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股權結構怎麼分析
1. 萬科最新股權結構變化圖,分析萬科現在什麼情況
萬科股權之爭的劇情可謂跌宕起伏,一次又一次震驚整個財經圈,期間各種劇情的峰迴路轉更是讓「吃瓜」群眾跌破眼球。萬科A自昨日復牌以來,已經連續2個跌停。昨日被631萬手大單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而今天再次一字跌停,被700萬收賣單死死壓在跌停板上。「700多萬手大單,心都在滴血啊!」面對萬科A的復牌,盡管早有預期,但持股小散仍然難以接受怨聲載道。
至少2個板,是本人預料之中的。萬科A首個跌停,市值蒸發近300億,除了持股小散心碎了一地之外,寶能也不好過。
昨晚,萬科內斗又現新劇情:萬科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劉元生站出來打破僵局,力挺王石為首的管理層。劉元生向證監會等7部門發舉報信,質疑華潤寶能的關系,懷疑華潤寶能就是一夥的。對此,而華潤方面認為劉元生舉報涉嫌造謠中傷,將採取法律行動。此外,華潤方面在萬科A復牌當天還再度向公司管理層發難,真是錯綜復雜。
在萬科復牌這場大戲中,最引人矚目無疑是萬科將會有幾個跌停,而動用高杠桿比率在二級市場買入大量萬科股票的寶能繫到底會不會因此爆倉,則是焦點之最。
按照此前萬科披露的數據,寶能的持倉成本應該在15.3元—15.5元左右,而據萬科相關人士透露,「算上寶能的融資成本等因素,其持股成本應該在17元左右」。
這意味著如果萬科出現連續3個跌停(3個跌停後萬科A股價為17.8元/股),那麼寶能將會面臨資金上的壓力。寶能在萬科停牌的幾個月時間里,應該是准備充足的資金。不排除在連續幾個跌停後,寶能繼續低位增持萬科A的可能。萬科的股價應該也不至於出現4個跌停的情況,H股的大漲其實已經給出了不少信號,其爆倉的可能性不大,寶能要自救,寶能有可能趁股價跌下來再加倉,估計明天撬開板了。
今日是復盤第二天,今天趨勢一直到尾盤,600多萬手封單吃掉了100多萬手,尾盤剩下了500萬手多一個零頭!
無論如何,倘若明天萬科跌停板打開,那麼對於持有萬科的基金而言,其贖回壓力是最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拚命跑,大家別沖進去當接盤俠!若是不開板,大盤大概率繼續維持強勢,開板的話,建議逢高減倉。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2. 萬科集團是央企還是國企
萬科是私企。
萬科不屬於國企。這是由萬科的股權結構決定的,萬科是股份制公司。而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所以萬科不屬於國企。萬科最大的股東華潤集團是國企,但是他只佔14.43%的股份。
判斷企業是否是國企的依據:
目前對「國有企業」通行的的定義應該來源於《國家統計局關於印發<關於統計上劃分經濟成分的規定>的通知》,《通知》稱:「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具備法人條件的下列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企業法人登記」規定。
3. 為什麼30%就是控股了,不是50%_蚩
這是證券法律制度規定,屬於實際控制的情形之一: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3季報最大股東華潤持股才17%,持有30%就成最大股東了,都在炒作萬科的時候,就說明股價快到頭了。
拓展資料:
一、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介紹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5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2007年公司完成新開工面積776.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45.3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金額523.6億元,結算收入351.8億元,凈利潤48.4億元,納稅53.2億元。 以理念奠基、視道德倫理重於商業利益,是萬科的最大特色。萬科認為,堅守價值底線、拒絕利益誘惑,堅持以專業能力從市場獲取公平回報,是萬科獲得成功的基石。公司致力於通過規范、透明的企業文化和穩健、專注的發展模式,成為最受客戶、最受投資者、最受員工歡迎,最受社會尊重的企業。憑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則上的表現,公司連續五年入選「中國最受尊敬企業」,連續第四年獲得「中國最佳企業公民」稱號。
二、萬科是國企還是私企
1、萬科是私企,這是由萬科的股權結構決定的。萬科是股份制公司,而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所以萬科不屬於國企。
2、萬科最大的股東華潤集團是國企,但是他只佔14.43%的股份,所以萬科更算是一個公眾性的公司。
三、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四、企業的分類
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聯營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私營企業,依法需要辦理企業法人登記的其他企業。
4. 君萬之爭時 萬科為什麼沒有改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騰訊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眾創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空間,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5. 寶能要佔有萬科多少股權才能變成萬科實際控制人
近期萬科A(18.750, -0.07, -0.37%)(000002.SZ)股票大漲揭秘,寶能系大舉買入,將華潤甩出一大截,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
12月6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4日收到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截至2015年12月4日,鉅盛華通過資管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微博]證券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買入公司A股股票5.4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69%。
本次權益變動後,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合計持有萬科A股股票22.11億股,占萬科現在總股本的20.008%,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鉅盛華及前海人壽均為寶能系旗下公司。這已是寶能系今年第四次舉牌萬科。
對於股權分散的萬科而言,「野蠻人」登堂入室,一場激烈的股權爭奪再次升級。萬科在公告中已直言,雖然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但公司目前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第一大股東二次易主
近日萬科股票大漲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房貸利息抵稅的消息只是表面,寶能系爭奪第一大股東才是真正的原因。
12月1日至12月2日,萬科A股股票連續兩日漲停,此後幾日依然呈現上漲態勢。12月1日至12月4日短短4個交易日內,萬科A股的股價從14.99元上漲到了18.98元,漲幅高達26.6%。這個股價也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萬科的市值上漲至2095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深交所[微博]信息發現,萬科A在12月2日期間登上了深交所的龍虎榜。數據顯示,12月1日至12月2日,有兩個機構專用席位以及西南證券(7.510, -0.02,-0.27%)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濱河大道證券營業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深圳福華一路證券營業部、申銀萬國[微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川路證券營業部在大舉買入萬科A股,凈買入金額分別為25.7億元、7.9億元、35.1億元、15.4億元、4.1億元,共88.2億元。
從萬科的公告來看,上述交易的背後應該就是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按照12月1日至12月4日的萬科A股均價17元計算,寶能系此次增持耗資逾90億元。
此番增持之後,寶能系以20.008%持股超越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
這並不是寶能系第一次超越華潤。此前,寶能系於7月~8月間通過旗下的前海人壽、鉅盛華連續三次舉牌萬科,並在8月26日以0.15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力壓華潤,坐上了萬科第一大股東寶座。
不過,寶能在這個位子上僅坐了一周,華潤便迅速出擊將其奪回。
市場預計,萬科的股權爭奪將會升級。果不其然,寶能系在兩個月後再次突襲,不惜高價接盤。
而華潤似乎還未做出反應。截至9月30日,華潤持有萬科15.23%股份。12月2日,萬科因股票連續兩日漲停發布了公告,稱華潤在12月1日、12月2日並未買賣萬科股票。
地產進入「野蠻人」時代?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微博]早些時候已經公開承認寶能系為「野蠻人」。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寶能系在前三次舉牌萬科時,都未事先與萬科董事會或管理層進行過溝通。雖然寶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壽一直表示對萬科僅為財務投資,但從上述做法來看,恐難言善意。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就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寶能系應該是想獲得萬科的控制權,如果僅僅是戰略投資,完全可以像中國平安(31.780, -0.17, -0.53%)那樣入股碧桂園。
萬科在公告中也表示了較為強勢的態度。萬科稱,公司股權結構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司法》《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微博]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定義和關於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認定的相關規定,公司認為第一大股東雖然發生變更,但公司目前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可以預見的是,面對寶能系的強勢進攻,萬科管理層的神經再一次緊綳。拉攏中小投資者用腳投票、推動華潤增持萬科、繼續回購計劃等,這些都可能是抵禦之策。
但寶能系在資本市場一向兇猛,對於萬科這塊「大肥肉」,或許不會輕易放手。
事實上,寶能系舉牌萬科只是近年來險資攻城略地的冰山一角。出於對穩定投資收益的需求,地產企業股票成為險資較好的投資選擇。
從去年開始,生命人壽接連舉牌金地集團(10.460, -0.12,-1.13%),到去年9月底已成為金地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持股高達29.9%。
今年4月1日,中國平安[微博]入股碧桂園,共斥資62.95億港元持股9.9%,成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
寶能系此番拿下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寶座,或許會掀起險資舉牌或入股房企的新一輪高潮。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從實際影響力與資源配置的角度來講,險資舉牌房企尤其是成為大股東之後,險資對於被舉牌的房企的影響力會逐漸加大,險資的介入有可能會使一部分房企擁有相對充裕的資金,並且資金成本上遠遠低於同行,這些房企也可能因此插上新一輪規模化擴張的翅膀,形成「強者恆強,大者恆大」的局面。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6. 萬科股權之爭為什麼內亂不影響股價
「萬寶之爭」升級為「三國殺」
由於「門口野蠻人」寶能的「插足」,市值超過2700億元的萬科A從去年12月停牌至今已有半年之久。但就在原定復牌的截止時間6月18日來臨之際,這場萬科「話語權」的爭斗因為可能出現的股權佔比變化而又起波瀾。
據6月18日萬科發布的公告顯示,前一天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萬科擬以發行股份的形式購買深圳地鐵持有的深圳地鐵前海國際100%股權,初步交易價格為456.13億元,全部交易以對價交易發行股份方式支付。
增發完成後,深地鐵將獲得萬科20.65%的股權,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寶能系(深圳鉅盛華、前海人壽)的股份同時將被稀釋。因涉及事後審核,萬科A自6月20日開始起繼續停牌,待取得深交所審核結果後另行通知復牌。
熟料這一結果卻引起了原第一大股東華潤的質疑。除了傳出華潤的三名董事在6月17日的萬科董事會上對增發預案投了反對票,華潤也在6月18日在官方微信上發文稱:不認同以增發股票收購資產的方式符合萬科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並直指萬科發公告前未通報全體董事是否已獲得獨立法律意見,也未將公告內容提交全體董事,此舉嚴重損害了董事圈裡和董事會尊嚴。如果萬科不重新審視重組預案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上提出相同方案進行表決,華潤將會繼續投反對票。
有市場人士指出,作為萬科多年來的第一大股東,華潤一直被視為是萬科管理層的支持者。直到「萬寶之爭」的初期,萬科也曾向華潤求助增持。但此次對增發重組預案的質疑,則使得原本的「萬寶之爭」演變和升級為「三國相殺」的局面。
最終「坐下來談」的可能性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萬寶之爭」的原主角之一——寶能系,早在今年春節前與華潤會晤後,就逐漸低調。此次「華萬之爭」被爆出後,有媒體報道稱,國資委原則上同意華潤收購寶能名下萬科股份,這一說法已被華潤否認。
不過在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夏強看來,萬科股權之爭的演進並不是所謂建立在「話語權」分配上的爭執,「資本方不可能簡單的因為一己私利而爭斗不休。」他說,該事件其實反映出產業資本對優質資產控股權的爭奪。至於華潤為何現在提出質疑,除時間節點的考慮,可能還有對引入深地鐵方式的眾多探討。
按照程序,萬科收購預案已創提交深交所審核,一般來說,深交所需要1到2個月的審核時間,期間有可能要修改預案,並提交董事會二次審議,然後再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另外在「野蠻人」寶能的「攪局」之後,目前萬科的股權結構已不再鬆散,除寶能、華潤和安邦三大股東外,排名靠前的股東也大多為機構,股權集中度已經較高。市場人士由此認為,包括寶能在內其他股東的發聲將會是一個關鍵空間因素。
「萬科股權之爭一波三折,最終解決估計還得『坐下來談』。」華安證券投顧屈放分析,目前幾方都不能說佔有決定性優勢,所以股票也需要在談判達成一致,取得相對平衡、滿意的結果下復牌,「畢竟萬科議案沒有迅速通過的話,股價大跌也是相關方不願看到的。」
事件本身可寫進並購「教科書」
在引發市場關注的同時,這次事件也成為財經圈內鬧騰熱門。
「從萬科關聯獨董可以看出獨董制度的缺憾。」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獨立董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認為,萬科關聯獨董公開坦言迴避表決,說明被監管者、投資人寄予厚望的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即「獨董不獨」和「獨董不懂」,難怪中小股東批評獨立董事是花瓶。劉紀鵬對華商報記者說,無論是萬科購並重組的復雜性、綜合性還是各股東間對控制權爭奪的關注度,這次事件持續時間長,市場關注度高,「這個案例都可以寫入資本市場購並歷史的教科書。」在各方談判的基礎上,最終結果還是股東代表大會說了算。
7. 萬科股權之爭背後的大佬都是誰
萬科股權之爭就兩方,一個是以姚振華為老闆的寶能系,另一個是萬科創始人也是現在的管理者王石團隊。姚振華想做大寶能地產,他選擇的途徑就是收購中國地產龍頭企業萬科!而王石為了萬科的長遠發展,不歡迎寶能!因為寶能收購萬科的錢一是有杠杠,可能有很多錢是融資借別人的,寶能收購萬科後可能要拿萬科的錢去還杠杠的債務。其次寶能收購萬科後會對萬科以後發展的決策產生影響,可能導致萬科發展受阻,王石這么做也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8. 萬科究竟是什麼性質的企業
萬科是民營股份制有限公司,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
企業理念:
1、建築為了生命:住宅建築為了生命而存在,又為了生命而發展。只有在適宜於個人的生活空間中,人們才能更多地感受生命的價值。而人類生命的升華又在呼喚著更安全、更方便、更舒適、更優美、更自然的居住空間。為了滿足各種人群多樣化的居住需要,為人類生命所必需的生活空間提供無限新的可能。
2、建築延拓生命:住宅的建築和使用過程充滿了人與環境的對話。優秀的建築不僅傾聽人類生命的呼喚,而且也努力響應自然生命的需要,保持與自然的和諧。在自然生態環境變得異常脆弱的今天,萬科一直在探索如何讓未來住宅的建造和使用都成為自然生命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正在進行的一些試驗將有希望大幅度減少建築過程的資源消耗,也將幫助人們在住房使用中更多地以與自然和諧的方式使用各種資源。
3、建築充滿生命:住宅建築本身可以因紮根於歷史、尊重自然、或因其獨特創意而讓自身充溢著生命。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保留更多「都市的記憶」,以便能夠更好地領悟歷史的沉積,讓新的住宅建築更多地獲得與特定土地緊密關聯的人文記憶的滋養。 因此萬科人越來越以培育生命的心態滿懷敬畏地精心建造每一棟住宅。
4、建築有愛:當價格成為打動消費者的利器,建築更應有愛。
5、生活有愛:當忙碌的工作占據了大半時間,生活更應有愛。
6、服務有愛:當客戶是上帝響徹人們耳邊時,服務更應有愛。
9. 萬科屬於國企嗎
萬科不屬於國企。這是由萬科的股權結構決定的,萬科是股份制公司。
而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所以萬科不屬於國企。
萬科最大的股東華潤集團是國企,但是他只佔14.43%的股份。
所以萬科更算是一個公眾性的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科或萬科集團,不能說他是國企,但是作為央企的華潤可以在萬科的經營中占據大部分話語權。
(9)萬科股權結構怎麼分析擴展閱讀:
判斷企業是否是國企的依據:
目前對「國有企業」通行的的定義應該來源於《國家統計局關於印發<關於統計上劃分經濟成分的規定>的通知》,《通知》稱:「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具備法人條件的下列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企業法人登記」規定。
企業的分類是這樣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聯營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私營企業,依法需要辦理企業法人登記的其他企業。
10. 如何評價萬科的事業合夥人制度
公司制下的合夥人制度不同於我們法律上所說的合夥制,公司制的合夥人不必對公司承擔無限責任,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員工激勵模式,實施合夥人制度的公司,將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相結合,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變「員工」為「合夥人」,使之成為企業的利益共同體,讓員工感覺到不是在為老闆打工,而是在為自己打工。這樣,其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一、我國房地產行業現狀
對於中國房地產企業來說,一個殘酷的事實是,行業黃金時代已經結束,白銀時代已經來臨。之前,房地產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一個支柱型行業,對我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現在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頸,房地產投資已經連續4年增長回落。2013年投資增速為18.5%,2014年下降為10.5%,2015年9月份為4%,在經濟高峰時期,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幅度是國家經濟年增度長率平均為30%以上,然而,最近只有15%,可見,房地產行業必須改變原有發展模式,尋求新的發展戰略,才能轉危為安。
國家也出具了一系列了補救措施,如對其進行供給側改革,「去庫存」成為房地產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然而,一個企業要發展,大環境固然重要,內在發展策略更為重要。故而,房地產企業必須尋求一條適合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伴隨著房地產白銀時代的到來,土地和資金等生產要素已經難以在競爭中發揮絕對的優勢。相反,在房產轉型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的要數人才的力量。傳統房地產行業的激勵模式歸結起來主要包括兩種:第一、按照建築面積、銷售額度和利潤進行提成。這種方式簡單並且容易操作,能夠實現利益平均分配;第二、按照利潤的比例進行提成,就是在整個公司層面有統一的利潤中心,然後再進行二次分配。這兩種方式存在相似的缺陷,即在這種激勵方式下無法對各個部門在整個價值鏈中所做的利潤貢獻進行引導和約束,最終顯失公平。為了更大程度的解決這一問題,房地產企業紛紛試水合夥人制度。該制度下,激勵對象更加明確,職業經理人為實現個人收益的最大化會更加努力。在這一過程中,企業也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合夥人制度不僅是使企業做大做強的管理制度,更是留住企業人才的一種法寶。
二、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度
(一)萬科推行事業合夥人制度的原因
外在原因:當下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必須探索出一種更加有效率的分配機制。於是,事業合夥人制度應運而生。事業合夥人制度的核心在於對債權人、股東和合夥人的收益分配製度進行了重新界定。萬科作為以重資產為主且股權相對分散的規模較為龐大的公司推行這種制度有非常大的難度。在全球范圍內尚沒有成功的案例。
內在原因: 萬科進行事業合夥人制度改革最主要的推動力在於萬科國有企業的背景:一是萬科股權高度分散。在萬科現在的股權結構中,華潤股份合計持有萬科股份佔比15.3%,寶能系合計持有萬科股份佔比24.29%。二是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王石持股比例更是寥寥無幾,萬科就是一家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管理層對公司運營和決策享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就導致真正意義上的控制人缺失。該制度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隊伍的主人翁意識。
(二)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具體措施
作為房產開發企業,為了能夠成功實施「事業合夥人機制」,萬科選擇委託第三方屬於合夥人性質的企業,代表萬科的事業合夥人進行股票的管理的方式。
在萬科,除骨幹員工要求持股外,其餘普通的員工一般依據「自願」的原則進行項目跟投。項目跟投的具體做法是:萬科要求項目操作團隊必須跟投自己的項目,其餘則是自願跟投。員工初始跟投份額不超過項目資金峰值的5%。這種跟投制度不僅解決了項目投資問題,而且解決了舉報問題。之前員工對於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視而不見,但是進行跟投後,與員工利益密切相關,員工願意採取行動舉報這種損害自己利益的行為。這將改變「從投資買地到銷售結算」這一項目操作流程的行為。因為關乎到了合夥人的利益,所有真正對運營效率提升有改善的做法,將會很快被運用和完善。
此外,在萬科的集團層面,將建立合夥人持股計劃,也就是大約有兩百多人的經濟利潤獎金獲得者將成為萬科集團的合夥人,共同持有萬科的股票,可以共同掌握公司的命運。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優秀的人源源不斷的加入萬科,實現新城代謝。而且萬科的持股人也更願意把位置讓給更有能力的人去實現更高的價值。這樣能夠始終保證團隊是最優秀、最有戰鬥力的團隊。
三、萬科合夥人制度對我國房地產的借鑒意義
在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作為龍頭老大的萬科推行事業合夥人制無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舉措。跟阿里巴巴、小米等公司層面的「合夥人制度」不同的是,萬科的事業合夥人制度與其說是公司層面,倒不如說是項目層面的,按照當下中國公司法規定,萬科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想要變更為合夥制企業存在困難,除非公司退市。
大多數房企老闆擔心的是,即便萬科的「事業合夥人」制度能夠成功,也不代表這種模式可以在業界推廣。並不是說單純模仿萬科的舉措,就能夠使公司改變原有的制度,從而向事業合夥人制度過渡,模仿僅僅是表象,要想取得成功,就應當結合公司的背景體系資源,從根本上引入事業合夥人制度,探索出一條真正適合本企業發展模式的道路。但是想要引入該制度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保證股權的分散性,如果一個房地產企業的股權高度集中,比如說家族式企業,股權完全掌握在創始人手中,那麼企業中卓越的員工手中無權。也就沒有了發言權,那麼這些人就很難在這類企業中有所發展,就會另尋發展機會。
二是要保證企業知識能掌握在個人的手中。如海爾推行的阿米巴模式,就是把企業業務能夠拆分成多個項目,各個項目之間能夠獨立運作,這樣,項目組之間就能夠形成競爭的關系。從而這種關系能夠房地產業的良性發展。
三是讓員工成為項目合夥人,這種合夥人是指有限合夥人,如此設計制度,員工自然會傾盡全力把項目搞好,因為一旦項目發生虧損,由此合夥人可能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最可能吃虧的就是合夥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