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短周期如何過渡到長周期
㈠ 期貨怎麼做長線
倉位一定要輕,去杠桿化,有10萬買個1萬,這樣波動大對你造成的心裡障礙就小,有利於長線持倉。任何商品都是有價值的,你可以找一些相對的低位長線做多,但是倉位一定要非常非常輕。價格如果繼續下跌,幅度大了可以適當加倉。最終一定會暴利收場。就像美國的原油期貨。前兩年的螺紋鋼期貨。
㈡ 期貨大小周期結合
大周期主要用來判斷方向,小周期用來找開倉或平倉的時機或位置。
通常來說,大周期的方向更為穩定,順著大周期的方向交易,長期來看更有可能走到正確的方向。可大周期的位置和時機就顯得范圍很大,雖然預測的方向可能更准,但點位和時機不太好把握,計劃盈虧比可能不是很合算。因此,用大周期判定方向,小周期進行具體位置的交易,是比較不錯的一種交易思路。
㈢ 為什麼我做期貨總是死在小周期上
如果能肯定是用小周期的問題,那就放在長周期上用就好,比如用日線、周線。
至於是什麼原因,簡單說就是自己的交易模式並不符合小周期上的邏輯規律。當然,這並不是說小周期上就一定有邏輯,有可能小周期上就根本沒有邏輯,用邏輯規律的思維來構建自己的交易系統而用在小周期上,自然是虧的多賺的少。
換句話說,對於小周期的行情的交易方式,或者說一定要做短線甚至是超短線,用是什麼的思維來考慮並操作,比用為什麼的思維來考慮並操作更恰當。
㈣ 期貨30分鍾是跌5分鍾是漲,如何確定大小周期一致性
如果做的是大周期的行情,原則上肯定是順大周期,從30分鍾圖看是跌,那麼操作上順大逆小,就有可能拿到較多的一段行情。通常的情況是小周期最後會服從大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用30分鍾的長周期判斷,做為操作的依據。而順大逆小,就是為了拿到更多。即5分鍾上漲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現轉折的時候做空,效果較好。
但是,沒有絕對肯定的事情,如果只是做震盪行情,30分鍾看跌但已經到了區間下邊界,那麼5分鍾出現上漲的勢頭,是較好的介入做多做震盪行情的機會。因此,還要看具體的策略如何。
所謂大小周期一致性,從趨勢的角度看是小周期最後會服從大周期,而從非趨勢的角度看,大周期的轉變可能是從小周期開始。
㈤ 期貨:想學習炒期貨的技術如何起步自學期貨高手,期貨老手們,請幫忙直接解答。
給您說實話,期貨技術沒有大神教,三大主流技術(形態與趨勢分析、K線與指標分析、波浪理論)您基本不可能學會、學精通,而真正的期貨大神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還有,期貨沒有真大神帶隊,很難長期贏利,目前市面上所謂的老師、操盤手、交易員、點評嘉賓等,99%都是菜鳥,半懂不懂,真大神都自己玩。
我知道一個比較好的網站,666期貨學習網,裡面有期貨入門 期貨技術 期貨交易策略等系統的學習,另外還有 關於期貨技術的視頻講解,希望你有所收獲
㈥ 用我的十年光陰告訴你期貨路該怎麼走,謹以
對所有進入這個市場的人來說,沒有一個人是帶著虧錢的目的而來的。但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帶著虧損離去,甚至於爆倉而去。成為一個期貨交易的高手,真的那麼難嗎?期市之道,真的有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嗎?
在期貨上的成與敗,與一個人的學歷高低、智商高低、勤奮程度、本金多少都無關,與之相關的是一個人的悟性,以及執行力。如果你有足夠的悟性,你與一個期貨高手的距離其實就是一個轉身的距離。如果一定用一句話來形容期貨的真諦,我想說一句:期貨是隨波逐流的藝術。「發現趨勢,跟隨趨勢。」期貨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還有一句話也很重要,不妨也說說:在萬事俱備時進場,在風吹草動時離場。管住自己的手和心,只做高勝算的交易。
發現趨勢,跟隨趨勢。第一步,就是如何准確的發現趨勢。
首先說說,什麼是趨勢?價格的波動,要麼形成趨勢,要麼形成區間。這就形成所謂的趨勢市和盤整市。在趨勢市之中,趨勢就是一股不可遏止的沖動。不要試圖去阻止它。
對於趨勢的把握,不同境界的人是不同的對待:新手看不懂趨勢;老手喜歡預測趨勢;高手只是跟隨趨勢。
從時間周期上來看:中長線操作,周線的趨勢代表中長期的大趨勢,它不是莊家可以左右的,而是由基本面決定的。如果你看不懂美元指數、原油和倫銅的基本面,就不要做長線的操作。日線可以看一周到一月之內的短期趨勢;看得懂它,就可以成為是隔夜的高手。小時線、十五分鍾線和五分鍾線,是日內交易的指南針。如果你是以日內交易為主,不用看基本面,你只需要嚴格地執行你的交易系統就可以了,當然前提是你得有一套經得起時間和行情檢驗的高勝算交易系統,看準趨勢就重倉出擊。
月線和季線,當然可以看更高級別的趨勢,但是對普通人來說,這種時間框架跨度太大,對於自己的操作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月線以上級別的大趨勢,應該是高盛、摩根之類大資金操盤需要考慮的大趨勢。看中長期趨勢,周線足矣。
所有的趨勢,都是基於一定的時間框架而言。離開特定的時間框架談趨勢,就有如空中樓閣海市蜃樓。所謂順勢而為,就是《混沌理論》中所說的七個字——想要市場想要的。所謂逆勢而為,就是《混沌理論》中所說的八個字——想要市場不想要的。
在我所依賴的交易系統要素來看,技術分析的核心在於兩個方面:
第一:各個時間周期的趨勢共振;
第二:背離和突破。理解了共振、背離和突破這六個字,就理解了技術分析的精髓。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有的人喜歡炒單,以秒和分鍾線為時間基準;有的人喜歡日內交易,以分鍾線和小時線為時間基準;有的人喜歡隔夜,但拿單不過一周;有的人是基本面分析的高手,一年交易不超過三次。每一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時鍾。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能穩定盈利就是王道。
投機交易有三寶:好心態、好眼光、好技術。要成為十分之一的高手,至少要擁有這三寶中的兩寶。心態代表著讓自己內心安定的力量;眼光代表著思考力,對宏觀經濟和基本觀的趨勢分析和思辨能力;技術代表著計算力,對具體品種量價時空的判斷能力。
看對做錯,是常有的事。在大級別的趨勢中看對趨勢入場,在小級別的波動中定力不夠被迫止損出局。這關乎心態和眼光。大的行情和趨勢人人都看得懂,但能否做對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人性使然。做到一定的境界後,技術只是一種工具,而心性的歷練才是方向。悟性和修為,遠比技術本身重要。
期貨就是濃縮的人生,把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放大了十倍和百倍。在這個註定大多數人虧錢的投機市場,沒有可靠的交易系統不行,但對交易系統本身的執行力更為重要。我們最終交易的不是價格,而是信念。
對每個交易本身來說,多與空的區別不在於價格,而在於信念。同樣的價格,有人看多,有人看空,多與空,總是處在平衡之中。盈利的關鍵是,你遵循的是什麼時間周期的趨勢?以及你是否站在與趨勢相同的方向。虧損的根源,不外乎三種情況:[1]在同一次進場和離場的交易中,混淆了不同的時間周期的趨勢波動。很多情況下是看對做錯。[2]出現了趨勢的誤判。這屬於看錯做錯的情況。[3]習慣性裸泳,沒有設置任何止損的交易。
不要與趨勢為敵,不要去預測市場,不要試圖表現得比市場更聰明。
說了半天大道理,再說點有技術含量的。我以為技術分析的時間架構,可以按以下方式來處理:以周線劃定波動區間;以日線判斷交易趨勢;以小時線和分鍾線選擇進場點和離場點。上面是隔夜的時間架構。如果做日內,就修訂為:以日線劃定波動區間;以60分鍾結合15分鍾判斷交易趨勢;以5分鍾線選擇進場點和離場點。交易的依據,從技術面分析來看,主要參考?[1]均線排列;[2]趨勢通道;[3]背離和突破;[4]量價配合。
均線會說話;趨勢總是在一定的時間框架之內明確無誤地顯現,只是我們缺少發現。背離並且有趨勢突破的驗證,就是勝算很高的交易機會。總是在成交量異常放大的時候入場,但要站在強大趨勢的一面。
趨勢總是在一定的時間框架之內客觀地存在。尋找並確定趨勢方向,從長周期往短周期找。周線找不出趨勢,往日線找。日線找不出趨勢,往小時線找;小時線找不出趨勢,往分鍾線找。趨勢總是客觀存在,只是缺少發現。我們不能改變趨勢,但我們可以發現趨勢,並且順應趨勢。 就技術本身來說,明明白白的虧損,有時候比糊里糊塗的賺錢要好。
隨意性和情緒化,是交易的兩大致命的因素。
勝算的多少,在於趨勢慣性的大小。選擇強大的趨勢慣性形成的時候入場,勝算就會提高。
期貨是隨波逐流的藝術。隨波是被動的選擇,我們總要站在與趨勢為友的方向;逐流是主動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流暢的品種和強大的慣性。
先知一步,黃金萬兩。我以為,預測市場是神仙能做的,跟隨市場是凡人可做的。
交易系統越簡單越好,簡單的東西用到極致,就是高手。千百次地將簡單的事情做好,以致成為融入本我的優秀習慣。拋棄自我,超脫人性,回歸自然。
技術學習之體會:
[1]所有的技術指標中,寶塔是最不容易騙線的指標,RSI是唯一可以單獨建立交易系統的指標。
[2]突破與趨勢的相互驗證,不同時間周期的相互共振,是提高勝算的法寶。
[3]均線系統是讓我們辨別方向最可簡單可靠的尺子。
㈦ 如何做好期貨短線、中線、長線
期貨交易時間界定很不好弄清,基本上短線就是1-7天之內多手交易,獲取價差,而中期交易的很少,一般持有的是下月或者 季度,長線一般持有的是隔季合約。 中線和長線 ,一般適用於企業套期保值,和套利者。而當月,下月合約才適用投機。做好投機那就看你自己的經驗和操作了。了解產品信息,把握行情才是根本。
㈧ 期貨上的時間周期如何使用最有利於自己交易
時 間周期的運用在股市和期市中存在較大差 異,這主要由於 期貨的交易機制決定的。在期 貨中的保證金杠桿機制下,價格的波動使得投資者的權益成倍波動,即實現同等幅度的權益增長僅需要價格更小的波動,且期貨中的T+0制度使得期貨中的交易周期可以幾乎無限分割,兩者對於投資者操作層面上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期貨投資者往往關注更為高頻的周期,把握更小的波動。
實際上,我們發現很多投資者尤其是短線投資者還沒有對時間周期這一概念有深入的認識,其股指期貨的操作手法還停留在:判斷當日漲跌—在分時圖上尋找機會—當日擇機出場的階段。這種操作手法的缺陷在於:沒有考慮更大周期上的市場趨勢(一天漲跌的判斷難度非常大)、過於依靠主觀從而可能造成明顯的逆勢操作、在日內趨勢不明顯時操作難度大,所以我們看到此類投資者在期指市場上大多鎩羽而歸。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周期,而周期是判斷趨勢方向、止盈止損設置、資金管理等期貨交易各個環節的重要基礎。
首先,我們判斷市場的運動方向一定是在某一時間周期下進行的,在不同的周期上價格的運行方向可能是相反的,比如5分鍾線我們看到是一個漲勢,但是15分鍾線上價格可能仍然在一個下行的趨勢中。
其次,在不同的時間周期下預期盈虧是不一樣的,這決定了止盈和止損的幅度,在參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在越小的周期上操作,由於價格波動的幅度有限,產生的盈虧也就越小,而在較大的周期上操作,產生的盈虧就會越大。
最後,不同周期上的操作決定了投資者的倉位輕重,短線投資者的所承受的回調風險較低,倉位可以較重,而長線投資者需要承受較大的回調壓力,倉位不能過重。
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周期意識到了時間周期的重要性,下一步自然是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周期。實際上,太短的時間周期和太長的時間周期弊端都很明顯,在較小的時間周期上,價格波動的隨機性較強,趨勢的穩定性較低,反映在操作上就是很難找到一個穩定的指標來刻畫和跟蹤市場,很多技術指標和形態在太短的周期上是不適用的,這也造成了有些新手往往在短線頻繁操作中紛紛敗北,但是價格變化比較靈敏也有它的好處,即能反映最新的信息,在價格發生轉折時,肯定是較小周期上的趨勢最先開始變化。而在較大的時間周期上,趨勢的穩定性較強,但是趨勢的變化則比較遲緩,在趨勢的運行中以及轉折時需要投資者承受的權益回調比較大。在保證金杠桿機制下,投資者對價格的反向波動的承受能力較小,所以總體看來,期貨市場投資者在更小的時間周期上交易。
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周期,筆者認為,短周期顯然能把握更多的波動機會,但是周期太短會造成交易的勝率(盈利次數占總交易次數的比例)較低以及高昂的交易成本,且要求投資者能對價格的變化做出快速反應。而長周期能把握住主要的趨勢,勝率較高,但一般投資者又忍受不了其中較大的權益回調,所以我們認為可以折中一下,在期貨交易中,既不要過度關注太短周期的波動(比如1分鍾甚至更短,除非參數比較大),也無須對太長的周期(比如季線甚至更長)太在意。
另外,對技術指標的參數(比如是5分鍾線的20周期還是60周期)的設定也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交易周期,實際上,是兩者的共同作用決定了實際的交易周期。在期貨交易中,投資者在開始的很長時間內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周期,最終達到與自身靈活度、回調忍受度的統一。
股指期貨不同交易周期上的系統表現這里,我們用股指期貨當月連續各個周期上的測試數據來證明我們的判斷,這里採用的是均線交叉系統,數據區間為2010年4月16日到2011年6月15日,初始資金為100萬,倉位為30%,手續費設為萬分之0.6。
根據結果,我們看到1分鍾線上最佳參數為(23,44),實際上我們發現較小的參數往往最後的結果是虧損嚴重,而在這種理想狀況下平均交易周期為41,也即平均的持倉時間為41分鍾,如果看5分鍾的數據,我們發現其理想狀態下平均持倉時間為130分鍾,其他周期則更長,這說明太短的周期上充滿噪音,應該設定較大的參數提高盈利水平。
其次,各個周期上的勝率隨著周期的延長而增加,並且較短周期上的最大回撤較大,都說明了較短周期上交易系統的穩定性不高,實際上,最優參數下1分鍾、15分鍾周期上該系統今年以來的權益出現明顯回落,而其他周期上權益一直呈穩定上升態勢。
第三,正如預期的一樣,無論是平均盈利還是平均虧損,基本上都是隨著周期的延長而變大,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日線和周線的最優參數較大(分別為35和5),即錯失了股指期貨上市初的做空機會,所以數據有些失真。
實踐中,本人認為首先建立自己的基準周期,比如股指期貨中可以以60分鍾為基準周期,然後在更大的周期上判斷價格的趨勢,比如在這段時間的下跌勢中,期指一直受日線BBI的壓制,所以應以做空為操作方向,即在更大的周期上順勢交易,而在具體的進場出場時機判斷上,再回到60分鍾的基準周期上,在60分鍾線上技術指標發出賣出信號時入場做空,而在其發出做多信號時適當止盈(但不做多),這種方法一方面基本上避免了逆市交易從而提高了交易的勝率,另一方面也不至於由於價格突然轉向使得權益大幅回調,是一種短線與中線相結合的交易方式。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㈨ 期貨日內超短線,應該如何選擇周期
面對各種壓力很多人會說只要把壓力變為動力就能讓事業更上一層,可是如果掌握不好這個壓力的度是很容易被壓垮的。如果要是把期貨當作職業的話,投資者所要考慮的是能在這個職業中敖多長時間,萬一熬不住了怎麼辦,其實只要一開始就做好了人生規劃中的止損,也就沒有這么多的壓力了。
不管我們是做超短線還是日內波段,都是為了穩賺盈利,只有盈虧比做上去投資者才能穩定盈利。超短線雖然有試錯的機會,但勝率要求很低,而日內波段的交易機會不多,勝率要求卻更高。