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別的公司股權財務如何做賬
1. 公司購買另一個公司的某個股東的股權,如何做賬務處理
財務處理如下:
借:實收資本——甲股東
貸:實收資本——乙股東
股權轉讓的實施,實踐中可依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實體性要件後,與確定的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使受讓人成為公司的股東,這種方式雙方均無太大風險,但在未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前。
應簽訂股權轉讓草案,對股權轉讓相關事宜進行約定,並約定違約責任即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另一種方式轉讓人與受讓人先行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而後由轉讓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及實體條件,但這種方式存在不能實現股權轉讓的目的,所以對受讓人來說風險是很大的。
(1)收購別的公司股權財務如何做賬擴展閱讀
股東之間股權轉讓流程
一、召開公司股東大會;
二、聘請律師進行律師盡職調查;
三、出讓和受讓雙方進行實質性的協商和談判;
四、出讓方(國有、集體)企業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股權轉讓申請,並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
五、評估、驗資;
六、出讓方和受讓方簽定股權轉讓合同或股權轉讓協議;
七、由產權交易中心審理合同及附件,並辦理交割手續;
八、到各有關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等手續。
2. 企業收購會計賬務處理
甲企業的會計分錄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40000貸:銀行存款 40000乙企業不用作出賬務處理。收購企業股份的會計分錄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 應收股利(購買時股價包含宣告分派現金股利)貸;銀行存款;收到股利時: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拓展資料:
企業並購的會計方法選擇一直是會計學界最有爭議的問題之一。2004年1月30日中國主要的消費電子和移 動電話生產商TCL集團在深交所以換股合並的方式完成其首次公開募股(IPO),籌得資金人民幣25.1億元。TCL集團在此次並購的會計處理中選用了權益結合法,再次引發了業界的巨大關注。按照企業合並的性質進行分類,企業合並可以分為購買性質的合並和股權聯合性質的合並。1.購買。購買指通過轉讓資產、承擔負債或發行股票等方式,由一個企業(購買企業)獲得對另一個企業(被購買企業)凈資產和經營控制權的合並行為。在企業合並活動中,通常總有一個參與合並的企業能夠控制其他參與合並的企業。只要一個參與合並的企業能夠控制其他參與合並的企業,就能夠辨別出哪個企業是購買方。2.股權聯合。股權聯合是指各參與合並企業的股東聯合控制他們全部或實際上是全部凈資產和經營,以便共同對合並實體分享利益和分擔風險的企業合並。當參與合並的企業根據簽訂平等協議共同控制其全部或實際上是全部的凈資產和經營,參與合並的企業管理者共同管理合並企業,並且參與合並企業的股東共同分擔合並後主體的風險和利益時,這種企業合並屬於股權聯合性質的企業合並。
釐清並購按法律形式分類和按經濟實質分類是正確選擇會計處理方法的鑰匙。我們不能望文生義地將兩種分類簡單地聯系起來:吸收合並屬於購買性質的,兼並方屬於購買方,而被兼並方屬於被購買方;創立合並就是股權聯合形式的合並,因為它們是聯合成立一個新企業。事實上,兩種分類間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吸收合並從法律上看,一方被取消法律資格並入另一方從而成為另一方的下屬單位,另一方則以原來的法律實體和地位繼續從事生產經濟活動。
3. 股權收購賬務處理
一、在適用一般性稅務處理的情況下,企業收購股權、資產相關交易均要求按以下原則進行:
(1)被收購方應確認股權、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2)收購方取得股權或資產的計稅基礎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實踐中,大多以評估機構作出的評估結果作為依據。
(3)被收購企業的相關所得稅事項原則上保持不變。
二、比如,乙公司收購甲公司的股權,是向甲公司的股東進行收購的,交易的雙方應該是甲公司的股東和乙公司,和甲公司沒有關系,如果說有關系,也就是股權收購造成了甲公司的股東發生了變化,因此不會有甲公司取得非股權支付額對應的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三、對甲公司而言,是不是只是實收資本明細科目的變化,因為等於說股東改人了。做會計分錄:
借:實收資本
貸:實收資本
四、對乙公司而言做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實收資本
貸:銀行存款
(3)收購別的公司股權財務如何做賬擴展閱讀:
股權收購的操作流程:
第一,起草、修改股權收購框架協議;
第二,對出讓方、擔保方、目標公司的重大資產、資信狀況進行盡職調查;
第三,制定股權收購合同的詳細文本,並參與與股權出讓方的談判或提出書面談判意見;
第四,起草內部授權文件(股東會決議、放棄優先購買權聲明等);
第五,起草連帶擔保協議;
第六,起草債務轉移協議;
第七,對每輪談判所產生的合同進行修改組織,規避風險並保證最基本的權益;
第八,對談判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或風險出具書面法律意見;
第九,對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法律意見;
第十,協助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工作;
第十一,辦理公司章程修改、權證變更等手續;
第十二,對目標公司的經營出具書面的法律風險防範預案(可選);
第十三,協助處理公司內部授權、內部爭議等程序問題 (可選);
第十四,完成股權收購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
4. 收購公司款項會計分錄怎麼做
你好!
收購公司款項的會計分錄及舉例
用公司的錢收購全資子公司。總公司要做長期投資,會計分錄如下:
(1)總公司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xx子公司
貸:銀行存款
(2)子公司會計處理
借:實收資本——原股東名字
貸:實收資本——總公司名稱
收到個人投資的:
收到投資款,如果投資的部分超過企業注冊資本的,超出部分要計入資本公積。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股本
資本公積
舉例:一家公司注冊資本是100萬,分別是由A投資人和B投資人各投入50萬,C投資人加入公司,投入50萬,那麼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150萬
貸:實收資本 100萬
資本公積 50萬
企業收到投資款,還沒有在工商管理局辦理增資變更手續的,先計入其他應付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xx股東
等工商管理局辦理好增資變更手續:
借:其他應付款——xx股東
貸:實收資本——xx股東(按表決權份額)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超出表決權份額)
如果企業收到投資款,雙方協商不辦理股權手續,對於公司來說,實質上構成吸收投資的,計入長期負債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付款——xx股東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作為資本投入企業的各種財產,是企業注冊登記的法定資本總額的來源,表明所有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
以上純屬個人建議僅供參考,謝謝!
5. 公司投資另一家公司怎麼做賬
公司投資另一家公司做賬詳情如下:
1、這要看企業投資占對方企業股權的多少,如果是50%以上或者是根本沒控制權,就要用成本法做賬。如果股權占對方企業的50%或者大於20%小於50%的話就要用權益法;
2、別外還要看是不是同一個控制下的子公司關系或子母公司關系。如果用成本法,借,長期股權投資。應收股利,指應發未發的股利,貸,銀行存款。如果是權益法。借,長期股權投資。商譽要並入長期股權投資,以後做合並報表時會用到,現在要做好標記。貸,銀行存款。營業外收入倒擠;
3、投資者繼續增持股份時,即觸發依法向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約的義務。只有在上述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時,才適用要約收購。_取協議收購方式的,協議雙方可以臨時委託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保管協議轉讓的股票,並將資金存放於指定的銀行。_取協議收購方式的,收購人收購或者通過協議、安排與別人共同收購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30%時,繼續進行收購的,應當向該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發出收購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約,轉化為要約收購;
4、持股比例達到30%,投資者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或者協議、別的安排持有或與別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達到30%含直接持有和間接持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六十八條 在收購要約確定的承諾期限內,收購人不得撤銷其收購要約。收購人需要變更收購要約的,應當及時公告,載明具體變更事項,且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降低收購價格;
(二)減少預定收購股份數額;
(三)縮短收購期限;
(四)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情形。
6. 收購股權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一、在適用一般性稅務處理的情況下,企業收購股權、資產相關交易均要求按以下原則進行:
(1)被收購方應確認股權、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2)收購方取得股權或資產的計稅基礎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實踐中,大多以評估機構作出的評估結果作為依據。
(3)被收購企業的相關所得稅事項原則上保持不變。
二、比如,乙公司收購甲公司的股權,是向甲公司的股東進行收購的,交易的雙方應該是甲公司的股東和乙公司,和甲公司沒有關系,如果說有關系,也就是股權收購造成了甲公司的股東發生了變化,因此不會有甲公司取得非股權支付額對應的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三、對甲公司而言,是不是只是實收資本明細科目的變化,因為等於說股東改人了。做會計分錄:
借:實收資本
貸:實收資本
四、對乙公司而言做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實收資本
貸:銀行存款
(6)收購別的公司股權財務如何做賬擴展閱讀:
股權收購的操作流程:
第一,起草、修改股權收購框架協議;
第二,對出讓方、擔保方、目標公司的重大資產、資信狀況進行盡職調查;
第三,制定股權收購合同的詳細文本,並參與與股權出讓方的談判或提出書面談判意見;
第四,起草內部授權文件(股東會決議、放棄優先購買權聲明等);
第五,起草連帶擔保協議;
第六,起草債務轉移協議;
第七,對每輪談判所產生的合同進行修改組織,規避風險並保證最基本的權益;
第八,對談判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或風險出具書面法律意見;
第九,對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法律意見;
第十,協助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工作;
第十一,辦理公司章程修改、權證變更等手續;
第十二,對目標公司的經營出具書面的法律風險防範預案(可選);
第十三,協助處理公司內部授權、內部爭議等程序問題 (可選);
第十四,完成股權收購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
7. A公司100%收購B公司股權後,請問賬務如何處理,謝謝
對於a公司來說,收購一個公司是長期股權投資,初始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3200萬
貸:銀行存款
3200萬
b公司是已經存在的公司,其股份持有人的變更不影響其公司的情況,所以如果沒有追加投資一類的情況,且股本科目有明細核算的話,它只是需要做一個股本的明細賬的變化就是了,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本科目沒有明細核算,則不需要做處理。
拓展資料:
收購(Acquisition)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以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經濟行為。收購是企業資本經營的一種形式,既有經濟意義,又有法律意義。收購的經濟意義是指一家企業的經營控制權易手,原來的投資者喪失了對該企業的經營控制權,實質是取得控制權。
行業蕭條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可以在對方公司的二級市場進行低價股票收購。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證券法》的規定,收購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的30%時發出要約收購該公司股票的行為,其實質是購買被收購企業的股權。
關聯性:
1.橫向收購。橫向收購是指同屬於一個產業或行業,生產或銷售同類產品的企業之間發生的收購行為。實質上,橫向收購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生產或銷售相同、相似產品的公司間的收購,其目的在於消除競爭,擴大市場份額,增加收購公司的壟斷實力或形成規模效應。
2.縱向收購。縱向收購是指生產過程或經營環節緊密相關的公司之間的收購行為。實質上,縱向收購是處於生產同一產品、不同生產階段的公司間的收購,收購雙方往往是原材料供應者或產成品購買者,所以,對彼此的生產狀況比較熟悉,有利於收購後的相互融合。
3.混合收購。混合收購又稱復合收購,是指生產和經營彼此沒有關聯的產品或服務的公司之間的收購行為。
抵制劃分:
1.善意收購。善意收購,又稱友好收購,是收購者事先與目標公司經營者商議,徵得同意後,目標公司主動向收購者提供必要的資料等,並且目標公司經營者還勸其股東接受公開收購要約,出售股票,從而完成收購行動的公開收購。
2.敵意收購。敵意收購,又稱惡意收購,是指收購者在收購目標公司股時,雖然該收購行動遭到目標公司的反對,而收購者仍要強行收購,或者購者事先未與目標公司協商,而突然提出收購要約。
按支付方式劃分:
1.用現金購買資產。用現金購買資產是指收購公司使用現款購買目標公司資產,以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2.用現金購買股票。用現金購買股票是指收購公司以現金購買目標公司股票,以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3.用股票購買資產。用股票購買資產是指收購公司向目標公司發行收購公司自己的股票,以交換目標公司的資產。通常來說,收購公司同意承擔目標公司的債務責任,但在某些情況下,收購公司只在有選擇的基礎上承擔目標公司的一部分債務責任。
4.用股票交換股票。這種收購方式又叫「換股」。一般是收購公司可直接向目標公司的股東發行股票,以交換目標公司的股票。通常來說,至少要到收購公司能控制目標公司所需的足夠多的股票。
5.用資產收購股份或資產。用資產收購股份或資產是指收購公司使用資產購買目標公司的資產或股票,以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8. 我以公司名義入股其他公司,我公司應該如何做帳
根據《公司法》,股東需要對技術貢獻進行評估,評估價值需要股東確認。股東確認的價值可以低於評估價值,但不得高於評估價值。在實踐中,評價結果一般直接使用。 另一方面,評估價值可作為實收資本,部分作為資本,多餘部分作為資本公積。因此,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無形資產
貸款: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拓展資料:
1、股份收購程序:
新股東需要列入「實收資本」名稱的,應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工業和商業變更需提交的材料:
①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②股東會變更決議(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股東、董事、監事、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期限);
③新的公司章程或變更後的公司章程修正案;
④許可證原件和所有副本;
⑤股東大會關於增加註冊資本的決議(註:如為減少注冊資本,程序復雜);
⑥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 970公司增加新股東的,應當提交新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⑦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2、持股過程:
「通過投資現金成為公司股東」是公司的增資。增資的具體法律程序取決於公司的性質。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增加資本時,公司股東和公司股東以外的其他人可以認繳出資,但公司股東有權先認繳出資,公司股東以外的其他人是否可以認購,僅限於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應當通過發行新股增加新資本。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增加註冊資本時,公司股東和公司股東以外的其他人可以認購新股。此外,《公司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的,應當提交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公司增加註冊資本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認繳的出資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認購的新股,依照《公司法》關於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出資的有關規定執行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