合規風控負責人應當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合規風控負責人不得從事投資業務。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人員如何取得相關資質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管人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1、通過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2、最近三年從事投資管理相關業務並符合相關資格認定條件。此類情形主要指最近三年從事資產管理相關業務,且管理資產年均規模1000萬元以上。
3、已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銀行從業資格考試並符合相關資格認定條件;或者通過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資產評估師職業資格考試等金融相關資格考試並符合相關資格認定條件。
H. 沒通過期貨從業資格考試也能做期貨公司高管
不能.但可以做董事.實際經營管理人必須得有從業資格
I. 期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包括哪些
期貨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是指期貨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首席風險官(以下簡稱經理層人員),財務負責人、營業部負責人以及實際履行上述職務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