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企業如何提高股權
A. 企業的每個階段,股權激勵應如何設計
我覺得企業應該建立「激勵股權池」機制,每年企業都根據經營情況向這個「激勵股權池」里增加(盈利情況下)或減少(虧損情況下)股權總量,然後將這些股權總量按照某個方案分配給企業所有聘用的員工,且每個年度根據股權池累積的股權總量同步進行一次分配調整。這個股權僅僅作為聘用人員在職在崗期間從公司最後可分配利潤中獲得現金分紅的權利(工資獎金福利待遇之外的收入),股權享有者無權處置,也不會因為自己所享有的這個股權而額外擁有對公司經營決策管理等方面的權利和權力,這種「激勵股權」認崗不認人,誰在崗在職,股權就是誰的,離崗離職者自動失去該股權。這樣公司經營得越好,持續盈利能力越強,股權池總量積累越快,越能吸引到優秀管理人才。為了防止股權池積累的股權總量過大而導致新聘用人才「不勞而獲」地享受到過多的公司「制度性紅利」,新聘用上崗的人員可以在一定的就職期間內,從較低的股權份額起步,以一個與其工作績效、工作能力相匹配的速度增長到正常應該分享的股權份額。也就是說,一個新聘用的人員,如果他確是很優秀,那麼他剛開始的股權份額可能低於同等或者相當崗位的老員工,在他有機會通過自身努力使自己的股權份額以一個較快的速度趕上同等或者相當崗位的老員工,然後進入正常的股權份額年度調整機制。
B. 想請問一下,公司增加股東有幾種操作方法,關於股權如何處理
1.增資。新股東增加對公司的投資,所有股東重新商定股權比例;
2.股權轉讓。老股東將一定比例股權轉移給新股東。
C. 股份制公司股權分配方案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注意事項有:
1、股權平均分配:大家共同承擔風險和利益,但是無法保證公司的管理效率;2、創始人佔67%以上的股權:創始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能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可能變成獨斷專橫;3、創始人佔51%以上的股權:能保證創始人大股東地位的同時保留了其他股東的話語權。
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股權分配方案後需要簽訂合同,按章程行事,避免後續糾紛。
拓展資料
一、 股權結構關鍵點
1.創始人:作為公司的創始人,要把控公司的發展方向,在決策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提升經營管理的效率,需要對公司的控制權;
2.合夥人:和創始人合夥經營公司,主要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和日常運作,要成為一個凝聚力強的團隊,需要對公司的經營權和足夠的話語權;
3.投資人:一個發展良好的公司少不了對投資人的吸引,要促進投資者的進入,保證投資者的優先權;
4.核心員工:關鍵員工都是公司所擁有的人才,為了激發他們的忠誠度和創造力,要保證核心員工的分紅權。
二、 小公司股權分配方案:
擬定方案需注意:
1. 關於合夥人:在考慮股份問題的前提,確定合夥人,判斷是否能長期做合夥人,是否能一起共同進步,這個比股份問題更重要。
2. 關於大股東:是一股獨大還是多人平分,土匪意見在早期還是需要創始人有一定獨裁,也就是需要有單一大股東
3. 關於出資額:在分股份的時候,所有股東都得出錢,合夥人之間不要有乾股。
4. 關於留人:留人不能單靠股份,對於人才激勵形式可以多樣些,而且對於不同需求的人可能不同的激勵效果不一樣
5. 關於期權:在股份之外,期權也是一種考慮形式。期權是一種選擇權,是未來某個時間某個價格購買股票的權利。
D. 怎麼完善公司股權結構
企業法律顧問:公司治理結構及控制權問題
公司控制權的三個核心的股權比例,67%、51%、34%。
1、67%,絕對控制權
67%:擁有絕對控制權,佔到三分之二,能夠通過股東大會決議,有權修改公司章程、增資擴股等重大事項,公司章程是除了《合同法》《公司法》之外,能夠約束股東權利和義務。
2、51%:相對控制權
51%:擁有相對控制權,佔比二分之一以上,通過股東大會決議,可以對公司重大決策進行表決和控制,比如制定董事會和高管的薪酬,以及股權激勵等。
3、34%:一票否決權
34%:擁有一票否決權:佔比大於三分之一,如果公司章程有設定,對於股東會的決策,有直接否決權。這是針對67%而相對設定的。
E.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增加變更股東以及持股比例怎麼操作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增加變更股東以及持股比例操作:
1、首先要有申請書;
2、合夥企業顧名思義就是要具有至少兩個以上的股東,並且雙方協商簽訂合同;
3、個人獨資企業變更為合夥企業首先將個人獨資企業注銷,此公司相關的注銷都辦理完成以後,需要合夥企業的兩個人提交相關的材料申請注冊合夥企業。
其中合夥企業必須要准備以下資料才可變更:
1、企業設立登記申請書以及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2、合夥企業的公司章程;
3、各位股東的出資情況證明材料;
4、提供固定場所證明材料,房屋產權證明或租賃協議。
合夥企業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執行合夥事務的合夥人應當自作出變更決定或者發生變更事由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合夥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合夥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2、合夥目的和合夥經營范圍;
3、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4、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
5、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方式;
6、合夥事務的執行;
7、入伙與退夥;
8、爭議解決辦法;
9、合夥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10、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十四條 設立合夥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有書面合夥協議;
(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F. 我和朋友共同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如何增加我的股份
增加我的股份的方法如下:
第一,增資,也就是A,B,C再分別拿出30萬,使資本金達到140w 。
第二,簽定股權轉讓協議,在總注冊資本金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股權轉讓。
股權轉讓:
是股東行使股權經常而普遍的方式,中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通過法定方式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
股權自由轉讓制度,是現代公司制度最為成功的表現之一。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改革及公司法的實施,股權轉讓成為企業募集資本、產權流動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形式,由此引發的糾紛在公司訴訟中最為常見,其中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該類案件審理的難點所在。
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於出讓方交付股權並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G. 財務分析作業c一個企業要想提高股東權益增長率可以採取什麼措施
提高股東權益增長率可以採取增加企業利潤的措施。
股東權益增長率=(稅後利潤—股利發放數)/平均股東權益×100%。
股東權益增長率系由於企業保留所獲得一部分稅後利潤的結果,顯示一個企業不靠外界融資(僅由保留的稅後利潤增加資金)而成長的可能性。此項因保留的稅後利潤而促使企業資金增加的部分,經過再投資的結果,將創造新的投資報酬,產生另一項股東權益增長率。
(7)經營企業如何提高股權擴展閱讀
東權益增長率大小好壞要取決於公司的經營情況和公司類型,如果公司經營非常好,各方面穩定運營,勢頭強勁,股東權益比例小反而比較好。這說明公司股東經營公司的時候,能利用更多的資源,會發揮、收益得更好,反之則不然。
股東權益增長率是一個很重要的財務指標,如果權益增長率過小,表明企業過度負債,容易削弱公司抵禦外部沖擊的能力;而權益增長率過大,意味著企業沒有積極地利用財務杠桿作用來擴大經營規模。
把握股東權益增長率的分析要領和應用法則,便可更好的分析股市的行情。
在基本分析的各種工具中,股東權益和每股收益、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等一樣,是判斷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H. 增資擴股是怎麼樣運作來優化股權結構的
所謂增資擴股,是指公司為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優化股權結構和比例,提高公司資信度和競爭力,依法增加註冊資本的一種行為,一家成功的企業,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往往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增資擴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資擴股對於一家企業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及注意事項,以供參考。
一、增資擴股的意義,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
1.籌集經營資金,擴大生產規模
對於絕大部分公司而言,剛成立時規模不可能很大,然後慢慢發展壯大。而在發展過程中公司需要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這時候資金變顯得尤為重要,光靠自身的盈利積累,那會大大拖慢速度。
所以企業就需要不斷籌集生產經營資金,也就是融資。
在所有融資方式(包括銀行貸款、民間借貸、實物抵押、股權質押等)中,毋庸置疑,增資擴股的成本最低,而且幾乎可以無限期地使用。
2.調整股東結構和持股比例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和外部形勢的變化,現代企業制度的內涵也不斷發生變化。公司需要與時俱進,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和外部形勢的發展,不斷調整公司的股權結構和股東之間的持股比例,達到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的目的。增資擴股是公司調整股權結構和股東持股比例的重要手段。
3.提高公司信用,獲得法定資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規模往往意味著競爭優勢,規模越大,競爭優勢越大,信用越強。增資擴股同樣是擴大公司規模,提高公司信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時,注冊資本達到一定數額標準是獲得某些法定資質(比如股份公司上市的條件之一是注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的主要條件;那些注冊資本達不到標準的公司,要想獲得相應的法定資質,必須進行增資擴股。
4.引進戰略投資者
戰略投資者不但可以給公司帶來發展資金,而且還可能給公司帶來先進的技術、產品、管理經驗和購銷網路等,從而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一家公司在不同發展階段,需要引進不同的戰略投資者,而增資擴股是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兩種主要手段之一(另外一種是股權轉讓)。
二、常見的增資擴股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邀請出資,改變原有出資比例
例如,某公司原有出資總額1000萬元,股東甲出資500萬元(占出資總額50%),股東乙出資300萬元(占出資總額 30%),股東丙出資200萬元(占出資總額20%)。現公司增資500萬元,由股東甲認繳100萬元,股東乙認繳300萬元,股東丙認繳100萬元,這家改變了原有股東的出資比例。增資後,甲乙各占總額40%,丙出資占總額20%。
這種增資方式,可適用於股東內部,也可用於股東之外的第三方出資增資情形。
2.按原有出資比例增加出資額
也就是說,這種增資方式是按照比例增加出資額,但是並不改變出資額比例,僅可適用於股東內部增資。
三、增資擴股融資的特性
增資擴股屬於權益性融資,它具有股權融資的主要特徵:
1.沒有固定支付股利的負擔
如果公司經營得好有盈利,並認為適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向股東分配股利;如果公司盈利少,但資本短缺或者存在更好的投資機會,也可以少支付或者不支付股利。
2.增加公司的信譽
增資擴股融資能夠改善公司的財務結構,降低資產負債表,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有利於提高公司的信譽度,為利用更多的債務資本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3.沒有還本付息的風險
增資擴股是利用股權所籌集的資金,屬於自有資本,與債務資本相比,一方面它能夠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借貸能力,對於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壯大企業實力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股權融資沒有還本付息的風險,資本始終存在於公司,除非公司破產。
4.為企業引入技術與管理
增資擴股融資時投資者可以現在投入,也可以將設備、專利技術、商標權等知識產權作價入股,從而使企業也能獲得需要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與其他資金模式相比,更能使企業盡快形成生產經營能力。
四、增資擴股融資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轉增比例不可過高
以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的,轉增比例不可過高,否則轉增後公司賬面上的業績(主要是利潤率)會受到影響,不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轉增注冊資本時需要進行相應的折舊和稅款的計提與調整,否則可能無法通過驗資並需要重新調整增資擴股方案。這將不利於增資擴股的進程,也將對公司信譽產生不良影響。
2.公司空際控制人不能發生變更
以上市為目的進行增資擴股的,依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公司空際控制人不能發生變更,管理層及主營業務不能有重大變化。
3.優先認繳出資
依據《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在進行增資擴股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全體股東可以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同時,在有新股東投資人股的情況下,老股東還需作出放棄(全部或部分)優先認繳出資權利的聲明。
4.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
以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的須注意:保證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於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即法定公積金最高轉增比例為75%,以資本公積全轉增注冊資本的需要根據公司所執行的會計制度作具體分析,以任意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的可以全額轉增。
5.增資擴股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募股不足問題
依據《公司法》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預期未募足股份將失去承諾的權利,投資人有權撤銷所認股份。所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時,必須考慮募股不足問題,解決辦法之一是在招股說明書中說明,如果出現募股不足,將由現有股東兜底,以增加投資人認購股份的信心,確保增資擴股的成功。
6.增資擴股過程中的納稅問題
在以未分配利潤及任意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時都會涉及稅收的調整。而個人取得的轉增資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所以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些細節的安排可能許多人都不清楚,最好在增資擴股方案中予以說明,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I. 合資公司中一方要增加股權,有哪幾種方法
對合資公司進行增資擴股
或者受讓其他股東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