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資的股權怎麼算
❶ 債務人認繳但是未出資的股權應該怎樣處理
針對債務人認繳未出資的股權,公司可以向法院請求債務人,即義務股東承擔出資責任,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❷ 未出資的股權轉讓問題
法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司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法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施行資本認繳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十八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向該股東提起訴訟,同時請求前述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受讓人根據前款規定承擔責任後,向該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❸ 認繳未出資,股權轉讓如何計稅
法律分析:一、個人所得稅。通常情況下,自然人投資者轉讓其持有的股權時,應就股權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要確定應納稅所得額,首先要確定股權轉讓收入和股權原值及合理費用之和。(一)股權轉讓收入的確定。(二)股權原值及合理費用的確定。二、企業所得稅。三、印花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❹ 股權轉讓實際出資人未出資該如何確認股權
是否完全出資,並不直接影響實際出資人的股權歸屬。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享有股權的,應當證明已經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認繳出資,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之間對股權歸屬發生爭議,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享有股權的,應當證明以下事實之一:
(一)已經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者認繳出資,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二)已經受讓或者以其他形式繼受公司股權,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❺ 實際出資人未全部出資如何確認股權
法律分析:是否完全出資,並不直接影響實際出資人的股權歸屬,只是參考因素之一,在實際出資人滿足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的情況下,股權由實際出資人所得,但應當對公司承擔未繳足的繳納責任,承擔股東義務。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之間對股權歸屬發生爭議,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享有股權的,應當證明以下事實之一:
(一)已經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者認繳出資,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二)已經受讓或者以其他形式繼受公司股權,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❻ 未出資的股東股權怎麼轉讓
未出資實際上是虛假出資,即「取得股份而無給付」或「無代價而取得股份」。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論。
除非未出資的公司股東在股權轉讓時隱瞞未出資的事實真相,受讓人因此受到欺詐,否則不應認定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無效;
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雙方只要明知未出資的公司的股權存在的事實,而受讓人又自願承擔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的出資補足責任,這並不損害他人利益,反而更有利於公司資本的充實。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❼ 未實際出資是否取得股權
看具體情況定。不出資可以通過技術入股,管理入股等方式取得股權,甚至出一塊地修建辦公場所,廠房也可以獲得股權,也可以被贈予股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條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❽ 未出資股權怎麼轉讓
法律分析:未出資實際上是虛假出資,即取得股份而無給付或無代價而取得股份。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論。除非未出資的公司股東在股權轉讓時隱瞞未出資的事實真相,受讓人因此受到欺詐,否則不應認定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欺詐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的,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❾ 股東已認繳未出資,如何確認股權轉讓的份額
股東持有的股權份額是按照股東認繳的出資額來確定的。所以股東即便尚未出資就將股權轉讓出去,是依據其認繳的出資額來確定股權轉讓的份額。只是股權轉讓作價時要考慮未出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